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成了皇后的御用太监

大唐:我成了皇后的御用太监 第159节

听到柳江承的话,本来就要陷入愤怒的几个老头又冷静了下来,因为他们仔细想了一下之后发现确实如此,虽然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这个侄儿子家主有时候虽然很皮,但是才华和能力还是有的,不然他们也不会安心让他做家主。

所以他们几个人又平静了做了下来,等着柳江承接下来的话语。

看着已经安静下来的一群老头,柳江承这才开口继续说道:“在驿站被进攻之前,业儿收到了一个人的书信,信上说让业儿派人前去驿站支援。”

听完这番话,只见其中一个老头说了一句:“拿结果怎么样呢。”

而老头说完这句话以后看着周围所有人都看着自己,对此他有些不理解,于是开口问道:“在下说的有什么问题吗。”

看着这个老头还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对此,其余的人不由摸了摸额头,皆是有些无奈。

只见又有一个老头叹息这说了一句:“羞于此人为伍啊。”

而听到这句话,之前说话的那个老头立马爆起来就要上前与之干架了,幸好其余几个老头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还是将其拦了下来,这才免去了两个老头的战争。

本来柳江承还等着看戏的,结果被人拦住了,心里想到,真是可惜啊,两个行将就木的老头打架,到最后肯定是两败俱伤,说不定两个还会一起歇逼了,到时候少了两个人自己可以清净好多啊,真是可惜了,对此,柳江承有些痛心疾首的魔羊,那感觉像是女儿被猪拱走了一样难受0 .

而在几个老头拉住了想打架的那个老头以后这才给他解释了一番,于是想打架的老头这才明白是什么个情况,于是羞愧的说不出话来了,不过他却依然是对之前调侃他的老头恨意不减,在他看来,哪怕是他一时没有想到也不能说那样的话啊,实在是太伤人自尊了,于是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两个人依然是眼神中充满了敌意。

等到坐下来之后,之前提出问题的那个老头这才感慨道自己怎么没想明白这么简单的事情呢,不由懊恼的敲了敲自己的头,按理来说自己应该想到这么简单的问题3.3的啊,自己怎么问出来的都不知道,柳业此刻已经在衙门里了,那驿站战斗的结果岂不是不言而喻了,不过他依然是忘记不了另外一个老头的羞辱。

等到一群老头再次做了下来,思考之前的事情。

对于柳江承的话语,几个老头有也惊讶,然后又陷入了沉思.

第二百四十四章 身份的印鉴

对于柳江承的话他们在仔细斟酌着,反反复复的推敲着其话语想要表达的意思。

过了不一会儿,只见第一个老头开口说道:“一个人的书信,敢问家主,那个人的身份是。”

感受到了这群老头似乎已经注意到了重点,于是柳江承笑了笑继续开口说道:“那是一个王爷的书信,并且还带着其能证明他身份的印鉴。”

听到柳江承的话,几个老头震惊的下巴都要掉在了地上了,对此,尽管张着嘴巴,但是却半天都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过了一会儿,当一群老头从震惊中回过01神来好好思考了一番,第一个老头问道:“既然侄儿说这件事跟现在的事情是有所关联的,那不知究竟是有什么关联,难道说业儿救护王爷和保护驿站有功,然后王爷对他产生了怜才之心还是怎么了嘛?”

对于老头的话,柳江承笑了笑这才说道:“敢问各位叔父,你们觉得业儿如何。”

柳江承没有直接说事情,而是反过来问柳业如何,这无疑是一个妙招。

只见几个老头想都没想的就说道:“业儿天资高,实属我们这几代人中第一,吾等皆不如业儿,不仅如此除了天资高,业儿办事能力也强,为人处世极佳,交友能力更是出众,而且眼光也好,我们对此是当未来家主去培养的,不知侄儿为何问出这种大家都知道的问题。”

对于第一个老头的话,其他的老头也点了点头,表示着他们赞同的意见。

听着老头的话,柳江承对此有些好笑,心里想到,真是愚蠢的老头啊,但是他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在这个年代尊重长辈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如果让外人知道一个人不尊重长辈的话,那他在外面的名声就会变得很差,会没有人员,因此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很大影响,所以没有人会这么做。

于是,柳江承尽管懊恼几个老头的愚蠢,但是却也不得不耐心的解释到:“既然各位叔父都如此的认同业儿,那为何此刻有对业儿做出的选择而发怒呢,试问,你们觉得业儿会做把自己家族推向深渊和毁灭的事情吗。”

听到这番话,一群老头这才意识到之前柳江承问那番话是什么意思,但是也没有计较其的奸诈,反过来几个人心中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他们心中想到,是啊,柳业一向聪明,而且在处理与张家的关系中一向做的很好,对此他们都无不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几年前他们家的一个孩子娶了一个很漂亮的妻子,而最后却被张锦强奸了的事情,当时所有的老头都坚953持要和张家玉石俱焚。

当时就只有两个人持反对的态度,一个是柳江承,而另一个就是柳业,按照柳业的话来说就是当时还不是时候,他们与张家的背景相差的太大,这样做无疑是自取其辱。

而且当时柳业还说,不是让大家忘记仇恨,而是把仇恨记在心中,然后将其化作动力为之不断努力,等到时候到了就一击让其付出千倍万倍的代价。

试想,能够在承受这种侮辱的时候还能说出这种话的人会做出冲动的决定吗,想到这里,几个老头似乎明了了一些.

第二百四十五章 落日的余晖

太阳慢慢从天空中最高的地方降落到和地面保持水平的位置,也不过匆匆六个时辰而已,蝉的一生不过七天,小草的生命不过一个春季,人的生命虽然有着百年,可相对于椿的五百年来说也终究太过短暂,所以万物都有着比较,也只有在比较中才会知道更短暂,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人生短短百年的寿命相比于大自然来说又是何其的渺小,而一个人做出的一个决定相对于他的百年时光来说又是何其的不足道栽,所以这辈子哪管他青史留名什么的,只要自己过得开心也就够了,因为不管怎么样,在历史的痕迹中,都是那么的不足说。

落日的余晖照在天空,整个天空都被一种红色充斥着,就像被大火烧过一般,天上的云各种各样的形状的都有,有像动物的,有像树木的,也有像人的,而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也都变成了红色,无形之中添了一股生气,所谓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此刻林轩坐在衙门前的石头上想着远方的两个佳人。

柳家,大堂,一群人还在商量着未商量完的事情。

只见第一个老头开口说道:“既然驿站的事情圆满解决了,那么想必业儿此次立功不小,更得到了一个王爷的赏识,这对于业儿来说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啊々々。”

说到这里,几个老头的眼里都充斥着一种光芒。

对此柳江承也是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

只见又有一个老头说道:“自隋朝开始,到如今大唐已经第二个皇帝了,而几十年以来我柳家已经几十年来没有家中的人在朝中为官了,近几十年来家族中的人做到最大的官也不过是在绛州而已了,而且还是一些不入流的官,如果我们现在能够扯上一个王爷的关系的话,有着一个王爷的帮忙,又有着业儿自己的才能的话,想必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能恢复先祖的荣光了吧。”

听到先祖的荣光,几个老头一时之间心情是无比的振奋,想当年,他们柳家也是当世出名的名门望族,也出过一些惊才艳艳之辈,更实在朝堂上有一定的话语权,而如今呢,最大的官也不过是柳业这个县令而已了。

对于几个老头做梦一般的想法,柳江承自然是极其愿意给他们抛上一盆冷水的,在其看来柳家这些年之所以不比当年了,很大一种程度上就这些老头子顽固的思想导致的,不知变通,不知创新,固守成规,试问这样的人当家做主,这个家族又怎么会有创新的能力呢,想(诺李赵)到这里,柳江承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而对于此刻本该是开心的气氛的,突然柳江承这一声不合时宜的叹气声在整个大堂中就显得格外的刺耳了。

几个老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于是,第二个老头不解的开口问道:“` .不知贤侄为何叹气啊,此刻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好事情吗。”.

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次站起来,开战!

听到老头的询问,柳江承这才开口说道:“其实业儿此次并没有立多大功劳,相反,在业儿率领着人还没有赶到的时候,战斗差不多就已经结束了。”

听到柳江承的话,大堂里的人无比震惊,于是前面开口说羞于此人为伍的那个老头开口问道:“难道是王爷在业儿还没有赶到的时候便已经死了吗。”

其他的老头听到这里,心里无不是震惊的模样,只见第一个老头呵斥了刚刚说话的老头一声并开口说道:“贤弟慎言。”

听到第一个老头说的话,刚刚说话的老头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不管事情究竟怎么样,说这样的话都有可能为他引来麻烦,幸好这是在自家里,如果实在外面的话或许957他此刻就已经要出事了。

说话老头用手遮了遮自己的嘴,然后就看到之前被自己嘲讽的老头对着自己嘲笑的面色,于是乎两个老头忍不住再次站起来要开战。

这可就苦了其他的老头了,之前是拦着一个人,现在是拦着两个人,可想而知,那压力是大了不少的啊,几个老头加起来都是几百岁的人了,尽然火气还这么大,看的一边的柳江承强忍着笑容,想笑又不好笑,憋的实在是难受,虽然早已经见惯了这种事情,这些老头日常性如此,可柳江承还是忍不住想笑啊,别人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自家拥有着这么多老头,宝不宝的不知道,但笑是真的好笑。

就在其他老头拉着两个想要打架的老头的时候,这时第一个老头发飙了,只见其怒声大喊道:“够了,当着小辈和下人的面打架,你们两个可真是给我们柳家长脸啊,你们不要脸我还要脸呢,再打留给我滚出去。”

第一个老头在这群老头里面似乎很有威严,两个想要打架的老头一听到第一个老头发飙的声音立马就怂了,于是各自红着脸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等着所有的老头都入座以后,第一个老头这才(abdd)对着柳江承问道:“不知后面的事情怎么样了。”

看到下面的人似乎都已经安静了下来,柳江承再次喝了一口茶水,这才开口说道:“恐怕各位叔叔确实想像不到是那样的结果,按常理来说既然请求救援了,那么肯定是因为自身整体实力不如对面的时候才会请求救援,而如果自身实力比对面强的话也就肯定是不需要救援了。”

对此,几个老头点了点头,表示确实如此,虽然说之前第一个老头制止了另外一个老头不好的言论,可是说实话他们几个人心中都是这样想的,只是有些事知道归知道,却不能说出口,因为一旦说出口就极有可能给自己或者家族带来麻烦,这也正是第一个老头说慎言的真正原因。

看到几个老头对自己说的话的认同,柳江承这才继续说道:“而实际上呢,真正的结果恐怕出乎各位的意料,在业儿还没到达驿站的时候,这位王爷带着驿站的一群老弱病残竟然打败了吐蕃和吐谷浑几十个个精锐。”.

第二百四十七章 到底是谁

柳江承说道:“时候在我和业儿的聊天中才得知,其实吐蕃和吐谷浑派的并不是一些军队里的精锐士兵,而是其国家暗地里培养的那种特种兵,可是呢,按照业儿的说法,在他赶到的时候远远看见战争已经开始了,当时他还担心这位王爷会不会已经出了什么意外了,这一切的疑惑直到他看到这位王爷骑在马上,身上全部染着敌人的鲜血的时候这才在震惊中放下了心来,业儿亲眼看到这个王爷在敌人精锐的特种兵中拿着一杆长枪肆无忌惮的杀着敌人。”

“最后,在业儿赶到以后这才消灭了最后的敌人,在这一战中,后来统计的时候发现,单单是这个王爷一个人就杀了对面一半的人,而且还生擒了敌方的一员猛将。”

看着下方早已经震惊的没有丝毫表情的一群老头,柳江承心中想到,我的个乖乖,我当时听到业儿说的时候表现的并不比你们好到哪里去。

柳江承继续说道:“所以说,这场驿站的战争其实等到业儿到的时候已经差不多结束了,所以事实上业儿也并没有立了多大的功劳,不过这位王爷对业儿到确~实还是挺看重的。”

随着柳江承说完话以后,大堂里面安静了许久,过了许久许久之后,第一个老头这才开口对着柳江承问道:“不知侄儿口中的这位王爷可是河间郡王-李孝恭。”

听着第一个老头的回答,柳江承惊讶的看了其一眼,心中不免想到这个老头还是有一些见识的吗,只是没有才对而已,事实上,当初他心中的第一个想法也是,是不是河-间郡王李孝恭。

也不怪他们两个为什么会这么想,主要是,即是王爷,又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战力,他们心里实在是想不到还有哪一个人能比大唐开国有着宗室第一战功之称的李孝恭更符合这个要求了。

于是柳江承这才回答着第一个老头的话:“二叔可猜错了,河间郡王又怎么会出现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呢,自然不是了。”

事实上不仅是李孝恭,无论是哪一个王爷大概都是不会出现在龙门县这么一个小地方,如果不是林轩为了寻找薛仁贵的话,他怕是一辈子都不会踏足这个地方。

在林轩看来,西北这里并没有什么好的景色并不适合旅游,不仅如此,而且还炎热,二者虽然是西北,但这里也不是西域几国也不盛产没有,所以说谁没事跑到这里来啊,一切都是为了薛仁贵啊。

对于柳江承的回答实在是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几个老头有些不相信的继续问道:“贤侄可认真确定了,真的不是河间郡王李孝恭吗。”

当然,几个老头会有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因为不相信柳江承的判断,之所以这么问有几个原因,一者柳业虽然能力出众,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毕竟还年轻,对大唐的一些大人物也不是特别的了解,所以即使认错了也是很有可能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们太希望这个人是河间郡王李孝恭了,太希望是柳业得到的是河间郡王李孝恭的赏识了。

不说其他,实在是河间郡王李孝恭的这个名头是在是太响了,李孝恭的名头和能量都太大了,不管是在军中,李孝恭当初立下的赫赫战功,所以其在军中有着很强很强很强的影响力,还是在宗室,在李唐宗室中,李孝恭也是最有力量的一个人,所以如果得到的是李孝恭的赏识,那么以后柳业可以说就前途一片光明啊。

所以几个老头再三询问真的不是李孝恭吗,直到听到柳江承回答了好几遍以后几个老头这才失望的叹气。

感受着几个老头时而天堂时而地狱的心情,柳江承不免有些好笑,不过他也故意吊着几个人的胃口反正就是慢慢的说,不一下子告诉他们,谁叫这群老头平时让他操了太多的心呢。

可是此刻几个老头却顾不上柳江承究竟是什么心思了,他们几个人现在想不通的是这位万人敌的王爷是谁,整个大唐又有几个王爷当的上万人敌这个称呼呢。

这时,之前被说羞于此人为伍的那个老头说了一句:“会是江夏郡王李道宗吗。”

听到这个老头的话语,其他的几个老头心里不由的又变得炽热了起来,而之前想要和这个老头打架的那个老头不由懊恼了一下,心里想到,自己怎么就没想到江夏郡王李道宗呢,竟然让这个臭老头抢得了先机,一想着等下又要看到他嘚瑟的模样,说羞于此人为伍的这个老头心里顿时是无比的难受啊。

而罕见的是,对于这个老头的猜测柳江承继续摇了摇头。

看到上位柳江承的反应,之前说羞于此人为伍的老头先是开心,后是又变得难过了起来。

......... ..... .......

至于开心的原因是不用看着他心中讨厌的那个老头嘚瑟了,难过的是既然不是李道宗啊。

事实上不仅是他,其他的几个老头也是同样的想法,同样的失望,因为在他们看来,不是河间郡王李孝恭的话,那么江夏郡王李道宗也不错啊。

如果说河间郡王李孝恭是宗室第一战功的王爷的话,那么江夏郡王李道宗就是宗室第二战功的王爷了,虽然说后者在军中的影响力或许比不上前者,可那也是不弱多少的啊,而且最关键的是,要说李二陛下最相信的宗室亲王,那么绝不是河间郡王李孝恭而是江夏郡王李道宗。

李道宗自幼便跟在李世民的身后,从在太原的时候开始,从李世民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开始,李道宗跟李渊府上的其他公子都不亲近,唯独喜欢跟着李世民后面追着李世民喊着他堂哥。

可以说,这两个是才是彼此关系最好的人,当李渊起兵反隋的时候,李道宗便拉着一帮子人跟着李世民打天下,多少年以来,鞍前马后,不辞辛苦,大大小小的战役不知参加了多少。

即便是在朝堂议事的时候,李二陛下面对一些大事也都会询问李道宗一句不知承范如何看待这一件事,看清楚,李二陛下称呼的是承范而不是江夏郡王如何看待这件事大.

第二百四十八章 宗室双雄

李道宗,字承范,陇西成纪人,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秦安县人,他是唐太祖李虎的曾孙,北周梁州刺史李章之孙,东平王李绍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堂侄。

你说这跟李二陛下的关系能不近吗,同出一脉的两兄弟,相比于旧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来说,李二陛下和他的感情还要深得多。

而除了这么近的关系以外,李道宗那也可以说是战功赫赫的宗亲亲王,李道宗起身左千牛备身,册封略阳郡公,一生功勋卓著,自李唐起兵以来,参与攻打刘武周、王世充、东突厥、吐谷浑、高句丽等诸多大的战役,小的战役更是多的数不胜数,为大唐王朝的统一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宗室诸位亲王之“九五七”中更是和河间郡王李孝恭两人被称为宗室双雄,唐太宗晚年更是评价李道宗是和李绩、薛万彻二人其名的名将。

至于不知道为何李道宗为什么没有进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不得而知了。

首节 上一节 159/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给皇子讲授屠龙技

下一篇:大唐暴力亲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