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586节

众人看到这是名满洲人,都吓了一大跳。不等无赖汉说话回答,戴貂帽的人一言不发,猛一回身,抽出鞍旁的马鞭,啪的一声猛冲骏马,那高头大马便猛地向前蹿去,四只蹄子飞踏出去,竟然活生生将那无赖踩得裂腹而死。

地上满是血迹,周围人都流露出惊惧的表情,官差们也惊疑不定地不敢上前。附近的司坊官和乡约闻讯赶来,戴貂帽的人竟毫不在意,静静地说:“他自己求死,何必让他活着!”

他又回头禀告那锦袍青年说:“辅政王,卑职已收拾掉这个阻路的汉人了。”

司坊官和乡约,还有一大群的巡检、捕役正在惊惶间的时候,南城御史便匆匆赶到。只听开道锣一声又一声,主管京师南城治安事项的巡城御史闻讯赶到了。

御史见到马上的锦袍青年后,大吃一惊,急忙跪倒在马前,叩头道:“小官来迟,特地请罪!”围观的人们哪能想到这个局面,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悄悄地直嘘气。

锦袍青年一脚踩在戴貂帽的人背上下来,他声音有些沙哑,但气势很充沛,有一股镇人的威严:“这是皇城御道,奸民横行如此,要巡城御史干什么用?”

御史连连叩头,面色如土,听他继续大声说:“再有学这无赖的奸民,今天就是样子,打死勿论!”说罢,他转身上马,那一小队刚才站在人圈外窃笑的骑兵跟在他身后,向北驰去。

巡城御史站起来,对着司坊官大发雷霆:“你们这些该死的东西!为什么不早早差人来报?饶不了你们!鞭三十!”

御史身边的役吏不管三七二十一,扯下司坊官挥鞭就打,打得他们不住地叫喊求饶。人们都吓呆了。这群骑马而来的人到底是什么官?这么大的威风!

有个官差小声对身旁的同僚说:“知道刚才那人是谁吗?我也刚知道——那是大清的肃王爷!”

人们咋舌不已,谁不知道肃亲王豪格就是大清的两位辅政王之一?如今明廷早就是名存实亡了,北京百姓基本上都已经接受了这种惨淡的现实,谁又不知道肃王爷才是眼下京师最尊贵也最威严的人物之一呢?

不过也有人不识趣地说:“肃王爷?不是听说他才在山东打了败仗吗?听说被闯贼打败,折了许多满洲兵马!嘿,我敲着这伙满洲人和闯贼狗咬狗,真该多死点人。”

立即就有人捂住他的嘴巴,嘘声道:“不要命了吗?慎言!”

豪格回到他巍峨富丽、仅亚于皇宫的辅政王府,早有侍从家仆等在门前迎接。他觉得有些累,但又非常兴奋以至于根本坐不下来。刚才在前门处置那个无赖,以及由此引来的一场戏剧性的情节,使他很觉痛快。

好像在山东发生的那些事情,一下子就被豪格置之脑后了。他坐在舒服的软塌上,喝着热腾腾、香喷喷的奶茶,一碟碟黄黄的酥油点心引人食欲。

但这时候有家仆送来了怀顺王耿仲明上门拜访的帖子,立即就将豪格带回到了山东的那一场惨败回忆里。

他想起自己率领大军自北京出师时的场景,五色旌旗飒爽飞扬,无数的龙纹散扇、旛、幢、麾、氅、节耀眼辉煌;金钺、卧瓜、吾杖金光闪闪;仪象、玉辂富丽雄壮——盛大的法驾卤薄直排到午门!

豪格身着金色的全身布面甲,率出征诸将从午门开始,在两排卤薄的迎候和致敬中,由鸿胪官导引着,庄重而肃穆地踏着汉白玉御道,穿过王公百官的侍班队伍,一步一步升上太和殿玉阶,在雄伟无比、神圣无比的太和大殿,跪受清朝昭和皇帝福临、明朝同志皇帝朱慈烺两位天子的敕书。

如此规格,实在远胜于多尔衮,当时是一种何等荣耀的场面啊。

随后,豪格前往满洲堂子行礼,祭大纛,那又是何等的庄严!祖先的嘱望、满洲的命运,此刻仿佛一下子交给了肃亲王。

北京城门外的天子黄幄中,豪格饮酒以后,更有文武大臣代皇上送辅政王至郊外饯行,礼、兵二部堂官亲自为豪格奉茶把盏。他率从征将士望阙谢恩,便率大军代天子去巡狩、平定天下了!

这无比隆重和雄伟的大典,就让豪格产生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幻觉,好像他身体里流淌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鲜血都沸腾了起来,扫灭山东流贼,当然丝毫不成问题。

可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

豪格刚一带兵到山东,就屡屡碰壁。当地的汉人都被闯贼蛊惑,成为了不可理喻的刁民,在大运河的东西两侧,到处都活跃着成千上万的匪贼。他们趁时而动,平常蛰伏在山林洞穴里,只有等到满洲大兵前去追杀闯贼主力时,才会突然冲出攻城略地,特别是重点袭击清军的粮船,将那些京师一口一口辛苦节约出来的粮食,烧成了灰烬。

肃亲王一想到这件事情,胸中积郁的怒火和怨气便不打一处来。

“闯贼……闯贼!”

他啪的一声将桌上贵重的花瓶摔得粉碎,那是紫禁城里朱明皇室御用的贵重物品,可也抵消不掉豪格怨愤的心情。

那些流贼实在阴险,山东刁民也实在难治至极,不服王化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更让豪格气气愤的是,像怀顺王耿仲明他们那些人,也一个赛一个的没有用处,如果不是他们在登州被叛变的明军津辽水师劫了粮船,自己也没必要急赴登州救援,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半道上在尧山被闯贼伏击了。

豪格又想到了遭到闯贼伏击时的场景,那些流贼配备了数不胜数的重型鸟铳和红夷大炮,火力之猛、弹雨之烈,好像一张天罗地网覆盖其间。八旗兵虽然勇猛,可是尚未接战,就已经被流贼杀伤无算,豪格本想带领护军拼死一搏,可是不幸战马被流弹击毙,只好仓促撤回济南,吃下了这场丢人现眼的败仗。

他收拾好心情,命包衣奴才们将打碎一地的花瓶收拾干净,决定见一见耿仲明,看看这个登州败将怎么有脸上门来呢?

第657章 八旗权力斗争

三顺王在登州、尧山之败以后,都有约一半的兵马在登莱被流贼消灭,实力大为折损,在大清国里的政治地位,当然也立即产生了巨大变化。

登州、尧山之战的同时,多尔衮却在西路取得了重大胜利,夺取了近乎整个陕西地区。睿亲王因此提前一步回到京师,豪格担心多尔衮回到北京作乱,因此也急匆匆赶了回来。

大清的诸王贝勒似乎都感到这意味着八旗权力结构又将要发生一次重大变化了,所以差不多所有人,都想方设法地为自己寻找借口,全部跑回北京,积极站队,在两位辅政王中选择一个派系支持。

三顺王都是跟随豪格回到北京的,所以豪格虽然认为他自己在尧山被郭君镇打败,完全是因为受到三顺王拖累之故,可是依旧认为这些人理应属于肃王派系。

三碗奶茶喝过,他沸腾的心绪略略平静了些,便命包衣们将怀顺王耿仲明带到射圃见面。

射圃,在王府东侧,长宽都在百丈以外,高大的墙垣下一圈槐树,围着平坦开阔的场地,能跑马、能射箭、能习武。

树下有几排小平房,平房的那一边是菜圃和花圃,管理菜、花和武器的奴婢就住在那些平房里。紧靠王府主要建筑这边,建了一座观射楼,那是雕梁画栋、绿琉璃瓦顶、飞檐上蹲着七只压角兽的华美建筑,完全符合亲王府的制度。观射楼是专供王爷和王府子弟练武时观射、休息用的。

楼下正厅已摆好茶酒菜肴,地上也铺好了毡垫座位,怀顺王耿仲明是明朝东江镇总兵毛文龙的养孙,身材高大,面色黝黑,据说在明军里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还以狡猾多智闻名。

但豪格因为登州之败的缘故,很看不起三顺王的才具实力。他有点轻蔑地看着耿仲明,随口说道:

“怀顺王,怎么,上本王的府上有什么事情?是来计较山东兵败的旧事吗?”

耿仲明在三顺王中实力最弱,所以对于满洲的诸王贝勒也最为恐惧,他听着豪格的语气不善,便有些惊惧地说:

“不敢,小王不敢。八旗兵威震天下,山东兵败,纯是因为孔有德缘故……肃王,小王此来,正是有关于孔有德的要事相禀报。”

豪格闻言颇有些吃惊,但又觉得这情况也在情理之中。三顺王都是尾随豪格回京的,尚可喜和耿仲明都时不时派人到肃王府上打探消息,只有孔有德始终没有音信。豪格自己早就在心中猜测过了,是否是孔有德已经投靠了睿党?

如今耿仲明的话帮助豪格确认了他的猜想,肃亲王心想自己的判断果然不错,战无不胜的大清军在山东遭遇到这般措手不及的失败,多数原因都在孔有德身上。

是因为他没有管辖好登州水师,也是因为孔有德对那些明朝官绅将帅耀武扬威,才导致了苏观生等人夺船南奔,以至于许多从天津卫浮海而来的粮船都被明军和顺军联手摧毁。大清军是因为保护这批重要的粮秣,他豪格才仓促地将济南和兖州的大军调去登莱,结果半道上于尧山遭到伏击。

这一切缘由,最初都是因为孔有德的失察。

豪格冷哼一声,骂道:“这个蛮子,他害死多少能征善战的八旗勇士?满洲巴图鲁虽死也不会倒了架子,没想到孔有德还没到他治罪的时候,这厮就急着改换门庭了?”

耿仲明低声说:“王爷,孔有德不是孤身回京的,据我所知,他回京的路上,在德州召集了一批旧部兵将,总共有五六百人之多,如今都住在京师内外……孔有德带兵回京是要干嘛?恐怕将有异动!”

豪格不以为然:“五六百人?京中守军有上万人之多,光是代善手上就掌握着好几千八旗兵。孔有德带来五六百个不堪战斗的汉军旗,又能有什么用?总不见得睿党打算用这几百人造反吧!”

首节 上一节 586/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