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381节

清人明明说好,此后按月给饷即可。现在一仗还未打,也未满一月时间,怎么就又要索饷了?

不过光时亨倒是错怪了清军,其实阿巴泰虽然被范文程和洪承畴建议,要向明朝多多索饷。可是他自己觉得现在一仗未打,就和明人索饷,说不定会破坏双方的关系,影响到皇太极的大局。

真正打着东师名义索饷的,其实并非阿巴泰,而是吴三桂和高第、李辅明几人。

由于漕运断绝,关宁兵的饷粮比起之前也锐减了大半。而且自从孙传庭带着秦兵撤到京师附近以后,朝廷饷粮借优先供给秦兵,辽兵之饷就更少了。后来山东总兵刘泽清,又从山东东昌府逃到畿辅,也分走了部分饷粮。

吴三桂是宁远总兵,高第是山海关总兵,李辅明也是关宁军建制下的前屯总兵。他们三人都是辽兵代表,自然要为辽军团体寻找出路。

而吴三桂通过已经投降清军的祖大寿这条关系,渐渐察觉到了清军真正的意图所在。他知道明朝朝廷即使挺过了闯军这一劫,前途也是非常渺茫的,所以现在就升起了养寇自重、保存实力的想法。

吴三桂不仅打着清军的名号往北京索饷,而且在马世耀率领闯军精骑撤回白沟河以南后,也迟迟没有发动进攻,而是等待诸军汇集后,才徐徐南下。

他的用意,自然是不愿意自己拼命打先锋,消耗掉太多的本钱,动摇到今后的地位。

直到山海关总兵高第、前屯总兵李辅明、山东总兵刘泽清,还有被明军视为扭转乾坤之绝对主力的清军兵马一万多人抵达白沟河附近以后,吴三桂才总算有了发起进攻的打算。

但吴三桂的拖沓行动,则给了李来亨和刘芳亮以充分的自由行动时间。湖广闯军的器械精良、纪律严整,早已经过了砀山之战的证明,不用再做过多的赘述。

刘芳亮的左营部队,虽然不比李自成亲自统率的中营亲军强悍。可却是闯军五营之中,战马配置数量最多的一支战役兵团。

早在商洛山时期,刘芳亮就掌握着闯营里唯一一支马队精骑。他是闯军中最善于指挥骑兵作战的一员名将,在接得马世耀军情的第一时间,便有条不紊地布置好了保定城的防务,然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奔至固城镇,稳固了闯军在白沟河南岸的防线。

当明军宁远总兵吴三桂、前屯总兵李辅明、山东总兵刘泽清等三总兵共约三万精兵汇集时,闯军已在白沟河南岸完全展开部队,形成了有力的防御态势。

而再等到吴三桂如大旱之望甘霖期盼的阿巴泰军,共约一万五千满蒙汉混合部队,和山海关总兵高第一起抵达时。李来亨也把除了尚在博野县收拢掉队士兵的顾君恩和李世威一标以外,绝大部分的湖广闯军带到了白沟河战场的前线。

李来亨麾下的湖广闯军,包括郝摇旗、张皮绠、马宝、陈永福等部精兵强将,再加上刘汝魁、张洪、郭升各一部士卒,总兵力大概有近三万人左右。

刘芳亮麾下的左营闯军,则是一支包含相当数量骑兵的二万人部队。

白沟河南北两岸,大军云集,明清联军和闯军,各自拥有五万人左右的兵力,战场上共汇集了十万大军。

而且不同于明末大部分的战事,双方这总共十万的军队,全数都是明朝、闯军、清军里数一数二的精锐战兵,没有一丝一毫民夫辅兵的灌水性质存在。

闯军的前敌总指挥部设在了固城镇,大军在白沟河南岸最重要的屯兵点则是河岸边上的河阳镇。

李来亨较刘芳亮晚了一点赶到固城镇的大本营,他看到这处小小的镇集,四面八方已经布满了闯军的探哨,看到手执刀枪矛戟的卫兵们好像生铁铸就一样植立在军营两侧,形成了一种森严、冰冷的气氛,心里便对刘芳亮的治军感到钦佩。

刘芳亮历来给李来亨留下的印象,就是俊美、轻锐,虽然是位高权重的权将军,却给人以活泼青年的感觉。但在面临空前会战的紧张时刻,刘芳亮却显得异常沉稳:

他身经百战,受过多次刃伤、枪伤、箭伤、扭伤、摔伤,这些创伤没有一处能够伤及刘芳亮体内轻锐的活力,反而使他显得更加结实和壮健,更让刘芳亮在这时候显露出一种临危不乱的气度来。

第426章 十八子主神器

李来亨先行下马,之后张皮绠也跟着下马。随着他们两人的动作,在一阵铿锵的刀剑触动声和急遽的翻越声以后,亲军标的骑士们几乎是用着一个完全相同的动作和节奏从战马上下来。

这些骑士过分年轻的面孔上,没有一点急躁轻佻的神情,久历沙场的他们和刘芳亮一样面色深沉如水。在上百人中间,除了刀剑和盔甲摩擦碰撞的响声以外,居然就再也没有任何其他的杂音。

如此纪律,也让刘芳亮对李来亨刮目相看了。

“官兵开始进攻了吗?”

李来亨有些急切地问道明军目前的动向,刘芳亮摆摆手说:“目前河阳镇附近的白沟河河段已经全部结冰,但明军看起来也很谨慎,看不到有发起攻势的倾向。”

“孙传庭有秦兵三万人,从山东北逃的刘泽清也有兵数千,另外宣府、居庸关、昌平、蓟州、山海关、宁远皆各有兵。马世耀说河对面敌兵至少在三万人以上,很可能是孙传庭亲自督军到此。”

刘芳亮对李来亨的推测表示赞同,说:“一定是老孙儿亲自带兵到此……大同地势险峻,又有许多堡城。老孙儿大约是觉得保定一带平坦无险阻,利于攻而不利于守,才想要挑我们这一块来做突破。”

“那依师傅的意思,我们是守还是要攻?殿下虽然尚在陕西,但估计平定西北回师山西的时间不会很晚了。而且玉峰叔在山西也有兵马数万,只要孙传庭短时间内拿不下保定,玉峰叔从大同出兵,直捣居庸关,孙传庭势必回军防守。”

刘芳亮盯住李来亨,问道:“你的意思是要以守为主吗?”

刘芳亮如利剑一般的炯炯目光落在了李来亨的脸上,让李来亨心里多少有点不大自在。他看着刘芳亮充满斗志的眼神,已明白了他的意思,便开口说:

“师傅以为要以攻为主?只是我以为现在闯军主力尚在西北,万一有事……或许镇之以静一些会比较好吧?毕竟玉峰叔屯兵山西,孙传庭不可能将全部主力集中在保定方向。我们只要守住几天,明军看吃不到什么便宜,势必又会收缩回畿辅附近。”

李来亨心里总为历史上闯军的速败阴影所缠绕,所以从全局角度出发,他总想追求更加稳健和防御性的态势。如果可以的话,李来亨甚至觉得闯军最好现在全面转入到防御态势里,把所有控制区稳定个一年半载,再继续作战才好。

所以对于刘芳亮流露出的进攻欲望,李来亨当然有些反对。

“孙传庭三万秦兵都是多遭丧败之师,士气不高,军心低迷。我们如果一味防守,反倒要助长了明军气势,帮助老孙儿提振官兵的士气。”

“不然。”李来亨又反驳说,“孙传庭素来知道闯军最擅长诱敌深入,而后迂回穿插的战法。他见我们做出防御态势,一定不敢冒然深入进攻。只要过了几天时间,等玉峰叔那边发现明军动向,自大同出发威胁宣府,孙传庭就只好退兵了。如此不需鏖战,明军不战自退。”

“你这样用兵太谨慎、太保守,这样打下去,明军士气可能真能失而复得啊。”

“用兵当谋求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再求战胜。”

刘芳亮看李来亨反对主动进攻的意思十分明显,考虑两人都是权将军的军阶,地位等夷相当。他自己虽然在资望上优于李来亨,又做过李来亨的枪棒教师,但李来亨所言的确不无道理。

“好吧……不过我们总不能完全被动挨打,派一支轻锐骑兵,从河阳镇北上与明军先头部队交锋一阵,摸清楚孙传庭实力究竟如何,再做其他打算怎么样?”

“好。这不成问题。”

经过李来亨和刘芳亮的一番讨论之后,他们决定先从左营和前营各抽调两千骑兵,左营方面依旧派出马世耀一部,前营李来亨这边则派马宝领一部骑兵出击。

因为马世耀是果毅将军,在军阶上高于马宝,便由马世耀负责统筹指挥之任。

李来亨本来担心马宝对此是否会有些意见,但马世耀和马宝两人都是陕西人,攀起关系来,还能算作同一宗族。

他们两个凑到一处,料到陕西老家的事情,还有马氏宗族历史上的一些名人故事,以及当地风俗特点等等,简直是有说不完的话,关系飞速升温起来。

李来亨的担心简直多余了。

虽然左营的精锐骑兵,也号称“三堵墙”骑兵。但他们使用的战术和李来亨麾下“三堵墙”骑兵截然不同。

湖广闯军中的“三堵墙”骑兵,采用的是密集阵冲锋战术。在吸取了砀山之战时闯军骑兵楔形阵过于密集而产生的诸多问题以后,李来亨听取了前线将领郝摇旗、马宝等人的意见,改动了密集阵的具体阵型,降低了单个楔形阵中墙式冲锋的骑兵密度,强化各支骑兵分队楔形阵之间,整体上墙式冲锋的强度。

首节 上一节 381/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