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467节

刘汝魁从城头上飞跑着下来,先和他的好兄弟郝摇旗抱成一团,才与李来亨介绍道:

“清军一支偏师已经越过了涅槃口,人数不止于数千,我估摸着可能都快有近万之数了!”

李来亨沉声答道:“我知道,刘帅和谷可成已经带先锋兵马出击。你和我具体说一下清军攻势,特别是对深州的攻势到底是如何情况。真定主力兵马在城里休整一会儿,之后也将立即到涅槃口和束鹿一带迎敌。

清军是为平垒而来吗?”

“额……”

李来亨的连连发问让刘汝魁吃了一惊,他想的不及李来亨深远,只对清军的突然深入攻击感到惊讶,而没有再仔细思索敌人在这之中想要达到的目的。

现在听李来亨一说,结合自己和这支清军队伍的交手情况,还有夜不收拼死侦查的敌情,很快就明白了过来,清军突然深入,的确极大可能是以平毁晋州和深州中间的垒塞为主要目的。

李来亨听完这点,不得不庆幸刘芳亮做事神速,大顺军以惊人的动员速度赶在了清军偏师平毁完涅槃口、束鹿营盘之前,赶到了战场。

否则大顺军援兵即使下定决心驰援深州,没有这些营盘依靠,也将处在一种极为不利的态势里。

如此判断,皇太极这样费心地扫荡深州侧翼,兵锋抵于晋州,是否其攻势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攻陷深州呢?

晋州城里守具齐全,大军入城以后,有方以仁参赞机要,还有顾君恩派来的一批参军司参谋帮忙处理军务,李来亨也能够井井有条地迅速处理好大军的一切杂务。

他稍稍加强晋州城防以后,估计清军现在还没有将晋州当做一个重要的攻击目标,便继续留刘汝魁防守此城,自己带领兵马跟上刘芳亮和谷可成的先锋兵马,准备进驻至涅槃口或者束鹿一线。

涅槃口和束鹿都已经位在滹沱河的北流和南流之间了,也就是说李来亨与皇太极的大军中间,再无大河等地理险阻隔绝。

双方即将白刃交锋,矢及于身,李来亨相信到了今天,大顺军绝不可能再像历史上那样被清军迅速摧毁。

他唯一的困惑是:

皇太极的二十万大军,顿兵滹沱河,以这样庞大的兵力,猛攻小小的深州城,恐怕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兵力优势吧?

毕竟深州城小,即便战场扩大到涅槃口和束鹿一线,也没有足够广阔的战场供清军伸展手脚。

皇太极,除了深州,是否还有其他目标。

是井陉,还是真定,抑或是马宝防守的南皮?

井陉是晋赵孔道,真定是大顺军在河北最大的据点,南皮则是清军要进攻山东的必经之处。

但是这三个目标,井陉地势险峻,很难被轻易攻克,真定又是大城,防守森严,非深州可比。只有南皮城小,守军兵力又微寡,但是山东位置太偏,对于清军来说进攻价值非常有限。

如果皇太极真昏了头,要用主力进攻山东,其侧翼岂非完全暴露给了大顺军?随时都可能被随后赶到的李自成拦腰截断。

更何况明末的黄河是由淮入海,清军即便夺取整个山东,也还在黄河以北,对其战略态势毫无改善,反而是自陷于一种易于遭到攻击的脆弱地位。

皇太极到底目的何在?

第526章 爱新觉罗屯齐

涅槃口一线距离古时的巨鹿泽尚有一段距离,不过随着满洲军队的不断南下,领兵者自己也慢慢感到了地形的变化,水、泽的增加,多少不利于清军发挥其铁骑纵横冲杀的优势。

屯齐勒住缰绳,他是庄亲王舒尔哈齐的孙子,也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弟,身为宗室子弟,自视甚高。

这一支南下平毁涅槃口顺军营盘的满洲军队,由护军统领佟图赖率领,固山贝子吞齐、和托等率军跟随。

他们本来以为清军奇兵南下的过程将是一帆风顺,实在没有想到还没有接近晋州,就已经遭到了大顺军的激烈抵抗。

顺军守军退守营盘,四面掘环壕二层,又在壕沟内外皆设重壁,壕中插木刺,士兵们则在营中架起重型鸟铳,枪炮齐放,不断反击。

近万清军分成数队,很是花费了一些手脚才平毁数处一盘,但歼灭的顺军守兵不过数百人规模而已。

屯齐因此很快产生了不好的预感,北风吹来,他却并无振作之感。虽然五月初夏的天气还算不上炎热,但他也知道越接近南方,满洲人对于汉地气候的不适应就会越发严重。

战事一定不能拖延下去!

跟随佟图赖还有屯齐南下的汉军部队,其中主要就是由明朝的定西伯唐通所率领的数千宣府兵。他跑前跑后,为满洲人作战倒是十分卖力,如今燕云之地都落在了清军的控制下,唐通也不知道清军未来究竟是辽国之势,还是金国之势,亦或者是会形成蒙元大一统天下之势。

但他自己知道自家本钱皆在宣府,宣府已被清军控制,他又复有何法呢?

唐通是一根随风摇摆的稻草,在明、顺、清之间,他对于谁家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并没有一种准确的判断能力。

他只是想要尽量保存自己的实力,现在清军裹挟唐通南下,数千宣府兵根本无法抵抗清军的实力,在顺军和清军分出真正的胜负以前,他也只能随波逐流了。

不过即便是随波逐流,做到像唐通如今这样的卖力,特别是为外夷满洲卖力,又确实彰显着大明边军武将的满满武德。

唐通一挥马鞭,奔到了固山贝子屯齐身边,看着被满洲兵丢进营盘壕沟里,让木刺穿刺的顺兵尸首,他后背免不了流下不少的冷汗,但口里还是说道:

“贝子爷,西面有烟尘滚滚,探骑已经抓住了流贼的一支主力动向……看样子应该是晋州的守军赶过来了。”

通译为屯齐做过翻译以后,这位眼高于顶的满清贵胄,本想嘲笑一下唐通这样一幅做小伏低的样子。但他想到皇太极此前对满洲亲贵们的提醒和嘱托,要求他们不得与汉将发生冲突和矛盾,才勉强压制住心中不屑,笑道:

“走!随我去看看!”

八旗兵和宣府兵都是有骑兵也有步兵,但甲骑数量占多数。屯齐一动,唐通也只好跟着他走,清军分出一支队列直接冲出已被平毁的营盘,满洲八旗的旗帜在北风中飘扬了起来,一条条辫子抖动在唐通的眼前,让他心里忍不住暗骂了一声:索虏。

但形势比人强,自己一个空头定西伯,还需要巴结好满清贵胄,将来才能顺利从大明的伯爵,顺利转正为新朝的伯爵——至于这新朝究竟是何朝,唐通自己就毫不在意了。

清军甲骑飞驰,跟在后面冲过去的八旗兵全部身手矫健,一望可知是劲旅。宣府兵便差了一些,但唐通也知道自己这回能够被皇太极派出来,和爱新觉罗的宗室一起作战,无疑说明了自己的努力已经产生了作用,给皇太极留下了一种十分可靠的形象。

所以唐通来回往复的宣府兵队伍里冲来冲去,不断鼓舞士兵们的斗志和士气,又许诺战胜以后,攻破晋州和深州以后,一定会给他们多少多少的奖励。

“看到了!”

唐通跟着屯齐奔上一座小丘,举目远眺,却被大顺军出动的兵力规模吓了一跳。小丘远处风沙席卷,显然是大队兵马正在行军当中,而且先头部队骑兵数量不少,看来必是顺军的一支主力所在。

唐通在一边等着屯齐发话,屯齐则皱起了眉头,自从皇太极下定决心和大顺军全面开战以后,他就特别留心关注顺军的实力。

参与过砀山之战和白沟河之战的清军将士,都给屯齐带来了十分重要的情报。清军对流寇的实力可说是高度重视,从皇太极和诸王贝勒往下,一直到贝子屯齐,人丁稀少的满洲人绝不能再承受一次像砀山和白沟河那样的失败。

首节 上一节 467/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