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175节

两位幼弟不过是总角年纪,视兄长为天,此刻分离心里刀割。

“回去吧!”朱允炆又大声道,“在宫里不要调皮,好好读书!”

龙舟开动,顺着江水缓缓向前。

岸上两位年幼的皇孙忽然挣脱宫人,在岸边跟着龙舟一路飞奔。

“哥!”

“哥!”

朱允炆潸然泪下,别过头去。

~~~~~

第129章 论藩

朝会散去,朱允熥在东宫中接见了从北平返回的,铁铉解缙。

“臣等参见殿下!”

“无需多礼!”朱允熥笑道,“来人,给他们赐座,上茶!”

这两人的年都是回京师的路上过的,一路风霜劳顿,铁铉身强体壮更显精神,而解缙则是有些似乎精神不济。

坐下之后,朱允熥又开口道,“北地如何?”

解缙笑道,“冷!”

铁铉则是微微沉吟,“豪迈!”

朱允熥手指轻轻敲打桌面,略微思索问道,“孤四叔如何?”

“臣观燕王其人,有大才壮志,治下有术,但又桀骜不驯。”解缙开口说道,“若殿下得之,自是安定北疆的良将。若殿下不可得,则恐有掣肘!”

朱允熥不置可否,转头问铁铉,“你看呢?”

铁铉看看周围,“请殿下摒退左右!”

朱允熥一摆手,身边伺候的宫人全部退下,殿中他只有他们君臣三人。

“殿下未来可是要削藩?”铁铉正色问道。

朱允熥注视他良久,点头道,“是!”说着,一笑,“你二人都是孤的心腹,孤的心思你们多少知道一些。将来,孤要削掉大明所有的藩王,军权政权财权皆归于中央!”

此言一出,解缙满眼是光。

而铁铉则是微微沉吟,反问,“殿下,何不用之?”

“你也是博览史书的读书人,自古以来只有桀骜不驯与中央为敌之藩王,可有一心为国的藩王?”朱允熥开口说道,“汉晋之祸,历历在目。再说我大明分封九边,诸位藩王手下都是精兵悍将,只知塞王而不知国家。而内王们,多骄奢淫逸,为当地之祸!而且,这些藩王又生藩王,现在皇族人数不多,国家还可以负担。再过几十年,朝廷拿什么养活这些人?”

对于燕王朱棣,其实朱允熥心中是敬重多过防备,他何尝不想收服这位四叔,为大明的利刃。可燕王是个骄傲的人,满腔雄心壮志,怎会甘居朱允熥之下。

再说,从国家层面讲,分封手握重兵的藩王本就是错的。

老爷子的心是好的,想法是好的。他想的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北方忧患之地,让儿子们带军镇守成为屏障,自己的嫡子为皇帝坐镇中央,未来即便是天下有变,他朱家的江山依然是铁打的一般。

就算儿子中有人不听话,有别的心思,一地的藩王根本不足以和整个大明抗衡。

但这种错不是军事上的错,而是政治和财政上的错。大明现在户部的财政收入折合白银是每年三千多万,除此之外还有专门让老爷子分配的两淮盐税,一千多万。

这么多钱不算少,却只能堪堪持平。除了每年开支浩大的军费之外,还要养活地方的藩王。

朱允熥削藩,并不是因为军事和皇权。而是为了,未来大明的财政。除了真金白银,藩王还要在地方占据大量的土地,侵吞田地,隐藏人口,残民之事常有发生。

有一说一,老爷子的儿子虽然大部分都不错,但那只是在老爷子面前装的而已,他们私底下在封地之中,可都贪婪得很。只不过,老爷子对儿子们偏心,不愿意去问。

一个藩王能生出一堆王爷来,这些人都要中央财政去养,怎么养?

藩王就是大明这条巨龙身上的吸血虫,一个个肥头大耳而对国家没有半益处。

朱允熥要把这些藩王手中的权力财富土地都收归中央,还利于民。

他虽然要削藩,但也会分封。削藩的藩王们,只要是有能力,可以带着子孙还有囚徒罪人之类,为大明的先锋,在大明羽翼之下扩张版图。

他是封藩在外,而不在内!

这只是第一步,削了藩王才能推行他心中谋划已久的新政。重新普及天下人口,清查田亩,释放劳动力,打压无良的官绅。

这个时代,现阶段大量自食其力,自给自足,捐粮纳税的自耕农才是国家富强,稳定的最大依仗。

然后他可以设置关税,商税,开放海禁,促进商业,一手农一手商。

他要打造一个绝代无双,强国强军强民的大明,必须要行雷霆手段。拿藩王开刀的威慑力,远大于空头圣旨。

老爷子希望他做个贤君,希望他做一个圣德天子。但是他要的,不是一个太平天子,而是要做开创时代,引导这个古老国家乘风破浪的帝王。

这些事,一直以来都被他压在心里,只能在无人的时候去想。

现在想起来,朱允熥的脸上,眼中,满是豪情之光。

“燕藩兵强马壮!”铁铉正色道,“殿下若削藩,燕王必反!”说着,铁铉一笑,“燕王其人,若是让他做个富贵闲人,不如杀了他!”

“其实早在老爷子分封之日,这个隐患已经埋下了!”朱允熥微叹,说道,“人都有私心,谁愿意交出手中的权柄呢?诸王之中,燕王军功最重,为人最为敏感自尊。别人或许只是心里暗骂,他绝对会付诸行动。他是宁可玉碎,不可瓦全之人。”

有种人,是天生命硬不肯弯腰之人。朱棣就是那种人,朱标在世他没办法,不得不低头。但是老爷子和朱标都不在了,朱棣绝不会向任何人低头。

朱棣是一种勇士,那种虽千万人,他亦往矣的勇士!

“鼎石!”朱允熥开口对铁铉说道,“孤大婚之后,调你去地方如何?”

铁铉心中一动,“可是让臣去北平?”

“呵呵,还不到去北平的时候!”朱允熥笑道,“信国公汤和已经奔赴福建沿海,组织靖海军。派你去沿海军中,提调军务,如何?”

“臣,定不辱命!”铁铉起身叩首道。

解缙一愣,“殿下,臣呢?”

“你也想外任?”朱允熥笑道。

“臣留在京中,在殿下身侧!”解缙的头摇成了拨浪鼓。

这就是解缙和铁铉的不同。后者务实,前者善言,善大言。

“殿下!”这时,王八耻在殿外说道,“朴公公传皇爷旨意,要见您!”

朱允熥问道,“他说没说什么事?”

王八耻回道,“新任杭州知府张善在奉天殿陛见,皇爷说他算是您的旧臣,让您也去见见!”

张善到了!

杭州那边大杀过后要大治,张善是朱允熥亲自在老爷子那歪嘴点的。浙江财源之地,朱允熥也要有自己的班底。

~~~

服了,彻底服了。。。。

第130章 张善

“孙儿见过皇爷爷!”

“臣,张善叩见太孙殿下!”

奉天殿中,君臣见礼。

老爷子对朱允熥笑道,“这是你点的人,咱让你来看看!”说着,自顾自的翻看起奏折来。

自从正旦之后都是如此,朱允熥会见大臣之时,老爷子在一边旁听。一来有指教朱允熥之意,二来是给朱允熥树立权威。

此时张善坐在御前,老爷子和他说话的时候笑容满满,态度随和。朱允熥一看就知,这是入了老爷子的眼缘。

也难怪,老爷子喜欢那种质朴的官员,张善就是这种,他身上的官服还算整齐,可脚上的官靴却有些破旧。再加上憨厚木讷,犹如老农的脸。正是老爷子心中,那种不善言辞听话肯干的官员。

不过,再见张善,朱允熥心里却是有几分疑惑,都说闺女像爹。张善这张沧桑的脸,怎么生出那么个如花似玉的闺女?

朱允熥在老爷子身边坐下,笑问,“孝先(张善字)几时来京的?”说着,又看看张善,“孤看你,好像比在抚州还瘦了一些?”

张善恭敬的说道,“臣是初八来京!”说着,微微笑道,“殿下风采,更胜往昔!”

朱允熥的语气随和,而张善却虽然本份,但也有几分亲近之心。。上次他见朱允熥时还是吴王,这次吴王已经成了皇储。

再者他已经知道这次能调任杭州繁华之地,是皇太孙定下的。他身上,已经刻上了皇太孙的烙印。

“你家里挺好?”朱允熥又问。

“臣家中一切都好!这次去杭州赴任,臣的家人一并随行!”

“你闺女蓉儿也跟着去?”朱允熥笑道,“她挺好的吧?”

“嗯!”张善微愣,随即道,“是!”

“她比孤大一点吧!定亲了没有?”朱允熥又随口问道。

老爷子正翻看手中的奏折,闻言顿时耳朵立了起来,心中颇有些好奇。好端端的,问人家干什么?似乎上回大孙从抚州回来的时候,说过一嘴。说张善的闺女,不但人好看,又做得一手好茶饭。

“臭小子,莫非心里还惦记人家闺女?”老爷子心里笑道。

“小女尚未婚配。”张善苦笑,“家父前年故去,小女尚在孝中,不便论嫁!”

“皇爷爷,上回您赞不绝口的双黄蛋,就是张善的女儿腌制的!”朱允熥笑道,“心灵手巧!”

老爷子意味深长的点头,对着张善咧嘴笑笑。

其实朱允熥只是随口一问,聊聊家常能促进君臣感情不是。

“这次点你去杭州,你有什么章程没有?”朱允熥继续问道。

“臣,愚笨之人,唯有精忠报国而已!”张善见朱允熥国事相问,郑重的回道。

“你是忠厚老成,心有正气之人。”朱允熥开口道, “杭州天下富甲之地,可官绅瓜葛太深。你去之后,当肃清官场风气,给杭州百姓朗朗乾坤!”

杭州的叩阙大案,在年前发生,月旬之间惊动天下。

“杭州商贾云集,自古就是浙地的财源重地!”张善开口奏道,“臣前几日借阅的户部的杭州黄册,杭州一地七成的土地都用来种棉,只有三成种粮。而周围百姓,也多是男丁务工,女子在家养蚕。”

说着,张善微微迟疑,继续说道,“臣以为,杭州之所以官绅勾结,地方势力庞大,正是因为太富所至!”

“你想说什么直接说!”朱允熥笑道。

这张善还真是选对了,一眼就看出了杭州之所以一窝都烂了的根源。他说是太富其实是含蓄的说法,他心里的潜台词应该是

“杭州出了大案,表面上看是栽赃陷害,实则是官员相互勾结所致!”张善组织着措辞,“而且殿下说,那边官绅纠缠太深。臣愚钝,大概如此种种,都是因为利益一致!”

首节 上一节 175/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