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46节

“既然如此,那就等我禀报父皇后,到时候由你管制印刷书籍一事儿,至于该印什么不该印什么,到时候再商量,现在正在印刷的,无论是孔家还是颜家的书籍,都立刻停止,绝不能再印刷!”李弘警告说道。

“这……”上官仪很为难,孔颖达、颜师古包括李纲,这些可都是先帝在世时的鸿儒大学,要是连他们的书籍都停止印刷,恐怕会掀起很大的波澜。

李弘看着他为难的神情,宽慰道:“无妨,印刷也得是天下为公的书籍,而不是为私而印!如果他们不听,让他们找李义府、许敬宗去。”说到最后,李弘大有关门放狗的意味儿。

李弘一边一走一边朗声道:“先生,我送您一首诗,看看是不是可以与您的上官体媲美。”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篷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说完后李弘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惊讶的说不出话来的上官仪,大声道:“先生细细体会哦,这可不是骂人的诗哦,希望能够对你以后的仕途有所帮助哦。”

上官仪神情惊讶的望着李弘小小的背影,内心产生了巨大的震撼!这代王真是神童啊,此诗仿佛就像是,专门针对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士子所作,也同时道尽了仕途不得志的官员心声。细细体会,仿佛其中还有一丝讽刺、挖苦的意味。

李弘回到武德殿开始翻阅山堆一般的书简,却不知道自己那脑袋一热略讽孔、颜两家的诗,已经传到了李治与武媚两人的耳朵里。

甚至,如今身在长安城的一多半大臣都知晓了今日代王李弘做了一首诗,诗意涉嫌辱骂文人士子。

也有人大赞李弘乃神童,堪比享誉大唐的王勃、杨炯等神童。此二人现今也不过比李弘大两岁,所以被人们开始相提并论。

至于初唐四杰中的另外一位骆宾王,虽有一代神童的美称,但此时也已经十四五岁,七岁能诗的典故自然是人人皆知,此刻也正在道王李元庆府上。

李义府被招进了武德殿,李弘思来想去,印刷一事儿,恐怕只有李义府可以游刃有余的周旋在那些大儒之间,所以把他喊过来提前打声招呼。

夏至、芒种、小雪、小寒、白露跟花孟,甚至就是连白纯,都被李弘派上了用场,小心翼翼的翻阅着竹简的每一行字,仔细的找着代王想要的东西。

经过三天的时间,李弘终于找到了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三天,弘文馆他没去,李治、武媚那里也没去请安,专心致志的从《本经》里找着他想要的东西。

李治跟武媚听了上官仪的禀奏,先不管这个小东西要干什么,最起码愿意把书搬到他的宫殿就值得表扬,哪怕他李弘是觉得睡榻不舒服,拿竹简垫高用呢,也总比天天在皇宫晃来晃去,调戏宫女、太监,逗哭李贤强的多。

“水银,《经》云出于丹砂者,乃是山石中采粗次朱砂,作炉置砂于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盎器,外加火煅养则烟飞于上,水银溜于下,其色小白浊。至于西羌来者,彼人亦云如此烧煅。但其山中所生极多,至于一山自拆裂,人采得砂石,皆大块如升斗,碎之乃可烧煅,故西来水银极多于南方者。”

李弘瘫坐在椅子上,摇头晃脑的拿着竹简朗声念着,丝毫没注意到自己的身后多了一个人,合上竹简感叹道:“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得来也挺费功夫哎哟。”

“谁?儿臣参见母后,母后您怎么有空来儿臣这里啊,儿臣正想念着您呐,正准备穿鞋去给您请安呢,哎呀,母后,几天未见您又漂亮,您看看您这肌肤,白皙水嫩,比这夏至她们还要好……哎哟,母后息怒。”

李弘被武媚揪住耳朵从椅子上拽了下来,这小东西成套成套的恭维话,听的武媚眉头紧皱,简直是个皮猴子,嘴巴像是抹了蜜一样甜!

“说,你为何要做如此一首诗辱骂文人士子?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父皇今日在朝堂上,可是听到了很多人弹劾你不当言论的!”武媚在椅子上坐下,食指点着李弘的脑门说道。

第44章 镜子

李弘苦着脸对武媚说道:“母后,您明明知道那首诗不是辱骂文人士子的,您干嘛还要这样质问我啊,儿臣不过是想借这首诗告诉天下士子,不必纠结于门阀举荐,只要有足够的才华,完全可以凭借科举走向仕途,就像诗的最末一句‘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儿臣是这个意思好吧。”

武媚放开李弘的小耳朵,抚摸着他的小脑袋说道:“既然如此就不能好好作首诗,劝慰天下士子,何必如此假借挖讽来劝慰。”

“这样不是显的有学问……哦,不,是儿臣想提醒父皇一件事儿罢了。”李弘看着武媚玉手抬起,急忙不再贫嘴。

武媚缓缓把手放下,拉起李弘的小手往外走去,并没有让任何人陪着,母子俩缓缓走出宫殿,在门口的小花园里慢慢的走着。

“母后是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吗?”李弘任由武媚牵着手仰头问道。

武媚不出声的牵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弘儿,朝堂上的事情就让你父皇去烦心,后宫的事情母后也自会处置妥当,你现在年纪尚小,虽然聪颖,但有些事情,还不是你这个年纪能够懂的。以后啊,想作诗就作诗,但切不可再当着朝臣的面,作这样的诗来讽刺他人,这样容易让人误会你。”

“是,儿臣知晓了,儿臣谨记母后的话。”李弘乖巧的点着头。

“你想印刷那书籍,就告诉你父皇,虽说你不是忠儿,但想来你父皇不会不同意的,何况还是对大唐有益的事情。只是不能再通过这种法子,虽是让你父皇知晓了国子监的弊端,但也让你无端的得罪了那些鸿儒大学,得不偿失不是?”武媚继续开解李弘说道。

李弘默默不说话,武媚叹口气,神情有些复杂难明的继续说道:“以后你在这皇宫就想玩儿就玩你的,母后也不会再管束你,但切不可再莽撞行事了。父皇宠爱于你,但你只是一个皇子,并不是像忠儿般肩负重任,我大唐的天下事儿,还是交给你父皇跟忠儿去做,去忧心吧。唉……如此聪明伶俐,却不是……算了,不说这些糟心的话儿了,说说你从宫外带进来的女子,母后刚才怎么没看见她?”

母后现在看来对自己皇后的位子,是否牢固还有顾虑,一心一意的,只想自己当上太子来确保她的皇后之位。

“哦,她应该跟白露去将作监了,儿臣让她们去催催儿臣想要的东西制好了没有。”李弘如实回答道。

“你又要折腾什么?”武媚每次听到李弘这样的话语,心里都是一惊一跳的。

“嘿嘿,到时候母后自然就知晓了。”

武媚也拿他没办法,这小东西从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儿,这次又不知道会弄出什么样儿,让人惊喜的东西出来,武媚无奈的叹口气,搂着李弘瘦小的肩膀,母子俩在花园里缓缓的散步轻语,一副美满和谐的母子图,让远处的观望的李治,心里一阵的踏实跟满足。

秋天的落叶如期而至,也如期枯萎。秋风带着萧瑟的情绪,缓缓刮过长安城,掠过太极宫。

一切都在大自然的掌控下,按照特有的轨迹往前发展。秋叶飘零落向地面,借助风的助力,在地面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诉说着这一季的心事。初冬也在风与气温的催促下缓缓登场。

王皇后最终没能逃过史书上记载的命运,在其舅舅柳爽被贬为遂州刺史,王景、王康被剥夺掉了爵位后。

永徽六年,也就是公元655年11月27日,王皇后被武媚处死。

同样,一些人一事儿,也因为李弘九转十世这个特异的身份,在这一天并没有被记载在史书上。

萧淑妃腰间里那块,李弘给的水晶百鸟朝凤牌,挽救了萧淑妃,让她能够继续苟延残喘的活下去,不过依然被幽禁在深宫。原本一心求死的她,不知为何却在最后选择了活下去,这让李弘都感到有些不解。

李素节、义阳、高安倒是可以偶尔去看望一下母妃。兰陵萧氏的萧守道、萧守规在当日李弘拒绝了他们的贿赂后,第二天便返回了各自的任上。

萧晖作为中书省的给事中,在知晓萧淑妃并没有被处死后,求见过代王三次,但均被李弘拒绝。

白纯这朵在皇宫里跟着李弘,越混越奇葩的娇艳花儿,不知道为何却没有人提起她的罪过,仿佛慈恩寺的案子跟她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

李弘跑了好几趟大理寺、鸿胪寺、刑部,均未得到确切的答案,甚至就连白纯这个人,几个部门的大佬都像是闻所未闻,串通一气的忽略了白纯,让李弘是徒呼奈何,却是没有一点儿办法。

无奈之下,武德殿每天就多了一个宫女不像宫女,公主不像公主的女子,天天没事儿跟代王斗斗嘴、吵吵架,或是在代王做坏事儿时给打打掩护。

白纯其实每天都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帮代王李弘断后,拖住天天想要粘着李弘的潞王李贤。

首节 上一节 46/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