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351节

这一刻他需要小心应付,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晋阳王氏比大唐江山还要绵长的基业毁于自己手中。

王源同时也很高傲,不单是大唐王朝,就是前隋王朝、晋王朝、汉王朝都是对晋阳王氏礼遇有加,每一个王朝想要绵延百年,都离不开他们这些门阀为他们提供人才,就算是现在朝廷为了压制他们在天下士子间的威望,搞出了科举制度,但如今朝堂之上能有几人?还不都是出自门阀举荐!

李弘玩味儿的看着王源,然后又缓缓扫视过其他几个家族,起身在朝堂上踱步说道:“私铸旧钱不承认,谋杀国子监、弘文馆学子不承认,冒名顶替学子及第者不承认,王氏是否真如开国郡公所言一般光明磊落,也许只有找到杀害学子之人,就能知晓真正的答案了。”

李弘再次从台阶之上走下来,低头看着王源说道:“身为晋阳王氏之家主,享有着我大唐为你们提供的盛世安稳,坐拥着我大唐子民的拥戴、爱护,然后干着勾结外邦之耻事儿,这叫吃里扒外懂不?孔志约出于你王氏举荐、落榜了林士翎,举荐了你的孙子王明。王义方出自你王氏一脉,论你们所谓的血统,他是你们王氏嫡系。阶级门阀被你们划分为三六九等,甚至有些人以能够姓王而为荣,可如果他们知道堂堂的开国郡公就是杀害天下士子的主谋凶手的话,又会作何感想?别说我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人证一到,我们当场对症如何?”

“老臣愿意奉陪,只要能够洗清王氏百年声誉,老臣就是豁出这一条老命又有何妨!”王源想要拿出他那家主的傲气跟高贵的气势,但在面对李弘时,还是不由得有些势弱,无法从气势上压过太子殿下。

从王皇后在后宫与武媚争斗而被处死后,王源就已经预感到了皇室会对王氏有所不满,但仗着百年余荫,天下士子的拥戴,只要自己不出差错,那么王氏就依然还是那个王氏。

李弘心里也很清楚,九品中正制这种依靠门阀制度举荐为官的制度,让五姓七家的声望,早已经在天下士子心中根深蒂固,就是父皇明令禁止他们五姓七家通婚一令,到现在他们也是置若罔闻,依旧是我行我素,凭借着他们好像高人一等的阶级身份,视天下其他姓氏为低等。

这也是先帝为何要命高士廉编纂《氏族志》,而高士廉这个二百五,吃着皇家的俸禄,却在第一次编纂时,依然把五姓七家的王氏排在第一,皇家李氏排在第二!

在被先帝训斥后,才把皇家李氏从第二名重新排到了第一名,由此就足以想象,这晋阳王氏在文人士子中间的影响力有多大了。

狄仁杰向李弘低语了一声,站在不远处的王源也是听的极为清楚,索元礼竟然被大理寺缉拿,此刻已经进入了皇宫。

“带上来吧。”李弘淡淡地说道。

“中书、门下、尚书左右仆射、大理寺、御史台、刑部,鉴于国子监、弘文馆学子被杀一案影响颇大,今日便命你们一同在朝堂之上会审谋杀国子监、弘文馆学子一案,其余皇室宗亲、四姓六家、豪门勋贵则当从旁听取,希望能够借鉴此案,约束好自己族内之人,切不可犯今日此类不法之事。”

李弘这一举动在所有人看来,这明显的就是杀鸡儆猴啊,以王氏开刀来警告他们,大唐治下的江山便是以皇家为贵,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啊。

索元礼乃是西域胡人,至于是什么时候来到大唐,李弘并不知晓,如何成为了千金公主府上的座上宾,李弘也不知晓,他只知晓,如今的索元礼,已经露出了酷吏的本来面目,千金公主府邸上,有好几个人便被他折磨而死。

两个狱吏押送着索元礼出现在了宣政殿的殿门口,王源的脸色立刻变得更加难看了,孔志约跟王义方以及曹王李明更是开始瑟瑟发抖,他们都明白,一旦索元礼承认了是他们指使,他们就将被绳之以法。

林士翎依然是站在门口,就在狱吏押送着索元礼要往殿内行时,林士翎突然间闪身挡住了索元礼的去路。

索元礼虽然被监押,但一双深陷眼窝的蓝眼睛依然是闪烁着残酷的亮光,而林士翎却是怡然不惧,嘴角甚至挂着一抹微笑,低声说道:“学生林士翎有礼了,见过索先生。”

“何意?”索元礼并不认识眼前这个儒生,淡淡的问道。

“哦,学生只是对索先生研制的两套刑具很感兴趣,虽然不曾亲眼相见,但是却是神往已久啊,您那‘宿囚’虽然不使人感受到切肤之痛,但胜在折磨人精神上,不分白天黑夜的轮回审讯,并且不给吃不给喝,学生很喜欢。对了,还有您那学生更欣喜的‘狱持’,那带方孔的铁盒子往脑袋上一套,然后用木楔从方孔处开始往里楔,这个更有意思,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有些简单了,因为只要钉进去了,人就死了,感受不到后面的痛苦,受刑之人能够感受到的痛苦时间短了很多……”林士翎满脸笑意,诚挚的看着索元礼,他发现索元礼的瞳孔在变小,这说明他也在害怕。

“那以你之见呢?”索元礼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冰冷,这样能够有助于他缓解紧张,就像在公主府邸,看着那铁盒子套在了人脑上后,他就很兴奋,而越是兴奋,他的声音却是越冰冷。

“依学生之见啊,学生也研制了一个刑具,弊处就是受用之人会活很久才会死去,而且会由浅入深的感受到痛楚,利处嘛……就是最起码在受刑的一个时辰之内,他不会轻易死掉。”林士翎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但却让索元礼恨不得咬他一口。

“敢问叫何名字?”索元礼冷冷的问道。

“请君入瓮。”林士翎淡淡地说道,看着索元礼不明所以的神情,伸手向旁边一个大瓮指去:“此刑具无需特别制作,简单便捷,看见那瓮了吗?只要把人放在里面,上面用枷锁把人头固定在外,防止犯人从瓮中站起,然后给瓮里倒满水后,下面开始添加一些柴火,慢慢的烧煮即可,一个时辰之内决计死不了人,但想来下肢应该都会被煮熟吧?”

面对林士翎脸上的微笑,索元礼的脸色刹那间开始变得发白,自己研制的刑具自己最为清楚,但他更清楚这个书生的“请君入瓮”会有多痛苦!

“我会招供的,如实招供!”

“那就多谢先生了。”林士翎望着索元礼走进宣政殿,才控制着自己发软的双腿,颤颤巍巍的一手扶着宣政殿的门框,满脸是汗珠的,缓缓靠在墙壁上往下出溜。

第320章 双刃剑

林士翎感觉到自己全身上下没有一处不在颤抖、不在害怕,刚刚所说的那些,自己只不过是遵照太子殿下的原话叙述了一遍,就已经感觉到了冷汗涔涔、肝胆俱裂,双腿打哆嗦的不能自己。

要不是害怕自己完成不了太子殿下的命令,强迫着自己只去叙述不去想象,恐怕他面对索元礼时,还不等说完就会瘫坐在地上了。

心中也不由得同时感叹索元礼镇静,竟然能够面对如此酷刑的叙述,还能够保持镇静跟从容,虽然知道他也在害怕,但那份心里承受能力,怕是比自己要强出百倍了才是。

朝堂之上随着索元礼走进来变得是更加寂静了,中书令裴炎、门下省岑长倩、尚书省张文瓘、崔元综,刑部崔知温、大理寺狄仁杰、御史台李峤,分成两排立在朝堂中央,主审之人自然是亲自查办此案的狄仁杰。

其他官员、勋贵面面相觑,看着索元礼走进宣政殿,不由自主的想到:“如果这个人真是杀害国子监、弘文馆的学子,那么晋阳王氏就真的是大势已去了。”

而其中一些人也开始在考虑,如果真正的定了王氏的罪名,自己是不是该考虑如何与王氏撇开干系?

那些受晋阳王氏举荐的其他官员,在互望之余,也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王氏的大势已去,会不会让朝廷在惩治之余也波及他们?

颜昭甫的脸色铁青,自己从一开始就被蒙在了鼓里,孔志约私改科举士子考卷、冒名顶替及第者。游说自己与他一同前往狄仁杰府邸,希望为了国子监、弘文馆的声望,能够把士子命案的影响降低,甚至是草草结案。

原本以为这些都是孔志约为了国子监、弘文馆而着想,现在看来,是自己被孔志约当成了逼迫狄仁杰今早结案的工具了。

屏风后面的李治与武媚,看见索元礼走进来,也是互相望了彼此一眼,这不就是前些日子跟随千金公主而来,带了几个术士的胡人吗?千金公主家里的家将索元礼。

武媚面带一些忧色,王氏的倒塌对于她自然是极佳的好事儿,但李弘选择朝堂之上定罪,天下士子会有多少人相信王氏是罪有应得?李弘是不是显得有些急功急利、显得有些迫切了?

最起码四家六姓在下朝之后,为了各自的声誉,可绝对是会帮着王氏在天下士子跟前开脱罪责的。他们如此并不是为了王氏,或者是跟王氏多要好、多密切,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他们显然是很明白的。

如果晋阳王氏谋杀士子被天下士子认定,那么士子们肯定也会认为其他四姓六家也会存在相同的事情,这样一来,四姓六家也会跟着声望受损,所以他们显然不会在下朝之后选择旁观的。

而如此一来,有了四姓六家在天下士子面前的斡旋跟开脱,李弘今日朝堂之上,如此声势浩大的会审,则就变得绵软无力,到时候不过是晋阳王氏换一个家主罢了。

李治听着武媚小声的述说着心中的担忧,认同的点了点头,确实,想要一下子置晋阳王氏与死地是太难了,其他四姓加上功勋豪门等等,而且朝堂之上的官员还有王氏举荐的,下朝之后,经过他们的明里、暗里的开脱,王氏换一个家主依然是百年世家,依然是在天下士子之间享有巨大声望的门阀。

既然屏风后面的李治跟武媚能够想到这些弊端,前殿自然也有人能够想到这些,其中一人便是王源!

原本阴沉凝重的脸色,在索元礼进来后变得有些惊慌失措,但过了一会儿,显然也想通了其中的一些利弊,就像他刚才所说,为了王氏的百年绵延,就算是搭上他这一条老命又何妨?

如果能够以自己一人的性命换来王氏继续在天下士子间享有无上的威望,那么自己就算是锒铛入狱又何妨?虽不能在朝堂史官的陛下留有清廉之名,但最起码在王氏族谱上,自己的人格就将在王氏后人眼中变得更加伟大。

“不会的,李弘不会让王氏得逞的,这不符合李弘的风格,他肯定还有后手,肯定有置王氏彻底于死地的手段的,只是我们还不知晓罢了。”武媚喃喃自语,虽然是如此说,但她实在想不出来,还能有什么手段能够在朝堂之上,在天下士子之间,给与王氏致命一击的手段。

李治有些好奇,皇后竟然紧张了,虽然他知道皇后为何希望王氏一族没落,但还是不免有些好奇:“那皇后觉得李弘还能有什么手段?就算如今王源承认了,对于王氏一脉的百年基业,也不见得会是重创……”

“我们遗漏了什么?”武媚突然打断李治的话语,问道。

“什么遗漏了什么?”李治更加迷茫了。

“前殿之中,皇亲居于此地,豪门勋贵居于此,百官分列两侧,右下角那是五姓七家所在,鸿学大儒居于左下角,宣政殿内四个角都有人而立了,皇亲与豪门之间那么大的空当做什么用?鸿学大儒与五姓七家之间的空当又做何用?这些地方肯定有用!”武媚笑了,笑的很从容,她是越来越佩服小兔崽子了。

首节 上一节 351/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