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成了皇后的御用太监

大唐:我成了皇后的御用太监 第160节

或许是虽然参与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战役,功勋也是卓著,但是说到底,很多的大的战役他虽然参与了,并且每次都冲在最前列,但是主要的是他并不是这些战役的指挥者,这样看起来他的功勋相比起来,就显得没有那么大了。

比如说,李唐大大小小的战役的指挥者基本上都是两个人,一个是李靖,其被称为军神,第二个就是李孝恭,其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成第二,仅仅只是在长孙无忌一人之后,更是稳稳压住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排在他们的前面,可以想象李孝恭的功勋是多么的大。

相比于李孝恭因为功勋太大而被李二陛下猜忌,同样功勋卓著的李道宗显然与其有巨大的差距了。

所以说,在几个老头心里猜测可能是李道宗的时候,心里不仅没因为不是李孝恭而失落,而且还觉得更加的好,只是最后让他们失望的是也不是李道宗。

最主要的是,除了这两位有着万夫不当之勇的宗室亲王,几个老头实在是想不到还有哪位王爷有着这样的武力值了,李二陛下的几个儿子?想到这里,几位老头瞬间就排除了,李二陛下的儿子能力那不用说都是数一数二的,李二陛下不仅自己优秀,生儿子的能力也是强,虽然几个儿子的能力比不上他,但是比起古往今来一些有所作为的皇帝那也是丝毫不差的,但是这个能力主要是体现在文学上和治理国家上面。

对于武力的话,李二陛下的所有儿子都是一点武力都不怎么会的,也就更加不用说万人敌了。

柳江承看着几个老头心情的大起大落,年纪毕竟这么大了,竟然还要被自己这样刁难,心里不由有些过意不去了,心里想到,这些毕竟还是自己的亲叔叔啊,族中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几位族老了啊。

于是柳江承开口说道:“几位叔父莫要着急,虽然说这位王爷既不是河间郡王李孝恭,也不是江夏郡王李道宗,但是我可以跟叔父们保证,此人对于业儿来说,帮助不仅不低于河间郡王李孝恭也更加不会低于江夏郡王李道宗。”

几个老头本来还处于失落当中,此时听到柳江承的话,瞬间又变得激动起来,他们从来都不会觉得柳江承会在这种事情上开玩笑,而且主人公还是柳江承自己儿子的时候,因此他们再次对柳江承口中的这位王爷充满了期待。

只见第一个老头用着颤抖的声音问道:“不知贤侄此言何意啊。”

上位上的柳江承感受着几个老头那眼神中漏出的毫不掩饰的期待之意,心里对于刚刚自己的刁难有些过意不去了,在他看来,此刻大堂中的这些老头虽然固执而且固执,但是呢他们的本意是好的,为的都是这个家族能够繁荣昌盛能够经久不衰啊,只是他们的能力不足罢了。

对此,柳江承想了不少,过了一会儿这才注意到第一个老头也就是他二叔的问题,于是笑着对着几个老头说道:“这位王爷就是如今大唐第一个异性王,镇北王林轩0 .”

听到这里,几个老头这才想到他们一直以来思考了很久却遗漏的一个人,因为他们一听说王爷首先想到的就是姓李,因为这个贞观初年这个时候所有有王爷爵位的人都是李氏皇族,也就忘了林轩这个人了。

这时一个老头振奋的说道:“可是那个在北境杀得东突厥片甲不留的镇北王林轩。”

对于老头的提问,心情变得不错的柳江承自是连忙笑着对着其点了点头。

再次听到柳江承的承认,几个老头的心情也变得振奋了起来,无他,因为林轩这个人说实话就像柳江承口中说的那样,可以对于柳业的帮助比起李孝恭和李道宗来说属实好的太多。

首先,从镇北王林轩的能力上来看,毋庸置疑,其的实力丝毫不亚于李孝恭和李道宗,甚至犹有过之,而从地位上来看呢,林轩也是李二陛下亲封的郡王,从一品的品级,不仅如此,除去自身的能力和地位,林轩还娶了李二陛下最宠爱的女儿长乐公主,由此可以看得出李二陛下对其的宠幸是多么的大。

不仅是李二陛下,林轩还娶了军神李靖的女儿李英歌,而李英歌又是什么人,她可不仅仅是军神李靖的女儿那样简单,那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国公啊,而且林轩和李英歌最突出3.3的一点是他们还那么的年轻啊。

单单就这个年纪而言,二人就有了如此的地位,这样的人在他们的眼中地位可丝毫不比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李绩、李孝恭等人低啊。

虽然前面说的这些人此刻的官职还是权利已经到了人生的顶峰,可是官职丝毫不比他们低的林轩和李英歌二人还是如此的年轻,未来可期啊。

想到这些,几个老头心里的开心的程度甚至比之前猜测是李孝恭和李道宗的时候更加的高。

在他们看来,只要柳业能够跟着镇北王林轩,那前途也可以说是一片光明,即是不是位极人臣,那也不会差多少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柿子要挑软的捏

上位的柳江承看着开心的一群老头子,脸上却漏出了一丝不合时宜的笑容。

只见其开口说道:“如果各位叔父都觉得业儿的选择没错的话,那么现在就做选择吧。”

听见柳江承的话,几个老头有些不太明白了,只见几个老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到的是疑惑。

于是第一个老头不解地开口问道:“不是说镇北王很器重业儿吗,那如今你说的选择是什么意思。”

听见几个老头的问题,只见柳江承笑了笑。

而几个老头看到柳江承不怀好意的笑容之后,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于是柳江承开口说道:“想必各位叔父不知道,就在今天早上业儿带着三个人从驿站回到了龙门,而这三个人是一男两女。”

几个老头听到这里哪里还不明白柳江承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几个老头陷入了沉思。

而柳江承继续开口说着:“业儿已经做出了属于他的选择,当然了这也只是他的选择,而现在到了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做决定的时候了01,我的想法各位叔父想必已经知道了,现在就看你们怎么想了。”

听完柳江西的话,其中一个老头开口说道:“你的意思是,如今跟张家做对的那个人就是镇北王林轩。”

只见柳江承带着搞笑的语气对着刚刚说话的老头说道:“恭喜你,回答正确。”

在柳江承说完话以后,几个老头陷入了沉思,这个时候到了他们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所以,所谓的做出选择无非是权衡利弊罢了,自古以来皆是如此,无利不起早,商人逐利,而这个时代的所有世家大族就是最大的商人。

这个时候的权衡利弊无疑是在思考亲自林轩还是不得罪张家两者之间挑一个,挑选后者的话,不管这次事情的结果如何,不管林轩是死还是活,张家至少龙门的这个张家肯定是不会存在了,那么这对于他们柳家来说,整个龙门就将再也没有其他的家族与之抗衡了,他们柳家就是整个龙门县的霸主了。

这是一个不会吃亏的选择,只会赚不会亏,但是不好的一点就是,他们很有可能会得罪了林轩,虽然林轩不至于会怪罪他们,但是林轩对于柳业的好感也会先是殆尽,这样的话他们得到的是整个龙门,而失去的是林轩的帮助,失去的是让整个家族通向绛州甚至河东道更甚至于前往朝廷为官的机会。

而如果选择帮助林轩的话,那么就将直接面对张家的怒火,但是他们知道,只要他们柳家卷入这场事故,那么林轩必定不会有事,而相比于张家的后台,林轩的能力无疑更大,更加恐怖,而林轩没不会死,那么整个张家就必定会承受林轩无穷无尽的怒火,甚至是李二陛下都不会放过张家。

堂堂一个大唐的王爷,皇帝的女婿,就这么死在了大唐自己的领土上,哪怕林轩死在与敌国的战场上李二陛下也只会觉得是林轩技不如人,可就这样一个人的时候被自己国家的人坑害死了,李二陛下能够容忍吗,到时候李二陛下愤怒的甚至可能让整个张家陪葬。

即是林轩没死,李二陛下也必定不会让张家好过,毕竟这种事情有一次那么就会有第二次,这种事情一旦传到朝堂上,那些大官甚至人人都会觉得危险,特别是那些李唐皇族,要知道,林轩可跟他们是一样的啊,都是王爷啊,虽然林轩不姓李,但那也是李二陛下亲封的王爷啊,就这么死在了一个小地方,你让他们以后还敢随随便便出去吗。

所以说,不管怎么样,张家的后果都会好。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李二陛下究竟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呢,不用说,龙门县的张家肯定是不会再有了,但是张家可不仅仅是在龙门有势力啊,那可是在整个河东道都是极为强盛的家族啊,如果李二陛下只是处置龙门县的张家的话,那么河东道其他的张家到时候知道了是因为柳家才会导致他们张家变成这样的话,他们会不会对付柳家呢,毕竟虽然最终导致这个结果的人是林轩,但是他们又能拿林轩怎么办呢,林轩位高权重,他们张家拿什么去复仇,但是家族的仇又不能不报,这个时候他们会怎么办呢。

毫无疑问,柿子当然挑软的捏,林轩他们是不能怎么样了,但是他们可以对柳家动手啊,毕竟就凭你龙门一个小小的柳家竟然敢对我张家出手,如果不让柳家受到一定的制裁的话,那么岂不是相对来说任何人相对他们张家出手就出手,这是他们不能忍受的。

所以可以想象的是到时候柳家必定会受到其他张家分支甚至张家主家的敌对,这时毋庸置疑的事。

当然了,这都是一些不好的一面,凡事有不好的一面自然也是有好的一面的。

我们现在从一个角度来分析,就目前来看,张家可以说是已960经将林轩往死里得罪了,所以说假如张家不知道林轩的身份,那么他们不会放过林轩,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有人敢招惹他们张家,而如今这样的人出现了,他们必定不会让其活着走出龙门县,不然那就是他们张家的耻辱,哪怕是有柳家帮忙,他们也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去做成这件事,因为他们知道,这件事情以后,整个龙门就更加没有谁敢跟她们作对了。

事实上,张家也早就对柳家不满了,这些年柳家慢慢的变得越来越好,在柳江承的带领之下,相对于前些年已经好了太多了,而如今呢,柳家的下一代柳业更是极为的出色,哪怕是他们龙门张家这一代最出色的张锦也不能与之相比。

所以说,柳家越来越强,张家不忌惮是不可能的,但是上一次柳家的公子的妻子被张锦强奸,事实上是张家的一个阴谋,因为他们眼中看来,柳家越来越强大,已经成为他们的心头肉,他们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但是呢,柳家在整个龙门县的名声比他们张家好的太多,如果直接对柳家出手的话或许可以解决掉柳家.

第250章 张家家主

但是这样解决掉柳家的话,于情理不合,到时候他们张家必定会受到龙门所有百姓的全部抵制,龙门剩余的其他的家族也会人人自危,到时候那些家族必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必定会利用老百姓的心里来对付他们,到时候他们张家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中。

毕竟当世的所有家族,最赖以生存的基础便是名声,一个家族一旦失去了名声,那么必定难以长久。

虽然说张锦在整个龙门县的名声不太好,但是张家的名声却不会因为一个公子少爷的纨绔而有太大得影响,毕竟世间的世家大族那么多,公子也那么多,有那么一些纨绔的自然也在所难免,这并不影响整个张家多年以来经营的名声,所以说张家不会以不正当的理由去解决掉柳家。

所以他们就想了办法,那就是让张锦去强奸了柳家公子的妻子,到时候柳家不顾一切的向张家发难,张家最终迫于无奈反击,直到最后打到柳家,虽然这一切最初的原因是因为张锦做的事,可是那只是一个纨绔小孩做的事情,而柳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难,难道张家要放弃抵抗吗。

这种事情自然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样的话即使到最后老百姓也不会太怪罪张家的,毕竟虽然最开始是张家的错,可说到底,对于柳家的发难张家不可能不抵抗,这种事情不可能的,所以老百姓们可以理解。

不得不说,这是柳家下的一步好棋,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情是,柳家竟然受了这么大的耻辱都能够忍受的住,这可是相当于骑在他们柳家身上拉屎一样的,而柳家竟然忍住了。

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

错过了上次的机会,张家不知道又要多久才能得到一个好的机会,但是,现在又出现了一个好的机会,柳业竟然因为一个得罪了张家的人而不惜得罪张家,并且和那个得罪了张家的人站在统一战线对抗张家。

这对于张家来说可是一个比上次张锦强奸柳家公子妻子得机会要更加的好,毕竟那一次他们张家只能采取被动的防御态度,而如今呢,他们张家可以主动出击了,不得不说这其中的差距是多么的大。

毕竟被动防御说不定还会出什么意外也说不定,可现在如此好的机会送上了门来,张家是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

只见如今张家的大堂里坐满了人,只见坐在大堂上位的是一个头发和胡须都发白了的老者,这人正是张家当代的家主,张世安,也就是张锦的爷爷。

下位坐的也是张家家主一代和下一代的人,他们这时正在商量着一件事。

在最开始张文秉和柳业在衙门前冲突的时候,便有人送来了消息,而当时的张世安还并没有在意什么,毕竟在他看来张文秉一方占尽优势,到时候柳业一方必定会吃大亏,而那个让张锦吃亏的人也必定会被张文秉捉住。

可是随着消息的一个又一个的传来,张世安,先是大吃一惊,后来愈发觉得事情不对劲。

在张文秉一方兵败如山到张文秉被林轩按在地上摩擦,张世安先是觉得事情不可思议,到后来的他发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相比而言,张家老一辈的人可比柳家老一辈的人聪慧的太多了,这恐怕也是柳家前面那些年一直被压着的原因吧,直到这几年柳江承和柳业的出现才将一直被压制的局面挽回了一点。

于是,当张世安发现整件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坏事的时候,他连忙召集了所有张家如今的有分量的人前来议事。

只见此刻大堂里坐满了人,而且这些人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一丝疑惑,不知道突然之间召集所有人开家族会议究竟有什么大事。

虽然他们也知道张文秉的事情了,可在他们看来,这件事完全是一个小事情而已,完全不值得开家庭会议。

看来,整个张家能够有如此手段又如此聪慧的人也不多,但是有些时候,一个家族总有一个聪慧的人反而比拥有很多聪慧的子嗣要好的多命。

于是张世安坐在上位,此刻他看着下面坐满了整个大堂的张家族人,他心里有些欣慰,因为最初在他刚刚当上家主的时候那个时候张家还是不像这样繁荣昌盛子孙满堂的。

可如今,张家能有这样的强盛,说实话,这跟他几十年以来的努力是脱不开的,所以说,一个家族,只要能出一个一般的人才,就可以保住家族几十年的稳定,而能够出一个出色的人吧那么就可以将家族推向更高的巅峰,很明显,张世安确实是一个这样的人。

于是张世安开口说道:“` .诸位族弟子侄,今天叫你们过来开家族会议,实际上是有一件可以带领我们张家走向更强的事情要发生了,这件事情以后,我们张家将会完全占据整个龙门县,到时候龙门县将不会在有任何一个人一个家族能够和我们张家对抗了々々。”

听到张世安的话以后,下面的一些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大家都没有说话,过一会儿,只见一个很像张锦的年轻的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对着张世安鞠了一躬之后开口说道:“爷爷可是说二伯和柳家柳业这件事情上,实际(诺王的)上有值得我们利用的地方。”

张世安看了看自己眼前的这个小辈,心里有些安稳,要说张世安这辈子最怕的是什么事情,那无疑是家族之中在自己老去以后是否有人能够担得起重任。

而让他欣慰的也是这个点,早些年张锦的才华和聪慧暴露出来,他当时很开心,因为他知道自己张家后继有人了,虽不至于让张家变得更好,但张锦的才华至少能让他保证张家几十年来不落魄。

然后直到后来,张世安的这个孙子显露才华以后,他才彻底放下心来。

张家的这个年轻人名叫张文,是张世安第三个儿子所生的儿子,而张锦也是张世安的大儿子也就是嫡长子所生的大儿子,在这个宗法制度盛行的时代,宗法制度还是特别的深入人心的.

第251章 历史光环

这个时代人人都遵从嫡长子继承制度,不仅老百姓如此,世家大族是如此,哪怕是皇族的继承甚至皇帝的人选也都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度。

特别能证明这一件事情的就是,李二陛下最喜欢的儿子是其和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皇四子魏王李泰,因此李二陛下不只一次动过易储之心,可是李二陛下深深明白自己如果废了李承乾而选择李泰做太子有什么后果。

试想李二陛下是如何夺得皇位的呢,李二陛下本身是唐太祖的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按照宗法制度的话,李二陛下本身是没有继承皇位的机会呢,可是李二陛下最终却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了本来属于李建成的皇位。

正因为如此,李二陛下才更不想宗法制度因为自己而废除,他本身皇位就来路不正,如果还废了李承乾而选李泰的话,那无疑是在告诉他的后辈,哪怕不是嫡长子也是可以继承皇位的,皇位是可以用来枪的,那么以后每一代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所有的皇子都会想要去争夺皇位,因为大家心里都会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凭什么你李二陛下可以抢皇位,李泰也可以,那他们又凭什么不可以呢。

一旦这样的话,那么整个大唐必将陷入无限的皇960位之争中,每一代皇帝的儿子都会处在兄弟相杀的局面,而这样就会导致朝局不稳,朝局不稳则天下不稳,所以李二陛下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是,他本来应该是这样的想法的,也坚定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可是呢,当李承乾摔断了腿之后,李二陛下的这个想法又从心头冒了出来,试想,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被誉为千古一帝,他是那么的优秀,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像他这样优秀,将大唐推向更辉煌的地步,可是一个摔断了腿的太子,身残志坚,这样的人当皇帝是多么的影响皇帝的威严啊。

而且这个时候李泰的才华又慢慢的显露了出来,于是李二陛下便忍不住的对李泰越(abdd)来越好,恩赐也是越来越多,而这些事情自然也是落在李承乾的眼中。

李承乾本来就因为摔断了腿而变得忧心忡忡,他心里也知道一个摔断了腿的人怎么能当皇帝呢,然后这时李二陛下又对李泰越来越好,于是李承乾心中难免产生父皇已经决定把皇位让给青雀的这种想法了。

越是,李承乾变得越来越郁郁寡欢,越来越低迷,也越来越没有心思处理朝事,因此也难免放下越来越多的错误,这些自然也落在了李二陛下的眼中。

于是,李二陛下对李承乾越来越不满,对李泰也越来越好,然后心里就在此动了易储之心,对此李二陛下不仅一次在朝堂之上表明自己想要易储的决心。

而这个时候大臣们是怎么做的呢,以房玄龄为首的一杆巩固之臣,杜如晦、李绩、马周等人跪在李二陛下的大殿外请求李二陛下消除李二陛下的决心。

并且几人苦口婆心的劝说着李二陛下,举了不知道古往今来没有立嫡长子为太子而导致朝局不稳的例子,又给李二陛下认认真真的分析了如果立李泰为太子的话会导致哪一些后果。

于是,在房玄龄等人不知道多少次的劝说中,李二陛下这才消除了心中易储的想法呢。

虽然说后来出了一些意外,李承乾和李泰都死了,当然这些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洛。

首节 上一节 160/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给皇子讲授屠龙技

下一篇:大唐暴力亲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