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7我的年代

1987我的年代 第426节

  乐瑶咋咋呼呼说:“李恒好帅!我妹妹犯花痴了,一个劲要我介绍李恒给他,哈哈。”

  魏晓竹微笑道:“那你就介绍给她。”

  乐瑶大笑:“屁用都没有,清清都吃闭门羹,人家才不会看上她呢。”

  魏晓竹只是笑。

  乐瑶说:“对了,男生联谊寝有人给你打电话没?”

  “嗯,李光、胡平还有郦国义打了,其他人没有。”魏晓竹说。

  “他们也给我打了,可能其他男生家里没电话吧。”乐瑶猜测。

  魏晓竹明白应该就是这么回事。

  其实两个联谊寝,贫富差距特别大。像魏晓竹、乐瑶、李光、胡平和郦国义几人家境优渥,平素吃的用的都是比较大方。

  而其余人都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怎么好,这年头别说打电话了,好多村里都还没通电呢。

  乐瑶问:“你有李恒家里的电话没?”

  魏晓竹回答:“没有。”

  乐瑶叹口气:“哎,难道连你都要不到他家里的联系方式吗?”

  “我没问过。听张兵说,李恒家在雪峰山脉中段的偏僻农村,不一定通电。”魏晓竹说。

  “哦,对哦,我把这茬给忘记了。”

  乐瑶拍拍额头,然后自我辩解,“要怪就怪李恒平日里的穿扮吧,比我一女的穿得还时髦,让我在潜意识中都把他当成有钱阔少爷咧。”

  魏晓竹回忆一下李恒平素穿着,倒是理解姐妹为什么会这样误会了。

  乐瑶说:“哎,李恒成名人了,以前都好几次没来参加联谊活动,以后是不是更加不会参加了哦?”

  魏晓竹琢磨道:“应该不会,他不是那种人吧,以前人家是真的忙。”

  “忙,也只是嘴里忙啊,我们都不晓得他在做什么?”乐瑶抱怨。

  魏晓竹笑着提醒:“人家可是名人了,你还抱怨。”

  “好吧好吧,你说他元宵节会不会出来?”乐瑶问。

  魏晓竹想了想,说:“应该会,他答应过的事情,好像基本没食言过。”

  乐瑶怂恿:“元宵节那晚,我们要一起鼓动他吹首陶笛啊,真是太好听了!我妈妈都一个劲夸他相貌生得好看,不仅在家里夸,刚还到院子里跟邻居夸,说那李恒是我复旦大学校友、是我朋友,哎哟!我出门就被问七问八,都不好意思出门了哈。”

  魏晓竹非常能理解这场面。因为她感同身受啊,之前春晚第6个节目刚结束时,家里人个个探头询问李恒的情况,前后足足问了十多分钟才罢休。

  像乐瑶和魏晓竹这类电话,统计1班、甚至管理学院和复旦大学好多学生都有发生,实在是李恒这校友太他妈的给力了些!

  就算他们不想炫耀,可央视春晚主持人明着把李恒来自复旦大学的信息给透露了啊,于是那些被《故乡的原风景》惊艳到的三大妈六姨太都纷纷来探消息了,都想知道李恒在复旦大学是个什么样儿?

  一夜之间,李恒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名人,好多复旦校友即失落又高兴。

  失落是,他们不是李恒,亲戚朋友关注自己的本质是关注李恒。

  高兴是,李恒是自己复旦大学的校友,无形中让自己装了一次逼。好爽!

  Ps:求订阅!求月票!

  先更后改。

  截至本章,本月已经更了32万3000多字,平均日更过万。

  月初三月曾放下豪言壮语说这月结束新书字数要达到120万,已经做到了,如今是126万,差一丢丢127万字。

  呼!很是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激励,写得带劲。

  另:三月在这里跟大家打个商量,如果明天1号,第一天的双倍月票数过万,三月会努力把这种日更一万的状态延续下去,争取每天多更到完本!希望大佬们助力三月冲一把!冲冲冲!

  感谢大佬们!元旦快乐!

第313章 ,除夕,福厚

  央视春晚后台。

  从台上下来后,李恒第一时间同余老师轻轻拥抱了一下,非常真诚地说:“谢谢余老师,辛苦你了!”

  余淑恒微微一笑,附耳说:“你今晚表现的很棒!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棒!老师的情绪都被你带动了,恭喜你!小男生。”

  李恒也觉得自己今晚的状态前所未有的好,心里不禁有些飘飘然。这可是春晚啊,前生渴望而不可及的存在,今生轻轻松松就拿下了!

  不仅拿下了!还惊艳了现场所有观众!

  哪怕是那些彩排的同行,哪怕他们彩排时已经听过好几遍了,但还是在内心深处被震撼到了!

  这就是世界级名曲的魅力和持久力!

  哪怕是循环播放一天都不会腻味。

  拥抱两秒,李恒和余老师松开,接着他笑口常开地朝周诗禾张开双手:

  “来吧,诗禾同志,咱们庆祝一下。”

  周诗禾巧笑没拒绝,非常礼貌地跟他抱了抱,随后松开问:“听穗穗讲,你还另外创造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曲子?”

  李恒点头,“嗯,它叫《最后的莫西干人》,其实麦穗也没听过,我就演奏了一遍给余老师听,等回到家,我用笛子吹给你们听。”

  “好。”

  有《故乡的原风景》这样的现象级作品在前,周诗禾对他的新作隐隐有些期待。

  这时余淑恒说:“今夜过后,你的名字肯定家喻户晓,要不趁着这个机会,把你这两首曲子录制成磁带发布出去?”

  李恒沉思一番,尔后摇头:“两首太少了,不好发布。要不等我整理一下以前的思绪,多弄几首纯音乐出来,到时候出一个mini专辑。”

  闻言,余淑恒和周诗禾情不自禁对视一眼,眼睛亮亮地问:“还有?”

  李恒咂摸嘴,“就忘记那晚我怎么降服你的了么?脑子里的灵感多着呢,老师你也不想想看,我可是精通二胡笛子的男人啊.嗯嗯,还会钢琴。”

  周诗禾听笑了,视线在两人之间悄悄徘徊一圈,安心当起了听众。

  一句“降服”,让余淑恒回忆起了面前这个小男生那晚赌气似地从书房取出二胡,很是霸气地当着自己拉了一首《最后的莫西干人》的场面。

  余老师挪开视线,招呼两人:“走,我们去观众席,别到这里呆太久。”

  “嗯。”

  当再次出现在演播大厅的时候,好多观众的眼睛嗖地一下飘了过来,更有甚者,还拿起相机对着三人拍摄。

  不过这年头能来现场观看春晚的人,都是有头有脸有一定社会地的,适当拍一张照片就收手,没有像狗仔那样举着镜头狂轰滥炸。

  换一句话说,这年头人家拍照,是纯粹喜欢你,被你的牛逼表现给征服了。

  路过黄昭仪身边的时候,见对方目不转睛注视着自己,李恒本能地同她点了点头。

  就这一下点头,黄昭仪脸上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笑容,也点头作为回应。

  老实讲,春晚彩排时已经看过好几次,现在又要重复看一次,所有同行都有点视觉疲惫。但大家都是体面人,有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仍是强打精神当最好的观众,该鼓掌鼓掌,该吆喝吆喝,坐好最后一天班。

  零点钟声,大领导致新年祝词,留美学生联欢会录像剪辑。

  零点钟声庆祝完,后面还有6个节目,分别是歌曲《龙的传人》、小品《门铃声声》、插播蜀都电视台节目、相声《巧立名目》和《西游记》演员表演节目。

  最后一个节目是结束曲,所有表演演员上台,面对观众一起唱《我们是朋友》。

  刚站到台上,李恒脑子就有点卡顿,挠挠头对旁边的周诗禾说:

  “诗禾同志,这两天文献资料看多了,我又忘歌词了欸。”

  好吧,一心在写作和排练《故乡的原风景》,最后这首歌的歌词他就第一天看了几遍,后面都把它忘到云南四川喽。

  见他窘迫的样子,周诗禾会心一笑,主动朝他走近两步。

  李恒嘀咕,“你等会稍微唱大声些。”

  “嗯。”周诗禾轻嗯一声。

  前面的牛群听到两人对话,还回头给他偷偷竖一个大拇指,调侃道:“李恒兄弟,我就没听你完整唱过一次。”

  周诗禾笑瞧他眼。

  李恒无言以对,本以为别人不知道啊,没想到人家门儿清,他娘的牛兄弟你耳朵咋这么尖咧?

  结束曲前奏在轰鸣,大伙立马规规矩矩站立好,稍后张开嘴齐唱了起来。

  整整3分多钟,李恒前前后后就唱完整了6句,其余时间全在摸鱼,还别说,周姑娘声音十分动听,唱得挺有韵味。

  等到一曲完毕,所有人演唱者如释重负,虽然在这年代能参加春晚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但也确实折腾人,一个月来来回回彩排,生怕出一点错,要不然丢脸的不仅仅是你自己,而是这届春晚跟着你一起在全国人民面前丢脸,在世界人民面前丢脸。

  试问?这种锅有谁敢背啊?

  冒得法,只能兢兢业业努力喽。

  “终于结束了,我们走吧。”等到所有仪式完毕,余淑恒招呼李恒和周诗禾走人。

  “李恒兄弟,下次来京城咱们喝一杯,我住的地址你记得吧?”离开演播大厅时,冯巩热情喊问

  “记得!记得!下次来京城一定找你喝酒。”李恒如是回答。

  一路走,一路打招呼,来时是那些人,回去时仍是那些人,但此刻心境完全不同,莫名地,累归累,却还有一丝不舍。

  又遇到毛阿敏了,她本欲跟李恒打个招呼,但接收到余淑恒的眼神后,登时没了勇气,站在原地眼睁睁看着三人走远。

  旁边的歌手程琳问:“是不是很失落?”

  毛阿敏没回答,而是说:“今晚除夕,去我那里喝酒。”

  “哈,除夕喝闷酒的,你是第一人,今夜我舍命陪君子。”程琳笑哈哈说。

  走出央视时,程琳说:“其实没有交集更好,免得以后更伤心。”

  毛阿敏懂朋友心思,落寞地说:“他不属于我们这种人。”

  这句话刚好被后面出来的黄昭仪听到了,她望着前面已经走远的李恒三人,本来大好的心情也跟着有些低落。

  京城的除夕比想像中的热闹,到处张灯结彩,沿着胡同一路走,时不时传出吆嗓子喝酒的声音,兴致好,竟然还有人家没睡。

  打开门,三人鱼贯走进四合院,李恒冻得直打哆嗦:“这也太冷了些,老师,天气预报是不是说又要变天了啊?”

  余淑恒回答:“预报明天下大雪,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我们后天出行。”

  “又下大雪啊,这月都已经是第三场了吧,怎么就没完没了呢。”李恒嘟哝嘟哝,进到屋里瞬间暖和多了,等洗完热水澡再泡个脚,整个人终于又活了过来。

  周诗禾在旁边笑,温温婉婉问:“我感觉你平时身体挺好的,天天早上锻炼,怎么这样怕冷?”

首节 上一节 426/8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截胡杨蜜秦兰,热芭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