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7我的年代

1987我的年代 第424节

  还能不能有点常理?

  大家面面相觑,偌大的屋子一时有点沉闷,谁也没说话。

  良久,黄父打破了僵局,只见他抓起茶几上的听筒,开始拨号。

  拨打廖主编家里的座机号。

  “叮铃铃!”

  “叮铃铃!”

  时间似乎过得很慢,似乎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就在黄父要挂掉重新拨打时,电话在最后时刻接通了。

  那边传来廖主编的声音:“新年好,哪位?”

  “是我。”黄父哑着嗓子。

  “伯父?”伯父是廖化对黄父的尊称。

  “嗯,有没有打扰到你们过团圆年。”黄父问。

  “没有,您是不是找我有急事。”廖主编问。

  “嗯,单独问你个事。”黄父如是道。

  廖主编心领神会,说:“伯父你等一下。”

  过一会,廖主编重新拿起听筒:“现在就我一个人了,您有事请说。”

  黄父单刀直入问:“昭仪是不是中意李恒?上春晚的那个。”

  廖主编心里一震,稍后苦笑道:“昭仪瞒得千辛万苦,没想到还是被您给知道了,确实是他。”

  黄父问:“这李恒是作家十二月?”

  廖主编说:“是他。”

  黄父问:“听说巴老先生收了他做关门弟子?”

  廖主编回答:“是,我是见证人之一。”

  黄父同屋里的其他人对视一眼,稍后又问:“昭仪还有没有救?”

  廖主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问题,斟酌一番说:“应该是陷入得比较深,我也曾数次帮其做过中间人。

  但这李恒嗯,但李恒有对象,一直没给予回应。”

  到此所有条理都清晰了。

  大家也登时明悟过来,不是他们出现了错觉,春晚观众席上的昭仪确实是看台上那人看痴了!

  黄父沉思一会,说:“找个机会,让我见见他。”

  廖主编吃惊,“伯父你要和李恒见面?”

  黄父说:“不要说我是谁,一起吃个饭,你张罗。”

  廖主编点点头:“好,我知道了,我想办法安排。”

  黄父最后一问:“巴老先生对其如何评价?”

  廖主编吐出四个字:“天纵奇才!”

  接着廖主编补充说:“巴老先生很看好他,当时原话是这样:这小子天纵奇才!比我强!”

  黄父点点头,“挂了,有时间来家里坐坐。”

  “诶,好。”廖主编应声。

  Ps:求订阅!求订阅!

  先更后改。

  今天已更11300字,明天继续。

  刚才看了下后台,这月已更31万7000字,还算努力啦。

第312章 ,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电话挂断。

  黄父把红色听筒放回去,转身看着众人。其余人也望着他。

  一时间屋子里鸦雀无声,谁都没说话。

  良久,还是二姨开口打破这诡异的气氛,“月月,这李恒有对象?”

  柳月回答:“有。”

  二姨问:“是跟他一起上春晚的那个弹钢琴的姑娘?”

  柳月惊疑,“二姨你为什么猜她?”

  二姨给出自己猜测的理由:“刚才演奏《故乡的原风景》的过程中,这李恒和弹钢琴的姑娘对视了5次,感觉十分有默契。”

  柳月眉毛一挑,光听曲去了,没注意到这方面来,“和那拉小提琴的对视了几次?”

  二姨如数家珍:“少很多,就2次。”

  柳月说:“拉小提琴的是我们余老师。”

  二姨笑道:“难怪,难怪是老师啊,估计这2次对视还是友情对视。”

  黄母催问:“月月,是那弹钢琴的姑娘?”

  柳月摇头:“弹钢琴的叫周诗禾,余杭人,也是我们学校的,两人只是很要好的朋友。”

  黄煦晴有点急眼,恨不得揍女儿一顿:“你能不能一次性把话说完?”

  “好吧。”

  柳月撸撸袖子,扔几粒瓜子仁放嘴里:“李恒对象是他初中高中同学,目前在沪市医科大学读书。”

  二姨问:“叫什么?长相怎么样?”

  柳月回答:“叫肖涵。长相的话.”

  顿了顿,柳月有点不情不愿地承认:“十分漂亮,五官特别精致。”

  二姨问:“和你小姨比呢?”

  由于黄母年轻时是个大美人,女承母貌,黄家三个女儿面容都生的好。但其中黄昭仪为最。

  这也是二姨对小妹长相比较自信的原因,问出这话的原因。

  关于肖涵和小姨的长相,柳月在脑海中对比过很多次,脱口而出:“光论长相的话,小姨是讨不到好的。或者说,比五官,肖涵不会输给任何女人。”

  黄煦晴坐下,“这么好看?”

  柳月说:“我不是特别想承认,但这是事实。”

  二姨唉声叹气,“又是青梅竹马,又是先入为主,又是长相出众,完了,小妹没戏,难怪那李恒不回应。”

  听到这话,柳月本想说李恒是个花心萝卜,脚踏三条船,还是有机会的。但权衡再三后,她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今天是吹捧李恒的一天,也算是间接夸赞小姨眼光的一天,这样才能让家里人更好地理解小姨为什么会那么痴情李恒了。

  先把李恒的完美形象塑造好,小姨的阻力才会少几分。

  至于将来他的花心暴不暴雷?那跟我什么干系?又不是我男人。

  柳月如是想。

  接下来,黄家众人逮着柳月问七问八,把李恒的老底都问了出来。

  得知来自湘南乡下农村时,柳月父亲感慨了一句:

  “果然英雄不问出处,那样的环境能逆势而为,属实难得,是个人物!难怪昭仪对其情有独钟。”

  这话一出,屋子里又迎来了短暂沉寂。

  最后黄母急不可耐地问黄父,“老头子,你怎么看?”

  电话过后的黄父显得很沉稳,大家从脸上看不出他是怎么想的?他到底在想什么?

  过去一阵,黄父哑着嗓子说:“煦晴、芝筠,回头你们跟昭仪好好谈谈心,其他的等我见了那人再讲。”

  在黄家三姐妹中,黄煦晴是大姐,黄芝筠是二姐,黄昭仪是小妹。

  “好。”两姐妹异口同声。

  沪市,徐汇。

  巴老先生一家子人也在观看春晚。

  虽然屋里有十多人,但显得比较安静,直到电视机里的李恒演奏完《故乡的原风景》,巴老先生才伸手揉揉眼睛,笑呵呵说:

  “这家伙,呵呵,这才是音乐。”

  李小林眼里同样全是欣赏之色,“确实好听,我感觉灵魂都干净了。”

  有个女生羡慕问:“妈妈,他是怎么做到的?又是写书,又是原创音乐?”

  李小林笑着摇头,“按你外公的话说,这李恒啊天纵奇才,这样的人世间找不出几个,欣赏就好,不用去攀比。”

  另一绿衣服女生盯着电视,忽地问:“他有对象没?过完年会不会来这里拜年?”

  李小林和巴老先生互相瞅瞅,临了说:“应该会来。至于对象,你们就别惦记了。”

  “哈哈哈”屋里其他人爆笑。

  绿衣服女生嫩脸一红,低头没做声了。

  余杭,周家。

  女儿寒假没回家,女儿跟着人家上春晚了。春晚一开播,周家所有人就围聚在电视机前。

  大姑子问周母,“嫂子,到底是什么节目?你们舍得放诗禾出去那么久?”

  周母摇头:“我也不知道具体的,只晓得是用陶笛演奏。”

  另一年轻一点的小姑子揶揄:“嫂子,从小到大诗禾对异性有多大杀伤力,你应该比任何人清楚。

  就不怕那男同学生坏心思,把她给拐跑咯?”

  雍容华贵的周母笑了笑,说:“男大当家,女大当嫁,如果那男生有这份本事,我不阻拦。”

首节 上一节 424/8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截胡杨蜜秦兰,热芭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