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闲人

大明闲人 第182节

  李东阳眉头微不可查的挑了挑,心中不由一动。待要再仔细去想时,却见弘治已然醒转,目光微微斜了过来,心中顿时一凛,忙把眼帘垂下,仍是一副哀恸的神情。

  弘治目光灼灼的盯着他,片刻后才收了回去。李东阳只觉心跳如鼓,也亏得他修养到了,这才没露出半分破绽,只是后背上,不觉已是一身冷汗。

  看来皇帝的心事多半与子嗣有关,否则绝不会有这种疏漏。可是太子那边好好的,自己昨日还给太子授课,一切都很正常啊。那么,皇帝这种忧虑又是怎么回事儿?

  难道是小公主?他暗暗的想着。弘治皇帝在有了太子后,还曾经有过一个儿子,但是却幼年早夭。之后,去岁又喜得一女,如今还不到周岁,只是身子颇为羸弱,据说多亏了那位张天师用丹药调理,这才支撑到如今。眼下看来,似乎又有些不妙啊。

  李东阳想到这儿,提起的心微微放松下来。公主虽然金贵,但是却对天下大势不会形成什么影响。最多也就是对皇帝的心情有所触动,如此却不用太过紧张了。

  他这么想着,心中不由释然。但又隐隐的觉得哪里不对,可仔细想想却又找不到头绪,只得暗暗苦笑着作罢。寻思自己是不是这阵子太过焦躁,以至于心绪不宁、思虑过多了。

  “吉人天相,李卿也勿须担忧。就按太医嘱咐,静养一段看看再说。若真有什么变化,朕可让张天师出手一次,应能保汝子无恙。”上面,弘治温声安慰道。

  李东阳露出感激之色,但随即却作迟疑装,犹豫道:“这……”

  弘治帝就不由的眉头一皱,不悦道:“李卿亦是当世大儒,何以如此固执?更何况真到那一步,难道还有更好的法子?”

  李东阳赶忙起而拜倒,告罪道:“臣不敢,只是臣安敢劳烦陛下御用之人……”

  “嗳!”弘治皇帝挥手打断他,沉声道:“卿乃国之柱臣,你之事,朕自当尽力为你解决,勿须多虑。”

  李东阳暗喜,面上更是露出感激之色,拜而再谢。弘治皇帝这才露出笑容。

  这事儿既已说完,君臣两个便又说起国事。正说着,忽然外面来报,英国公张懋在宫外求见。

  弘治一怔,眼底闪过一抹释然,点头道:“传。”

  外面应了,不多时,脚步声响起,不等见人,声儿却先传了进来:“陛下啊,求您为老臣做主啊。”

  殿中君臣二人同时皱眉。弘治帝是一脸的无奈,李东阳却是心中大骂:这老东西越来越没下限了,竟在这乾清宫外大呼小叫的,还讲不讲点身份了。

  只是骂归骂,面上却不好露出颜色,只做出一副惊讶的神色,转头望去。

  殿门外,英国公张懋满脸哀戚,三步并作两步的抢了进来,一眼看到李东阳,眼中忽然一抹精光闪过,但随即掩去,只冲着弘治帝噗通一声便跪了下去,放声大哭起来。

  这一下只惊得弘治帝都吓了一跳,慌忙起身,亲自绕出御案来扶。要知道,除非正式的大朝会上,平日里百官见驾,都只是躬身作揖而已。

  至于说后世影视上,动不动就跪下磕头什么的,其实是被误导了。

  那种见帝王便跪下磕头的事儿,只有后面辫子朝才有。而这之前历朝历代,君臣之间虽等级森严,却远没有那般辱及人格。

  而今天,能让张懋堂堂国公跪倒,如何不让弘治帝震惊。亲自扶起他后,一再温声安慰,张懋这才抹着泪作罢,在杜甫搬来的锦凳上坐了。

  旁边李东阳看的眼眶子直跳。这老东西演的也太不专业了,瞅瞅那哭还能再假点不?这光打雷不下雨的,还一劲儿的擦呢,也不怕擦撸了皮!这半天的,除了眼眶子有些发红,可曾掉下半滴水来!

  他这暗骂,张懋却无半分被拆穿的觉悟,拱手对着弘治帝哀声道:“陛下啊,老臣命不久矣。待到老臣死后,陛下也不用为老臣大办,更不要为老臣哀伤。老臣今生能得侍奉陛下这般明君,君臣相得,便死也无憾了。”说罢,又是干嚎一声,使劲的挤啊挤,眼角挤出一滴泪来。

  李东阳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上面的弘治帝也是一脸的无语,抚着额头哭笑不得。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来不来的就死啊活的,还不用给你大办,不用为你哀伤,朕……朕吃撑了吗?没事儿找那罪受。这老匹夫,恁的惫赖至此!

  “英国公啊,你……唉,你有何难处尽管讲来便是,朕……朕尽力为你办就是了。”弘治也是醉了,只能忍着恶心配合这老货演下去。

  “当真?”张懋顿时不哭了,瞪大了眼睛看着皇帝,一眨一眨的。

  旁边君臣二人一阵恶寒,这尼玛,多大岁数的人了,竟还卖萌?太尼玛恶心了!

  李东阳激灵灵打个寒颤,将头转过一边。他怕自己再看下去会忍不住吐出来。

  弘治帝却没法躲,脸颊上肌肉微微抽搐了下,勉强挤出几分笑容,点头道:“老国公放心就是。”

  张懋这才长出一口气,随即脸色一变,悲愤道:“陛下啊,老臣的侄儿被人害了,现在生死不明,下落不知,还求陛下给老臣做主,请各衙门大力搜寻。也请陛下治那武清县迫害良民之罪!可怜老臣那侄儿啊,多纯善的一个孩子啊,老臣对他爱如己命,如今他没了,老臣怕也是活不过几日了。呜呜——”

  大殿上,某国公痛心疾首的数落着,说到最后,再次发出一声干嚎表示其严重性。

  弘治帝和李东阳被这一声嚎的都是面颊狠狠的抽了下,恨不得当场掐死这老货。也直到这会儿,才弄明白了这老货的目的。

  弘治帝目光闪烁,连连深呼吸数下,这才摆摆手道:“老国公勿须悲伤,此事朕早已知晓,也已经安排下去了,老国公但放宽心就是。至于那武清县,还有些事情需要从他口中问出来。等到问明之后,朕必重重治罪,给老国公以及武清百姓一个交代!”

  “啊?陛下已经知道了?”张懋一惊,眼底一抹惊疑闪过,但随即做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连连拜谢。

  旁边李东阳心中又是一动,联想到进宫之时碰到的王义,眼睛不由微微眯起。只是不知怎的,随即又和刚进殿时捕捉到的皇帝那一瞬间的异样联系到一起,随即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在心底升起,氤氲着化作一团阴云。

  正神思恍惚着,忽然外面又传来大汉将军的高声禀告:“启禀陛下,内阁首辅、大学士刘健,殿外求见。”

  

第265章:君心难测

  

  “哦?刘爱卿也来了,宣。”乾清殿上,弘治帝微微一怔,随即笑着说道。

  杜甫应了是,躬着身子小步跑着出去。不多时,领着刘健迈步走了进来。

  刘健进的大殿,目光一转,也是不由一愣,想是也没料李东阳和张懋也在。不过只是片刻,便正冠肃容,端端正正的上前叩见。

  弘治帝笑呵呵的免了礼,让人搬出锦凳赐了座。目光一轮,这才笑道:“今日倒是热闹,刘爱卿此来又是何事?”

  刘健向来端正,人又是极为自律,兼且身为内阁首辅,若无大事儿急事儿,很少有这种非招入宫的时候,这才有了弘治帝的此番调侃。

  只是这调侃完了,刘健却罕见的露出踟蹰之态,似是有些难言的模样,倒是让弘治帝等三人都有些诧异了。

  “臣,臣其实…….”刘健被三人目光灼灼的盯着,愈发有些不自在起来。只是想想老太师首次求到自己门上,这脸面实在不好抹却,终是一咬牙,抱拳道:“陛下,臣听闻武清苏默失踪了,不知可有此事?”

  这话一出,殿上三人都是一怔。李东阳和英国公二人是因为跟苏默有着或恩或怨的牵扯,所以这才关注其动向。可是刘健一向严谨,别说一个下面县里的小童生,就算是朝中大臣也是往来不多。

  就是这么个人,忽然跑到皇帝面前,一张口竟是蹦出这么一句话话来,这实在太颠覆几人的认识了。

  弘治帝眼中闪过一抹异色,不置可否的道:“刘爱卿与那苏默有旧?”

  刘健老脸上有些不自在,摇摇头道:“老臣只是前阵子因武清案,还有那文会文集一事儿听说过此人之名,除此并无来往。”

  “哦?”弘治帝轻哦了一声,却没说话。

  刘健暗叹口气,咳咳了两声,坦言道:“陛下恕罪,老臣之所以问起此事,实是因今日接到了老太师的口信,言及苏默乃是他的门生,请老臣能看顾则个。所以,这个……”

  这话一出,殿上三人都是一愣,随即神态各异。李东阳是不可自抑的微微变色,他这里正暗暗盘算着怎么给那小子个教训呢。却不料先是发现皇帝的异常之处,让他不敢轻易发招。而此时竟又引得徐阁老出头说话,这简直让他差点没郁闷死。

  说起来徐阁老与那小子并无多大交集啊,记得上次说起来时,徐阁老连认都不认识那苏默。后来就是去了一趟武清,大概才有了交集。但便只这一面,怎的就苏默成了他的门生了?这实在太让人难以置信了。这其中,又有些什么隐秘呢?

  李东阳脑筋转的风车也似,饶是他智谋过人,这一时半会儿的也是搞不清这戏法怎么的变的;

  而英国公张懋却是一怔之后便是暗暗狂喜。他跟别的人都不一样,有着张悦在苏默那边,苏默的动向,他比任何人都灵通。

  在韩杏儿等人到了京里,他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整个事情的大概。与苏宏的关心则乱、坐立不安相比,他在略一思索后,便采取了和张悦相同的处置:静观其变。

  这些日子通过张悦的信件,还有各个渠道汇总回来的消息,他对苏默这个少年人有了极大的好奇。这个颇有点神奇的少年,每每看似胡闹的行事背后,实则都有着精深的算计。

  而这其中的一些手法,甚至连他看过后都忍不住的叹服惊奇。如此一个小家伙,说他会轻易的出事,张懋绝不相信。

  故而,他一再的安抚住了苏宏,直到传来武清一事尘埃落定,沈松被抓,西北传来消息,他才盘算了一番,玩了这么一出大殿哭闹的剧目。

  之所以如此,目的很简单。就是把事儿彻底捅开了、闹大了,这样一来,无形中等于给了苏默和何莹二人增加了一层保护,至少明面上官方一些势力,不敢再对他们采取什么过激的举动。

  虽说如今各地仍有些不安分的,但总体上还是稳定的。有了皇帝和国公的关注,地方上谁敢去冒那个大不韪?

  然而便是他也没想到,苏默竟能真得了徐溥的青眼,堂而皇之的以门生相称,这真真是意外之喜了。

  大明一朝,皇帝代表了君权,他这个国公代表的勋贵武臣,而徐溥则毫无争议的代表了文官集团。

  眼下有了这么三个人站出来表达了对苏默的关注,天下还有什么人敢乱动?这个大侄子的安危,至此已然是最大的限度的可以保证了。回去后,也必能让苏兄弟一家安心了。

  以上就是张懋和李东阳两人的心思,而弘治帝却又不同。相比起张懋和李东阳二人来,他的心态更要复杂些。这里面有惊奇,有凛然,有放松,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对于苏默这个人,他从最初的无视,到好奇,再到看过毛纪献上的那份天朝开运图后的凝重,一直到最近得到的那个消息,此时在他心中,这个苏默的份量已经达到了让他极为重视的地步了。只不过作为君王,没人能揣度他的心思,又加上他掩饰的到位,天下再没人知道这些罢了。

  而即便如此,他也万万想不到,苏默这个家伙的动向,竟能牵引到如许多人的目光,甚至连告老而去的徐阁老都站出来说话了。

  “老师,与朕生分了啊……”心中想着的没露出半分,面上却是露出几分伤感,叹口气,有些伤感的说道。

  他与徐溥有师生之宜,此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其意就是徐溥没直接来找他这个皇帝,却去对刘健求告,此固然是老阁老谨守本分,但何尝不是一种刻意的疏远?

  而他作为帝王,此时发出这样的感叹,便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但更深一层的含义,又何尝不是一种敲打。

  你刘健如今身为当朝首辅,位高权重,本就门生故吏无数,权倾天下了。如今还和名望深重的老阁老来往过密,存的是什么心思?

  所谓君心难测,这便是帝王之术了。

  刘健是个老实人,一时半会儿没能从中琢磨出味儿来,但是旁边的李东阳却是心下不由的一凛,偷眼瞟了刘健一眼,再转目间,忽然和弘治帝的目光碰个正着。

  看着那似笑非笑的目光,李东阳猛然间就是毛发炸起,霎时间出了一身的冷汗,连忙将目光垂下,再无半点心思。

  弘治帝没再多言,只是目光转动着,从下面几个人身上一一扫过。便在此时,却听外面禀报声又起,却是定国公在外求见。

  弘治帝嘿了一声,斜眼去看张懋,这一看却差点没气歪了鼻子。这会儿的英国公正低头板着自己的手掌,一根一根的掰着指头看,就似乎那手指上忽然长出了花儿来,对眼前的事儿完全跟他没关系似的。

  这老混蛋!

  弘治帝暗暗大骂,却偏偏拿这老货的惫赖没办法,只得黑着脸道了声“宣”。

  待到定国公上得殿来,不待开口,弘治帝便哼了一声,曼声道:“卿也是为了苏默来的吧。”

  定国公愕然,眼神儿不由的去瞟张懋。

  弘治帝便又重重的哼了一声,定国公赶忙收摄心神,躬身抱拳,正色道:“苏默?那是什么人?咳咳,臣只是想念陛下了,特地请安来的。”

  这话一出,除了刘健这个老实人外,大殿上其他几人顿时都是眼眶子直跳。

  这个老不要脸的,真敢睁着眼说瞎话啊!这一个一个老货,真是一个比一个没有下限啊。

  弘治帝和李东阳二人心中不约而同的咒骂起来。

  弘治帝深吸口气,都懒得跟定国公纠缠,挥手让他站过一旁。忽然转头看向英国公张懋,淡然道:“英国公,你家那小子,这会儿是去了西北了吧。”

  张懋正心中得意呢,猛不丁忽然听到这话,顿时就是一个激灵,霍然抬头看向御座,面上露出惊骇之色。

  天子竟早知道自己儿子的去向,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天子的耳目早已盯着儿子了,可笑自己竟还懵懂不知,画蛇添足的玩上这么一出,这尼玛真要计较起来,治一个大不敬的罪名都够了。

  想到这儿,张懋的汗瞬间便下来了。当下眼珠儿转动,想着如何圆场,却见弘治帝并不理他,忽然又转头看向刘健,“刘卿,鸿胪寺那边这些日子可安分了?”

  嘎?这是怎么个节奏?皇帝的这种神转折,使得殿上一众人都是有些发懵。前一刻还在说着苏默的事儿,怎的忽然就转到国事外交上了?

  只是发懵归发懵,皇帝问话谁敢不答?刘健一呆之后,连忙躬身回道:“回陛下,没什么变化,三日一小吵,五日一大吵,不过倒也没闹出大乱子来。”

  弘治帝就点点头,似乎若有所思。片刻,忽的目光看向李东阳,淡然道:“李卿,你怎么看?”

  李东阳有些懵了,饶是他平日如何机智,这一刻也有些紧张了。这冷不丁问的没头没脑的,让他怎么回答?若说是问的应对蒙古人的策略,自己早就给出了方案了啊,这会儿又问是什么意思?

  可如果不是,那这个怎么看又是指的什么?咦?等等!

  他不愧是号称李公谋,便在惊慌之际,猛不丁一道灵光闪过,瞬间捕捉到了一个可能。

  急速的思索了片刻,这才抬头看看皇帝,试探着道:“陛下圣明。只是他并无功名在身,会不会失了我大明体面?”

  君臣二人一问一答,都是没头没脑,旁边三人听的一头雾水,两眼中全是圈圈。只是不知为何,英国公心中除了迷茫外,还有种不祥的感觉升起。

  “功名?”上面弘治帝轻哼了一声,看向李东阳的眼神中却有赞赏之色一闪而过。这个臣子固然私心颇重,但是放眼满朝之中,却真真的唯其惊才绝艳,反应之快,无与伦比啊。

  心中叹着,面上却大袖一挥,转头淡然对一旁侍立的杜甫道:“制召:赐武清童生苏默太学监生,鸿胪寺观政;赐其父苏宏举人出身,录载典纪。宣鸿胪寺少卿出使关外,调解达延与亦不刺事,观政苏默辅之,即日备发,咸使闻之!”

首节 上一节 182/6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日之少年战将

下一篇:金融帝国之宋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