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闲人

大明闲人 第41节

  李东阳眉头挑了挑,仍是不语。王懋却是心头一跳,武清县令,苏默可不就是武清县的,难不成真跟这苏默有什么关联了?

  心中想着,却听那边李兆先的声音继续道:“那日说话间,恰是午后,孩儿等仗着有些名声,又使了银钱,是以得以占了观主后斋的一处小院子,一边用些素食,谈些诗词唱和。那天机道人和白云观主说话又未避讳,所以便也听了一些。孩儿听着,似是那天机道人要找些药材,问白云观主是否听闻过之类的。”

  李东阳不置可否,王懋倒是点点头。道家们好丹道之术,这寻药采药之说也没什么不对。只是接下来听着,脸色就渐渐不好了起来。

  “……那天机道人说的药材名都颇玄奥,反正孩儿是听着不懂的。似乎那白云观主也是极为吃惊的,连连追问,那天机道人只是不肯说。后来逼的急了,才说是在武清遇到一位大能力的,好容易得了这方子。按照其人所言,这方子非是人间当有云云。孩儿当时听着只是当笑谈,但那道人最后不经意说出一个人名,这才让孩儿吃了一惊……”

  李兆先说到这儿,顿住话头,脸上露出犹豫之色。李东阳轻轻哼了一声,撩了他一眼,这才面现决然之色,轻声道:“孩儿听到的这个名字,便是……便是武清苏默。”

  李东阳持着茶盏的手就是一顿,眼中射出极凌厉的目光看向李兆先。

  李兆先心中一颤,忙垂下眼帘,但不经意偷眼去瞥王泌,却见女郎双手紧握,脸色颇紧张,不由登时妒火大炽。她在紧张什么?她凭什么为那小小蒙童紧张?自己堂堂宰相之子,又何曾见她为自己紧张过?

  想至此,哪还犹豫,咬牙道:“父亲,孩儿也知此事关连,绝不敢妄言。当日除了孩儿在之外,尚有监生数人,哦,还有户科给事中华旭华大人也在的。父亲不信,大可一一问来便是。”

  此时此刻,王懋已是双眉紧锁,心中也有些拿捏不定了。大明刚刚经历了成化之痛,对于道士的谶蘸之事极为忌讳。偏偏孝宗头些年还好,不但驱逐了宫中一干妖人,还斩了妖僧继晓。

  然而近几年,竟然也开始求仙问道,不时寻些道家之人入宫。甚至连原本几乎日日开设的谨身殿问政都开始懈怠了,众臣对此颇为忧虑。

  是以,若是苏默真的跟这些道门有了瓜葛,那别说什么汉语拼音法了,便是再大的作为也不会有任何机会。

  对于苏默一个蒙童的前途,王懋其实并不太在意。他在意的是汉语拼音法,若是因为苏默的个人原因,而导致这般妙法被废,那实在是汉学之痛了。

  想到这儿,他不由抬起头来,望着李兆先沉声道:“贞伯,你可听的仔细,那苏默确实跟道门有关系?能确定那苏默行谶蘸之术?”

  李兆先面现犹疑,李东阳猛的一拍扶手,怒道:“逆子!犹豫个甚!是便是,不是便不是,你直从实说来,若敢凭空臆测,为父饶的你,国法却饶你不得!”

  李兆先打个激灵,哪肯把话说死,当下嗫嚅道:“这……这却不曾。只是听了那么一耳朵,但是那天机道人口中确是提过苏默的名字。其实先前孩儿也并没在意,也是方才父亲说起梵语二字,这才省起。忍不住就想,这又是梵语又是道门的,到不知这位苏蒙童究竟是释家,还是道家,又或是我儒门子弟。所以,一时疑惑,不禁便问了出来。”

  他出身相府,整日里耳濡目睹,最是明白,这种事儿越是模凌两可才最可怕。倘若真的信誓旦旦,反倒易给人把柄了。如今这话说到这儿,便已足够,再多说便是画蛇添足了。

  果然,他这明确说了不确定,王懋脸色更行阴晴不定起来,只皱着眉头不语。

  李东阳冷冷的横了李兆先一眼,转头看向王懋,温声道:“勤子,此事或有误会,你也莫多想。只不过你我皆臣子,凡事终须谨慎慎行,查察清楚才好行事。”

  王懋脸色一变,但终是勉强点点头。李东阳这话听着是安慰,但究根结底,却透出了不信任的意思。难道他堂堂学正,便轻率如此?苏默不过才十五岁,说他装神弄鬼谁信?

  这便和算命的一个道理,若是那算命先生四五十岁,说的话自然让人信服;但倘若换个十几岁的娃娃说给你算命,且问问谁信?不大耳刮子抽过去算好的了。

  他却不知苏默在武清还真扮演了个半仙,忽悠的也不是普通人,乃是堂堂正七品的县令。不但忽悠了,还忽悠的很成功。甚至连一县教谕都给了个配角的戏份儿。若是知道了这点,也不知老先生会不会当场喷出血来。

  心中不舒服,这话却是没法再进行下去了,便要起身告辞。冷不防旁边王泌忽然站起,冲着李东阳福了一褔,开声道:“世叔,侄女儿也有几事不明,想来世叔位高智广,应能解惑。”

  李东阳眉宇不可查的一皱,随即温声笑道:“哦,贤侄女所问何事?”

  王泌再拜一拜,然后昂然道:“侄女儿当日听闻临江仙,深爱其中淡泊豁达之意。世叔高才,乃当世大儒,诗词之道更以臻至高之境。侄女儿敢问,所谓诗以传情、歌以咏志,若心怀鬼魅、魍魉谶蘸之辈,可做得出如斯般词句?”

  李东阳捻须沉吟:“这个……”

  王泌不待他回答,又道:“自听过临江仙后,侄女儿便对此词作者留了些意。如此,侄女儿听闻武清发了难民之灾。那苏默于危难之际,临危受命,承救灾专使之职。时至如今,听闻灾情渐息,流民皆安,武清一地不复之前纷乱。世叔居阁臣次辅之高,当知政事之要。遇此救灾事宜,最是繁杂。侄女儿敢问,若是心中怀鬼神惑道,巧言佞奸之辈,可能做到如今地步?”

  李东阳手中一顿,沉默不语。他终究不是无下限的,救灾之难如何不知?要让他瞪着眼不认武清救灾的功绩,那便真是失了宰辅身份了。

  王泌却犹不算完,又再一褔,问道:“装神扮鬼、谶蘸惑人之辈,向来只闻针对部分人有效,侄女儿浅薄,不曾听闻能迷惑一县之民、一县之官者。若那苏默真是此辈奸佞,试问,武清县上下,大小官员数十,一县之民十万,岂非个个都是愚人?世叔当知,胥吏奸猾,几近老狐,便有个别因利被蒙蔽,那一县之人皆被蒙蔽,宁有事理?”

  说到这儿,顿了顿,目光冷冷的扫了一旁呆立的李兆先,淡然道:“今日偶然自一道人口中闻其名姓,便说有牵连道门之嫌、谶蘸鬼神之疑。那若是有人口吐鞑靼小王子,又或火筛之名者,是否便是有通敌之嫌、卖国之疑了?若如此,那作甚么这风那风,又说什么燮理阴阳之语的,又当如何?世叔恕罪,侄女儿浅薄无知,便此几问不解,得罪处休怪。”说罢,再福一褔,告罪坐下。

  李东阳面沉如水,低垂的眼底怒火一闪而没。前面几问也便罢了,但最后几句实在是诛心了。

  他知道这女娃子看不上自家儿子,但何至于此?竟转弯抹角的把自己儿子都绕了进去。自己儿子纵然百般不好,你看不上咱也不去怪你,可用得着下这狠手吗?这是非还算是通家之好,若不是如此,又待如何?

  李东阳真是怒了。

  李兆先也是浑身颤抖,瞪大眼睛瞪着安然而坐的王泌,眼中怨毒若能杀人,怕是此刻王泌已然千疮百孔了,死无完尸了。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最后把事儿牵扯到自己身上了。这真是狐狸没打着,却生生弄了一身骚。

  贱人!这个贱人!真真好毒!他此际真是又恨又怕,偏偏却说不出话来。

  王懋也是瞠目结舌了,这闺女咋就忽然暴走了?这真不至于啊。呆滞的转头看向李东阳,却见李东阳嘴唇抿的紧紧的,面上无喜无悲,连眼睛都微阖起来,不由的心中咯噔一下。

  他与李东阳相交多年,哪会不知道这是李东阳怒极了的表现。这不过就是来说个汉语拼音法而已,如何就到了这一步?

  老先生一时间心下茫然,嗫嚅几下,长叹口气,起身拱手道:“宾之,你……”

  “勤子!”不待王懋说完,李东阳猛的睁开眼来,长吐一口气,出声打断了他。

  “小儿辈之言,不必放在心上。呵呵,侄女儿果然好学问,真叫老夫羡煞。逆子!汝当学之!自明日起禁足,好生读书,明岁春闱,若不得中,看你可有面目现世,还不与我退下。”

  他几句话抹过,后面却是疾声色厉的呵斥李兆先,李兆先面色涨的发紫,唯唯诺诺,抱头鼠窜而去。

  王懋眼中划过黯然,默然长叹。他知道,两家十余年的交情,至今日算是彻底完了。

  李东阳面上盛赞王泌,却又疾言厉色的当面呵斥李兆先,说什么春闱事,固然是给自己面子,但又何尝不是标明他家的是儿子,后继有人。而自家再厉害也是闺女,后起无望的讥讽?

  想及两人当年同榜进士,诗词唱和,十余载君子相交,今日竟被拿这隐痛讥讽,心下又是失望又是苍凉。

  呆立片刻,对着李东阳长长一揖,转身辞去。

  李东阳慌忙起身,抢步上前把臂相送,口中谆谆嘱咐,勿因此等小事记怀,当记着两家情谊,日后常来常往才是。直直送出二道门,这才挥手作别。

  王懋面色木然,牵着女儿径直上车出了李府,待得身后传来关门之声,这才长长吐出一口气,转头看着王泌,苦叹一声道:“女儿啊。”

  王泌就车厢里跪了,清清冷冷的道:“是女儿不孝,爹爹恕罪。”

  王懋顿时憋住,半响,爱怜的伸手扶起她,拉着在身边坐了,轻轻拍拍女儿素手,闭上眼睛不说话。

  王泌轻咬着红唇,眼中有挣扎之色闪过。她不是不知今日之事的后果,只不过饶是她再如何聪慧,终究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女孩儿。

  当看着李兆先那**裸毫不掩饰的恶心目光在自己身上巡梭,再看其为了嫉妒,堂而皇之的构陷一个毫不相干的人,生生断人前程,她便终是忍不住心中的怒火。

  她不后悔方才所言所行,倘若再来一次,她仍然会去做。但是在此刻看到老父忽如苍老了十年的面容时,却终是心中疼痛起来。

  “李宾之,不是当日的李宾之了。乖儿,你没错。”耳畔忽然传来老父的话声,转头看去,却见老父在黑暗中的双眼闪闪发光,里面有着决然,有着坚持,有着不屈。

  

第五十三章:热闹

  

  武清县这几日忽然骚动起来。

  当一个政权单位,忽然从上到下都开动起来,这种涟漪便会随着越来越多的相关环节,最终形成浪潮,席卷一切。

  县令、县丞、主簿、典吏、六房主事、各班衙役、捕头,甚至各房师爷、文书,都按着自己相应的利益点转了起来。整个武清县衙好似忽然睡醒了,嘶哑着生锈的齿轮,越转越快。

  大户们也动了,在张家家主忽然主动走了一趟衙门,声称捐纳三十石米粮、近百匹布帛给灾民救助时,所有富绅便如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般,摇头摆尾的蜂拥而上。

  张家啊,那是吃亏的主儿吗?冷不丁的就如此大方的展露出诺大的手笔,要说其中没有肥的流油的利益,难道是吃傻逼了不成?

  更何况,打从某一天,武清大小街巷中,忽然出现的那些背着个小布袋,里面装满了一份份称作“报纸”的报童后,原本遮遮藏藏的一些消息,便终于大白于天下。

  凤水开发、物流仓储中心、免征两年赋税、全程一站式办公、免费南北货消息、买卖东西报价……种种不曾听闻的名目,便从这些报纸中,从各家茶馆的茶博士口中传扬开来。

  “听明白了吗?凤水那边要建新城了。”

  “什么新城,胡说八道,那是什么,对,是物流交易中心。是货栈卖场。还新城呢,瞅明白没啊。”

  “嘁,是你没明白吧。真是新城!茶馆儿里说了,衙门口那里的宣讲也说的明白,物流交易中心没错,但新城也没错。就在难民营那块儿,说是让那些受灾的北佬们留下了,就地建设。嘿,划出老大一块地儿,我瞅着,能安置个上万口子的模样。”

  “啊?真个如此?”

  “可不咋的,这还能胡说。都说了,是苏家那小郎君着手办的。嘿,你看没看过那个……那个叫啥来着,啊,是报纸。报纸上有图,嘿,那画跟真的似的,上面画的那宅子叫一个俊啊。他娘滴唉,咋咱就不是遭灾的呢?那宅子瞅着就亮堂,说是苏小郎君亲手设计的,跟咱这老宅全不是一个样儿。听说啊,那是苏小郎君梦中得了来的,醒来后照样儿描出来的。哎哎,你们说,这梦里面可能是什么人?啧啧,这帮子北佬儿,可不是因祸得福,上辈子烧了高香吗……”

  “是不是真的啊。那……那要不咱也去混混,要不就找人瞅瞅,看看能不能置换套出来。”

  “嘁,又傻了不是。那可是苏小郎君办的,能让你钻了这空子?说了,原咱们城里的,要想换那地儿也不是不行,拿手里的耕田、老宅的地契,然后双方自愿,再按照什么,那什么,啊,平方数,就是大小的意思,按比例置换。你妹儿哟,耕田啊,你肯吗?那可是根啊。”

  “啊?那可算了。要宅院好说,换地?除非咱死了。不,就算老子死了,那地也是留给娃的,要传下去的,不然下去了,见着了祖宗还有脸吗?”

  “整明白了?哈,就说没辙吧。不过啊,据说也不是完全没法儿。这不除了新城外,还有那个什么交易中心吗?可以申请去做工,好多工种。去做工做到一定年头,又做得好的,就可以申请一处新城的宅子。又或者,包下了哪处的铺面,给足一定的预付款,也可以给一处园子。那园子还有个名头,可吉祥着来,叫状元宅。天天的,状元啊,可不是文曲星住的地儿?但只沾点气儿,就不知荫福几代子孙了……”

  默默的走在大街上,苏默耳朵里听着这些议论,简直要内牛满面了。

  你妹哟,毛线的状元宅啊!那就叫庄园好不好?庄园啊,一帮土老帽儿,比别野都牛叉的存在啊。

  弄庄园,是苏默灵机一动的产物。这个时代啥多?地!

  这个地不是可耕种的土地,而是荒地。

  相比后世爆炸般的人口基数,这个时代简直可称为房地产的钻石年代。

  想着给灾民们重启家园,自然要建宅院。城东那片儿直到凤水河畔,除了广袤的石灰石沙砾地,还有着广阔的岩石地。

  有着整片的森林山地地貌,只要挑选着平整出来,按照后世的别墅理念,再结合西方农场庄园的格式,苏默相信,这种完全有别于此时的建筑,绝对能吸引人眼球。

  如果再赋予其高、富、贵的噱头,那才叫一个吸金怪兽呢。这个时代普通百姓穷不假,甚至连皇帝都穷。但是富户们那真叫一个富!随便拿出一个来,说上句富可敌国都绝对错不了。

  这庄园,就是苏默琢磨出来宰杀这些富可敌国们的利刃。

  好容易琢磨出来几个捞钱的招儿,整到最后一合计,却没落袋几个,他心里憋屈啊。这憋着憋着,终于是给他憋出这么一个招来。

  原本那些招儿要不用来招徕同盟,要么用来买名声,不计较。只要这庄园弄起来,金山银山就进了袋了。

  为此,苏默不惜再次施展画技,里里外外、前后左右一通画。果然,印在纸上一看,那叫一个高档贵气上档次啊。

  张文墨看的直跺脚,一个劲儿嚷嚷这种画儿不该如此轻易流出去,那是糟践东西!口中说,一边轻手轻脚的偷偷藏了好几张初期的草图。

  苏默只当看不见,由得他去。

  报纸就是他当日跟张文墨说的招儿。只不过跟后世的报纸不同,这份报纸更多的是图画,文字并不多。只集中了一版,以时闻、广告、诗词等纯文字版面。

  这是面向识字的人群。其余那些,全都是以图画的形式出现。毕竟,这个时代,识字的人太少。图画能让更多的人接受。报纸不上量,就等于赔钱,等于废物。

  苏默要占领舆论喉舌,报纸就必须有。至于当初忽悠张文墨,说的凭此立足文坛,通过那版纯文字版面,自也可以做到。

  只要时时发布最新的时政信息,并引一些文人士子就此发表些评论,再时不时将一些好的诗词文章摘录其上,这份报纸必将成为张文墨立足文坛的踏脚石。

  当然,前提是,千万要审核好每一篇评论,别弄出什么敏感的文字来才行。对此,苏默千叮咛万嘱咐,张文墨当然不傻,一点就透,凛然而尊。

  有了报纸,不但将张文墨彻底绑上了战车,更是就此又解决了灾民一部分的费用。灾民中的适龄儿童,便有了差事。一天跑下来,也能有五六文的收入。

  这五六文放在大户人家手里,连眼角都不带夹的。但是放在穷苦人家,那却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想想当初苏宏厚着脸皮,用一段时事新闻,再加一文钱就能换三个烧饼就知道了。五六文,至少三口之家三天的早饭解决了。

  苏默解决了差事,得了名,灾民们受了益,甚至连张文墨都跟着捞到好大名声,一举数得,焉能不美?

  水泥搞出来了,首先要建的就是水泥厂。材料现成的,厂址就选在灾民营那块儿,工人也是现成的。

  阚松阚大人现在可是浑身是劲儿,跑前跑后,上蹿下跳的。从选址到地基,几乎是吃睡都在工地上。

  为啥?业绩啊!这以后若是得了皇帝的看重,一问之下,当日是谁督造的?回曰:武清县丞阚松。得,等着青云直上吧。做官,做大官!十年寒窗为啥啊,不就是个官字嘛。这阚大人要是不拼命才怪呢。

  除了水泥厂,蜂窝煤作坊也同时建了起来。比起水泥厂,作坊就省事太多了。

  炉子的事儿给了孙四海,果然,把个孙四海乐的见牙不见眼的。当日便在城里选了点开工。至于蜂窝煤,老孙只派了个本家来帮衬着,说是同领差事,其实就是拾遗补漏的。

  主事儿的还是楚玉山。大小事儿吩咐下去,老孙那本家跑腿。这两个行当,苏默占两成份子。孙四海不答应,要给苏默大头,苏默果断拒绝了。告诉他,那钱要用去打点。他的各个路子都要打点到,现在不贪这些小钱,图的就是个长远。孙四海满眼的震惊拜服,再无别话。

首节 上一节 41/6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日之少年战将

下一篇:金融帝国之宋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