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12节

李来亨的心中骤然升起一股壮志,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他拾起长矛,大声喊道:“那便看乳虎为我闯营杀敌吧!”

依靠“车墙”防线的阻挡,闯营将士们据险而守,挡住了官兵的又一波冲击。对闯营来说,威胁性最大的火铳,也有许多打在了运粮车上,没能造成太大的伤亡。

闯营前队士卒们的士气,因此渐渐回升,战线变得更加坚强和稳固了起来。与此同时,从远处的山谷间,李过隐约看到一队人影越走越近了。

他初时还担心这是否是明军的增兵,但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李过终于从为首将领那张熟悉而白净的脸上,得到了充分的信心。

“老营的援兵抵达了!”

李双喜先行派回老营的两名夜不收,果然不负期望。他们将刘宗敏和李过,兵分两路运送粮秣的计划,全盘回报给了老掌盘李自成。

李自成立即通过他敏锐的战场嗅觉,察觉到了李过这队人马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处境,便派刘芳亮带着留守老营的几十名士卒,和李自成身边的五六名亲兵,一起去接应李过。

刘芳亮生的俊俏,一张脸在闯营诸多黝黑汉子当中,实在是难得的白净。但他的性情却同长相完全不同,好勇斗狠、嗜杀好战,是闯营中一个十分危险的角色。

此时刘芳亮带着留守士卒和李自成的亲兵赶到战场,立马成为了扭转战局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些新到的生力军,打破了闯营和左镇之间僵持的平衡。他们势如破竹,对体力竭尽的左镇官兵,在力量和精神上,都形成了可怕的打击。

刘芳亮毫不留情,他带着这对生力军人马,如长刀割肉,将官军阵线从外围切开。

刘芳亮的武艺不比刘宗敏和李双喜高明,但他内里的性情比之强悍的刘宗敏还要犷狠凶猛许多,在战场上何止是不要命的样子,简直是将自己和他人的性命,都视若儿戏。

李来亨看着刘芳亮的冲杀,简直感到叹为观止。这个白净俊俏的将领,却比刘宗敏更像是类似张飞甚至李逵般的角色,以杀戮为戏,他的凶狠勇猛让李来亨的心中,甚至产生了一点点久已不见的恐惧感。

“官兵在溃逃了……”李过的战场嗅觉也十分敏锐,他察觉到了“车墙”外官兵阵线的松动,知道官军的抵抗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我们推倒车子,全部冲杀出去,和援兵汇合!”

第12章 闯营的胜利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秦楚之间,自古为武关所隔。漫长的武关道、商山路,起长安、经蓝田、过商洛,而出秦奔楚。商末时,创建了八百年楚国的楚子鬻熊,就是带领着族人,通过这条道路,从关中迁徙往江汉一带。

古往今来,占领关中秦国故地的势力,不知道多少次,在商洛、郧阳之间的这片区域,同占据着江汉楚国故地的势力交战。

今天,这一切似乎又不过是历史的重演。

被称为楚军的左良玉所部明军,和李过、刘芳亮率领的秦中民军,再次势如水火。

在最合适的时间赶到战场的刘芳亮,彻底扭转了战局。他带来的援军,从左军阵列的侧翼切入战线之中,将左镇兵马本就已经十分勉强、脆弱的战线彻底捣碎了。

与此同时,李过、李双喜、白旺、李来亨也带着部众,从“车墙”的后面冲杀了出来。他们纷纷将大车推倒,或以长矛大杖、或以刀牌短兵,分成几个楔形的小阵,从内侧冲击着左军的战线。

从兵力上来讲,刘芳亮区区数十名士兵加入战局,并不能让闯军相对左镇具备什么兵力优势。但从兵略上来讲,在内侧和外侧同时实施进攻的闯军,正使得官兵无法兼顾内外,侧背的攻击,更让官兵们的士气渐渐崩溃。

被夹在两支部队中间的官军,此时便沦为了刀俎之下的鱼肉。

“挡不住了……快走、快走!弟兄们快护住我,我们快走!”

一名左镇军官的心理防线率先崩溃,他连手中的武器都丢在了地上,从战线中退了出来,拉住身边的几名士兵,叫嚷着让士兵们保护他逃出去。

这种情绪很快便在官军的阵列之中弥漫开来,几乎没有几个死硬分子愿意为左大帅拼死打到底。大多数人在受到两面夹击的情况下,都选择了丢下武器、甚至于铠甲,轻装上阵、加速逃跑。

总崩溃来得比李过预料中的还要快——左良玉的军队在援剿各军中虽然素称精锐,但它的本质,依旧只是一支以左良玉个人为中心,靠着杀戮和掠夺拼凑起来的军队而已,它并不是一个真正坚实的战斗团体。

“一只虎!”

刘芳亮白净的一张脸上,沾染了不少鲜血和泥水,但还是遮盖不住那几分俊俏的模样。他一手还擎着长枪,就冲了上来,用另一只手握住了李过,带着几分焦急几分忧心,喊出了李过的诨号。

“你们这一趟辛苦了!我守在老营,不能亲身与战,实在是对不住!”刘芳亮对于去袭取竹溪县城的诸将,一直都很担忧,恨不能亲身往战,“掌盘接到你们的通信后,便立即叫我带人前来接应,好巧不巧,竟撞上这股明兵!”

李过挥挥手,向刘芳亮表示不必在意,他说道:“不消事,我们这一趟,缴获甚多,还需你帮帮忙,一并拉回老营。”

“另外,”李过又补充说道,“双喜让左军官兵用火铳所伤,受了不轻的伤,也要注意些。”

“好!这自然没有问题!”刘芳亮点头说道,他面容仿佛女子,可说话和行事的作风,却是豪气干云,“捷轩大哥怎么不在呢?刘将爷还在后面吗?”

刘芳亮看了几圈,没有在李过这支队伍里看到刘宗敏的影子,自然感到十分奇怪。

李过情绪变得稍稍低沉了一些,他低声说:“捷轩留在竹溪县城断后了……也不知为何,左军还是追上我们了。”

“这……”刘芳亮有些吃惊,闯营诸将中他和刘宗敏性情最为相投,又最佩服刘宗敏的犷悍善战,不敢相信刘宗敏有可能因断后作战的任务失败,战没军中了,“不,捷轩大哥绝不可能被左镇擒住。”

“是,我也相信,以捷轩的本领,无论如何都不会兵败。”李过望着队伍身后的群山之间,似乎是希望从那里看到刘宗敏的背影,“我猜测左军是看出了县城中兵马甚少,因此才分兵来追击我们。”

李过对刘宗敏既有无限的信心,但又怀着一些担忧,他仿佛在强化自己的信心一样,补充道:“捷轩不用运送这大批的粮秣,行动自如,他一定能从官军围堵之中冲回老营,我们不必担心,还是要先把粮秣运回老营为要。”

那边李来亨则和白旺,分头组织将士们,将战斗中散落一地的粮秣物资重新装起。激烈的战事中,不免有一些大车损坏,难以行走了——不过由于多了刘芳亮带来的这些人,加上大家肩扛手提,总归能把贵重的物资,全部运送回去。

白旺利用之前李来亨帮忙做出的统计表格,一一对照,确认着数量,他对李来亨赞道:“小老虎,你这个记数的法子十分高明,我看便是大商号的那些账房,也没有你的本事来得高。”

激烈的战事终于结束,李来亨从激烈的兴奋感和紧张感中脱离了出来。此时他精神稍稍松懈,才感到浑身脱力,肌肉疲惫到了极点。

听到白旺的赞赏,李来亨好不容易笑出声来,回答说:“还好、还好,我被官兵抓去做苦役前,也曾参与乡里的水利。我打仗现在还不如你们,办一些平常事,倒还是可以。”

李来亨刚刚穿越到这个少年身体上的时候,尚在陕北的米脂。当时的他尚未对明末的社会,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只是怀抱着许多无谓的浪漫幻想。

在米脂的那段时间,李来亨先是在私塾里靠抄写一些后世的诗文,吸引了宗族长辈的注意力。之后又在李氏宗族修建水渠的过程中,靠自己的数学知识,赢得了更多人的信服。

他因此也变得膨胀了起来,组织乡民训练长枪阵,自以为能打造出一支精兵,不断滚雪球壮大起来,将来还能去抗击建奴什么的。

却没料到自己的肆意妄为,早已严重破坏了大明的许多潜规则。无论是眼馋米脂乡勇的都司艾国彬,还是那些想要侵占水渠田地的士绅豪强,这些人便像饿狼一样围了上来,毫无官场经验的李来亨哪里是对手?立即便沦为了苦役民夫。

李来亨心中最挂念的还是自家小妹幼娘,李氏宗族破家灭门,幼娘怎么样了呢?

首节 上一节 12/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