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208节

不过高一功和白旺几人想得就更多一些,他们虽然文化水平都不高,但确实也大多认识一些字,白旺少年时还曾读过一年半载的义塾。

这又不是去讲四书五经,若只是给随营学堂的子弟讲一讲用兵的战术、行军的规矩、扎营的办法,那么他们自感也是足够可以胜任的。

白旺展颜道:“我想这是没有什么问题可言的,即便摇旗不认识几个字,也没有读过什么书。可你毕竟有着十年战场纵横的经验,像骑兵突阵要怎么组织、牌刀手的阵列要如何排序,这些问题你不是都很熟悉吗?”

高一功也点头说:“我们每人都有擅长的方面,即便在不那么擅长的地方,以这么多年征战的经验,也总比那些没有打过三五次仗的新兵蛋子要厉害,总有可以教给他们的东西。”

诸将一唱一和,便把随营学堂的事情议定了下来,只有郝摇旗一人想到今后要花费不少时间去随营学堂讲课,承受这种炼狱般的折磨,就实在忍不住露出了一副苦瓜似的表情,令李来亨都忍不住暗自捧腹。

白鸠鹤则问道:“节帅说这是随营学堂的第一期,那么想来以后肯定还有第二期、第三期等等了?不知道这第一期随营学堂,节帅是打算挑选哪些人来呢?”

李来亨嗯了一声,说:“这个当然是优先挑选最可靠的人员来培养,现在前标军中有父母子女在老营的士卒可以优先,若有士卒的父兄为我们闯军而战死牺牲,就更要优先培养。”

“除此以外,前标军中资历最深的那些老兵。”方以仁又补充说,“也应该列入优先名单之中。”

前标军中资历最深的老兵,自然就是以前小虎队的战士。而小虎队的老兵,又以李来亨一手训练出来的米脂乡勇为主力。方以仁这句话隐藏的意思,其实就是要优先提拔李来亨最嫡系、最亲信的士卒们做军官去。

闯营诸将俱是无他肠的磊落之人,高一功和郝摇旗都没有多想,白旺和白鸠鹤虽然听出了方以仁的弦外之音,但他们对此也无甚意见,大家都一致点头同意了方以仁提出的这个建议。

“德安府虽然地处要冲,但是人口、物力实在太少,全府也不过二三十万人而已。现在闯军控制的随州和应山这一州一县,就更加只有十万百姓罢了。黄州、荆州、武昌等人口稠密之地,或者是朝廷绝不会轻易放弃、势必同我反复争夺的腹心要地,或者就是有官军较多兵力驻扎,一时不能轻取的地方。”

李来亨摇摇头,现在湖广闯军虽然占领了随州,又取得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可是随州地域狭小,人口稀少,区区十万百姓根本无法支撑起李来亨心中种种宏伟蓝图。

高一功也赞成这点,说:“我们在随州实行着佃交粮的政策以后,估计也只能扩军到七千到八千人左右。这还是因为老白他们送来了不少现银,长久之计是必须要往外打的。”

其实现在随州的人力物力要支撑七千左右的军队都不算容易,好在白旺带来了不少粮饷物资,李来亨自己拷掠士绅以后也有不小收获,再加上萧维崧操盘的恳德记在汉口等地发展态势良好,湖广闯军的后勤才暂时无忧。

但是如果不能尽快取得进展,七千兵马坐困随州,仅靠十万人口,养活自己都很难。

“随州东面是大别山山区,不少官绅在哪里结寨自守,势力很强。君镇这段时间拿下了牛心寨,在大别山里虽然有所进展,可是大别山山区本来就人少地少,我们能拓展的成果十分有限。”

“而西面、南面官军都置有重兵,纵然无力进剿随州,可要守城总是很容易的。”

方以仁对此忧心忡忡道:“随州南面是安陆,安陆不仅是德安府的府城,而且是羽翼武昌的重要据点之一,我们如果进攻安陆,不啻等于是要同丁启睿、宋一鹤决战。可是随州西面的襄阳、承天又一个比一个更加要害,襄阳是军事重镇,防卫森严,承天府则是皇陵所在,丁启睿即便放弃追击张献忠和革左五营,也势必要回援承天府。”

“我们能用兵之处,实在太少!”

第239章 沈庄军

高一功把之前闯军在州府衙门中缴获到的随州地图摊开,平展在桌面之上,地图以随州境内为主,但也绘制了德安府、襄阳府、承天府、黄州府等较近州府的地势,只是不如随州那样描绘得细致。

大家都围了上去,指着地图各自争辩起来。郝摇旗认为郭君镇在大别山经略既然有所收获,那么闯军就应该投入更大力量,尽快将大别山山区内的官绅山寨武装全部平定,再向信阳一带扩张。

但这种做法费时费力,大别山山区本身也不是富庶的地方,最后的收获肯定不会太高,李来亨本身打回河南去的意向也不高。

高一功则着眼于应该尽快拓展湖广闯军财源的目的,便认为若自应山县向东进军,破金山关后攻略黄州府的黄安、麻城等县,既能够收取人口稠密、较为富庶的黄州地区,也不至于引发官军的全面反扑。

“黄州府相对德安更为富庶,人口也比较多。而且若闯军夺取黄、麻,更可以通过大别山向皖北的英山、霍山一带发展。”

李来亨对高一功提出的这条战略方向不断点头,他还记得后世红军的鄂豫皖根据地就是以黄麻和英霍为核心。

鄂豫皖根据地和依托于上的红四方面军,后来更是成为了全国红军中的一枝独秀,也成为了鄂豫皖根据地某位“诸侯”争鼎的武力基础。

不得不说,李来亨对攻略黄、麻、英、霍的主意是极为动心的。

可是方以仁却出言反对,说:“原任甘肃巡抚的梅之焕就是麻城人,他致仕归乡以后回到麻城老家的沈家庄优游林下。可自从此前革左五营入鄂以后,这个梅之焕就以沈家庄为中心组织起了一支据说已有部众万人以上的团练武装,号为沈庄军。”

原任甘肃巡抚的梅之焕出身于麻城当地大族,光是家中有农奴性质的佃仆就有数千人之多。而且他毕竟是做过甘肃巡抚,在九边上任过职,镇压过不少兵变、民变,军事经验丰富。

回乡以后,就在麻城大搞团练,修坞堡,买大炮,兵强马壮,众至万人,过去革左五营打到麻城附近的时候,都不敢冒然同沈庄军作战。

梅之焕在老家沈家庄筑墙挖壕,称之为“护身堡“,并以此为中心联合周边士绅,发展出了实力雄厚的沈庄军。

沈庄军主要以梅之焕和其他士绅自家的佃户为主,也有很多士绅族人、乡人参与,装备相当好。梅之焕甚至还从自己做官时待过的旧地广东引进了不少红夷大炮,从另一旧地赣南引进了几百名训练有素的副炮手。

当初革左五营的老回回马守应打到麻城附近时,就有人建议他出兵攻打沈庄,以夺取梅之焕囤积的大量装备、火药和良马。

但是老回回也对沈庄军的实力相当忌惮,直到革左五营离开湖广,杀到皖北一带,也未对麻城动手。

一万多人的沈庄军啊!

虽然团练武装大多缺乏野战力量,如果沈庄军到随州来,李来亨绝对有自信用五千闯军就把上万人的沈庄军打垮。

可是团练武装守城绝对绰绰有余,凭湖广闯军现在的实力,去麻城碰沈庄军的霉头,肯定是要磕一嘴巴的沙子、石头出来。

“唉,这就无计可施了。”

李来亨以手拍额,长叹一声,如果没有沈庄军存在的话,那么闯军通过大别山山脉的遮蔽来经略黄麻英霍,绝对可以弥补改善现在物质上的不足。

方以仁看李来亨一脸为难的样子,先故意轻笑两声,等众人都将目光聚集到他身上以后,才慢慢说道:“诸位知道大明以前,唐宋之时的随州是什么样吗?”

闯军诸将文化水平大多有限,即便李来亨都不知道随州的行政建制沿革,所有人都摇了摇头,心理上不禁落入到了一种被方以仁牵着走的被动状态里。

“唐宋时的随州比今日随州要大很多,唐代时的随州还辖有今天隶属襄阳府的枣阳县。随、枣本为一体,地势相接、水系相连。襄阳援枣阳甚远,而随州至枣阳则朝发夕至,此城岂非早成府主囊中之物?”

方以仁的话让大家又把注意力放回到了地图上,正像他说的那样,枣阳与随州在地理上是相互遮蔽的态势。

闯军既然已经占领随州,要由随州取得枣阳就很容易,而且获得枣阳也可以大大加强随州的纵深和防御力量。相比较之下,枣阳对襄阳方面的价值就比较低了,考虑到此时湖广官军的兵力正处在守城还勉强可以应付,但野战进攻就严重短缺的形势里,大家都估计宋一鹤应该不敢冒然用重兵同闯军反复争夺枣阳县。

“此确天飨之地!”

方以仁在话术上很有一手,他的引导很见成效,诸将都不再有异议,全部同意了先攻枣阳的战略计划。

李来亨也心满意足,说道:“今天各项军政机要已经全部议定,诸位可以先返回营房休息。攻略枣阳之事还要等到随州方面彻底安定下来,我们才有力量去做。另外河南那边的情况,我们也要时刻关注起来,湖广闯军的行动尽量还是要做到可以策应咱们大元帅的主力。”

这一场帅府的军机会议差不多将湖广闯军一段时间内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定下了一个整体方针和基调。

剩下的执行问题李来亨心中并不担心,除了人手实在紧张是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外,其他问题都不算是什么问题了。

首节 上一节 208/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