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756节

当然几百年后的那些事情,现在根本不在李来亨的考虑之中。

李来亨对东北采取了静观其发展的策略,那么顺军的有力精兵和国家财政资源,便可以肆无忌惮地向西南进行倾斜了。

而且对西南用兵,彻底剿除孙可望的后西明政权,正好也是一个用来搪塞天下,解释顺军为何不救援朝鲜的理由。

这一点,在后世同样被保皇派史学家们充分利用了起来。

比如创作了《弹痕》、《特种兵利刃出鞘》的著名军事小说作家兼保皇派政客蒋志清,就曾经写过一篇题为《震撼!顺世祖一招制敌,平定群雄》的雄文,文中便把大顺军深陷西南战场,作为了不救朝鲜的理由。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保皇派学者提出了诸如“云南战略位置更重要”、“印度洋开辟论”、“追剿明帝的必要性”、“莫卧儿帝国的威胁”、“西洋殖民者在缅甸势力的发展”等一系列理由,为早年间李来亨的按兵不动进行开脱。

共和派这一边,最为有力的学者论点,则当属二次大战以前,流亡呆迷儿人民联邦的共和派史学家金成柱提出的“李来亨充实后宫论”。

这一点论点是建立在了对宫廷档案的广泛盘查上,由于第一共和国期间,共和党人开放了大批顺朝宫廷档案,所以后来的学者很容易就调查到了大顺将朝鲜列为行省以后,女官、宫官、后妃、宫女中朝鲜籍贯出身者,急剧增加,最多时朝鲜籍贯出身的女官、宫人,达到了整体比例的二成之多。

这同朝鲜当时人口在顺朝整体人口里所占的比例,是很不相当的。

所以这种认为李来亨坐视朝鲜灭亡,是意在垂涎朝鲜美女的论点,一段时间内也很流行。

由于这种论点对于打破顺世祖的皇室神圣神话,很有帮助,因此共和党人曾经耗费很大资源宣传这一理论。

当然,更后来,通过对朝鲜地方县志的整理搜集与考辨,多数学者都认为李来亨坐视朝鲜灭亡,同充实后宫毫无关系。所谓后宫中朝鲜籍人士数量增加,主要是因为过去共和派史学家的统计遗漏了很多名单。

只是由于在冷战期间,呆迷儿人民联邦对此种不利于大顺皇室的观点,进行了广泛宣传,特别是在其拍摄的史诗大剧《大明六百年》中,由阿米尔·约翰·王扮演的李来亨演技惊人,好色形象给全世界人民都留下深刻印象,终于使得李来亨在大众影视中普遍以好色之徒的形象出现。

甚至于后来在中国自己拍摄的重大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李来亨》,竟然也将其拍摄为了一个好色的形象,直接造成该剧中一些颇为喜感的片段在弹幕视频网站上爆红,这就绝非李来亨在几百年前能够预料到的事情了。

现在李来亨关注的,还是怎么把平滇的舆论炒热起来,转移朝野上下对他决意不出兵伐辽救鲜的注意力。

李定国已经到成都就职了,另外还有马宝在广西、苗里琛在贵州待命,随时准备进讨云南。

有李定国在,他深悉孙可望的为人和性格,所以大顺军很早就放弃了招抚孙可望的计划,做好了武力平滇的准备。

伐辽战争被搁置下来,原本白旺筹集的大批粮秣军资,便向西南战场倾斜。一车又一车的粮食送到了西南边陲之地,李来亨倒是想搞一些轨道马车之类的创新发明,但经过工政府和军器监等部门的核算,轨道马车完全不划算,一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都没有……

李来亨这才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脑洞。

有轨马车,也只有在工业城镇和矿山之间,才有存在的价值。

而现在大顺明显还没到需要有轨马车的地步,事实上即便更长远的以后,顺朝也未必会有有轨马车登上历史舞台的地步。

毕竟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太早,目前少有因矿山开发而形成的城市,即便到以后工业得到一定发展的时代,也需要是很多年后了,到时候新的技术又可以比有轨马车的效率高很多。

盘踞在云南的割据势力,除了孙可望外,还有沐国公府。由于孙可望还打着明朝的旗号,他并没有彻底消灭沐国公的势力,而是保存了其一定独立性。

这时候的缅甸,尚在他隆王的治理下,对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以修复同阿拉干王朝战争造成的伤痛,国力处在恢复期,无意干涉天朝内政。

但孙可望却利用了缅甸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屡屡出兵行掠缅甸,以在缅华商为内应,不断攻破缅甸城池,特别是孙可望作为天主教教徒,打着宗教战争的旗号焚掠佛寺,劫取了很多缅甸佛寺积累数百年的财富,引起缅人的震怒。

可对这种情况,孙可望又实行外交怀柔手段。他杀掉了一些参与焚烧佛寺的西营士卒,将其首级送至阿瓦,以示友好,又不断提出同缅甸通商友好的说辞,甚至声言今后每年都要赐缅甸若干岁币,以使得两国永世交好。

这样孙可望一面稳住缅甸君臣,一面继续在云南和缅甸的交界处扩张地盘,使得西营势力不断向缅甸内部渗透。

孙可望得知大顺委任李定国出镇四川,来讨伐自己以后,更感到云南并非久居之地,加紧开始了他转战海外,“另开一新世界”的宏伟计划。

天法二年二月时,孙可望就通过太平天国皇帝朱由榔身边的太监庞天寿,同澳门的葡萄牙人建立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同安达曼海上活动的葡萄牙冒险家们结盟。

在下缅甸一带,本来就活动着不少葡萄牙冒险家。几年前,缅甸的他隆王就曾经和这些葡萄牙冒险家交手,虽然缅甸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缅军以三万人进攻葡萄牙人三百多人设防的堡垒,却死伤惨重,给缅甸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孙可望以一名虔诚的天主教教徒身份出现在葡萄牙人的面前,他自诩为天主教传说中的约翰王,对葡萄牙冒险家们百般封赏,终于同其达成了南北并进攻略缅甸的计划。

天法二年五月,孙可望通过派出的间谍,获悉又有大批顺军被调到湖南。他预感到了顺军武力平滇的时间已经不远了,于是加紧了其攻略缅甸,向海外转移的计划……

第853章 摊丁入亩不是必杀技

夏秋交际的时节,开封的天气转凉很快,李来亨没有过多注意,竟然偶感风寒。他塞着鼻子,处理公务很不方便,不得不将相当一部分的重要事务委托给政事堂办理,结果也拖延了对滇、对辽的军事准备。

天气变化很快,时冷时热,有时候让李来亨感到无所适从,同样也使他对将来是否迁回北京或者另择新都的事情,又做了一番考虑。

一股热气迫入书房之中,宫人们小心翼翼地将火盆搬了进来。门房窗户的缝隙,也都用棉布和绸缎小心缝补了起来,免得寒气渗入,又影响了天子的身体。

李来亨苦笑一阵,他倒是比较反对这种大动周章的做法。只是太皇太后实在担心,于这种小事上,李来亨也没有违逆太皇太后的意愿。

“徽柔还好吗?”

李自成唯一留下的血脉,大长公主李徽柔也染上了寒疾。李来亨自己长年熬炼筋骨,体质很好,根本不怕这样一点小病小痛。

可是大长公主还是个幼女,一旦有事,则太祖血脉断绝,他如何向李自成的在天之灵交代呢?

宫人一番禀报后,李来亨便想起内廷女官中的林猫猫,好像是一个医术不错的人选。他还记得幼辞怀孕早期,就是林猫猫负责照顾贵妃的。

“这样,让林猫猫林尚宫去照顾大长公主,万要小心注意,不得有事,否则朕将如何面对太祖太宗在天之灵?”

说完,李来亨就躺回到了座椅上。御书房椅子的靠垫,都是随州棉、松江布、苏州绸制成,李来亨很支持这些大工坊的发展,皇家的采购也多集中在随州、襄阳、武昌、苏州、常州、松江等地。

湖北一带的绅商工坊资本,有先发优势,和大顺朝廷的关系又很紧密,可以拿到不少皇室和军需订单。

江南一带的绅商资本,则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优势,一旦制度上放开限制,资本上又由于营田制的限制,不断向手工业工坊倾斜,在苏松省,各式各样的大工场也正在百花齐放似的诞生。

营田制对土地交易、田产收入的限制起到很大作用,如今虽然多个省已经开始了清田驰禁的改制,造成地价大幅度回升,但朝廷也接着颁布了不少限制土地兼并的法令,同时对人丁税的改革也在同步推行之中。

营庄的大规模设立,以及后续清田驰禁过程中对全天下土地的严格丈量,使得大顺朝廷掌握了田产面积、规模、分配情况的一手信息,自然为后续实施“摊丁入亩”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李来亨现在不缺钱,所以即便摊丁入亩可能造成一定时间内的收入下降,他也并不在乎。毕竟废除人丁税,或者说将人丁税并入土地税中,可以有效减低无地、少地农民及工商业者的税收负担。

从原则上讲,无地的农民和工商业者不再负担丁银,相对减轻了负担,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而且人头税并入田亩以后,使税额与负担能力挂钩,也有利于抑制兼并,增加大户人家添置土地的困难。

“摊丁入亩”的初步试行,以及大顺朝廷一直以来讲究的“大赋小租、租从赋出”口号,都是在限制租佃关系过程中地主对佃农的超额剥削。

首节 上一节 756/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