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693节

“俺是辽东人,有许多家人、乡人都死在东虏的手上……除了一个兄弟大海哥和我一起逃到了东江镇,所有亲戚族人都全都死在了东虏的刀下。

后来东江镇也被鞑子毁了,俺家大海哥死在皮岛,只有我一人抓着木板侥幸漂流到了山东。

俺这半辈子过得都不值当,早在辽东、早在皮岛的时候,就该是个死人了。老天爷让俺活到今日,一定就是为了明日报仇,在阵上多杀两个鞑子。”

康大眼的话让李际遇微微动容,李际遇的副将申靖邦笑着劝勉说:

“都不要担心了,有晋王爷在这里,所有事情都将有惊无险。”

申靖邦又和李际遇说:“将军,你还记得当年在伏牛山里流传的龙沙谶吗?”

李际遇眼神一亮:“记得!当然记得。当年那条龙沙谶的流言,就是说闯营会得天下,现在看来属实不假啊。”

申靖邦抚须微笑道:“晋王殿下就是那汉光武、唐太宗一般的人物,除了龙沙谶外,这些年来我还留心收集了不少谶纬,完全可以断定,这天下最后一定是归晋王来坐的。将军,咱们也算是从伏牛山就跟着晋王走的老人,将来亦是开国元勋功臣之列啊!”

李际遇心里有些后悔,当年李来亨还在得胜寨的时候,自己就该带着玉寨所有兵马去投靠他,今日岂非早已封公封侯,比现在做一个小小的将军好得多!

可惜没有后悔药,但就像申靖邦说的那样,从河南跟着晋王起家的人,多少也算是潜藩从龙功臣。

以后大顺还要北伐幽燕、还要西征关陇、还要平江南平巴蜀,那些敌人绝没有东虏强悍难制,不就是一些白给的军功吗?

明日会战时刻好好表现一番,将来或许就有机会独领一军出征,在平定海内的战事里捞取足够公侯万代的军功,似乎不算太难。

李际遇心下火热一片,也开始期待起了明日的战争。

黎明时分越来越近,军营里的火把数量也越来越多。据说是参军院方面担心清军趁着雨停发动偷袭,所以多加戒备,不过也有人觉得这是晋王爷的障眼法。

正因为明日就要发动总攻,所以才要刻意做出一副森严戒备敌人进攻的态势,这就叫“能而示之以不能”。

当所有人都紧张万分的时候,李来亨自己反而放轻松了下来。他脱下了全部铠甲,只穿一件厚布袍子,神情轻松,还要求身边的朝臣和诸将,都应该回到营帐里好好睡一觉。

“距离黎明尚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回到帐中,先睡一觉,休息一会儿,否则明日怎么有精神厮杀一整天?”

李来亨自己打了个哈欠说:“都去睡觉吧,孤也要睡了,谁也不要来打扰我,让孤好好睡一觉。”

郭君镇忍着笑意问道:“殿下,若清军来夜袭呢?也不要打扰殿下,叫醒殿下吗?”

李来亨揉揉眼睛说:“多尔衮若是如此发昏,自取灭亡,就命令诸军各部坚持好自己的岗位,将敌人全部消灭便好。

清军那样发昏,放弃自己的环壕阵地,在夜间来突袭我们坚固的防线。这样自取灭亡,你们当然要等到将清军全部消灭以后,等到天亮、孤睡饱后,再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孤。”

方以仁和顾君恩都露出了自得且自信的笑容,只有刘芳亮还有一些忧虑。他皱着眉头,心情并不放松,心中的压力也很大。

“殿下,万事失于大意之中,我们绝不能再重蹈获鹿的覆辙,一定要倍加小心和注意。”

李来亨失笑:“这……好、好,刘师傅,孤听你的话。孤不睡了。这样吧,李际遇带来的物资里不少有碎茶饼吗?大家都到孤的军帐来,一起喝茶,咱们一起度过这大战前最后一个不眠之夜吧。”

方以仁命人去取那些非常劣质的碎茶饼过来,从征的文武百官、诸军将帅则都聚集到了李来亨的军帐中。

李来亨又觉得这让空间变得逼仄促狭许多,干脆就带着众人直接在营地中央的一个篝火堆旁坐下。亲兵们给所有人都倒满了两大碗茶水,劣质的茶叶味道当然是非常难喝,好在除了一小部分明朝旧臣以外,顺军大将们本来也喝不出茶叶的好坏来。

李来亨一口气喝下大半碗茶,他抬起头,看着雨后一尘如洗的夜空,点点星芒摧残,最后手指北极星说:

“紫薇在宫,守在四夷。明日一战以后,诸臣诸将当随孤一匡华夷,恢复汉唐的盛业。

多尔衮的首级,简直不值一提嘛。”

群臣呼赞,都喝下碗中的茶水。篝火映照得每个人的面目都十分清晰,战气昂扬,已经冲上斗牛。

第780章 康大海

清军的数条环状壕沟后面,多尔衮还嫌不放心,又将孔有德所部调来在壕沟之后,接着修筑了两道土墙和木栅栏混合而成的防线。

孔有德是矿徒出身,手下的三顺王兵,也多有矿工出身者。自从吴桥兵变以后,孔有德浮海投奔清廷,他便长期负责着构筑土木工事和攻城攻坚的任务。

在皇太极时期,清廷对这些汉人藩王的待遇还是非常优渥的。不仅保留了他们较高的独立性,而且没有多少歧视,战功和战利品的分配也都比较公平。

所以孔有德和他麾下的士兵们,虽然以前负责的都是攻坚这种容易出现较多死伤的困难差事,但也很少有什么怨气。

毕竟皇太极给他们开出的待遇,不管是政治地位还是生活享受,都远远超出明朝给出的价码。

可是现在天聪汗已经死去半年多了,新的清廷、新的八旗权力结构里面,留给汉人藩王们的位置就越来越少了。

以豪格为代表的那一群满洲宗室亲贵,大多比较年轻,他们都自负战功,对于蒙古人和汉人旗兵都抱有一定歧视,更何况是三顺王这些独立性质极高的兵马?

大雨过后的地面泥泞不堪,施工建筑营盘的士兵们,常常一不小心就陷进泥坑里面。大部分人的手脚衣物都沾满了肮脏的污水,一些满洲骑兵却只是骑着马在一旁巡视,态度矜持又高傲。

三顺王军中的士卒,都已经投降清廷非常长一段时间了。

按理来说,他们应该早就该接受这种来自满洲人的、歧视性的目光。可孔有德才在扳倒豪格一党的政治都中,为多尔衮立下不少功劳。

他本来以为者能够大大打压满洲宗室里少壮亲贵的一派势力,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豪格的垮台是源于阴谋,多尔衮的地位根本不可能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那样稳固。

多尔衮因此更加需要八旗贵族们的支持,他既要废黜议政王的会议,集权在自己一人手上,又需要获得更多八旗贵族的支撑,以稳固政治地位和权势。

此消彼长之下,三顺王不仅没能得到扳倒豪格而应得的奖赏,反而在多尔衮重新重用年轻的满洲宗室权贵以后,成为了这些少壮派歧视的对象和眼中钉。

多尔衮给三顺王还有吴三桂,于礼节、仪仗上,均给出了非常大的优渥待遇。可是在实际的兵马编制、军械补给方面,孔有德却能很直观地感受到强烈的落差感。

看着那些自负高傲的满洲骁骑营士兵,孔有德冷哼一声,自己下了马,帮忙陷在泥地里面的部下将马车拖拽出来。

驻马一旁的满洲宗室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几声低沉沉的冷笑和嘲讽。

他们佩服多尔衮的胆略和才智,也愿意接受多尔衮取代了豪格的现状。但是这些满洲宗室,绝不能忍受三顺王这些汉人藩王,居然参与到了八旗的权力斗争里,还用一种十分肮脏的背叛手段斗垮了豪格。

孔有德对此也心知肚明,他手底下的士兵们都心怀怨气:

是,我们过去做过矿徒,是矿工出身。所以就要我们来掘壕、我们来筑营盘,你们这些满洲人就在一旁冷笑着观摩?

首节 上一节 693/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