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 第712节

看满身爬蛆虫的尸体对冉闵和一众将校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他们每个都是尸山血海中走过来,谁也没少看见各种各样的尸体,之所以一个个皱眉,只是因为无法辨认是不是石虎,又该怎么向自己的君王邀功。

无法从尸体上辨认出是不是石虎会是一个大麻烦,那样就无法真正确认石虎死了没有,哪怕是有再多的人证,于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上,人证真不能作为铁证。

那么,包括冉闵、李坛在内的任何一人,他们别说是向刘彦邀功,前途不受到影响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很多末代王朝的帝王,或是一些雄踞一方的枭雄,他们走投无路之后宁愿自焚也不愿意被活捉或是被杀,除了知道真活不了了,临死前也是在给敌方大将造成麻烦。

生不见人,死了无可辨认尸体,指挥作战的将领该怎么向自己的君王保证敌酋已死?他们会担忧自己的君王会不会怀疑是放跑敌酋,哪怕是效力的君王大度,可没办法证明敌酋已经死了,功劳肯定是要打折扣,更严重甚至是君臣之间产生间隙。

“将军……”李坛死马当活马医地问:“可要进行全面搜查与辨认?”

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问题是他们刚刚见了石虎的子嗣,一些没死的石羯赵国残余大臣也见了,从他们的口中听到的就是语言上的信誓旦旦,说石虎绝对是死了,还是被儿子和大臣一块合谋毒杀的。

“将胡酋子嗣押解前往王上处。”冉闵脸色异常的阴沉:“知晓其中过程的人,也一同押送。”

看着那一具腐烂到爬满蛆虫的尸体,真真是没人能够笑得出来。

冉闵真要是要抓住石虎,自然是没可能弄死,但是会当着石虎的面,挖坑将石虎相识的某些人丢进坑中活埋,再来就轮到那一批龙腾卫士,最后是普通的羯人。现在他当然是干不成了,不但无法杀,重要一些的人立刻启程押送,另外的那一些要关押起来以备讯问。

定襄非汉军,是在龙腾卫士崩溃之后,主动投降或是被围迫降,解除武装是必然的事情,冉闵却是下令全部捆绑起来,显然是不想再出一点意外。

战事结束之后的当夜,既然是得胜,理该获得犒劳,分轮流当值放开了吃,包括冉闵在内的那批高层却开心不起来,倒是中下层将士没受什么影响。

应该开怀大笑的时刻,中军大帐之内却是显得沉闷。

“全辨认了。”李坛扯了一个很难看的笑容:“不管石虎死没死,反正没找着。”

钟兴放下手里的叉子,闷闷地说:“此事他们不敢说谎作假,那具腐烂的尸首该是石虎。”

李坛看傻子一样地瞅了一眼钟兴,没好气说:“都知道腐烂了,哪怕是真的也变成假的。反正本将军是不敢在战报上写石虎死了。”

钟兴发现自己是真的有些傻,有些事情极度依赖证据,没证据话可不能乱说,尤其是事关敌酋上面。

“不做评论,只写所知晓巨细。”冉闵脸色已经没有那么阴沉,他扯了一个勉强的微笑,说道:“由王上自行判断。”

后面随冉闵而来的王基,他小心翼翼地说:“或许,应当……启奏失踪。”

一瞬间,帐内所有人都看向了王基,不少是没掩饰怒火。

“没捉到,尸体无法辨认,勇于承认不失臣子之忠诚,不该麻烦于王上。”王基忍着犯众怒的惧意,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起:“石虎可能是逃往了柔然,也可能是丁零人那边,甚至可能是逃到任何地方,大汉完全可以追捕到天涯海角,所处之处交不出石虎皆为敌国?”

冉闵还有些没转过弯来,李坛却是一拍大腿。

“虽说大汉想要攻伐何处无需理由……”李坛有点欣赏王基了,赞赏地看一眼,对冉闵说:“可师出有名也很重要啊!”

按照冉闵的真实想法,只要够强想打谁就打谁,要那么多的理由做什么?

第650章:真要消停点了

师出有名重不重要?很明显的废话,师出有名当然重要,并且是无比的重要!

很多时候哪怕就是使用一个一捅就破的借口,去发动一场战争,也要相比没有任何的理由来发动战争更好。

师出有名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向本方军队表明属于正义,再来是透露作战目的使之不会迷惘。再来是,师出有名有利于宣告本国人民为什么而打,好让后方人员能够最大程度的支援战争,不要去搞什么闹事的事。

可以这么理解,宣传条件好的现代,某国要打一个国家都会事先进行宣传战,反正就是将要攻打的国家宣传成无恶不作的垃圾国家,从舆论上进行全面的压制,使之战争爆发后寻找不到盟友,自己也是在拉拢更多的盟友来伸张所谓的正义。

不要小看舆论,有多少国家就是人民被有倾向性的舆论,弄得自己国家的人都不相信本国政1府,连带军队都怀疑要为什么而战。战争爆发之后国内不断的暴1动,军队没有任何抵抗意志连连投降,本来还能稍微抵抗一下,变成像泡沫一样被一撮就破。

世界上当然没有绝对的正义,就是看所处的阵营来分对错,可控制舆论依然显得无比重要,至少是让自己的士兵不会产生什么心理负担。

“李坛说得很对。”刘彦已经离开襄国,走邺城一线进入洛阳地界,对坐在一侧的纪昌说:“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师出有名很重要。”

刘彦可没少见掌握舆论的重要性,美国随便找了一个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借口,就能拉上一大帮根本不在乎真假的盟友,呼啦啦上去就是对着伊拉克一阵围殴。

伊拉克因为舆论早就沦陷不但军无战心,本国民众想的也是怎么将统治阶层推翻,谁都不在乎美国的开战借口是不是真的。

结果好了,美国找了很久没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人自己的家园也被打烂了,等待美国拍拍屁股走了后,之前美好的生活一去不返,亲自栽种的树开花结果,就是结出什么苦果也得咽下。

“王上所言极是。”纪昌有看过那些战报,很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不觉得前线将校完全是在推脱:“不论石虎是否真的死去,已经无法对大汉再有威胁。”

汉国的军事实力毫无疑问是目前的东方最强,想攻打或是灭掉周边的哪个国家不难办到,可还是依然需要有一个看得过去的借口。

刘彦从长广郡崛起于微末,先期就是有抵抗胡虏的大名分,再来就是喊出光复汉家旧土,迅速收拢了中原汉家苗裔的心,哪怕是在清除那些世家的时候,普通百姓也是站在他们这一边,才没有发生世家裹挟大量百姓一同抵抗的局面。

后面汉国先后灭掉高句丽、百济和新罗,明明是随手可没却也是先让这三个国家发动攻击,找到了灭国的借口才算是将之灭亡。

强大的实力再加上正当的理由,汉国灭亡高句丽、百济、新罗之后,很容易就能寻找到一批愿意合作的对象,就是三国百姓也觉得是本国领导阶层自己找死,事后的反抗决心并没有多大。

石虎死了或者没死对刘彦和汉国当然很重要,只有石虎真的死了才算是给这一场反抗暴政画下完美的句号,也给数十年间受害的汉家苗裔一个欣慰。只不过真的无法辨认尸体,那么延伸出作为日后攻击某些国家的借口也算是一种好事。

“征西中郎将已经抵达敦煌。”纪昌说的当然是谢安,他摸着下巴的胡须,眯起了眼睛:“西域自司马氏一族手中丢失,西域各国不闻汉家久矣。”

现在的敦煌沙漠化没有那么严重,那边绝大多数地区实际上是一片草原,仅有少数地区才是戈壁。

谢安带着一个常备军进入敦煌是为了接收张氏凉国的疆域,部队是分别驻扎在玉门、昌蒲和阳关。

目前的玉门只是一个边疆城镇,还不是雄峻的关卡要塞,谢安写回的奏章禀告,玉门之外的草原十分十个放牧,就是要先解决掉时不时会出现的鄯善游牧部落。

昌蒲是敦煌郡南面的一个城镇,没有多少人口,亦是没有丰富资源。它位处高原北面,时常会有高原野人下来进行偷盗。正常的交易在每年也会由官方与高原大部落举行一次,倒是成了一个皮草贸易小镇。

阳关是在西汉年间修建,起初就是作为关隘而使用。西汉没有将西域纳入统治之前,阳关的战略地位仅次于雁门关。后面西域被纳入汉家统治,经年有大批西域商队入阳关到中原,就成了一个主要以收税为主的关卡。

“现在西域没有三十六国那么多了吧?”刘彦早就有派队伍前往西域,就是路途遥远通信艰难,收到的消息还不多:“鄯善?是楼兰吧?”

“是。”纪昌随口就来,介绍道:“鄯善原是汉初匈奴右贤王之名,楼兰为鄯善驻地后,以右贤王之名更换。”

匈奴有左贤王和右贤王,左贤王是在东边经营放牧,右贤王则是在西边经营放牧,规矩还是匈奴一代雄主冒顿给定下的。

首节 上一节 712/11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宋末之乱臣贼子

下一篇:唐谋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