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第3159节
这里一共有四个家族的少爷,全都是三四十岁,顶门立户的人物。
他们分别是把持了贵州一带长江沿线盐井的辛家,还有在夔州南北两地,拥有的大片土地的大地主游家。
第三位是个姓步中年人书生,看起来身上一派和气,却是威严深重。
这步家是世代簪缨的官宦世家,家中子弟在天下各处为官,势力着实非同小可。
而最后一个是位姓甘的少爷,他二十来岁,一身温和儒雅之气,身上透着一股饱读诗书的味道。
他们这四位都是各自家族里的外场人物,换句话说也就是家中的嫡系子弟,迎来送往之类的事多由他们负责。
对他们来说一些小事也能当家作主,但是真要说到大事的走向和决定,还得由他们各自的家主决定。
如今在这座茶楼上,这四家所代表的势力从财力土地到话语权,接近了整个夔州郡的八成。
也就是说这四个看似云淡风轻的家伙,正是赵金锭处心积虑想要对付的那一派人。
等到他们坐定闲聊了几句,大家的话题不由得转到郡守赵金锭的身上。
大家说到赵郡守的时候,家里边开着无数盐井的辛家二少爷,却忍俊不禁地笑了笑。
“这位赵郡守必是有所为而来,不过他能有多少的操守品德,是不是人品高峻,那就要试试才知道了。”
这位辛家二少爷紫巍巍的一张脸,人长得方方正正,说话的时候也是声音洪亮,面带微笑,看起来倒是个阳刚气十足的人物。
可是他说的这番话,却并没有得到另外三个人的认可。
这辛家垄断了蜀中井盐,银钱赚得如山如海,所以他一遇到问题就本能的想着用钱来解决。
刚才他的那番话,就是意在试探这位赵郡守,到底吃不吃别人喂给他的银子。
此时在另外的几家看来,辛少爷提出的这个解决方案却未免有些太过轻率,也把那个赵郡守想的简单了,所以另外三人听了都是不置可否。
……要说这井盐,实际上是海盐的代替品,基本上从成分来说都是盐,两种盐的区别并不大。
只不过从东南海岸生产出来的盐,一路要通过水路运到蜀中。
其间由于船只漏水,湿气发潮等原因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另外这一路上,高昂的运费和官府的盘剥,也使得不怎么值钱的海盐运到这里便是价格昂贵。
所以本地人为了摄取盐分,就从百年前起,在地下水脉中吸取盐卤水熬成盐以供食用。
这些卤水井就是盐井,勤劳聪明的古代人用大毛竹加上钢铁钻头,能打出几百米深的卤水井,抽上水来用大火熬制,制成的盐比海盐更加洁白,可以称得上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而这个辛家正是垄断了半个夔州的井盐行业,要知道百姓吃粮食可以自己种,穿的衣服也可以纺纱织布,甚至普通的农户为了节省都不怎么点灯,但是盐这个东西却是非要不可的。
所以辛家的产业可称是富可敌国,一遇到问题就想用钱来解决,也是在所难免。
这个时候紫脸堂的辛家二少爷,一看自己的提议并没有得到回应,他脸上也觉得有些尴尬。
就在这时,旁边的游家少爷见到有些冷场,随即笑着说道:“不管怎么说总要试试才行,辛二少出手倒是不妨重些。”
“若是花费些金钱便能将他拉于马下,那倒也不失为一件大好事啊!”
此时盐井家辛少爷听到尤家给了他一个台阶,他也笑着点了点头道:“那就这么办,若是不成咱们大家再想办法。”
就这样,一条针对赵郡守大人的行贿妙计,在三言两语之间就算是成了。
大家随即又聊起了这位赵郡守随身带来的那些幕僚,说到这里,就见半晌没出声的步少爷开口说道:“我在旁边看着那位赵郡守似乎没什么城府,反而他身后那两个白衣学子看起来气宇轩昂,倒是不容小觑之辈。”
“说不定这二人就是那个通州小儿沈墨派来,给赵郡守拾遗补缺的,可别这让这两个人坏了咱们的事。”
“说到这个赵郡守,到底是什么底细……”此时那位巫山书院的甘少爷也在旁边笑着说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好歹咱们得摸摸他们的路数才是。”
“说起这个,我倒有个办法。”
此时的大地主游家少爷随即又开口说道:“在咱们夔州以南数十里,有一座天造地设的大坑。
东西长七十里,南北宽四十里,就像是一口天造地设的巨井相仿……正好在我家地面上。”
大家听到他忽然说到了大坑的事,都觉得有些跟现在的话题不挨边儿,于是把目光都转向了这位游家少爷。
游少爷笑着说道:“那坑里人迹罕至,周围更是人烟稀少。
在那个挺大的天井里,却有几个江湖人在那里修行。”
“这几个人在那个大井里收徒练功,都修炼得一身奇术。
又因为住在我们家的地面上,我家中对他们多有照顾,所以他们也就成了我们游家的供奉。”
“这次既然想要探探赵郡守的虚实,我不妨让这些江湖奇人潜入那个赵郡守的家中,听听他们到底有什么打算,倒也是个办法。”
听到这里,那位家中开着巫山书院的甘少爷微微皱了皱眉。
显然他对这种出动江湖侠士,刺探人家隐私的行径有些反感。
而那位官宦世家的步少爷却笑了笑说道:“这等江湖人,这时候不用还什么时候用?
不过却需仔细些才是,我看那位赵郡守带来的兵怕都是见过血的,看起来甚是警觉。”
“游少爷说的这几个江湖艺人,别刺探不成,再出了什么意外……”
第3092章:屡屡毒计众纷纭、天坑异人、盐井血盆
“应该不至于。”
游家少爷随即笑着说道:“我家的那几个供奉练得是江湖功夫,高来高去,行若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