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不求生 第705节
仓皇间投入战场,李际遇当然紧张的要死。他本来只是带着卫军押运粮秣物资到前线,完全没有想过自己麾下这些杂牌武装竟然也要到最前线和八旗兵厮杀,而且还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砸进战场!
“军师……军师!不要慌张!”
李际遇用力拍了一下申靖邦的后背,他再怎么说也是河南三大土寇之一,自认为见过多少大风大浪了,即便是今天这样几十万大军混战成一团的局面,李际遇也要竭力保持住体面的样子。
他使劲儿拍了拍申靖邦,嘴里却控制不住地喋喋不休,申靖邦见状苦笑道:
“咱们倒不必非装作不怕事的样子,现在黄河南北岸,好几十万的军队打成了一锅粥,将军不是早有跟随晋王殿下的从龙打算吗?今天就是从龙之战啊,还怕什么呢。”
李际遇又狠狠拍了申靖邦一巴掌,差点将这个军师掀翻在地。前列手持斩马刀的跳荡步卒已经全部突入混战的战阵中心了,现在轮到卫军出动,李际遇两手握紧腰刀,骂骂咧咧一句“今日便是大顺朝的开国从容元勋”以后,便踢动马腹冲了出去。
申靖邦赶紧指示手下的卫兵跟上去,他拉住康大眼说:
“康大眼,好好看住李将军!保护好李将军!不要丢了咱们河南人的脸!”
康大眼虽然是在南阳府屯垦的流民,但他原籍是在辽东,因为种种缘故才流亡到了河南来,并不算是河南人。
不过李际遇、申靖邦这些人都是河南土寇出身,又做了大顺军保卫河南地方的卫军,乡土情结浓重。康大眼每日混在这样的一支军队里,也难免沾染上了河南人的习惯,连说话口音都是辽东声中混杂了河南音。
壮实的大汉沉稳有力地应答道:“放心!俺绝不给河南,给南阳和登封丢面子!”
河南卫军跟着投入战场,顺军步兵数量顿时大增,前线兵力的厚度和密度都得以大大增强。李际遇带着三个方阵的卫军步卒,从掷弹兵们撕开的缺口处冲过壕沟。
卫军士兵以六七百人为一阵,每阵的宽度都两倍于它的深度,阵线十分宽大。他们纯粹出于保境安民的精神,作战意志也非常顽强。
在徐州的西方,就是河南腹地,就是大顺政权辛苦经营之下已经百废俱兴的中原大地。卫军中的士兵,人人都在营庄制的改革后分得了土地,自耕农和佃农的压力在大顺体制下也大为减少。
更不要说清军南征一路上的无数次大屠杀,都给这些军事技巧并不高明的地方卫军留下了深刻影响。
他们恐惧清军,他们害怕东虏,也因此,绝不愿意使得满洲人将恐惧和屠杀带到河南的家乡去。
“守住徐州——”
李际遇带头高喊了起来,但这个口号还不足够刺激起地方卫军的士气,申靖邦见状赶紧喊道:
“守住徐州、守住黄河,就是守住河南!守住河南啊——!”
康大眼用长矛把一顶范阳帽高高举起,作为引导地方卫军前进的标志。他冲到壕沟上,和另外三名李际遇的亲兵一起架好了长梯。清军的射击还是非常猛烈的,他们吸取了阻击高达标失败的教训以后,都是把顺军士兵放到极近的距离以后,才下令开火,这样弹无虚发,作战经验不足的卫军因此伤亡很大。
可康大眼长矛上的范阳帽没有倒下,更多的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和密集的弓箭箭矢向前冲,还以河南乡音招呼所有战友们跟上去。
六七百人的一阵步卒跟在康大眼身后奔驰,一门火炮出现在了顺军战士的眼中,清军炮手即将点火,康大眼在东江镇见识过这些炮手,甚至、甚至现在清军的这些炮手,这些东江老兵,可能还有不少人是康大眼的老相识。
他厉声狂呼:“趴到啊!”
大顺军的地方卫军们,七百多人都跟随康大海伏倒在地。清军炮手经验丰富,但面对顺军冲到面前的压力,准头大大下降,炮弹不知道飞去了哪里,只有很少数几名士兵被溅射的碎石打伤。
清军炮手随即弃炮而逃,康大眼又是第一个跃过长梯,冲散了敌人的炮兵阵地。大顺军的地方卫军都没有使用火铳作战,他们装填的速度和经验都太差了,所有人都听从李际遇、申靖邦的命令,只以短兵格斗。
智顺王的藩下兵随即又包围反击了过来,试图夺回这个前沿的炮兵阵地。地面上死者层层叠叠,许多人滚进了壕沟里面,就再也爬不出来,还有更多人被不分敌我的大炮炸死,连一具全尸都没能留下。
尚可喜一直坚持身先士卒的战斗,他的布面甲已完全被鲜血染透,由白色变成了殷红的血色。王府护卫们跟着赶了过来,清军局部兵力大增,反击也变得更为猛烈起来。
尚可喜亲自下令:“点燃大炮!”
炮手们挥动火把、点燃火药,十几门灭虏炮一类的轻型火炮同时开火,迸射的铁子四处炸裂横飞。即便是重甲防护的顺军跳荡和掷弹兵,也难以在如此火力下保存自己的肢体和内脏。
战场无改血肉横飞之状,李际遇在河南做土寇时,打过许多仗,与明军、与农民起义军都交过手。可是比起今日的战斗,过去河南的那些简直只能叫做械斗,惨烈程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康大眼的眼睛都被友军士卒的血肉和脏器汁液糊住了,他抹了一把脸,手上全是红白两色的不知名液体。
等视线再变清楚回来的时候,他才看清楚一大片清军甲士已经包围杀了过来。为首的布面甲大将骑在马上,手持宝剑凶猛冲杀,很显然是清军里的一员重要将领。
第793章 大顺军万胜(二)
尚可喜为大清的付出已经足够多了,他身上被顺军射中了好几枪,鲜血止不住地流,淌满了马鞍和战靴,最后又溢满了出来。
王府护卫死伤更为惨重,他们到处救火,填补绿营兵溃败后的缺口,精锐的战兵已有三分之一被大顺军击灭无遗。东江老卒,更是死伤大半,智顺王一藩的藩下兵精锐差不多算是都完蛋了,一藩实力荡然无存。
康大海从辽东逃亡到东江,沿途经历了不知道多少颠沛流离,直到获得尚可喜的收容,在这世间才有了一隅安身立足的容身之所。
眼前智顺王藩下精兵纷纷倒下,鲜血四溢,每个被顺军锐士击杀的王府护卫,都是与康大海朝夕相处的同袍手足,他如何不为之动容?
“闯贼!”康大海怒吼一声,双手高举起大刀跃然上前,“闯贼都该死!”
康大海手中的大刀轮转如飞,越舞越快,他身旁的同袍弟兄们也同样拼杀向前。只是在如潮水般拍击过来的流贼大军面前,这些少数人的抵抗,简直就是万里汪洋与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不仅是无足轻重的,而且更是不堪一击的!
“兄弟——!”
一名跟随尚可喜转战辽海多年的蒙古家丁,被顺军的火枪打烂了头颅。康大海就站在这蒙古家丁的身侧,炸裂的脑浆溅满康大海一眼,闯贼火铳的爆鸣声就从康大海的耳旁穿过,好像连他脑后那条油光闪亮的猪尾巴辫子都为之颤抖。
更多王府护卫拼凑成了一条半月形状的防线,簇拥一团,将骑马射箭的智顺王尚可喜保护在中间。后方及两翼,更多藩下兵纷纷赶抵战场,步卒冲击、铳手放枪、弓弩手发射箭矢,拼尽全力要把越过壕沟的闯贼击退下去。
穿着白色和红色布面甲的大清战兵,穿着深蓝色罩衣和扎甲的顺军步卒,无数人在面对面的距离上捉对厮杀。敌人和同袍的鲜血都喷洒而出,布满全部视野,战场狭促到了长柄武器难以挥舞转动起来的地步,短剑和手斧则在激烈的战斗中纷纷掉落在地,更多人用他们的手脚反击,紧紧抱住面前所能看到的唯一一个敌人,然后合身滚入深深的壕沟之中。
无论是清军,还是大顺军,此时此刻,两军最前线的士卒都正在前仆后继地填补战线。伤亡的速度超过填补的速度,清军的战线就将崩溃;填补的速度超过伤亡的速度,大顺军付出上千名掷弹兵就义才取得的重大突破,就会无功而返。
战斗已经到了即使是地方卫军也要全力以赴投入前线的地步,李际遇被人流推动向前,他拔出剑厉声高喊了无数遍“前进”和“进攻”,嗓子早就成了一个破锣鼓,到最后好像连鲜血都要涌到声带里一般。
“前进!前进!前进啊!”
李际遇的护卫康大眼也在主将的身边高喊,许多脖子上戴着哨子、手上拿着冲锋号的吹鼓手都被清军杀害,海螺、竹哨和号子掉落满地。康大眼低伏身子,躲开对面清军射来的飞箭和流弹,快速捡起一把铜号,重新奏响了令八旗军胆寒的死亡尖鸣: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李际遇挥舞长剑在周身乱砍了好几圈后,才稳住双脚,跟着大喊:“……进攻、进攻、进攻……往前打,冲过壕沟啊!”
更多来自河南各地的地方卫军冲了过去,人流涌动,惊涛拍岸,势成汹涌的波涛,决死都要冲垮多尔衮筑起的那一道脆弱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