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239节

三军齐呼,“向北!向北!”

~~~~

大军向北,再过淮河。

正值盛夏,淮河旁的稻田郁郁葱葱,风吹麦浪滚滚,与滔滔江水遥相呼应。

淮河边,一条分叉的小河旁,数位农人在田地中忙活着。虽然田长起来了,可是要常看着。看有没有杂草,生没生害虫。

这些农人都身材高大健壮魁梧,可是手上的农活却显得有些不入流。似乎,不是长年累月土里刨食的。

炎炎夏日,汗如雨下。农人中,一头发半百的老翁,从田间地头出来,一屁股坐在大数地下。解开身上的扣子,露出精壮的胸膛,用手里的草帽不住的扇着古铜色的脸。

“他娘的,老子这辈子,哪受过这罪?”

边上,一个老妇给他倒上凉茶,笑道,“种地还受罪?你这辈子什么都没怕过,到老了居然怕干活?”说着,抿嘴笑起来,“不过呀,妾身看来,种地的您,可比当将军的您,要踏实多了!”

这老汉不是别人,正是贬为平民,在老家务农的蓝玉。边上的老夫是他结发妻子,田中忙活的是蓝玉的儿子和儿媳妇们。

尽管有些军中故旧相送的金银,可是地方官看着呢,蓝家也要奉旨种地。

“委屈你了,过这种日子!”所谓英雄柔情,私下的蓝玉,面对妻子总是和颜悦色。

“这有什么委屈的!”夫人笑笑,靠着蓝玉坐下,“这日子挺好,以前老爷您高官显贵的,可妾身总觉得不踏实。现在咱们一家人,虽然日子没有以前富贵,可是胜在安稳。”说着,看看蓝玉,“老爷,您也岁数大了,打一辈子仗,总是不着家。现在老了,能跟家里人在一块,儿孙满堂的您还有什么不甘心?”

当然不甘心,一辈子的雄心壮志,一辈子的功绩被人活生生的抹杀,心里甘心才怪。

可是这些日子以来,蓝玉自己也深思熟虑一番,胳膊拧不过大腿,自己不敢不低头。再说,以往的自己,对功利二字,太过执着了。所以,才招人妒恨,招人猜忌。

吃一堑长一智,人总是能在跌倒之时,看到过去的不足,进行反思。

“你说的对,这样的日子挺好,反正不用操心了!”蓝玉看着田间,跑闹的孙子辈,笑着说道。

“真的?”夫人回头,笑问,“若是朝廷起复您,让您再去打仗?”

“呸,老子吃撑了,还管那闲事!他娘的,卖了一辈子命,这个鸟下场,老子还不长记性!别说起复,就是让老子再领兵,老子都不鸟他,爱谁谁?”蓝玉骂道。

“呵呵!”夫人笑了起来。

这一笑,似乎有些不相信的意思。

蓝玉继续说道,“夫人还别不信,我有半句假话,就”

突然,懒洋洋坐着的蓝玉一下如豹子一样站起,原本柔和的眼神,在瞬间变得充满力量,目不转睛的看着前方。

“老爷!”夫人不解。

“嘘!”蓝玉让妻子噤声,竖起了耳朵。

耳中,似乎有阵阵熟悉的韵律。眼中,渐渐泛起了烟尘。

“骑兵!有大队的骑兵过来了!”蓝玉神色郑重,边上放着的锄头,如战刀一样抓在手里,“夫人,带着孩子们躲起来!”随后,又对田间喊道,“老大,老二,过来跟老子结阵!”

“骑兵?”蓝夫人不是寻常女子,抓着丈夫的手臂,“老爷是朝廷的人?”说着,眼中满是坚决和凄苦,“还不放过咱们?老爷,若真想斩草除根,咱家谁都跑不掉!”

这时,马蹄如雷,烟尘大起,数百骑兵在眨眼之间,从前面冲来,到了蓝玉的跟前。

“是来抓老子的?”蓝玉挡在蓝家众人之前,厉声喝问。

战马停住,烟尘中,马上一员将领,拉开脸上的面罩,大笑道,“老哥,是我!”

“王兄弟?”

蓝玉顿时大喜,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数次和他征伐塞外的王弼。

“你怎么来了?”蓝玉大声道,看看对方周围,“他娘的,不打旗号,仪仗队也没有,穿着普通的盔甲,哪还有点侯爵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个把总!”说着,忽然明白了,大声问道,“咱大明又要用兵了?你是要出征?打哪?可是要出塞?”

“老哥!”王弼笑笑,“你看谁来了?”

谁?

蓝玉顺着对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被骑兵簇拥的中间。一人骑着战马,缓缓而来。

“蓝将军,愿为孤持缰牵马否?”

“殿下!”阳光下,那策马而来的少年,不是朱允熥,还能是谁。

蓝玉一声惊呼,顿时眼眶发红,跪在地上,“三爷!您?”他实在是没想到,朱允熥竟然能来看他,当真是又惊又喜。

朱允熥在马上大笑,微微附身,“当日,你曾言,若孤出征,当为孤牵马,可还记得?”

蓝玉已经愣住了,出征?皇太孙要出征?

见他还在发愣,亲兵统领傅让在边上大声说道,“蓝大叔,殿下代皇爷御驾亲征,征伐高丽!”

“蓝某虽老,愿为殿下牵马!”突然之间,蓝玉疯狂呐喊,“不求别的,甘愿为一马前卒,为殿下冲敌闯阵!”

“马前卒不是大材小用了吗?奉圣谕,蓝玉为随军参赞,侍奉于皇太孙身侧!”朱允熥念完口谕,一挥马鞭,“来呀,给蓝将军披甲!”

“喏!”

两名侍卫翻身下马,分别捧着兵刃和盔甲,大步走来。

“这些,是当日抄家在你家找到的。如今,也算是还君明珠!”朱允熥微微笑道。

蓝玉已经痴了,摸着熟悉的甲胄,强忍着心中的酸楚。

“老大,帮你老子穿甲!”

“是!”

蓝玉站得笔直,长子蓝春帮着父亲,扣上甲胄的扣子,拉紧皮绳子。转眼之间,刚才的农夫,又变回百战的将军。

有些人,天生的宿命就是战死沙场!

“末将不才,愿跟着父亲,为殿下效死!”蓝春大声说道。

朱允熥在战上微微颔首,表示同意,随后拉着缰绳,掉转马头,“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跟上孤,去军中说话!”

“喏!”

蓝玉和儿子答应一声,接过旁人送来的战马。

上马时,蓝玉的身体忽然一顿,回首看着在边上,默默擦泪的妻子。

“老爷!”

蓝夫人福安,带着蓝府的女眷们,大声说道,“妾身,祝老爷(夫君)马到功成,得胜还朝!”

“走了!”

蓝玉大喝一声,拉动缰绳,策马狂奔,“殿下等等老臣!”

第3章 论战

“香!真他娘香!”

大军在夜间停止行军,营帐延绵数里,灯火通明。

蓝玉坐在朱允熥的大帐之中,把浓油赤酱的炖肉拌在米饭里,呼哧呼哧的狼吞虎咽起来。他虽然年纪已经不小,可是饭量比壮年男子还大几分,而且吃的极快,眨眼间连肉带饭一大碗,吃得干干净净。

朱允熥在一旁,捧着一本兵书默默看着。闻言抬头笑笑,又把目光落在书中的文字上。

“怎么,在家连肉都吃不到?”

蓝玉放下碗饭,随后恭敬的坐在朱允熥对面的小马扎上,笑道,“不是没肉吃,是家里老婆子做的饭,清汤寡水吃起来没滋味。臣吃了半辈子大营里的饭,还是这种大油大盐的香,带劲!”

“就是因为你打了半辈子仗,孤才大胆和皇爷爷求情,让你担任随军参赞!”朱允熥笑道,“你先别谢恩,跟孤说说,若是你为帅,此次讨高丽,该怎么打?”

其实怎么打,朱允熥心中已经有了预案。相问于蓝玉,不过是要兼听则明。

“若臣是主帅,就不该宣战!”蓝玉微微思索之后,开口说道,“高丽国虽小,但也算得上硬骨头。殿下领大军从京师出发,再加上辽东的兵马调动,高丽有了防备,就不好打了!”

“兵贵神速,不宣战高丽就不知道,派遣两部精骑为先锋,不用多五千人即可。跨过鸭绿江,不给朝鲜集结的时间和机会,避开坚城,直奔高丽王都。”

“五千人就能搅得他天翻地覆,等高丽集合大军之时,紧随骑兵之后的数万步军,直接掩杀高丽后背,只要打破平壤,朝鲜王都就一马平川。届时,或是城下之盟,或是灭其社稷,就看殿下您的心情!”

说起军事,蓝玉两眼放光。战略布置,兵力调动,兵种配合张口就来,似乎早就盘算好了一样。

他说的战法,让朱允熥想起在东宫看过的一本古书。说的是宋大观二年,金国女真征伐高丽的故事。

当时北方局势不稳,辽国大厦将倾露出败亡之相,结果高丽人想趁机把爪子伸到鸭绿江。

还是部族首领的完颜阿骨打,派他的兄长完颜乌雅束,领五百骑兵赴鸭绿江支援。两边女真部族合兵一处,大概有两千五百骑。而高丽那边,则是一万七千人。

完颜女真不宣战,偷偷跨过鸭绿江,追着对方的块两万人砍。而后高丽不堪受辱集合了六万兵马,想吃掉这股女真骑兵。

结果,两千五对六万,女真完胜,高丽求和。

蓝玉所说和当日完颜女真的战法如出一辙,都是密不宣战,直接攻击,等对方大军集合之后,再进行野战。

“咱大明毕竟是大国,对不臣藩国不宣而战,实在说不过去。这次东讨高丽,孤都费了好大口舌。”朱允熥笑道,“若真是直接开打,怕是朝中的老父子们,要炸锅了!”

话他只说了一半,他也想着来个突袭高丽。可比说文臣那,老爷子那都过不去。毕竟大明,是要面子的,这些事以后要写在史书里,不好看。

“那群读书人,臭文官,就会乱叫唤!”蓝玉斜眼骂道,“当兵打仗的不是他们儿子,他们自然不怕死人!什么堂堂王者之师,呸!能抽冷子捅死敌人,为什么要打招呼!”

“高丽人很能打吗?”朱允熥不愿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开口问道。

蓝玉顿了顿,“还行吧!”马上又继续道,“比鞑子差不少,不过高丽人善射,高丽军中最好的弓手,能射两百步。早在蒙元的时候,高丽就是天下有名的马场,战马高大,骑兵众多!”

这个是事实,现在高丽的战马其实比中原的战马要好。每年高丽进贡的那些良驹,几乎高达五尺(一米五)。

再者,高丽现在的君主李成桂是武将出身,高丽兵马在他整合之下,数次歼灭侵犯的倭寇,颇有战力。高丽境内,能战之兵不下十万。

“其实要怎么打,孤心里想了许久,现在没外人,孤跟你说说,若是有不对的地方,你给指正!”

朱允熥起身,看着帐中的地图说道,“等咱们大军到了辽东,高丽那边肯定已经知道信儿了,再调遣兵马!”

“以高丽人的性子,肯定会先在鸭绿江退却,一边准备迎敌,一边拼命的给老爷子上表请罪,拖延时间!”

“雷霆之势速战速决是不用想了,孤打算派两部骑兵绕后,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大军缓缓向前。”

说着,朱允熥抽出宝刀,指着地图一地说道,“大军先进安州,然后直接兵发平壤!”

蓝玉想了片刻,开口道,“高丽断不能容平壤陷落,肯定会调集大军阻挡殿下。届时,更不能速战速决,若是战事拖到秋天”

“还有另一路!”朱允熥笑着,把手中宝刀指的方向,换个地方,“高丽数州,乃是高丽境内最大的海港。孤已命信国公汤和带福建靖海军,并统领山东卫所兵马,战船三百艘,从海上攻打此地!”

“啊?”蓝玉忽然怔了片刻,随即咧嘴大笑,“殿下正面战场吸引高丽主力,然后背后直接捅他们一刀。一旦大军上岸,高丽王都就像个没穿衣服的娘们,咱们想”说着,急忙请罪道,“殿下莫怪,臣在军中粗俗惯了”

朱允熥不以为意,笑道,“高丽原来的都城是开京,现在已经迁都汉阳。哼,前番李成桂那厮为了拍皇爷爷的马匹,改名汉城。汉城,比开京还好打!只要信国公能上岸,不管能不管打下,高丽必定回师救援。”

说着,朱允熥手中的宝刀再次变换方向,“他们一动就会把后背露给咱们,还有孤派出去作为牵制的骑兵,可以追着他们屁股咬。届时汉城城下,孤要让高丽这点家底儿,全化作一捧黄土!”

看着意气风发的朱允熥,蓝玉心中五味杂陈,久久没能说话。他打了一辈子仗,朱允熥所说的战术搭眼一瞧,就一目了然。只是他没想到,才十几岁的半大小子,居然能想出这种战略。

首节 上一节 239/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