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179节

后面武媚满脑门的黑线,身后依次是皇子李忠、李上金、李素节、李贤、李哲,就连最小的李旦也赫然在列。

皇家如今只有三位公主,义阳公主、高安公主、跟一个刚刚会走路,咿呀学语的太平公主。

今日整个皇宫都在为太子殿下李弘,不日出征西域而忙碌,他们几个皇子跟公主,自然要在今日宴会上为太子殿下送行。

“那您干脆别让儿臣去了不就行了,儿臣也不想去。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儿臣舍不得离开您跟母后。”李弘憋着嘴,好像真的很不情愿似的。

“唉……朕也没办法啊,前几日那谶语你也看见了,如果你不出去,怕是以后你们兄弟之间不睦啊,父皇可不想你登基后,像朕一样,没有一个亲兄弟在身边。”李治拍着李弘的肩膀,无奈的安慰道。

“不会的父皇,就算是儿臣不出去,我们几人也会相处的很好的,您不也看的见吗?没事儿还经常一起玩耍儿呢。”李弘继续装13推辞。

“你不是一直希望能像你皇爷爷那般,成为一个英明神武、文治武功俱佳的皇帝吗?如果你不出去,如果像父皇一般从未打过仗,以后如何服众?”

“怎么会?您看现在他们也不是一样听您的,您是天子……”

李弘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身后听下去的武媚伸出玉手,揪住耳朵揪了过去。

“陛下,您跟弘儿也说的差不多了,妾身也想嘱咐他几句话呢。”武媚揪着李弘的耳朵,妩媚的冲李治一笑,说道。

“好,那你就替朕开导开导弘儿,弘儿虽然孝敬可嘉,但身为大唐太子,如何能够一直处在东宫,自然是需要去战场上磨砺一番。”李治扭头看着母子两人,郑重地说道。

说完后便示意高安把太平抱过来,抱在怀里逗弄着继续往麟德殿走去。

武媚与李弘母子连心,心有灵犀的慢慢落到最后,身后的宫女太监也被他们支的远远的。

李贤等人,自然是被支的跟着李治继续往前走。

“小兔崽子,你装什么象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点儿小心思,骗骗你父皇就罢了,你还蹬鼻子上脸了,怎么?还想你父皇求你不成?”武媚继续揪着李弘的耳朵,教训道。

“母后怎么能如此说儿臣呢,儿臣就是因为舍不得……哎呀哎呀,疼疼,您轻点儿,再揪儿臣的耳朵真的会变得很长的。”李弘龇牙咧嘴,连连喊疼求饶道。

“不省心的小兔崽子,我还能揪你几次耳朵?你这一走,没个一年半载的能回得来?揪你耳朵怎么了?以后想让我揪,你母后我都够不到。”武媚严重闪烁着不舍的矛盾。

“总之要去的,现在去也比以后再去强,何况如今辽东不再用兵,我大唐的兵力就足以在安息应付自如了,母后您不必为儿臣担心。”李弘看着武媚眼中的一丝不舍跟柔弱,搂着她的肩膀安慰道。

“唉,当年也不知道怎么生出你这么个不省心的东西,那谶语是李淳风为你编造的。那你告诉我,李淳风后来说的此行无碍是编造的,还是星象看出来的?”武媚眼神中的担忧依然存在,担心的继续问道。

李弘此刻注视着武媚的双眼,有种仿佛回到了幼儿时期,徜徉在温暖的母爱海洋的感觉,那暖暖的怀抱,那低低的呢喃细语声,让他身心俱醉,恨不得就这样一直享受着。

直到武媚伸手在他腰间掐了下,李弘才反应过来。

“小兔崽子跟母后说话竟然还走神,想什么呢你?我问你呢,李淳风观星象,给你测算的此行是吉非凶,到底是真是假?还是这也是你指使他编造的?”知子莫若母,武媚盯着李弘问道。

“怎么可能是我指使的?那星象学说,我又不懂,想指使也指使不了啊。何况,就算是我指使了,您问他了,他敢骗您?他不想活了啊那这个星象观测骗您。”李弘继续搂着武媚肩膀,宽慰地说道。

此时,武媚就如同一个普通的慈母一样儿,若有所思的点头喃喃说道:“那这么说,此行不会有危险了,是吧?”

“应该吧,这家伙的摸骨算命跟星象测算,这些年很少用,但每次好像都应验了,应该是挺准的。”李弘摇晃着武媚的肩膀,继续说道:“好了母后,您放心吧,儿臣如今的武功您还不放心?想那日在朝堂之上,我跟扬武大战于群臣跟前,激斗百十个回合,儿臣可是丝毫不落下风……”

“最后还不是小鸡仔似的被人提到了我的宫殿?你要不是太子你试试?十个你都不够人扬武一个人战的。对了,你那无法无天、还有花孟跟芒种,你可要一直让他们在你身边,惊蛰跟猎豹不在,我就不多说了,加上夏至跟小雪,明日母后再把半梅跟寻兰给你送过去,让她们四个伺候你。”武媚越说越细心,开始嘱咐上了已经。

“不用了吧母后,夏至跟小雪两人就足够了,再说了,这军中带女子本身就不合适……”李弘为难地说道。

但说道一半就被武媚打断了:“嘿,我说你李弘怎么回事儿?非要跟我对着干是不是?女子怎么了?谁告诉你女子就不适合出现在军中了?你皇爷爷的姐姐平阳公主,当年跟随高祖起兵反隋,东征西讨的难道不如其他男儿?还是她立的战功不如男儿显赫?那镇守‘苇泽关’的事迹,如今依然还被人津津乐道,女中豪杰、巾帼英雄的名头,你觉得哪里不如男儿了?不准反驳,就如此定了,明日半梅跟寻兰就过去,如果胆敢给我退回,我要让你去成西域才怪了!”

武媚说完后,还愤愤的用手指,狠狠的戳了几下李弘的脑门。

李弘被戳的有些脑袋发晕,在一代女皇跟前看轻女子,自己也是没事儿找事儿,活该被骂。

第166章 娘子关

李弘也知道,母后一直对平阳公主推崇有加。因为在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公主,在死之后是用军礼来下葬的。

而不光是在唐之前的时代,就是整个中国历史,能够以军礼举殡的公主,平阳公主是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纵观大唐,第一个死后有谥号为“昭”的公主,自然是母后这种性格的女子所推崇的对象,而且现在这个时代,男尊女卑还不未根深蒂固的像宋一样,所以大唐不少女子效仿、推崇平阳昭公主,也是极为平常的一件事情。

要不然的话,平阳昭公主当年镇守的“苇泽关”,也不会在她去世后,被命名为“娘子关”,以此来记念,当年她率领娘子军镇守山西关隘的事迹。

李弘没头没脑的跟着武媚继续前行,身后远远的宫女看着皇家这母子两人的行为,也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无论是哪一个皇子,到了皇后跟前,都是遵守皇家礼节、恭恭敬敬,以图给母后留下一种知书达理、皇家礼仪典范的印象。

但只有太子殿下,从小就反其道而行之,在皇后跟前一点儿礼仪、规矩没有,而就是这样,却还成了最得宠的。

当然,这也与太子殿下的绝顶聪明,跟为大唐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李弘继续搂着武媚的一只胳膊,缓缓走在麟德殿的门前,看着匆匆忙忙、进进出出的宫女、太监,以及那灯火通明的大厅,不由的惊讶问道:“不会是满朝文武都来了吧?”

“你给我有点儿太子样儿行不行?”武媚看着被李弘搂在怀里的胳膊,冷冷地说道:“都到这里了,还不能有点儿太子的德行?头发也不束起来……”

“除了文武大臣,还有其他人啊?我去,怎么兰陵姑姑等人也来了?”李弘看着那边三人,在礼官的带领下,缓缓走过来,惊讶地说道。

“好多亲王都来了,还不都是为了你小兔崽子而来。”武媚白了他一眼,缓缓的向前迈出两步,等着兰陵等人见礼。

而李弘则是愣在了当场,皇室宗亲都来了,这确定是为自己送行?不是送终吗?

怎么看着这么多人来,总感觉像是跟自己道别,为了见自己最后一面似的呢。

兰陵跟新城并没有史书上记载的一样因病去世,估计这也跟李弘有事儿没事儿,请她们去太乙城,去宗圣宫修身养性有关系。

三人里面兰陵最大,如今已经三十八岁,次之乃是李治的胞妹城阳为三十六岁,而另外一个李弘的亲姑姑,也是李治的胞妹新城,今年才三十二岁。

三个人与武媚站在一起,有如四朵金花般,在宫灯的照耀下,绽放着各自的风韵跟魅力。

不再纠结是送行还是送终的李弘,看着四个美人,恨不得赶紧站在四美中间,拍张照片发到上一世去,这可不是谁都有的机会啊。

于是不由得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道:“哎呀呀,父皇真是没眼福啊,如此四个大美女站在一起,可是难得一见的啊,用梅兰竹菊都不能比做你们啊。”

首节 上一节 179/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