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245节

不过李来亨倒是觉得情况尚属乐观,他分析道:“我们占领德安、黄州两府期间,本来也曾缴获过不少大船,我让鹤爷同张玉衡清点了一下,这些大船约有近百之数。”

他将右手手指屈起,手上的粗茧说明李来亨并没有脱离过一线:“除此以外,恳德记对外贩卖闯军从各处王府中缴获的奇珍异宝,又从汉口、九江运回大批粮食。萧维崧也靠这条路子,手上直接掌握着十多条大船,再花花钱,拼凑数十条船只出来不成问题。”

高一功摇摇头,叹道:“即便如此,也只到张献忠要求的半数而已,还差一百多条船,要怎么才能拼凑出来?”

李来亨用手指敲了敲桌面,他双手怀抱胸前,表情并不像高一功那样显得十分沉重,而是相对比较轻松和从容。

“张献忠虽然要求的是三百条大船,但我想未尝不能用小船凑数。”

方以仁眼睛一亮,乐山大先生对李来亨了解至深,少虎帅一张口,他便知道李来亨在打些什么主意,马上便接口道:“我们将一些民船改装一番,亦可搪塞西营。”

“这……”高一功扯扯嘴巴,对李来亨和方以仁两人的办法很感无奈,“若八大王因此心怒,反同革、回联合,赖在江北同闯军添乱,又如何是好。”

李来亨和方以仁两人互相看了看,一起放声大笑,方以仁将折扇啪的一声收在手中,沉声道:“张献忠既取黄冈,那么渡江之心已经是图穷匕见。即便我们没有给足三百条大船,难道他就不走了吗?高副使,你还不明白漫天要价、坐地还价的道理吗!”

高一功并不是不明白这层道理,只是他思考问题不从诈术的角度出发。要对付张献忠这等狡猾至极的人物,还得是李来亨和方以仁这般人才行啊。

“一功、乐山,我们还师安陆吧。将西营之事安排妥当以后,也要抓紧时间应对左镇,总不能看着左良玉在襄阳一天一天把实力恢复起来吧?据红队回报,现在襄阳附近已经囤聚了战兵三万人左右,虽然多是军心涣散的溃兵,但也不能小觑!”

=============

《知乎:如何评价微博大V青丘夏所发的李重二上大清皇帝书?》

十万剑制景延广

我是剑骨头,身是铁疙瘩,心是玻璃渣

答主汗颜,这个所谓的“李重二上大清皇帝书”,是我早年在上班族论坛ps的钓鱼工具,没想到这么多年后又被微博大V挖掘出来,重新火了一把,听说还上了热搜?

我们来看看上了微博热搜的“李重二上大清皇帝书”原文内容:

孤本竹溪良绅,也曾读书,知君臣忠孝之意,本欲耕读传家,岂有他志耶?

只怪奸抚杨嗣昌,合不该蒙蔽圣上、包庇群贼、行抚局、致官贼、打我积粟。

孤不得已而投笔从戎,起团自保,于米脂助左总兵重创闯贼,得守备札委,欲戮力王事而取功名也。

不意变从中起,都司艾国彬谋夺我兵,陷予死地。孤不得已而从贼矣。

待国彬授首、嗣昌自灭,孤拟束身而归,以闯贼势大,欲寻机反正,里应外合,一举除贼。

会大清皇帝入关剿贼,真明主也。孤起兵只为几个官绅,他都给我保了,我岂有不归顺他的道理?只盼皇帝降旨早诏安。

这份文书的离谱之处在于什么地方呢?

第一是李来亨并非竹溪人,而是陕北人;

第二是明末主持抚局的巡抚并非杨嗣昌,而是他的父亲杨鹤;

第三是左良玉并未到过米脂同大顺军作战。

这些地方本来就是我ps时候故意露出的破绽,更直接的证据还有这份文书的字体全都是从《世祖文集》中复制出来的,大家对照一下就会发现真相了。

评论区:

龙城飞将mk2:这个大V青丘夏是微博上的著名顺黑,曾经伪造过清酋洪太令李来亨镇守大小金川、世袭罔替的文书,太搞笑了。

主帝华夷刘彦游:说民族英雄李来亨是屑人的造谣之风,有关部门必须严加安排!

叶思泰回复龙城飞将mk2:准了,许李来亨镇守铁岭,世袭罔替。

横刀立马张皮绠回复龙城飞将mk2:准了,许李来亨镇守宁古塔,世袭罔替。

幼辞餐厅回复龙城飞将mk2:准了,许李来亨镇守库页岛,世袭罔替。

李忠心回复幼辞餐厅:而今我不做闯贼,一心一意辅大清。

第284章 左良玉的打算

崇祯十五年三月二十日黎明,左军驻在襄阳、樊城以及沿江各处的参将以上将领和监军、赞画等文官,除了必须留在汛地的以外,都齐集“平贼将军”行辕大堂。

天色还不很明,大堂中灯烛辉煌。起初,众人在大堂中互相寒喧,小声议论。当卯时三刻一到,二门内咚、咚、咚鼓声响过,大堂内顿时鸦雀无声。稍过片刻,左良玉在中军将领和几名亲将的簇拥中离开后院节堂,从后门进入大堂,转过屏风,出现在恭敬肃立的众文武面前。

尽管自朱仙镇大败之后,他的身体大不如前,但从表面上看来,他依然神态如常,十分威严。

左良玉在正中间蒙了虎皮的椅子上坐下,没有说话,轻咳一声,向旁边侍立的一位中军将领划了一眼。

这亲将立刻将手中捧着的一个黄色、一个红色的锦缎匣子恭敬地放在案上。大家都知道那黄匣子中装的是皇帝圣旨,而红匣子中装的是兵部或其他中央大衙门以及各督抚们送来的紧急檄文、军情咨文和紧要塘报。

中军总兵官见左良玉已经坐稳,向众人说道:“众文武分班参谒!”

等大家参谒完毕,左良玉轻轻说:“坐下!”众人齐声说:“谢座”随即纷纷在摆好的凳子上坐下。

大家的心情惴惴不安,都将目光注视着主帅,希望从他的脸色猪出来全军的吉凶祸福。

左良玉向众文武扫了一眼,开始说话:“今日传你们大家来…”

众文武突然起立,肃然恭听。左良玉没有叫大家落座,接着说下去:“是因为流贼前锋由著名魁首高一功、郭君镇率领,已于昨日攻破承天府的京山、景陵二县。另有李贼来亨,提控闯贼大兵数十万,也将随后赶来。承天府是帝陵所在,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皇上连降严旨,责成我军固守承天,挫敌凶锋,然后进剿,恢复德、黄,不许放一贼出楚。”

站在左良玉边上的是心腹谋士董源,董源也说:“兵部檄文如雪片飞来,都是望我军固守承天,不使贼兵再干犯帝陵。诸公诸将都受今上厚恩,不管怎么危难,不应该辜负朝廷的付托,使皇家陵寝沦于贼手。”

左良玉不等诸将说话,自顾自道:“封在蕲州的荆王这几天刚刚殉国,皇上已经震怒。承天为皇陵所在,倘有一处失陷,我辈死罪难逃。”

大家听到“死罪”二字,都心头一震。有人脸色变得灰白,可也有人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像马进忠便不觉得皇上的严旨,现在还有什么威,他低声道:“天王老子也不差饿兵,大将军屡次三番催促皇上再发重饷,也不见皇上有何动静,让咱们怎么去守承天府啊。”

左军诸将听到这话都纷纷点头,但左良玉身旁的湖广巡按黄澍则脸色一冷,斥道:“闯贼兵马号称数十万,究其战士不过二万,尚且没有左镇兵多。诸位都是身受国恩之人,难道忍心看着国家重地,沦丧贼兵之手吗?何况坊间盛传李贼来亨,在德、黄二府伪以仁义、假行善政,钱粮积蓄如山堆,若能痛剿此贼,此股钱粮,岂非尽归诸将军所有?”

黄澍虽然是骑墙投机之人,但他又把“痛剿闯贼”当成自己的升迁之梯。所以义正言辞劝说诸将不成,便又以道路传闻的“德黄太平富庶”之言,来引诱众人。

首节 上一节 245/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