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274节

难道……难道李来亨真的要杀掉自己?

左良玉的镇定正在一点点崩塌,他的双腿开始颤抖起来,刹那间转为土色的一张脸,看起来并不比他最头痛又鄙夷的儿子左梦庚多出多少胆魄来。

最后囚车中的犯人,全部被拘押到一处高台上,好几个闯贼手上拿着文书不知道在念些什么。左良玉听得很不真切,但过了一会儿,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卢鼎。

卢鼎是左镇的副总兵之一,左良玉听到他的名字以后,意识便从混沌的迷茫中清醒了大半过来。

卢鼎被闯军叫到了高台的前列,接着台下走出了十几名平常百姓模样的人物。闯军的将士继续读着手上文书里的内容,那些百姓似乎都出身于左镇屠戮过的村庄——左良玉对大军到底焚掠过哪些地方其实早就记不清楚了,只是在闯军士兵的一再强调下,才感觉好像有那么一点记忆。

接着那十几个人就纷纷开始谈起自己的经历,有人说他见过卢鼎,亲眼看到卢鼎下令放火烧村;还有一个年轻的妇女,说自己被左兵掠入营中,受过卢鼎的侮辱,但她接着又说记不清楚那人具体面貌,不能确定是否就是眼前这个卢鼎。

左良玉对闯军的这种做法产生了巨大的困惑,他们这到底是在搞什么东西?

紧接着又出来了一个人,左良玉看他的打扮,感觉应该是个读过书的文人。听他自述,好像是闯军的什么判官、推官——那人喋喋不休说了许多废话,大意是什么兵连祸结、局势混乱,闯军不能将所有案情一一调查清楚,只能采取首重人证的办法来办案。

那人接着宣布,说是根据湖广百姓的指控,左镇副总兵卢鼎共犯下了包括焚劫村庄、唆使部署抢劫等等十七条罪行,但是闯军调查以后,认为罪行确凿的主要是三条罪行。

他最后说,根据方书记制订的闯军临时法度,卢鼎将因为他的这三条罪行,判徒刑二十年。

这是什么鬼东西?

左良玉心里更加纳闷了,卢鼎被判处徒刑,似乎意味着闯军并不打算招降左镇将领?

可是也不对啊!

如果真不打算招降,为什么不杀了卢鼎呢?反而说了一堆很让人听不明白的怪话。

左良玉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很快也不用继续忧愁了,因为审判很快就到了左大将军自己的身上。

相比较卢鼎这种还算稍有操守的人物,左良玉的罪行就十分确凿了。控诉他罪名的人证,多达数百人,人多口杂,闯军的判官不得不从中选出十人作为代表发言。

他们提到的很多事情,左良玉自己都已经忘光了,例如什么他在襄阳出兵前一天,逼勒城内百姓每户交银十两,逼死无数人的事情。像这种小事,他又怎么还会记得呢?

这些人的话说得越多,左良玉就越发感到诡异古怪。

闯军到底要干嘛?李来亨到底还要不要劝降自己?

那个判官在人证们一番哭诉以后,又说什么虽然时局动乱,查证困难,但经闯军的努力,左良玉的一百二十一条罪名中,有八十三条罪名都得到了较为有力的人证支持。

接着他突然说:

“将左良玉一贼,以犯处闯军临时法度共十二条,判处斩立决。”

左良玉心中骤然大惊,他虽然听不明白那些个什么人证、什么法度,究竟是何意思,可是斩立决这三个字却听得分外明白。

平贼大将军本来高挺的身姿,此时突然像打了霜的茄子一样,完全蔫了下去。他不知道说些什么话好,双腿一阵发软,膝盖突然就砸在了地上,跟着额头、整个脑袋,甚至是四肢全都扑在了地上。

左良玉像是见到了崇祯皇帝一样,五体投地,扑在地上,他想说些求饶的话语,可是牙齿、舌头却因为恐惧搅成了一团,连半个音儿都没法正常地发出来。

站在他边上的左梦庚,这个素来纨绔的败家子,像是完全发了癫一般。左梦庚看着趴在地上露出一副可怜相,用尽全身力气想要求饶免去一死的父亲,突然止不住地大笑了起来,高声喊道:

“父帅真英雄!父帅真英雄!大官好做!大节难移!”

左良玉,斩立决。

头颅落地,左镇烟消云散。

第314章 基层政权

李来亨没有第一时间杀掉左良玉,主要是节帅府的司法机关还没有筹建起来。这之前,张皮绠把抓捕左良玉时村民族老们的做法,全部告诉给了李来亨,让李来亨感到闯军极有必要强化在地方上的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

固然,营田新法的推行,大大增强了闯军从地方获取资源的汲取效率。可这更多只是一种索取,闯军并没有在营田制的物质基础上,组建一套完善的地方行政和司法机构来。

这样的情况下,百姓得不到组织,民力只能被汲取,而不能被发动——发动群众,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那可就太难了。

特别是在明末,特别是对于闯军,那就更困难了。

李来亨接触不到几十万几百万的中小学毕业生,哪怕推行了这么久的军中扫盲班,闯军里能不能找出几千个粗通文字之人,也还很难说。

哪怕是最早期的红军,在人才资源上也比自己丰沛了几十上百倍啊。

夹袋无人,夹袋无人,干部紧缺,干部紧缺。

这是李来亨从一开始就头疼到现在的问题,他要把地方上的百姓组织起来,就必须摊开架子,在营田制的基础上,不仅是在每个府、每个州和每个县,而且要在每个乡、每个村都建立起完善的政权组织来。

说到底,仅仅靠一个营田制还远远不够塑造出闯军的政权来——孙可望可以做到,那是因为孙可望供奉起了永历朝廷的神主牌位,借用了大明三百年积累下来的权威资源。

而李来亨现在的情况,自然不可能借用大明三百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政治资源,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搭建闯军的政权骨骼。

这也是他为什么特别重视公审大会,一定要把左镇的将领官兵,全部押运回随州城受审的原因所在。

李来亨是打算用这场大办特办、特为隆重的公审大会,把闯军已经是官府、闯军已经具备了政权权威的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到湖广百姓的心中。

这样才能方便下一步的基层政权搭建。

正好,构建起闯军的司法机关,本来也在李来亨的下一步计划之中。现在为了搞超大规模的公审大会,也很有必要完成这一步。

为了方便考虑,李来亨还是将司法机关设置在节帅幕府之中,他直接借用了历史上唐代节帅幕府的幕职官名,以节度判官负责司法,判官之下的属官则称为推官。

担任节度判官的人,是由顾君恩推荐的湖广举人邓岩忠①。

邓岩忠是江陵人,举人出身,社会地位算得上是比较高了。但他的科场和官场旅途都不算顺利,没能考上进士更上一层楼就罢了,在为官期间又因不善于人情,年纪轻轻就致仕回乡。

嗯,毕竟是顾君恩找来的人,性格古怪、不通人情,倒也在李来亨的接受范围之中。

他毕竟是个举人,若不是李来亨已经击灭左镇、生擒左良玉,李自成又占领了洛阳、开封,闯军日益显出争鼎之势,邓岩忠肯定是不会冒着巨大风险参加闯军的。

不过现在是此一时彼一时,陈可新这样的举人都已经投靠了李来亨,其他如方以仁、顾君恩、提点学政的谢徵,也都是秀才出身。

首节 上一节 274/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