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333节

清军的高级将领,鳌拜和李国翰都在会战中阵亡,遏必隆和谭泰则侥幸逃出生天。

可是谭泰虽然先一步撤退,但终究没能完成他撤出大部分清军的目的来。谷可成在关键时刻封堵住了清军北渡必经的几处渡口,让谭泰无路可走,他不得不放弃直接渡过黄河逃回兖州的打算,只能选择向东基本溃逃。

好在东面的徐州剿总,他们获知西进兵团全军覆没的消息以后,立刻就把所有部队都龟缩回了徐州城,根本不敢阻击逃亡的清军残部。

这才让谭泰和遏必隆得以带着大概五百多人的残兵成功突围,从徐州附近渡过黄河,逃去了黄河北岸的沛县。

最终闯军以付出二千三百人牺牲的代价,基本全歼了渡河南下的五千清军,毙杀八旗兵达三千余人之多,另外还在黄河南岸抓到了好几百名俘虏。

但是砀山之战,闯军具有兵力极大的优势,却依旧付出了很大伤亡,也是一个让闯军诸将都神色沉重的事实。

虽然由于遭遇战和迷雾天气对于兵力优势一方的限制,使得闯军事实上没能将所有兵力在第一时间完全展开。

一般将佐、军官、士兵,也都对东虏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轻敌思想。

真正投入会战的实际作战部队,在闯军一方应当为近一万人左右。

只是以近一万兵力,而且还是湖广闯军中足称精华的一万人,对付仅有自己半数的敌人,在会战阶段,依旧是付出了高于敌人的伤亡代价。

不过以万历以来的历史来看,一次会战中歼灭清军四千多人,获得首级二千级,已经是堪称万历以来全盛天下所未有的超级大捷——更何况这场大捷不是政府军取得的,而竟然是一群被称为游而不击的流寇取得的。

方以仁本就知道东虏的厉害,而顾君恩的脸色就要难看和沉重许多了。鳌拜逆袭突破到闯军中军所在的冲锋,极大震撼到了顾君恩的心理,让他不得不重新端详一下清军的实力。

郝摇旗在乱战中则受了很重的伤,这个闯军中资格数一数二的陕北元从大将,依旧是湖广闯军在冲锋陷阵、斩将夺旗时,李来亨的首要人选。

最值得的一提的应当是马宝,他在这场战役的许多关键时刻,都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彻底扼杀了清军翻盘或者突围逃走的任何可能性。

连马宝近旁的亲兵将佐焦大都发挥出色,他在骑兵夜战的阶段就斩获了一颗巴牙喇甲骑的首级,清军彻底溃败以后,还是焦大冲在最前面,活捉了不少八旗亲贵。

“摇旗,你真是铁打的猛张飞!这一回又是你立下首功,大元帅知道了,也一定夸赞你的武勇不下于刘总哨!”

郝摇旗伤的非常重,李来亨不等清扫溃兵残敌的战斗彻底结束,就赶紧带着几名亲兵过来照看郝摇旗。

他紧紧握住郝摇旗的右手,双手合在一处,难以掩盖心中的喜悦和胜利后的兴奋感,说道:“有大将如此,闯军何愁于天下!”

“嘿……管队,咱们已经胜了吗?”郝摇旗挣扎着动了两下,但还是因为伤势太重没能起来,他气若游丝道,“胜了吗?这些猪尾巴鞑子还真厉害……!俺也是跟洪承畴、孙传庭交过手,都不如这些个鞑子凶悍。”

“胜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李来亨让身边的亲兵快点把郝摇旗带去医治,他生怕这员大将出了什么差错,急忙又说:“你们都注意一些,小心点走,不要磕碰到摇旗……一切都得给我小心。”

亲兵们刚把郝摇旗抬走,方以仁和顾君恩便骑马走了过来,方以仁身上的布衣沾染了许多血迹,其中大多数都是鳌拜被李来亨爆头后溅射上去的。

方以仁先下马,他双手还在微微颤抖,尚未从鳌拜冲杀的惊人威压里缓过来,声音都带着点颤地说:“府主……谷将军也到了。”

李来亨点头道:“谷哥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砀山之战,但他封锁渡口,堵住东虏北逃之路,也是立下了大功。不然的话,我估计咱们最多也就只能留下二三千鞑子,实在难以告慰闯军牺牲弟兄的在天之灵。”

顾君恩则皱着眉头说:“谷将军截住敌人确实是一桩大功,可这回清兵能够突然渡河南下,他没有监视好黄河河防,使君难道不觉得也是难辞其咎吗?”

刚刚取得大胜,李来亨也不想这时候翻旧账。何况谷可成是李自成安排来的人,拦截清兵的表现也算可以,实在没必要动什么干戈。

“这件事今后再说吧,咱们现在要紧的还是马牧集方向。陈永福和袁时中,他们那一万人可不好相与呢!咱们刚刚经过这一场恶战,死伤甚多,不要刚刚经过了惊涛骇浪,却一不小心在小袁营这条沟里翻了船。”

第377章 真鞑首级的京观

午前的阳光照耀着战场的余烬。闯军士兵在李来亨的要求下,将八旗兵的辫子头全部割了下来。几千条猪尾巴堆成小山,散落其间的鲜血和长发,在正午之前的阳光下,依旧显露出森寒的气息。

清军几乎是全军覆没,可是闯军的伤亡同样惨重。两千三百多人的阵亡里,有差不多一半都在郝摇旗和马宝这两标里。

这两支闯军的核心精锐部队,死者无数,伤者更倍于此数,差不多称得上是人人负伤。部队的整个建制几乎都被清军打散了架,短时间内算是丧失了战斗力。

可活下来的战士们却并没有因此消沉,正相反,他们对于自己的部队、自己的战友,还有自己本人,在这场激战中卓越又勇敢的表现深感自豪。

这些普通的士兵并不知道他们打垮的敌人多么可怕,也不知道这样一场歼灭真正满洲大兵近两千人,消灭满蒙汉八旗兵四千余人的大捷,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

可他们依旧自豪,自豪于危机关头里一个个挺身而出的勇士,自豪于在那数不清的狂风骤雨、乱箭射击里巍然不动的战士。

战死者的尸首全都被生还者们小心翼翼地收敛了起来,李来亨将来还要把这些尸首——哪怕是他们的战袍和骨灰,也一定要把他们带回陕西、河南、湖广的故土去。

汉人安土重迁,这些牺牲的将士,在原本的历史上或许会永远埋骨于辽海幽燕的山海关旁,也或许会跟随另一个时空里的李来亨在茅麓山自焚,但现在他们都会回家。

“会回家的!”

秋高气爽,李来亨深吸了一口气,空气里的硝烟已经基本消散,血腥味虽然还是十分浓重,可是在经历了一场修罗血战的李来亨嗅来,反倒觉得这股味道十足的甘甜。

“这就是战胜的滋味吗?确实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甘甜。”

张皮绠带着几名亲军标的亲兵,把一块木牌插在了砀山之战的战场上,他们用短剑在木牌上刻下了“闯军战士二千三百二十六人战没砀山处”一行字。

“唉……东虏是被我们打了一个急招,可是依旧杀伤这样多的闯军将士,亦可见虏骑之劲。”

方以仁长叹一声,李来亨则沉默不语地走近木牌,他摘下了自己常戴的那顶红缨毡帽,挂在了木牌的一角上,然后转回首去,看向马牧集的方位说:

“马牧集尚有明军一万,徐州估计也该有两三万的官兵。咱们的事情还远远没有办完呢!”

其实徐州剿总名义下的三万兵马,此时早就溃散的没有剩下几个人了。

之前刘良佐率领的一万多名河防兵,未经一战、未交一锋、未发一矢,就不战而逃。

刘肇基的一万官兵表现则好一些,虽然没有杀伤多少清军,可还是在砀山附近和清军交手了一场,消耗了八旗兵不少体力。这一万人里,大部分都在溃散过程里被鳌拜和遏必隆杀死了,但也有两三千人跟着于永绶和高谦逃回了徐州。

再加上保护史可法和侯恂两位督抚大臣的标营,还有陈子龙、许都的浙江团练,估计徐州勉强还能有个一万人的战力——不过终究也只是东拼西凑的部队,实际上打起来,估计连两三千的闯军都扛不住。

李来亨虽然并不清楚刘良佐不战而溃的事情,但他也从谷可成抓到的数百清兵俘虏口中,获悉了清军此前在砀山县附近击溃刘肇基所部一万人西进兵团的事情。

所以他对徐州倒是一点都不担心,只是陈永福和袁时中这一万人,在明军之中可是堪称劲兵,绝非徐州剿总那些东拼西凑的杂牌部队可比。

之前顾君恩假以劝降为名,给闯军争取到了一个时辰的转移时间。

首节 上一节 333/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