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7我的年代

1987我的年代 第425节

  周母说这话时十分自信,显然并不怎么担心这事。

  毕竟女儿是她看着长大的。都说知女莫若母,别看诗禾外表柔柔弱弱,但内心有一杆秤。一般男生别说入眼了,接近都难。

  比如当初胡平、郦国义和李光等人,在管理学院大合唱时跟周诗禾说句话都结结巴巴,就可以想象靠近她有多难。

  在有说有笑聊天中,春晚第6个节目开始了。

  一瞬间,周家所有人自动停止交谈,眼睛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机。

  同全国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一样,当陶笛音符下起的那一刹那,周家人毫无例外地被勾住了魂。

  不管是威严的周老爷子,还是沉稳的周父,亦或是其周家女婿和三大姨八大婆,全都目不转睛看着李恒。

  周诗禾很打眼,余老师一样抢镜,但陶笛声响的那一刻起,所有人眼里只有李恒,只有他手里的陶笛。

  沉静!沉静!

  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4分40秒后,当最后一个尾音落幕后,周家人好似如释重负一般,终于回魂了!终于有人敢说话了!

  真是“敢”,刚才大伙大气都不敢出,就是生怕打扰了其他人,生怕漏听了如此动人的旋律。

  作为外交官在国外辗转过年的大姑子第一个开口:

  “难怪诗禾愿意耽误这么多时间去帮忙,这《故乡的原风景》充满了禅意,自性清净,超脱世俗,真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话落,大姑子不等其他人说话,又喃喃自语补充一句:“我有预感,从今夜开始,它就是世界级的名曲。”

  大姑子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在周家的话语权一向比较高。她这种极高的评价,再度让屋内所有人看向李恒的目光变了变。

  小姑子好奇:“这么纯净的音色,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这时周老爷子拿起茶杯喝口茶,缓缓开口:“最上之禅,从空出有,如莲花之清净不染,好一个出尘的故乡原风景。

  回头你们帮我把这首曲子刻录下来,送我书房。”

  说罢,周老爷子起身,背着双手欲要离开。

  小姑子背后喊:“爸,你不看春晚了?”

  周老爷子背身挥下手,低沉说:“不看了,今年的春晚已经满足。”

  待老爷子离去,小姑子问周父:“大哥,爸是几个意思?”

  周父沉吟片刻,讲:“可能是这首曲子勾起了他的一些往事。”

  周母点头赞同:“爸爸以前在农村种过地耕过田,种植过农作物,这首曲子十分契合那种苍凉的环境,应该是思乡了,回忆起了小时候,触动比较大。”

  屋内之人互相看看,最后一个二十四五的女人,也就周诗禾表姐打趣:

  “舅妈,你可真要小心这李恒拐走诗禾噢,刚才他们对视了5次,弄不好就会出现一场日久生情的戏码。”

  这些周母早就察觉到了,笑着摇头,“不用担心,我打听过这李恒的情况,有对象,且对象还比较优秀。”

  “这样呀,那可能是我想多了。”表姐的思想也相对比较保守,既然李恒有对象了,那自是不会再往那方面延伸。

  接下来几个节目,小姑子看得索然无味,感叹道:“我终于明白爸爸为什么说已经满足。

  确实,有《故乡的原风景》珠玉在前,后面感觉纯属凑数一样。”

  表姐说:“其实这些节目也不错的,只是李恒的曲子层次和意境太高,就显得后面的节目太过平庸了些。”

  邵市邵东县,麦家。

  麦冬一边喝酒一边看春晚,等到第6个节目时,他愣住了,到嘴边的酒也没喝,筷子停在空中,直勾勾望着电视里的李恒。

  好半晌,他才转头问女儿:“这是你同学李恒?”

  “嗯。”

  麦穗嗯一声回答道:“是他。”

  麦冬惊奇问:“刚才主持人说,他自创的曲子?这么有才华?”

  麦穗又嗯了一声。

  旁边的麦母则更为关注后面的周诗禾和余淑恒:“这两个女的,好有感觉。”

  麦穗笑笑,为他们介绍道:“钢琴前面的是周诗禾,我信里跟你们说过的。

  右边那个拿小提琴的是余老师,教我们大学英语。”

  麦穗的爷爷奶奶还不知道李恒是作家一事,麦穗奶奶问:“你们刚才在说什么?这个男伢子是我们邵市的?”

  “对啊,奶奶,他叫李恒,是我高中同学。”麦穗耐心解释。

  麦冬加一句:“也在复旦大学读书,和穗宝一个学校。”

  麦穗奶奶眼睛不是太好使,听闻戴上老花镜,凑头瞧了好会说:“这男娃长相周正,生得好看,在相书中是个富贵相哟。”

  麦冬和麦母对此深表赞同。人家三天两头上报纸,人民日报更是赞其为“中国当代传奇作家”,小小年纪就几十万身家,可不是个富贵相么?

  昨天各大报纸还对《文化苦旅》的单行本发售情况做了盘算,据说已经卖出超过200万册,达到惊人的2010783册!

  生意人出身的麦冬对钱财最是敏锐,立即算了算李恒能挣多少钱?

  单价4元一本,报纸上报道版税是8%,结果得出的总数把他吓了一跳!

  你猜多少来着?

  足足64万三千!

  这可是88年啊,好多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块,人家一本书就挣了大几十万!

  保守估计,一个普通工薪者不吃不喝不休息,需要250年才能挣这么多。

  一个普通家庭,天天当牛马,也需要几辈子。

  真真是好大一笔钱!

  财富都快赶上自己了!

  麦冬两口子对家产心里门清,现金加上仓库积压的货物、再加上两个小工厂,总体价值在90多万。

  而这60多万还只是人家李恒的一部分钱财,上一本《活着》听说也有十多万进账,两本书还陆陆续续在挣钱,挣大钱,可谓是日进斗金。

  每每这时候,麦冬就感慨万千,还是读书好哇!还是文化人来钱快!

  演奏开始了,先是钢琴声,接着小提琴加入,当陶笛响起时,刚刚还思绪纷飞的麦冬立马进入沉寂状态,同父母、妻子女儿一样,当起了最忠实的听众。

  这就是神级曲子的感染力!

  这就是《故乡的原风景》!

  愉悦的4分40秒以后,麦穗爷爷深吸口老旱烟,噘吧噘吧老迈牙口说:

  “我虽然听不太懂,但我觉得好听,感觉回到了十多岁的时候。穗宝,有时间请你同学来家里做客,爷爷做好吃的接待他。”

  不等女儿回话,麦冬苦笑道:“老头,你就死了这份心吧啊,人家身份是这一名!可没时间来我们邵东这种鸟地方。”

  麦冬说“这一名”的时候,向自己老父亲竖起大拇指!

  这是当地习俗里,乡里人对夸赞的最高指标。

  麦家奶奶看着儿子大拇指,“你不是说这人和穗宝是同学?是耍得好的朋友嘛,难道身份高了就瞧不起旧朋友了,拉架子不来?”

  麦家奶奶不是本地人,是蜀都人,在部队和老头子结识的,一起参加过解放战争,还参加过抗美援朝,后面战争结束就跟着转业回了邵市。

  虽然在部队职位算不上高,转业回来也是以养身体为主,但好歹也是功勋获得者啊,一路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一身傲骨,哪管你名人不名人?

  麦母知道婆婆性子比较烈,赶忙劝慰:“不是拉架子不来,人家很多事,忙得很,过年不一定有时间。”

  就在家里四位长辈争论架子身份时,麦穗从音乐世界中逐渐回过神来,柔柔地说:

  “奶奶,等有时间了,我邀请他来家里耍,到时候你和爷爷可得做好吃的。他嘴馋得很,应该喜欢你们做的饭菜。”

  闻言,四位长辈齐刷刷瞧了过来。

  麦冬伸长脖子:“有把握?”

  麦穗沉吟一会说:“不敢百分百打包票。但我们玩得还算好,我邀请的话,应该不会拒绝的。只是时间得放到暑假。”

  麦母有些高兴:“真的?”

  麦穗嗯一声,轻轻点了点头。

  麦冬夫妻有着生意人的豪迈,平素最是热情好客了,当即说:“那要是他同意了,就打个电话回来,我去接你们。”

  麦穗说好。

  近距离望着一天比一天美丽动人的女儿,麦母突然说了一句:“可惜了,人家李恒有对象。”

  有些话一听就懂,麦冬也打量一番女儿,随后说:

  “前两天在邵阳聚会喝酒的时候,据前镇的老同学讲,陈家的大女儿今年回来了,还在李家住了几晚。这可是当地的大新闻。”

  麦母问:“聚会?谁组织的?”

  麦冬说:“挖金的那伙人。”

  麦母皱了皱眉毛:“跟他们打交道,你要留个心眼,听说有些手脚不干净。”

  麦冬笑道:“没事,这次喝酒的还有学校老师和政府当差的,大家都是高中老同学,好不容易才聚一聚。

  至于挖金,我不掺和他们,他们也从不喊我们。他们说在外面挖金经常械斗,容易出事,像我这种有家室有正当饭碗的,他们从不叫,也不要。”

  一句话,那伙人虽然凶猛,但特别讲义气,不拉有家室的人下水,只要亡命之徒,只要那种没生计活不下去的苦命人,这样没有后顾之忧。

  和丈夫说谈几句,麦母八卦问:“李恒和那陈子衿和好了?”

  麦穗说:“妈,他们就没分开过。”

  麦母点了点头,再次看眼女儿,没再问。

  后面的节目,麦穗一直没看进去,她脑海中在回想李恒脖子上的灰色围巾,在回想他和宋妤的事。

  连云港。

  “叮铃铃!”

  “叮铃铃!”

  大年夜座机电话响起,魏晓竹熟练地抓起面前的听筒:

  “新年好,哪位?”

  “晓竹,你刚刚看了李恒的春晚演出没?好震撼啊!我们家里的人半天没回过神,如今都在夸赞,说好好听。”那边传来寝室姐妹乐瑶的声音。

  魏晓竹说:“刚看了,确实很好听,比校迎新晚会上更有感觉。”

首节 上一节 425/8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截胡杨蜜秦兰,热芭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