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416节

当这些大同边军的副将、参将,获悉了孙传庭已经和多尔衮联军的消息以后,更是异常兴奋。他们先将大同制将军张天琳所部兵力守备情报,全部秘密通知给了孙传庭,又在联军压境的时候,制造假消息,诱骗张天琳主动出关迎敌。

张天琳为人还算比较谨慎,他获悉明军突然反攻大同的消息后,虽然受到这些降将的蛊惑煽动,以为只是明军一次不成气候的反扑攻势,但还是把相关消息送往太原,并提醒田见秀代北军事局面还并不十分安定,让他如有余力,可以带一些援兵来增强代北的防御情况。

田见秀当然第一时间,就把这条至关重要的军事情报告知给了被他当做心腹信任的姜瓖。姜瓖了解到相关的情况后,马上就主动请缨,请为先锋,率领一支兵马前往大同增强闯军的防御力量。

田见秀不疑有他,不仅允许姜瓖在太原召集旧部,还把自己率领的一部分闯军精锐战兵都交给了姜瓖指挥。

这一切形势的发展,都让怀有二心的姜瓖大感兴奋。他已经感到闯军末日在即,自己跳回到明朝这条大船上的机会好像也不远了。

但是因为姜瓖试图尽量多的在太原召集一些旧部,就耽搁了几天时间。在这短短数日时间里,张天琳已为原大同副将刘迁蛊惑煽动,冒然出关迎敌。

孙传庭布置重兵伏击,又得到多尔衮的八旗铁骑增援,张天琳毫无防备地冲进了明清联军的包围网中,虽然奋勇拼杀,激烈抵抗,可是很快副将刘迁等人便纷纷叛变。

叛将们砍倒了闯军的旗帜以后,又为东虏指明了张天琳所在的位置。多尔衮当机立断,马上就精挑细选了一批弓术高超的射手和枪法精湛的铳手,令他们突入闯军阵前,集火射击,于乱兵之中先行把闯军主帅张天琳击杀。

张天琳一死,大同闯军又处在明清联军的包围伏击之中,马上就损失惨重,几乎不复为战。张天琳的中军都尉张黑脸率领闯军余部,拼尽全力突围而出,试图返回大同,凭借城防固守待援。

可是这时候,大同城内的明军降将也纷纷行动了起来。他们联合城内的不法官绅,把闯军的家属和其他官吏全部屠杀以后,关闭城门,从城头开炮射箭,不许张黑脸所部退回大同城。

张黑脸无可奈何,只好转身与追击过来的明清联军拼死作战,终于不幸牺牲。

第464章 撤离保定

闯军撤离保定,已经成为了一场定局。

将士们正在把城内的火炮、军资、甲仗运往南方,现在是先送到真定、彰德等地,具体还要看前线战局的具体变化。如果畿辅战局不利,李来亨心中的底线,是先退守到怀庆、卫辉、德州一线。

其实就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若清军真的已经以十万主力入关,李来亨留在保定的这区区不足五万兵力,在失去代北侧翼的屏障以后,是绝无可能守住华北突出部的。

他现在还打着走一步看一步的算盘,希望能够更快掌握到大同之变以后山西的具体情况。另外,李自成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彻底平定西北,什么时候能够尽快提兵东征,也是影响到李来亨决断的一大因素。

刘芳亮的伤势已经恢复大半,可惜这位左营主帅刚刚从昏迷中醒来不久,听到的消息就是大同失守、制将军张天琳战死。在这之后还有更多坏消息接踵而来,不止是伤病中的刘芳亮受到很大的影响,方以仁、陈永福、郝摇旗,还有马世耀、刘汝魁这些人,也都感到气馁。

他们在白沟河的一番血战,本来以为已经奠定了闯军一统海内的基础,却没想到山西发生的事情,就这样让诸将的奋战付诸东流。

本来已经近在眼前的北京城,那古老而高耸的城墙,似乎又被迷雾掩盖了起来,并且渐行渐远,让闯军将士们感到深沉的失望。

顾君恩在第二天也赶到了保定城,他同样接到了山西战败的消息。闯军起兵以来,并不是没有遭逢过惨痛的失败,只是自从李来亨投奔闯营,自从闯军进入河南迎来大发展以后,确确实实,是第一次遭到这种重大的失败。

即便是那些经历过商洛潜伏时期的闯军元从老将,都感到心情低落。更何况是那些自从加入闯军以来,只见到了义军的连续胜利,而从未被无尽失败所考验过的新人呢?

马宝便扼腕叹息道:“田见秀不会用人,闯军的前途很不明朗呀……”

大家现在都知道了大同之败以后山西局势的变化,孙传庭和多尔衮在大同边军降将的内应下,把张天琳所部嫡系,还有田见秀派往大同的援兵,共计万人,全部消灭。

闯军在北伐以后,虽然渐渐改变了以前较为粗暴直接的拷掠制度。在牛金星的谋划下,设立了更加怀柔的九品助饷体制,对于地方官绅留下活路和余地,给了他们洗心革面和重新做人的机会。

可当军事失败降临到大同闯军的头上以后,这些被怀柔,没有被彻底用武力消灭的官绅,马上就行动了起来。

他们不仅仅在大同城,还在代州、繁峙、崞县、五台、静乐、定襄等州县,组织家丁、仆从,串联官军降兵,纷纷起兵造反。

李自成设置在山西各个州县的文官官吏,都缺乏应有的警惕性。他们不仅没有严加提防这些地方官绅,反而将这些人视为座上宾。结果绝大多数都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地方官绅组织家丁杀死,鲜血流满官衙,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这一刻还乡团回来了。

比起在北伐以后才参加闯军,严重缺乏警戒心的文官官吏,李自成和田见秀布置在各个地方州县的驻军表现就要好得多了。

虽然因为地方官吏大多都遭到士绅群体的斩首式袭击,导致闯军在地方政权上出现了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

可是闯军的基层驻军,毕竟在河南有过近一年的基层政权治理经验。在失去文官官吏的协助以后,他们也没有马上陷入两眼一抹黑的被动处境,而是积极行动起来,对发起叛乱的士绅群体展开了颇有成效的反攻。

在保德州、岢岚州、永宁州、河曲县、兴县、岚县、临县等地,闯军驻军都对叛变士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镇压活动。

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有大同之败,可这次失败毕竟不能和后世历史上的山海关之败相提并论。闯军虽然成建制地损失了近万精兵,但相比较此时闯军二十万人马的体量,远远没有到达伤筋动骨的地步。

许多被孙传庭一时蛊惑煽动起来的士绅,也没有把所有筹码都放到反叛的天平一边。当地方驻军开始镇压叛变,并对渗透入山西北部州县的明清联军进行小规模反攻以后,也有不少首鼠两端的士绅为闯军提供情报和粮秣,协助他们镇压和自己有仇的士绅群体。

看来敌人并不是铁板一块,士绅群体也并非完全和此时的闯军处在水火不容的立场上。

如果田见秀能够利用这一有利于闯军的契机,在山西北部重建新的防线,那么闯军的大局,还不至于败坏到要让李来亨被迫撤离保定的地步。

“田见秀一介愚夫,他怎么能担当得起中营主帅的重责?如果是刘总哨在太原,其可能让局面败坏到这样的地步!”

李来亨越想越是气愤,不仅仅是他一人,就连刘芳亮和郝摇旗这些闯军老人,这时候都对田见秀的应对表露出了显而易见的不满。

特别是刘芳亮,虽然在闯军几个资望最高、最老资格的大将里,他一直是和李过交好,与田见秀交情比较普通。可是两人毕竟也是有着十多年过命的交情,刘芳亮却也忍不住摇头说道:

“明清联军是以主力攻晋,敌人势大,我兵战败是很难避免的情况。可是玉峰连一点有成效的抵抗都不能组织起来,居然让敌人这样轻易地掠取整个晋北。这……这才几天的时间呀!”

顾君恩冷冷笑道:“使君,我早说过了有牛金星和田见秀这样一群人在李闯王的左右,事情是不会好起来的。看看今天的情况,山西败也就败了,可是败的这样快、这样惨,还让打了胜仗的咱们这样被动,田见秀难辞其咎。”

“好直,不必多言!现在是和衷共济的时候,而不是翻旧账的时候。大家……现在的局面,在殿下东归以前,大局形势要求咱们前营和左营,担当起更大的责任来。”

李来亨心里对顾君恩的话颇有几分同感,可他也知道轻重缓急,山西局势败坏,牵动到闯军全局,现在绝对不是趁机攻击牛金星、田见秀一党的时候。

他向刘芳亮温言道:“师傅,你伤势还没有全好。现在我们急匆匆撤离保定,要把整条战线退回冀南,免不了舟车劳顿,要多辛苦您了。”

第465章 山西大局糜烂

“山西大局糜烂,咳咳……你说得对,来亨,这种时候你要多承担起一些责任来。咱们再容不得一次惨败了。”

刘芳亮才多说两句话就又咳了起来,李来亨担心他的身体,赶紧让方以仁安排大夫过来看看情况。他在白沟河之战里受伤落入冰水之中,虽然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但难免落下病根,一位冠绝天下的骁将,现在只是多说几句话就显出疲态,实在让李来亨深感愧疚。

“刘师傅……我一定会稳住大局,你不要太忧心这件事了。”

有顾君恩过来协助,闯军撤离保定的一切事务,就显得井井有条了起来。他和方以仁都是处理庶务的能手,相对来说,方以仁处理案牍工作的能力更强一些,顾君恩办事则是雷厉风行,很擅长“使唤”别人。

有掌书记和行军司马处理庶务,李来亨也可以把精力全部集中戎务上面。参军司的干部们虽然在博野之战里死伤惨重,但是经过这场血战考验而活下来的人,也就都具备了丰富的战场经验,脱离了纯粹文职干部的阶段。

在撤离保定的同时,李来亨也召集了不少参军,一起制订闯军下一步的防线规划。因为山西的速败让保定方面特别被动,大家时间紧张,一切计划安排只能尽量从简。

首节 上一节 416/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