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185节

吉珪阴沉道:“无论谶记是真是假,曹帅终究声威曾在李自成之上,是他以前的盟主。将来若李自成真的能够成就功业,诸将都可以在李自成面前三跪九叩,可是曹帅可以吗?”

罗汝才摸摸后脑勺,缓声道:“磕头?如果就是要磕几个头,那有何不可?如果老李真的能善待曹营诸将,让我富贵晚年,我给他磕一百个头又如何?”

罗汝才这话说的吉珪心中大惊,他生怕罗汝才消磨了斗志,急忙劝道:“即令李自成善待曹营诸将,可是只要曹帅活着一天,他难道能够放心使用曹帅的部下吗?到时候大帅自解兵甲,成了李自成案板上的鱼肉,还不是任人宰割?恐怕欲安享富贵而不可得呀!”

“嗨!老吉,还是你说得对,我没有想到这一层,差点犯了错误。”罗汝才猛然惊醒道,“看来我还是有必要多拉拢一些盟友,不光是那个李来亨,张献忠、还有革里眼贺一龙和左金王贺锦咱们也要设法联络,这也是为了曹营自保啊。”

其实罗汝才和李自成的矛盾并不是无法化解的,罗汝才这个人虽然在生活上存在很多毛病,耽于享受、沉迷酒色,可在为人和性格上却宽宏大度、不计名位。

如果李自成真的能够在酒色富贵上满足他,罗汝才也完全可以甘于做一个富家翁。

就像罗汝才的座右铭一样,“贼不杀贼”是他的人生信条——虽然所有的起义者在最初起兵时都没有独占天下的野心,只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在不断的奋战后,其心中的野望都已壮大到了全天下才能容纳一人的地步。

但罗汝才不同,他最初起兵只为了活命、只为了有一口饱饭吃,而后来坚持战斗,一方面是为了兄弟义气,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美女锦绣的酒色生活。

他和李自成、张献忠不不一样,没有一定要捅破天下的觉悟。

可是曹营并非罗汝才一人的团体,罗汝才的身边还有不少像吉珪这样仰赖他地位生存的人物。如果罗汝才退居二线,将曹营交给李自成,那像杨承祖、罗颜清这样的战将大可以继续领兵,可是像吉珪这样的心腹谋士,恐怕也只能跟着老曹去养老了。

因此以吉珪为代表的罗汝才左右谋主,是坚决反对他向李自成妥协的。

不仅是反对妥协,若有机会,他们还一定要设法激化双方的矛盾,扩大闯曹之间的分裂。

等杨承祖和罗颜清回来汇报完赠炮之事后,吉珪便笑道:“只要曹帅能够善处嫌疑之间,调和群雄之中,与李自成不粘不脱,不即不离,明哲自保,蓄养力量。将来一定有咱们曹营复起的好机会。”

曹操点头称是:“嗯!今后行事,还是要按照老吉你的谋划,多结外援,坐待时机。”

第211章 承天府

接着他又肉痛道:“这回曹营在上蔡营之战伤亡很大,罗叔、颜清儿和承祖麾下全是曹营多年积攒的老本儿,结果一战就折进去将近一半。还好老李已经答应了我,会从新降的保定兵中分出一半人马,编入曹营建制里。”

吉珪却摇摇头说:“李自成用心歹毒,这些保定兵都是降的闯营,军官将领全部投靠了李自成。他这时候将保定兵编入曹营里,不见得是给曹营补充实力,更像是来掺沙子的。”

但罗汝才没有办法,只能说:“不管老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目下曹营老本儿损失实在太大。临时征募一些河南饥民又很不堪战,只有先收下保定兵这份厚礼,不然接下来怎么死的还不知道呢。”

闯曹联军虽然在上蔡营之战中击溃了杨文岳、虎大威的保定兵,杀崇王、陷府城,取得了一个很大的胜利。

可是保定兵只是被重创,而没有被歼灭,虎大威北撤到郾城以后,收拢溃兵,还保存有五六千人的实力。

一方面是联军自身的伤亡要比战前预计大很多,一方面是官军的损失未能达到战前的估计,此消彼长之下,义军的形势还是非常不利。

正当联军在上蔡附近进行休整的时候,打着追击张献忠旗号在襄阳蹲了半年坑的左良玉也终于出动,亲自带着部将金声桓和马进忠,率兵万人自信阳一带入豫抄击义军的后路。

而三边总督傅宗龙也终于凑齐了贺人龙和牛成虎两镇秦兵的主力,与河南巡抚李仙风所部一起南下,进至襄城一带,与退守郾城的保定兵形成掎角之势。

这回傅宗龙吸取了杨文岳孤军战败的教训,十分小心,一定要等到诸军到齐以后才肯会战。他利用河南巡按高名衡组织的社兵团勇,在襄城、郾城一带设下严密防线,封堵义军进兵的道路,试图和左军一起把闯曹联军困死在汝阳、上蔡一带。

李自成为此召集闯曹两营全部大将,召开军议大会,商讨如何冲出重围,并寻机歼灭官军一部。

参加会议的诸将,虽然是在大捷之后,但所有人脸上都没有什么喜色,全显露出一副沉重的模样来。

大家都心知肚明:上蔡营之战联军虽然击败了官军,但并没有改变被官军围剿、封堵的不利局面,而且还折损了许多骨干、浪费了很多时间,使得秦军和楚军的主力全部围了上来。

只有李来亨因为刚刚收了曹营送的一批红夷炮,心中欢喜不止。他派张皮绠将此事全盘通报给李自成后,李自成只是哈哈大笑,批复说让李来亨大方一点,放心收下,以免罗汝才产生什么别的想法。

牛金星先看了李自成一眼,等他点头后,便告诉了大家一个难得的好消息:“河南三大土寇之一的沈万登就在汝宁府,他过去得病时,曾受过宋军师的治疗,结下了一点交情。沈万登听说我们在上蔡击败官军的消息以后,便带领寨兵部众两千人来投,大大增加了义军声势。”

宋献策虽然长得一副形貌丑陋、身材矮小的滑稽样,可他在河南黑白两道的人脉也是真广,连沈万登都能被他说动帮助联军。

他介绍道:“沈万登为人豪侠,在河南绿林里威望很高,又是熟悉地理的地头蛇。有他投靠联军助战,将使得我们如虎添翼,大大裨益于接下来的苦战。”

李自成看大家听到这个好消息以后,气氛还是颇为沉闷,便用手指敲了下桌子说:“除了沈万登以外,小袁营的袁时中也在袭扰郾城后方,傅宗龙应该不能全力南下围剿我们。”

沈万登来投和袁时中助战的消息,虽然算是好消息,可又不够分量。因为这两人的战兵,都不过两千人左右,相比较官军五六万合围过来的兵马,实在是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李自成也知道敌我实力差距实在巨大,傅宗龙又用兵谨慎,他几次挑衅,都没能吸引秦军冒进。现在义军已经丧失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机会,可要是硬拼的话,不到三万的义军是绝不可能打败五六万官兵的。

“元帅……”李来亨看气氛沉寂,便主动开口道,“左良玉已经离开了襄阳,湖广是不是就空虚了?”

李来亨这句话让在场诸将全都不明所以,田见秀摇摇头说:“你的意思是要我们舍河南而入湖广吗?可咱们当初又不是没有在湖广打过,难道这回还要重新再钻进商、郧的大山里吗?”

但李自成却眼睛一亮,说:“对!左良玉来豫会剿,那么湖广一定空虚。只要我们抓住战机,向湖广方向突围,一定能够令局面有所改观。”

田见秀看到李自成意动的样子,情急反驳道:“左良玉手下有数万兵,他只带了一万人来河南,还有好几万人分布在湖广各府,我们舍河南就湖广,那真的要重蹈当年败入商洛山的覆辙了!”

可是李来亨却嘿嘿笑道:“玉峰叔,谁说我们往湖广突围,就是要去湖广的?”

田见秀闻言更为疑惑,罗汝才和李过却同时回过味来,两人异口同声道:“承天!”

正德皇帝暴毙以后,由于没有子嗣继承皇位,在内阁首辅杨廷和的策划下,选取了正德堂弟朱厚熜继统,即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是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朱祐杬的儿子。

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朝中大臣,认为明世宗既然是由小宗入继大宗,就应该尊奉正统,要以明孝宗为皇考,兴献王改称“皇叔考兴献大王”,母妃蒋氏为“皇叔母兴国大妃”,祭祀时对其亲生父母自称“侄皇帝”。

结果便引发了轰动一时的“大礼议”,朝中大臣要让嘉靖认正德的父亲明孝宗做爹,而嘉靖则坚持要追尊他已死的父亲兴献王为皇帝。

“大礼议”最终以首辅杨廷和的致仕告终,而获胜的嘉靖皇帝则改兴献王的封地安陆州为承天府,又重修了兴献王的陵墓。

所以承天府在明朝具备犹如凤阳府一般的特殊地位,当地有安葬嘉靖皇帝生父兴献王的显陵。

义军如果向承天府方向突围的话,官军即便知道义军的突围只是声东击西,也不能不移师承天,否则显陵一旦有失,傅宗龙、李仙风、杨文岳,这些督抚疆吏,没有一人能够承担这种政治责任。

第212章 奔楚(一)

李来亨在诸将面前指出:“傅宗龙已经率领秦、豫兵马数万人抵达襄城,与退守郾城的杨文岳、虎大威形成掎角之势,在我们的北面建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而南面的左良玉,则在督师丁启睿、秦督傅宗龙的再三压力之下,出襄阳、移师信阳,堵截南线。”

首节 上一节 185/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