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417节

李来亨又很关注如何迁移保定居民和官绅的问题,又增添了不少额外的工作量。方以仁倒是劝说他,现在局势紧张,没必要着意这种细节,只要把保定公私府库聚敛干净,全部运往河南就好。

但李来亨坚持己见,要求闯军一定要把流露出反意的士绅全部合家送往南方管束起来。对于一般百姓,则根据他们自己的意愿,愿意和闯军一起撤离保定的人,李来亨是一定要着意安排和保全的。

李来亨意思非常明确和坚定:“我们撤离保定只是暂时的,大家要相信闯军,要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会回来。现在愿意跟咱们走的人,更应该着力保全。要给他们准备路费,准备南下后的房屋和土地……我的意思就是这样,闯军今天撤离,不代表我们就要放弃北直隶的百姓。正相反,所有愿意和闯军走在一条道上的人,我都要竭力保全。”

方以仁耸耸肩:“府主的意思我已经了解了,这些事情我会处理好的……山西军事败坏,我们要不要调动兵力,派兵协防倒马关一线要垒?”

“罢了吧。”李来亨摇手道,“张皮绠打探军情,说是道路传闻,不仅是倒马关已失,现在就连固关一线,都未必留在闯军的手上……唉!田见秀败坏大局,难辞其咎。”

大同战败,可以说是因为大同副将刘迁为首的一群降将叛变所致。制将军张天琳和中军都尉张黑脸已经算是奋勇作战,明清联军的兵力,李来亨估计除了孙传庭的三万秦军以外,多尔衮和图尔格联合一处,很可能兵力在二万人以上。

仅仅靠张天琳一万兵马,怎么可能是敌人的对手。更何况大同边军叛变以后,投向明清联军一方的原明军,估计也有一万多人到两万人的规模。

如此对比,双方实力差距就大到张天琳怎么样努力作战,都不能挽回的地步。

所以说大同之败,已经是人力难以扭转的局面。

可是大同战败以后,田见秀手上还有三万人马。虽然对比明清联军,兵力上属于相当大的劣势,可是只要他守住晋北各城,等待李自成率领闯军主力从陕西归来,就可以改变非常不利的局面。

偏偏田见秀计不出此,他受到姜瓖的蛊惑,听信姜瓖说的什么可以招降大同边军反正,里应外合收复大同的计划。

居然就真的率领三万闯军离开太原一线的坚固城池,北上前往晋北一带同明清联军作战。姜瓖的目的是非常直白的,因为李来亨一封信件起到的反作用,他被田见秀过度亲宠,每天都被田见秀带在身旁,以至于失去了率领边军叛乱的好机会。

但是刘迁是姜瓖提拔起来的旧部副将,在他看来,只要自己能够煽动田见秀前往大同附近,和刘迁等旧部重新建立联系,那么很容易就可以回到明军的阵营,重新做起自己的大同总兵来。

可惜姜瓖百密一疏,这个反复无常的大明宿将,作为明军中一名典型的,只看重自身利益的跋扈武将,这时候同样吃到了跋扈武人的亏。

刘迁在策划大同之乱叛变成功以后,马上就被大同边军们视为了新的领袖。孙传庭得到他的帮助才能够全歼张天琳、张黑脸这一支万人部队,自然投桃报李,马上表其为新任的大同总兵,还向刘迁暗示朝廷即将为他加官进爵,封为侯伯,甚至将来世镇大同都不成问题。

得到了这样大好处的刘迁,又怎么会允许老上司姜瓖反正回来,和自己争夺明廷、清廷的恩宠呢?

姜瓖错失第一时间领导大同之乱的机会以后,他在大同边军中领袖地位,就已经被副将刘迁所完全取代了。所以刘迁一收到姜瓖送来的使者和密信,就马上下令将使者当做闯军奸细杀死,又把密信烧毁。

天下只有一个大同总兵的位置,姜瓖自己送军功上门,刘迁得到这样的好机会,马上就和孙传庭密谋,准备伏击闯军。

而田见秀这边,他依旧信赖姜瓖,满心寄望于靠姜瓖说服大同边军反正。为此田见秀还擅作主张,私下给姜瓖以及一大批晋军降将许下了将来建国后封侯封伯的种种诺言,完全不知自己早被姜瓖当成了换回自己大同总兵一职的军功。

只是姜瓖自己也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把田见秀当成军功,焉知刘迁也将他当成了一份崭新的军功呢!

雁门关之战,就在田见秀和姜瓖各行其是的情况下展开了。闯军整整三万精锐战兵,还要加上姜瓖在太原召集的旧部千余人,全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撞进了明清联军的预设阵地之中。

到了此时姜瓖才感到自己被老部下刘迁出卖,按照他们此前联络的情况,明清联军应该等待姜瓖率旧部暗杀田见秀反正以后,再利用闯军群龙无首的混乱机会展开突袭。

可是现在田见秀还活的好好的,姜瓖也还没有获得独自行动的良机,明清联军却已经对闯军展开了突然袭击。

因为姜瓖提前把闯军的兵力布置情况、行军路线以及粮秣辎重的安排情况,全部告诉给了刘迁等旧部。孙传庭和多尔衮得以从容布置兵力,他们将三万秦军、二万多人的八旗兵,还有新近投降的近二万大同边军,总共约七万大军,搜括无遗,全部集中到了雁门关附近的战场,给了田见秀以致命的一击。

大局至此,最感到惊慌失措的是田见秀,最感到意外和痛心的却是姜瓖。当他一再出卖闯军和田见秀,把大量军情秘密送往明清联军营中的时候,又怎么想得到,自己的头颅在老部下眼中,也只是闪闪发亮的一份军功!

第466章 虫豸搞政治

“殿下和这种虫豸一样的人物在一起,能搞好政治吗?”

李来亨一想到连固关都有可能已经失守的事情,对田见秀的所作所为更加深恶痛绝。等其他诸将离开帅府行辕后,他才和方以仁私下讨论下一步要南退的底线所在。

“田见秀这些人……还有牛金星,别看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李来亨自顾自的发泄着,方以仁则皱起眉头道:“现在的问题在于固关是否失守,如果固关已经丢失,我们就连滹沱河一线都很难守住。依旧留在滹沱河以北的话,随时都可能遭到孤立,变成一支被明清联军三面包抄的孤军。”

“滹沱河一线必须守住……至少要守住滹沱河南流。”

李来亨站起身来,把帅府花厅的窗户打开,一阵料峭的春风吹入屋中。气温渐升,寒意比起之前数日下降了许多,估计要不了几天时间,河流就会渐渐解冻,闯军沿河据守的希望还是相当大的。

“让马宝立即带兵,抢占河间府南部数县。之前我急匆匆带兵从德州赶往保定,中途没有留兵略取河间府之地,这是我的过错,以至于现在让咱们的防线出现这样大的一个缺口啊!”

等到气温上升以后,河流解冻,闯军就可以据守滹沱河一线。但是滹沱河向东注入河间府以后,大河两岸的要地如献县、交河、南皮等县,现在都还没有被闯军占领。

虽然明军也没有力量控制河间府府城南面的几个州县,当地完全处在军事力量的真空状态里,大多是由少数地方官绅自行管理。

可是按照顾君恩的估计,率领清军南下迂回部队的辅国公博和托,他从博野城下带着一部清军残兵逃走以后,并没有直接北上经白洋淀逃回京畿。而是剑走偏锋,向东进入了真空的河间府一带,如此推断,则献县、交河、南皮几处要地,很可能现在已处于清军的控制之下。

“若好直推论不错,清军确实很可能已经占据河间府要地。不过清军的那一支残兵,实力不强,未必敢于分散兵力控制各个州县。”

方以仁同样神色凝重,山西局势糜烂以后,河北闯军在战略上处在一个三面受到夹击的突出部位置里,确实十分危险。但方以仁对河间府的情况,还比较乐观,他接着分析说:

“清军溃兵,即便几经收拢,也不可能超过三千人以上。就算敌人比较大胆,敢于分兵占领各个州县,以如此兵力,也最多控制河间府府城和天津、沧州少数地方而已。府主,只要马宝用兵较快,一定能赶在敌人南下以前,控制滹沱河以南的河间府各县。”

“希望如此!”

方以仁随即又感叹说:“宋辽鏖战河北多年,宋人兵力多集于真、定二州。现在大同、京师,皆在联军之手。京师即宋之幽州,大同即宋之云州,幽云在彼而不在我,白沟不可恃,滹沱又能坚守多久?宋人在真、定之间,又是挖河塘、造水田来绊敌,又是广修城寨要垒来阻敌,这些优势又是我们所没有的。”

李来亨知道方以仁的话说得还算浅了,如果比对北宋时期的形势,那他还可以说今日的京师富庶程度又远在宋时幽州之上。而且真、定二州之间的城池,大多被清军前几次入关时攻破过,城防残破,虽在闯军占领以后,进行了不少修复,但肯定不能和宋人严加防守的要塞相比。

明清联军的实力,至少不下于契丹。可是闯军的力量,现在是一定比不过据有天下三分之二的宋军啊。

“不管情况怎样,待闯军主力从陕西返回,局面肯定会有所改观。乐山,不必过于忧虑了。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先守好滹沱河一线……等马宝抢占河间府的献县、交河、南皮三县以后,我们从固关到真定,再沿着滹沱河向东到晋州、深州、武强、献县、南皮,就可以形成一道新的完整防线。”

方以仁苦笑道:“固关是天下险要,只希望还在闯军手里啊。”

“田见秀啊田见秀!我和刘师傅已经商议讨论过了,现在就立即派张皮绠和刘汝魁率领骑兵部队先行赶去固关一带。如果明清联军还没有占据固关,就赶紧入关城协防。如果敌人已经占据了固关,也要不计得失代价,拼尽全力,趁着敌人立足未稳,赶紧抢回关城。”

李来亨说的很有信心,但不管是方以仁还是他自己,都对山西战局现在的情况非常不乐观。

大同之败的情况,道路传闻良久,他们掌握的已经比较明确了。但是之后田见秀和姜瓖又督军北上,据说在雁门关的附近遭到孙传庭部署的伏击,损失特别惨重。

这场雁门之战的具体战斗情况是怎么一回事,明确的消息还没有传到保定方面来。李来亨只知道这一战闯军败的非常惨,损失不下于大同之战,但具体田见秀又送出去多少兵力物资,他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道路传闻的消息,对于雁门之战闯军一方的重要将领,都只提到田见秀和姜瓖,而没有提到其他被李自成留在太原的田见秀部下,例如田虎、任继荣几人的名字都没有出现在传闻战况里。

首节 上一节 417/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