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不求生

明末不求生 第757节

而清田驰禁过程中,对大量无地贫民直接分配营庄土地的做法,也制造出了大批可以赖以成为顺朝兵源和税源的自耕农。

这些自耕农的田地规模较小,在“摊丁入亩”的改革中利益并不受损,反而由于人丁税的下降,税赋压力减少了,自然更加成为朝廷政策的坚定拥护者。

而且获得营庄田地分配的自耕农,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大顺军的退伍军人、从军家属、烈士遗骨,这些人的经济实力虽然很弱,但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社会活动能量很大。

在地方利益的争斗中,甚至可以压倒有权有势的本地搢绅阶层。

当然,由此造成的土绅与客农矛盾甚至械斗的大规模社会问题,就是后话了。

实质上来说,佃农和少地农民受到的剥削和生活压力,大部分不是来自于人丁税,而是来自于上层地主的地租压迫。

明朝后期地主征收的地租,少者为五成比例,多者甚至达到八成以上。这和明朝朝廷征收的赋税比例相比,简直高出了快十倍。

所以贫农其实主要是受到上层地主的剥削,只是明朝朝廷对于地主向佃农转嫁负担的行为采取公开支持和怂恿的态度,公开宣称,“租无所出,赋从何来?”

有的地方政府甚至明令,“佃户输租时,每亩米加二升,银加二分,以助产主完丁之费。”

所以摊丁入亩、废除人丁税,对于保护无地、少地农民的意义是有限的,这点就算李来亨不清楚,营田院那边也是很清楚的。

所以营田院一贯的主张,始终是对于地主的地租要进行严格的限制,对于佃农的利益要进行彻底的保护。

因为自耕农是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真正危险、很容易落入破产地步的农民,主要还是无地的佃农。

所以李来亨依靠国初朝廷强大的威望和行政执行能力,直接用行政法令确立永佃权的合法性以及地租不得超过四成的严格规定。

这两项法令,在当时统称为“护佃新法”。其中强制要求地租不得超过四成的法令,在江宁、苏松、淮海、江西、浙江、福建这东南六省,直接造成了举省哗然的大骚动。

大量江南搢绅组织家仆,冲入府衙之中,殴打官差,烧毁法令,简直形同造反。

对此种情况,李来亨一面下令调动驻军,准备在形势彻底失控的时候直接采取断然的武力镇压。另一方面,他也命令地方的捕盗使、营田使、推官们,组织那些在“护佃新法”中获利的贫农和士绅进行抗争。

天法二年九月十一日,太仓搢绅以吴伟业为首,率领家仆二百多人围攻府衙,殴打官差,致使三名官差书办被活活打死,十余人受伤;

天法二年九月十八日,在太仓当地营田使的组织下,由无地贫农组织起来的常备民兵,以五百人兵力突然冲入太仓州州城,当地守军打开城门,坐视不管,致使民兵竟然将吴伟业为首的十一户士绅大家洗劫一空,并焚其豪舍而返。

以“太仓案”为导火索,苏松、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淮海六省,相继爆发了大量搢绅围攻府衙和民兵报复搢绅的暴力骚乱事件。

整场骚动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直到新年到来后才渐趋平定。

“太仓案”以及后续发生的大量相关案件,直接造成了上千人死亡和上万人受伤,波及六省,规模极为浩大。

第854章 云南

此案本质上是东南搢绅阶层反抗大顺“护佃新法”的暴动,但顺军没有进行直接的武力镇压,而是通过暗中支持地方贫农的打砸,就瓦解了东南搢绅群体的反抗。

此案以后,江南佃农多以有大顺军撑腰为底气,民风变得异常骁悍,动不动就抗租,和搢绅地主对抗,造成各种各样的群体性事件。

由于朝廷在这种事件中,多偏袒佃农贫民,搢绅阶层的合法利益受到严重损失,以至于钱谦益发出了“朝廷有意与世家有力者为难,以威劫士大夫也”的哀叹。

也因此,东南士绅多以佃农剽悍难制为理由,大量拖欠赋税。他们无法从佃农的手上收到足够地租,干脆就不向朝廷纳税,试图以此胁迫朝廷,使朝廷在地方司法中转为公正。

但是大顺朝廷财政相当宽裕,根据户政府的统计,由于营庄制推广时期获得的巨额土地收入,还有对清军作战两次缴获的共计一亿多两白银,足可以让大顺朝在应对东北、西南战事的同时,不受东南搢绅地主抗税的胁迫。

这样的情况之下,东南士大夫们上受制于朝廷、下受困于刁民,活生生体会到了一下收不到地租是什么样的痛苦感受了。

毕竟那些佃农刁民有朝廷撑腰以后,很多人干脆连四成以下的合法地租都抗租了!

也是受此影响,田产的预期收入降低到了让人大跌眼镜的地步。

毕竟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添置土地,几乎不会有人是亲自去耕种的,而是全部把土地转租给佃农,通过向佃农征收地租获利。

现在征收地租如此困难,而搢绅又不可能自己下地去耕种大量土地,就算真有所谓诗书耕读传家之人,那即便是多达几十口、上百口人的大家族,又能亲自耕种多少土地?

像过去那种跨州连郡的土地兼并情况,是绝不可能出现了——因为这太不划算啦!

土地的可预期收入大幅度下降,自然造成市场上的土地价格大幅度下降。

甚至就连江宁、安徽、江西、苏松一带的优良水田,现在价格相比崇祯十六年时,也已经下跌了四成以上。

而且便宜到这等地步,多数土地还没发交易出手出去,因为根本没多少人愿意去接盘。

到这时候,当初在营庄制改革中被迫出让土地,手上只拿到一堆工场股本的绅商们,突然就感到自己的眼光高明了,原来土地现在是这样的不值钱呀,而自己手里的股本们,价格却在飞涨起来。

大顺在楚闯时期,还有永昌元年、光中元年、天法元年,数年时间内,已经通过营庄制改革聚敛了数量惊人的土地。

现在李来亨推行清田驰禁的改革,事实上是以均田制的方式,将营庄制改革时聚敛的大批搢绅土地,又重新分配给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这种做法使得大量土地在短期内冲进土地交易市场中,同样降低了土地交易价格,而且也使得本来就无多少积蓄的少地农民,完全放弃了在低地价的情况下接盘的可能性。

如此,全国地价倾泻式的下跌便再也无法阻止了。

在地价大规模下跌的同时,则是工商业迎来了快速的发展和繁荣。

那些早期就投靠大顺的绅商,占尽了先发优势。他们现在越来越感谢当年主持营田制改革的白旺白总裁了,耿应衢因此还组织了一批商人,在湖北八府的所有县城都为白旺修建了财神庙进行祭祀,将其捧为了商人的保护神。

落后一步的江南搢绅,在投资田产无利的情况下,只能坐视自己以土地计算的资产价格疯狂下跌。

想要挽回资产价格疯狂下跌的颓势,就必须改善资产几乎全由土地构成的这种不良结构。

如此大量的钱财也就流向了受到朝廷鼎力支持的各式工坊当中。

而且!

东南搢绅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件事情:

当他们在地租问题上同佃农发生矛盾的时候,官府几乎是清一色的偏袒佃农、打压地租,即使是有东南籍贯出身的“好官”保护士绅,也很快会遭到上级问罪,从此仕途无光;

可是当他们在工坊经营和劳资问题上,同雇工发生的矛盾的时候,官府却是清一色地站在绅商这一边,对雇工百般进行打压。

首节 上一节 757/8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成了仁宗之子

下一篇:大宋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