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第3158节
只见这位郡守大人年方四十上下,唇边带着短短的须髯。
在他的身上居然并无一丝文秀之气,也没有大宋官员身上常有的凛凛官威,而是看起来居然……异常凶狠!在他的眉眼之间,似乎有一种狡猾狠毒的意味,嘴边的微笑更是让人觉得不怀好意,好像是满含杀机。
这位赵金锭大人不笑倒是好点儿,咧嘴一笑反倒让人脊背发凉。
只见他在幕僚的簇拥下,缓缓下船登岸。
等到他最后一步从跳板上踩到了夔州码头的石板,就听一阵沸反盈天的锣鼓唢呐“屋里瓦”的一声就响了起来。
显然这些鼓乐是本地官府用来欢迎郡守大人的。
不过这个班子吹得实在不怎么样,高一声低一声的很是让人揪心。
不过这位郡主大人缓步走来时,脸上却依然是笑容可掬。
等他来到了码头上,随即前面的百十余名官员乡绅齐刷刷的下拜,大声喊着恭迎郡守大人到任。
赵金锭立刻笑呵呵的上前,让大家免礼。
在这之后依着官场的规矩,本地官员拿着自己的手本履历,一个个的上前唱名拜见。
这里边当然首先就是帅漕宪司的各部长官。
赵金锭一看眼前这些人神情不安、目光犹疑,眼神中带着一副打探抻量的味道……一切简直跟他想象的一模一样。
就见这位郡守大人哈哈大笑着上前,将晋见的官员一一搀扶起来。
同时他还大声说道:“兄弟一介武夫,本来就是个粗人。
让我打仗还行,说到当官还需要诸位大人顶那个什么相助……大家今后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如此客气?”
此刻那些过来欢迎的官员,一见到这位郡守大人居然连“鼎力相助”四个字儿都说不全。
这番话说到后来,什么“自家兄弟”更是明显带着一股山大王的味道,这些人心里不由得暗自鄙夷。
闹了半天,那位元首居然派来了这么一个不识得几个大字儿的武夫过来担任郡守,这时的众人未免松了口气。
在他们的心目中,既然是武夫,就一定很难搞清楚官场上的那些弯弯绕。
而此人身上的江湖气如此之重,说不定便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如此说来,这位郡守大人看起来倒是好对付的很……想到这里,这些官员脸上的神情也都舒缓了许多。
之后诸位官员拜见完,就轮到了本地的乡绅。
这时几位身穿华服的本地世家人物,也过来笑呵呵的拜见郡守。
等赵金锭看见这帮人的时候,他知道跟那些官员相比,这些人才是真正难啃的骨头。
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放在官场上也是如此。
地方官都是流水一般轮流坐庄,但往往本地的世家大族才是真正的把持权柄之人。
他们的家族动辄传承百年之久,这些人全都代表着一个根深蒂固,难以撼动的本地势力。
至于这些人是不是识相,会不会跟自己对着干,赵金锭一时之间也不能确定。
所以他现在有意做出了一副粗豪的样子,打着哈哈和这些本地乡绅见过了礼。
然后赵金锭一行人就启程出发,向夔州城里昂然而入。
之后的半天赵金锭拜印排衙,一项一项走完了流程。
等时间到了日暮时分,上任手续完成之后,他也就正式成了本地郡守。
在这之前,夔州城里并没有郡守大人的衙门,而本地的帅漕宪司人数众多,哪个衙门给郡守腾出地方来,他们自己也没个去处。
所以提前为赵郡守打前站的人,便在夔州城里寻了一处地方作为郡守大人的办公和驻跸之地。
这个地方很有意思,居然是一座龙王庙。
这座龙王庙半新不旧,里外却甚是宽敞。
除了前面朝南的一个大殿之外,后边便是一个占地面积甚大的大院子。
而且在院落里的东西北三个朝向,还各自有一排房舍。
这些房子原本是此地庙祝居住的地方。
不过这龙王庙香火不盛,原本就只剩下两三个人在此。
赵金锭派来的人索性便将它一体盘了下来。
在这里前面的大殿拆了龙王像,就可以当做郡守衙门的大堂,后边的屋子也可以作为办公场所。
赵金锭本人带他的三十来位幕僚,连住带办公全都够了。
除此之外他们的人还在附近租下了几个院子,让卫队的战士们住宿。
同时这些卫队分成了三班,每一排三十人、一天十二个时辰轮流到龙王庙里当值。
此时却是谁也没想到,就因为这个偶然的巧合,日后竟然让郡守大人赵金锭,成就了“巫山龙王”的赫赫威名!
第3091章:小楼一盏静如烟、四大家族、图谋上官
蜀中人生活悠闲,最重享受。
所以在欢迎郡守大人的仪式过后,当地的几名士绅难得凑合到一起,顺便相约到一间茶楼里闲话谈天。
等他们派伙计包下了赏春楼的二楼,在这家格局开阔的茶楼上坐下喝茶闲谈时,大家的话题不由自主的转到了今天,他们迎候的那位郡守大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