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三国:躺平的我,被曹操偷听心声 第336节

曹演爽朗地一笑道:“夫人多虑了,为夫久经战阵,戎马半生,不也一样安然无事么?此番南征,我大魏的军队占据绝对的优

势,高儿又是跟随夏侯将军做参军,不在阵前陷阵厮杀,能有多大的风险?更何况,此次骁骑营也派出了三千骑兵助战,文钦

牵弘、刘靖三位兄弟肯定会照拂亮儿的,你就无需担心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球也就无话可说了,只好是点头同意

郭誉见父母都同意了,甚为欣喜,他知道,父亲肯定会支持自己的想法的,而且在这个家里,曹演的态度才是第一位,虽然母

亲有些担忧,但在父亲的劝说之下,这事也就圆满解决了

吃过晚饭之后,郭誉正准备溜出去,曹演眼皮没抬,沉声地道:“亮儿,你随我到书房来

郭誉搞不清曹演还有什么事,但他还是不敢违拗,老老实实地跟在曹演的身后,进了书房

曹演坐了下来,看着郭誉还侍立在一边,便指着旁边的座位道:“坐。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郭誉的三字经还算没自读,这套礼仪倒是守得中规中矩,得到父亲之命后,他才缓缓而坐

拱手道:"不知父亲有何吩咐?"

曹演沉声地道:“你这次主动请缨出征淮南,为父甚感欣慰,好男儿志在疆场,为国建功立业,所以为父是鼎力支持。

郭誉道:“多谢父亲说服母亲,让孩儿无后顾之忧。

曹演话锋一转,声音也变得有些沧桑:“你母亲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战场之上,那可是杀机重重,一时不慎,便有可能丢掉性

命.....为父亲历过战场,自然知道战场的险恶,一步一杀机,为父就曾几次经历生死攸关之时,所幸有贵人相助,才化险为夷。

你此番出征,千万要小心谨慎,切不可立身险地,为父希望你可以成为一个智勇双全运筹帷帽的智将,不希望你成为一个只会逞

匹夫之勇的蛮将。这些年你读过的兵书也可以车载斗量了,但这次亲临战场,你会发现,战场之上军情讯息万变,再多的兵书也

难以教会你怎样随机应变,许多的战斗经验,必须要在战场上亲身经历才会获得,这是你成长之中的一次难得机遇,希望你可以

好好地把握它,以后你会明白,这将是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郭誉重重地点点头,拱手道:"孩儿谨遵父亲教诲!

严父慈母,这是这个家庭留给郭誉穿越后的第一印象,说真的,郭誉还真心有些畏惧神情严肃,不苟言笑的父亲,那怕平时说

话,也是斥责多于鼓励,但此时此刻,郭誉看到的,只是一个推心置腹敦敦教诲的父亲。

想想他在北t山上被司马师围困时曹演的护犊之情,郭誉眼角不禁有些润湿了,父亲严词峻言的背后,何尝不是一片望子成龙

的4.5拳拳赤心。

论到战场经验,曹演肯定是要比郭誉丰富的多,他也明白,那怕读再多的兵法兵法,学得再精通,窝在家里不出去,终究也只

会成为赵括那般纸上谈兵的人物,想要成为智勇双全的名将,只有在真正的战场之上历练,才会学到真的本领,舍此之外,别无

它徐。

所以郭誉的想法,曹演是极为赞成的,不过有些话还是要告诫他一番,年轻人,冲动有时是好事,但有时却会变成坏事。

曹演看着他,目光深邃而凝重,缓缓地道: "去吧,希望你此行,不会让为父失望。记住,活着回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郭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沉声地道:“一定!”

第三百七十一章泰姊之命

郭誉的调令办得相当的顺利,有征南将军夏侯玄亲自给他来督办,自然要快得很

别看夏侯玄只是一行二品的将军,但大敌当前,他的地位似乎无限地拨高了,就连尚书省中书省的官员,都对他是迎泰巴结

笑脸相迎。

夏侯玄可是有靠山的人,这个靠山还不是一般的硬,所以没人敢驳夏侯玄的面子,何况郭誉只是一个小小的期门督,那怕羽林

军有规定不得擅离职守,但夏侯玄要人,羽林监也不敢拒绝不是。

张统极为羡慕地道:“曹兄,这回你可是走大运了,当了夏侯征南的参军,去战场上镀镀金,回来便可以加官晋爵了,多美的

差事呀。

郭誉道:“你也可以啊,要不我和夏侯将军说说,替你也要个出征的名额如何?

“当直?"张统眼里闪过一抹亮色。

郭誉自了他一眼,道:“这也算事吗?好歹人家夏侯将军位高权重,调你一个小小的羽林郎参24战还是一句话的事,你若直想

去的话,我倒不妨给你说说。

张统关键时候有些怂了,叹口气道:“算了吧,你和夏侯将军交情莫逆,可以呆在中军帐里安然无事地混军功,我们这些羽林

郎,上了战场,最多也就能当个队率,撑死混个屯长,还不是冲锋陷阵的命,那可是九死一生的差事,说不好这回就交待在了淮

南,我可是家中的独子,老爹老妈那一关恐怕就过不了。

郭誉嘲笑道:“没种就是没种,找那么多理由干嘛,好歹你也是张文远的孙子,不觉得脸上滕得慌么?"

张统满脸涨得通红,期期艾艾地道:“这次就算了吧,朝廷出兵也没有征调羽林军,怎么好意思麻烦人家夏侯将军呢,人家可

是日理万机的,何必为咱这点小事上心。

郭誉没有再说什么,毕竟人各有志,中军诸营之中的世家子弟凡是轮到证调的,无不在找门子托关系,尽力地想法留下来

夏侯玄似乎也不太在意,反正他对这些纳垮子弟也看不上眼,他们不想去也正好,省得拖累部队的战斗力,去除掉这些纳垮子

弟,留下的必然是精锐之士。

张统和郭誉一样,也是家里唯一的独子,张辽和张虎父子俩为国尽忠,征战一生,张虎希望唯一的子嗣平平安安,为张家保留

一点血脉,这也无可厚非。

更何况,象郭誉这样主动请缓出战的羽林军官,还真是绝无仅有,郭誉又怎么可能按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张统呢

和张统开了几句玩笑之后,郭誉离开了皇宫,准备去城南的校场报到,正式加入征南的大军

还没来得及出城,就听背后响起了急骤的马蹄声,有人在高声喊着:“子明兄,留步。

郭誉回头一看,原来是羊沽。

他身边还有一人,容貌甚伟,和他一样年轻帅气,郭誉却不识得

"叔子唤我何事?

羊沽埋怨地道:“子明兄调去南征之事也不和兄弟说一声,太不仗义了吧?’

郭誉呵呵一笑道: "我这调令还没办完呢,你咋就知道了?

羊祛道:“别人都是托关系走后门想留在洛阳,唯独子明兄主动请缓出战,这已然成为了洛阳城里的一段佳话,子明兄还不自

知吗?

郭誉还真没想到自己此举居然会闹出如此大的动静,本来再平常不过的事,却传得人人皆知,这还真是非郭誉之所愿,

郭誉拱手道:“我正准出城办理调令之事,有事回头再聊,叔子,你可要准备一桌饯行酒才是。

羊沽呵呵一笑道:“饯行酒你恐怕是喝不成了。

郭誉奇道:“一顿饯行酒而已,你用得着这么小气吗?

羊沾和身边的那位年轻人对视了一眼,微微一笑道: "我和杜元凯已经接受了朝廷的征辟,被辟为从事中郎,随同征南将军出

征,所以我们也是出城接受军令的,正好可以和子明兄相偕而行。

郭誉一愣,按理说这个羊沽已经几次拒绝了朝廷的征辟,这次怎么会改了性,接受了朝廷征辟,而且是担任征南将军的从事中

郎,真是喋喋怪事。

历史上羊沽出仕的比较晚,虽然朝廷几次征辟,他皆不应征,整个曹爽执政其间,他都游离于政权之外。直到司马师去世之后

司马昭执政其间,才官拜中书侍郎,从此青步平云,位列三公。

其实这确实是一件怪事,曹爽当政之时,就已经看中了羊沽的才能,几次征辟,或许羊沽看出了曹爽的无能,不是司马懿的对

手,所以避祸拒绝出仕。

但司马师当政之时,司马家的势力已经是权倾四野了,羊沽做为司马师的小舅子,居然不走裙带关系,谋求个一官半职的,着

实耐人寻味了。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重403点是这次羊沽怎么会主动应征,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改变了想法,郭誉还直是一头墨水

"叔子你不是说无心什途么,这么这一次就爽快地应征了呢,更何况是去淮南打仗,你就不怕你母亲和姊姊担心吗?

羊诡秘地一笑道: "怀不是你的缘故吗,有人扫心你的安危,所以特别让我陪同随行。也算有个昭应不是?

郭誉怦然大悟,敢情这里面有羊徽瑜的缘故,难不成是羊徽瑜听说了自己要出征的事。所以才会派她弟弟主祛来保护自己的

郭誉有些哭笑不得了,这羊徽瑜还真是一往情深,但这次明显是用错了情,羊沾是名将不假,但这个时候他还从来没有从军的

经验,字全是个雏儿菜鸟,让他来保护自己,指不定谁保护谁呢?

而目这羊沽也大听话了。你妹姊叫你上战场你就卜呵。她让你跳必坑是到底是跳怀是不跳

而且郭誉也注意到了羊沾身边的那个年轻人,他叫什么来着?听羊沾刚才说起过,他好象叫杜元凯,难不成他也是被家里人忽

悠着从军来的?

第三百七十二章杜武库

羊沾看到郭誉的目光看向杜元凯,连忙介绍道:“忘了介绍了,子明兄,这位是京兆杜家的杜预杜元凯;杜兄,这位就是我常

提起了高陵侯府小候爷郭誉曹子明,二位多亲近亲近。

杜预立刻是含笑抱拳道: "久仰久仰。

郭誉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杜元凯就是杜预呀,他忙拱手回礼道:“幸会幸会。

这声幸会可不是普通的客套之辞敷衍之语,而是郭誉发自内心的话,杜预可不是一般的人物,而是灭吴的功臣,和羊一起并

列为武庙六十四名将之一。

这个排名可不是民间百姓按喜好排列的,而是经过正统王朝评定选拨出来的,配享与武成王庙,得到历代帝王祭祀的。

武成王即姜尚也,姜尚辅佐周武王灭商,在唐宋以前,姜太公被历代皇帝封为"武圣",唐肃完封姜太公为"武成王",语令京城

首节 上一节 336/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帝国人屠,开局龙象般若功

下一篇:家族百年:从民国开始永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