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180节

“小兔崽子你继续说,你要是不把你母后跟你三个姑姑夸成个花来,看我怎么收拾你。”武媚虽然岁数最大,但这几年日子过的悠闲无比,与那三人站在一起,丝毫看不出她最为年长。

“嘿嘿,儿臣哪有那个能耐啊,您们俱是有着闭月之美、羞花之貌、沉鱼之态、落雁之姿,用任何凡尘俗事的词汇来描写,儿臣都觉得是您们四个美女的亵渎。”李弘挠了挠头,没有哪一个大诗人见过你们四个一起啊,想赋诗夸你们,夸不出来啊。

不过还好,如今闭月、沉鱼、落雁都有典故,而羞花虽然还未出世,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八个字、四个词一出口,武媚等人自然也是心里美开了花儿。

女人聚到一起后,永远都只有一个结局,就算是贵为皇后,贵为大唐的公主,在聚到一起后,也会如普通人家的女子一样,叽叽喳喳的小声聊个没完。

于是某人也就自然被冷落了,只能是摸摸鼻子,默默的跟在后面往麟德殿里行去。

皇家一家子,加上皇室宗亲等人,再加上文官百官,整个麟德殿被安排的座无虚席,而随着礼官那公鸭嗓子的吆喝声起,整个麟德殿立刻安静了下来。

冗长的圣恩旨意从礼官嘴里脱口而出,但直到念完,李弘跟百官一样面面相觑,因为没有听见哪一个字,是跟自己这次西行的官职有关。

不过好在,李弘已经有了自己的小九九,此刻就揣在怀里。

李治身为大唐的皇帝,自己的亲儿子,当朝太子要出征前往西域,自然是少不了他一番告诫跟祝福。

所以,众朝臣跟皇室宗亲还有李弘,耳朵都快竖的比兔子耳朵长了,也没有听到李治封他此次西行的官职。

最后李治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后,李弘就开始撇嘴了,哼哼,让你现在还为难封我什么官儿,一会儿我自个儿封我自个儿!

怀着这样心思的他,在被李治叫起来时,还处在神游状态,要不是旁边的义阳掐了掐他的腰际,他还在琢磨着一会儿怎么把门下、中书的长官,灌多了后给自己怀里的任命书盖上印章呢。

回过神来的李弘,看了看在座的百官跟皇家宗室等人,奏雅乐的女礼官,此刻也仿佛感应到了李弘要说什么似的,把整个乐声都压低了很多。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何解?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李弘看着众臣,包括父皇跟母后,淡淡的问道。

李弘相信,除非是他们这群人能够活到一千年以后,或许才会从《左传》、《列女传》中悟的上述的那番话。而上述那番话,还是一千年前的明朝思想家顾炎武所言。

“国家之事的兴亡,乃是帝王将相跟文臣武将的责任?真跟百姓无关吗?天下之事的兴亡,就是每一个老百姓都该有的责任吗?国亡、百姓苦。天下亡、百姓更苦。所以,并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应该是国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帝王将相、文臣武将的责任,也是我大唐每一个百姓的责任,这是我大唐帝国上上下下所有人的责任!所以,身为大唐太子的我,更应该为天下人作表率,更应该奔赴西域,为我大唐江山社稷,为我大唐边塞百姓的安稳而尽一份力。”

说完后,却不想听到新城公主跟母后偷偷的在说:“您不是一直说他不学无术吗,天天气的先生胡子直翘,可听他刚才这番话,这恐怕就算是文学大儒,也很难总结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慷慨之言啊。”

“谁知道小兔崽子又翻阅那本古籍了,唉……他是用到时才知道临时翻阅的,如果真有那么好,那脑袋后面马尾巴似的头发,那是皇家典范?先贤就让他那样束发?”武媚没好气的白了一眼慷慨陈词的李弘。

李弘不由的又尴尬的摸摸鼻子,这真是自己的亲妈吗?自己的儿子人前出彩,她怎么老在后面打击。

张文瓘缓缓站起身,说道:“禀陛下,臣觉得太子殿下刚才一番说对,有理有据,国之兴亡、匹夫有责。实乃是我等大唐更应该教化我大唐百姓之肺腑,臣为陛下贺,为太子殿下贺。”

兵部尚书最能体会,因为每每太子在户部时,有事没事儿就往他那里凑,每次都是征询自己对府兵制的优劣,以及往后的发展,虽然自己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但每次好像都依稀觉得,太子殿下仿佛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来缓解这渐渐匮乏的兵员问题。

而现在,听到太子殿下的国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话语,让他仿佛找到了一点儿门道,找到了该如何解决府兵匮乏的途径。

众人对李弘这番见解,自然是一一夸赞,好在戴至徳已经被罢免,不然的话,恐怕又要跟他抬杠一番。

随着礼官的吆喝声,以及饮宴的雅乐响起,众人终于开始推杯换盏,你来我往的喝酒吃肉。

此时已经不同于李世民在位时,喝大了还能与臣同乐,要么自己自我感觉良好的给群臣来一段胡旋舞,要么就是跟他那些一起打江山的手下,看着众人摔跤角力。

此时的宫廷宴乐已经变得高雅端正了一些,但出征的仪式,也早就被饮宴取代,每次出征,都是有不少祝贺的官员是为了喝酒吃菜,欣赏歌舞而来。

随着李弘即兴的吆喝出一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一下子把宴会推向了高潮。

李治跟武媚,包括百官也对李弘偶尔喝点儿酒不管了,何况今日的酒都是兰陵给置办的,主要是不要钱。

第167章 游子吟

花孟跟芒种,在李弘的眼色指使下,开始偷偷的把门下省侍中、中书省中书令旁边两个负责倒酒的宫女手里的酒,换成了高度的兰陵酒。

李弘不顾武媚对他的拍打,拿着水杯开始可怜兮兮、依依不舍的敬李治酒,脸上的孝敬跟不舍,就差拿刀刻在脑门上了。

看着喝的差不多的李治,李弘嘿嘿奸笑的跟个曹操似的,挤开另外一边挨着李治的城阳公主,从怀里掏出他自个儿拟好的任命书,放在了李治跟前。

“父皇,您还没有想好如何任命儿臣吧?您看,儿臣都帮您想好了,您现在就拿您的大印盖上就好。”李弘故意不看武媚瞪过来的眼神威胁,鼓惑着喝的差不多的李治说道。

“嗯,父皇确实没有想好如何任命你啊,总不能让裴行俭听命于你小兔崽子吧,那样大唐丢了安西四镇的话,你小兔崽子的太子之位就怕是不保了。”李治拿着鬼子翻译官似的李弘手里的任命书,看了一眼,立刻酒清醒了不少。

不过最终李治还是从扬武手里拿过了一张任命书,淡淡的交给了李弘,说道:“别以为让朕多喝点儿酒,朕酒能够同意你的无理要求,你母后早就把你这些小心思算好了。给吧,安西就随了你的意吧,但你给朕记住了,切记不可冲动,有事儿则需与裴行俭相商,要是朕接到你私自下令的折子,立刻罢了你这个安西大都护。”

“是,您放心吧,儿臣肯定跟裴行俭配合的好好的。那……云中不打算也交给……哎哟。”武媚突然间从李治那一侧扑了过来,整个人压在李治的身上,揪着李弘的耳朵使劲拽了一下。

而门下、中书两省的长官,则是在李弘的指使下,被白白灌了很多高度酒。而这一切,也都是因为李治跟武媚早就做好了防范,没有让他的诡计得逞。

李弘的一首诗,被在麟德殿的众官员不时的嚎叫中,变得连宫女都记住了,而等到整个饮宴结束时,已经是快要三更了,可想而知,如今的大唐无论官员还是百姓,喝起酒来都是多么的兴致勃勃。

太平早早的被半梅抱回了宫殿,就连小胖子李旦,也因为李弘老逗弄他的名字:蛋蛋。

气的被武媚让寻兰给送回去了,至于肇事者李弘,自然是又被当着李贤几个人的面,好好的收拾了一番。

礼官把各官员送给殿下的贺礼明细递给了李弘,李弘看完直撇嘴,这帮家伙真是抠门,除了许敬宗等跟自己较近的臣子,给了自己实惠的新钱或者奇珍异宝外,剩下的都特么的给的贺言!

这是赤裸裸的报复自己,少给他们涨了几个月的俸禄啊。

兰陵跟新城、城阳被李治留在了宫里,并未让几人回去。

而此时,三个女人拉着李弘的手,嘘寒问暖,把该说的话都说了好几遍了,依然是乐此不疲。李弘看着三人,心里腹诽道:“多亏是生在大唐啊,要是生在上一世,这几个绝对是夜店女王啊。”

就在李弘打着哈欠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只见几个太监抱着一大堆东西走了进来。

“这是什么?”李弘的眼睛一下子亮了,金银珠宝对他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虽然他现在已经富的不能再有钱了,但是看见好东西,立刻睡意就滚蛋了。

“来,弘儿,试试这个,这是姑姑特意给你弄来的,到了那边穿着肯定暖和。”兰陵拿出了一个乌黑油亮的大皮裘,二话不说的就套在了李弘身上。

顿时,李弘仿佛一个小狗熊般出现在了几女跟前,那黑色翻毛的帽子,正好就着他那马尾,被套在了头上。

“还行,挺合身,不算大,穿个两三年不成问题。”兰陵打量着傻傻发愣的人体模特,满意地说道。

城阳跟新城,也同样,在自己侍女的手里接过了一件件皮裘,一件白色的跟一件黑色皮裘,甚至还有一件虎皮做的披风似的皮裘,也被套在了李弘的身上。

首节 上一节 180/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