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261节

“以为咱不知道他们那些腌臜事,不知道他们怎么坐地起价,盘剥百姓的是吧?以为咱不知道,那些开丝场的,开布场的,拿人当牲口使是吧?”

“国家给他们好处,他们不领情,拿这种好处当天经地义。”

“缴税是才是天经地义,取之于民用之民。”

“自从咱大孙提出天下驿站改邮以来,河道清了二十三段,官道修了四十八处,累计征发民夫二十余万。”

“这钱哪来的?都让朝廷找种地的百姓要吗?种地的百姓,一辈子都不离开家门口三十里。哦,他娘的,朝廷修了水旱路,你们商人得礼了,还让种地的掏钱,好事都让他们占了?丧良心不?”

殿中,满是老爷子的咆哮。群臣低下头,谁都不敢开口。

“咱大孙跟咱说过,商税,农税是大明的两条腿,少一条,这大明早晚要瘸!”老爷子几分愤怒的说道,“才开国不到三十年,就这样了。要是三百年,恐怕皇帝都指使不动了!”

这时,朴不成从殿外进来,跪奏道,“皇爷,几位大人受刑的大人受不住,已经去了!”

“死的好!”老爷子端起茶喝一口,“吏部!”

吏部尚书凌汉出列,“老臣在!”

“外边那几个,屁股歪心不正的玩意儿,夺了他们的恩科!”

众臣心中惊骇,人被打死了不算,还要剥夺官身,日后下葬连官面文书都不许有,以百姓下葬。

“臣,遵旨!”凌汉以头铁闻名,但不是傻子,知道这个当口老皇爷说什么听什么就是,万不能顶着来。

可是随即,老爷子又有些生气的摆手,“算了,算了!那啥,拉下去好生安葬,家里给些抚恤银子,该立碑给立碑,活着时候糊涂蛋,别让他们死了,还连累自己家的名声!”

“哎!”说到此处,老爷子又叹息一声,拄着额头,“咱这暴君的名声,挨他妈落就落吧!可是这些人,他们傻不傻?寒窗苦读十年,祖宗保佑高中恩科,才能入朝为官。”

“做了大明的官,还要帮那些商人们说话。不但说话,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傻不傻?还以为自己是忠直之臣,其实是被人家拿着当枪使?娘的!”

随后,老爷子怒气不减,皱眉问道,“刘三吾,外边那几个,是你们浙东出身的官员吧?”

中书舍人刘三吾出列,“回陛下,是。”说着,顿了顿,“他们几人,平日才学兼优”

“咱听说他们也都出身地方大族,家里都有产业是吧?”老爷子打断刘三吾,继续问道。

刘三吾微顿,“是!”

“查查!”老爷子大声道,“传旨,让锦衣卫去查。若是他们几人上书,是有人撺掇。背后之人,全部就地正法,家产充公,妻女发配。财产中取一成,分给外边死那几个!”

群臣沉默半晌,齐声道,“陛下圣明!”

“商税,必须收,谁反对咱就砍谁的头!咱是粗人出身,不懂那么多弯弯绕。讲不清道理,咱就动刀子,看是他们的脖子硬,还是咱的刀子利!”

老爷子杀气腾腾,“咱宁可落下骂名,也不能把大明财源,都强加在普通百姓农人头上。”

说着,一挥袖子,“散朝!”

群臣潮水般退去,留下一地冷汗,在金砖上发亮。

老爷子疲惫的往后一仰,靠在龙椅上,自言自语道,“都他娘的指望不上!一群瞪眼吃干食的杀头货!”

说着,又坐直了身体,看着御案上,单独放着的,朱允熥的问候折子,脸上露出些笑摸样。

“还是咱大孙好,外头带兵打仗呢,还知道惦记咱这老骨头!”

心里想着打开奏折,朱允熥那熟悉的笔迹,让老爷子有些心酸。再看上面,对自己的关心,想念之情溢于言表,顿时心中一酸。

“傻小子,啥时候回来呀!”

打开奏折,一边想一边再细细的看了起来,“爷爷,孙儿没给您丢脸,打得高丽人溃不成军。”

“大明儿郎们都是好样的,四叔也是好样的。孙儿记着您的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孙儿坐镇中军,四叔冲锋陷阵,您的一儿一孙,给咱朱家扬名立万!”

老爷子笑着点头,嘴中自语,“好样的,都是好样的 !”

“孙儿在外,不能每天侍奉爷爷,心里十分惦记。天热,您别总穿粗布衣裳了,换丝绸的吧。穿着凉快,不黏身。您一辈子简朴,到老了别再苛待了自己。咱朱家家大业大,穿点丝绸,穷不了!”

“顿顿还喝酒吗?少喝点,伤身体。要真想喝,等孙儿打完了仗,回去陪您喝!”

老爷子脸上带着些感受到儿孙孝意的满足,笑道,“傻小子,就知道问咱,也不知道问问你那大肚子的媳妇!”

然后,老爷子接着往下看,笑容越发的灿烂了。

“爷爷,等孙儿得胜回朝之后,请您泰山封禅可好?”

“您布衣提剑起淮西,扫平南方兵乱,提军北上。推翻蒙元暴政,还天下百姓朗朗河山。”

“又出兵远征,拒胡人刀兵于国门之外!”

“收复燕云十六州,打得胡人闻风丧胆。”

“轻徭薄役,与民休息。”

“现在又有了孙儿为您灭了高丽的功劳,这些事桩桩件件,咱都写在泰山,昭告天地,可好?”

“呵呵!”老爷子笑容更胜,看着信摇头道,“不行不行!咱可没那厚脸皮!再说,那得花多少钱呀!”

第34章 父子之盟

就在大明京师,因为实行税法而纷乱之时,高丽境内,明军长驱直入,直达汉城最后一道屏障,汉江分支,临津江。

这条江距离汉城以北,只有一百多里。

明军沿江扎营,营垒数不胜数,望不到尽头,漫山遍野都是大明的日月战旗。平壤城下歼灭高丽主力之后,高丽再无可以和明军野战的精锐。

即便是高丽王京中还有四五万精锐之师,可以召集十几万高丽军民,但是面对大明的大军,他们只能选择退守。最重要的是,平壤一战,高丽打光了手中的骑兵,现在在汉城附近,呼啸疾驰的,皆是大明男儿。

朱允熥驻马江畔,看着江波荡漾,再看漫山遍野,满是矫健的大明男儿,不禁有些心怀激荡。

此江临津,从北到南,贯穿高丽,也堪称壮丽。可在其他人的心中,没什么印象。在他心中,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在后世那场堪称中华儿女站起来的伟大战争中,英勇的中华战士们,就是在这里,沿着这条江,攻占了汉城。

而后在敌人的强大炮火之下,汉城几度易手。但英勇的中华儿女,无数次的顶着敌人的飞机,巨炮。沿着这条江,不断的向前冲击。

伟大的中华儿女,让狂妄的麦克阿瑟喊出了这是联军的生死阵线,绝不退让的口号。

那些华夏儿女,就沿这条江,一次次的冲锋,厮杀。直到完全打碎了,敌人以汉城为根据地,整兵再战的作战意图。

更让不可一世,称霸世界的敌人意识到,眼前的中华的儿女,已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模样。昔日,他们一条军舰,几门火炮,就能让我们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被他们予取予求的时代,已经他妈的过去了。

他们打不下去了,不但不敢再打,还要在谈判桌上签字,在停火协议上盖印。

积贫积弱的中华,百年血泪屈之后,华夏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新生。

更让那些洋鬼子,再不敢犯我半寸国土!

谁敢再说我们是东亚病夫,尝尝我们的刺刀!

但是,那种壮烈,那种牺牲,那种种的种种,都是鲜红的,华夏儿女的热血呀!

战马信马由缰,走到江畔,俯下头颅,饮着清澈的江水,眼睛有些发红。

这一世,这里不会再成为华夏儿女,挥洒热血的战场。只会成为,乐土!

“殿下!”亲卫统领傅让,小跑着到了朱允熥身后,轻声道,“有高丽豪族来投!”

明军一路南下,眼看李氏高丽大势已去,高丽的豪族纷纷前来劳军,表达归顺之意。高丽士绅百姓,还真有些喜迎王师的样子。

“李景隆!”朱允熥依旧看着江水,淡淡的说道。

“臣在!”李景隆小跑着过来,笑道,“殿下有何吩咐?”

“你去见见,好言安抚一下。不过,告诉他们,王师耗费巨大,他们也要表表孝心!”朱允熥一笑,“让他们知道,大明这个爹,不是那么好认的!”

李景隆拍胸脯答应,“殿下放心,臣晓得分寸!”

而傅让的脸色有些怪异,继续开口,“殿下,不但有高丽的豪族大户,还有几个自称是原高丽王族的后裔,求见!”

高丽的国祚从高丽太祖王建开始,历经数百年,子孙繁多。虽然被李成桂取而代之,但在国内依旧有着大量的支持者。李氏上位之后,对高丽王家的子孙,更是大加屠戮。

不过,朱允熥对王家一点好印象都没有。

蒙元时,高丽王就是蒙元的狗,不但要和蒙元和亲,历代的世子也都要进大都为质子,为蒙元皇室充当宿卫。

当初天下尚未一统之时,高丽王不但直接派兵,帮着蒙元镇压中原各路义军,更是当大明北上之时,出兵阻挠。

不过嘛,王家现在还是可以拿出来,当个贞节牌坊用用。

“都让曹国公去见!”朱允熥沉思下说道,“孤不是他们想见就能见的!”

“殿下说的是!”李景隆笑道,“殿下何等身份?臣也不着急见他们,晾晾再说!”

“反正这些事都你来做,何时见他们,说什么话,你自己看着办!”朱允熥拉下缰绳,马蹄带起些许的水花,“孤只有一条,要让他们心悦诚服!”

几人说话之时,朱棣,蓝玉,傅友德,王弼等人从远处下马,大步过来。

“殿下,臣探清了!”

王弼先开口说道,“臣带着斥候,周边百里都勘察过。高丽王都坚壁清野,城门都用石头堵死了。”

傅友德也开口道,“臣听闻高丽王京内,尚有可战之兵五万余人,十万百姓。看来高丽李家,是打算据城死守!”

朱允熥的神色有些凝重,战争并不一定看对手的兵力多少。汉城是李氏的大本营,若真拼命的死守,占据天时地利,只怕明军的伤亡也不会小。

“殿下可是要派人劝降?”傅友德顿了顿,继续问道。

“不行!”朱允熥说的斩钉截铁,“此战,必破城!”

“对!”朱棣开口大笑,“灭国之战就在眼前,不破城算什么灭国!”

“报!”

朱允熥刚要开口,又一亲卫快马而来。

“殿下,高丽王派了求和使者,在营外捧着国书印玺求见!”亲兵跪地奏道。

“曹国公!”朱允熥不耐烦的摆手,“你去!”说罢,跳下马,拉着蓝玉等人到一边,“来,几位给孤说道说道汉城的城防,咱们研究下怎么打!”

见朱允熥让自己去见高丽使者,李景隆心中有些失落。灭国大战在即,他哪有心思见那些高丽使者。

不过转念一想,还是殿下爱护我呀!

高丽人求和,肯定少不了金银之物,我去见的话,怎么不落下一些!

于是,李景隆眉开眼笑的带着亲兵,打马回营。

进入营中,李景隆命人擦亮自己的铠甲,在帐中端坐。稍候片刻,一个垂头丧气的高丽使节,在亲兵冷冽的目光中,低头进来。

李景隆一看,不禁莞尔,来者还是熟人。当日在京师,给他送过金票的高丽大臣,朴半城。

后者,显然也认出了李景隆,脸上露出几分喜色,“小国下臣朴半城,参见天朝公爵!”

说着,就是大礼相拜,谦恭的跪下。

首节 上一节 261/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