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519节

傅让站在原地,看着蓝玉倔强的背影,朝身后挥手,“上!”

瞬间,听到他的声音,蓝玉预感到了什么,手掌往腰刀上摸,“谁他妈敢哎,小兔崽子,小王八蛋,小嘎吧死的”

七八个精壮的亲兵们,快速冲过来,眨眼之间死死的保住蓝玉的手脚,抬起来往后走。

“哎,哎,哎!”

蓝玉挣扎着,却无计可施,边蹬腿儿边大骂,“遭娘瘟的,敢跟老子动手?老子上阵杀人的时候,你们还过门槛刮卵蛋呢放开,放开,放开!”

“皇太孙殿下还说了!”傅让看着挣扎的蓝玉,轻声说道,“难道,您就不想再看看他吗?”

“您就不想,再看看那个,一直被您呵护记挂的孩子吗?”

“您就不像,再听殿下教您一声,舅姥爷吗?”

顿时,蓝玉不挣扎了。

“殿下还说,人这辈子,早晚有死的那天。”傅让继续道,“生老病死,谁都没办法避免。生老病死,更不是一死了之那么简单。”

“您死了简单,活人呢?”

“看不着您,活人以泪洗面,他们惦记呀!”

“病的人,都不是为了自己活着,都是为了活人活着。您不负责任的了断了,可活人要留下一辈子的遗憾。”

说到此处,傅让走到蓝玉身边,“蓝帅,末将奉东宫口谕,护送您去曹国公处。”

“曹国公也得了旨意,带您回家!”

123 凯旋(1)

又是一年年关降至,京师之中愈发的繁华热闹。

喧闹的节气之中,除了因为即将到来的春节还有传至京师的捷报,更给今年的年关,增加了许多的喜庆。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到处都是兴高采烈的议论声。

“一战歼鞑子十万,这下看他们还敢来咱们大明撒野不?”

“嗨,说起来这也是咱们大明必胜之仗,也不看看是谁打的?”

“啧啧,朝廷派了两个国公,三个亲王,还真是看得起鞑子!”

“二十万大军,横扫千军,这军威真是古来少有啊!”

“前朝大宋是根本跟咱大明比不了的,上不了台面。咱大明武功,如今也算雄迈汉唐了对吧?”

历来天子脚下都是首善之地,京中百姓议论起这些来,都是在俱有荣焉之中带着些评头论足。

而且,这些年来,大明对外用兵鲜有败绩,更是让人觉得这样的胜利是理所应当。

但,捷报传入宫中,朱允熥却不这么看。

~~~~

“死的人太多了!”

御花园边的乐志斋中,朱允熥放下手中的捷报,脸上的表情有些阴郁。

“曹国公李景隆部,居然折损了四成!”

“原辽王的广宁卫残了!”

“燕王朱棣所部,也伤了筋骨!”

朱允熥端坐在宝座上,身前几个包裹锦缎的圆凳上,五军都督府徐辉祖,常茂,耿炳文等人,吏部尚书凌汉,户部尚书傅友文等数十人沾着半个屁股,恭敬的应对。

徐辉祖想想,正色道,“鞑子骤然而来,辽东那边没什么准备,所以才先损失惨重。不过此战我大明一举歼灭了兀良哈部,消灭了辽东方面的威胁,不说是一劳永逸,也是除却一心腹大患!”

说着,沉思下继续说道,“其实战损比,还算是能承受的。臣说句不恰当的话,打仗哪有不死人,一战保辽东数十年太平,这个账,也还算值得!且不说,以前要连年防着他们来,就是每年给辽东那边的军饷钱粮,都是个天文数字!”

听起来可能让人有些不舒服,但军国大事就是如此。莫说是千万人,就是十万百万人的生死,其实在统治者的眼里,也不过是个数字。若是这些人的死,可以换来永远的盛世太平,他们绝对丝毫不吝惜。

史书上只会记录帝王将相,何时记录无名小卒?

再说,已经死了那么多人,继续为死人感伤也是本末倒置的事。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理善后,还有大战之后的其他的问题。

朱允熥沉思片刻,其实他从徐辉祖的话中听出了其他不同的东西。

一是兀良哈部已名存实亡,那朝廷下一步的动作是什么?

二是,既然兀良哈部对辽东根本形不成威胁,那朝廷每年对辽东各藩军卫的巨额军费,是不是可以?

甚至说,被打残的辽王会宁卫,要不要补充重建?

还有燕王朱棣?

“十五叔这一战身先士卒,孤看了颍国公的战报,身为动容!”朱允熥习惯性的用手指敲打桌面,缓缓说道,“最危难时,十五叔甚至说把王妃送往京师,要战死在边疆!”

“大明有如此贤王,何愁边疆不稳,蛮族不平?”朱允熥继续道,“十五叔的会宁卫要尽快重建起来,补足兵马。”

说着,他手指顿了顿,继续开口道,“传孤的旨意,皇十五子辽王植,带管辽东军务,执掌辽东都司,麾下兵额可从辽东都司,铁岭卫,北平卫,乃至开原卫等地抽调!”

话音落下,文臣们还不觉得什么,但武臣们已经听懂了东宫皇太孙发出的信号。

此战之后,辽王朱植将取代燕王朱棣在北方边疆的地位。

“此战虽然是兀良哈挑衅我大明天威,但孤听说还有些鞑靼人在其中煽风点火?”朱允熥的语气忽然变得不善起来,眼神冰冷,“哼,我大明这只老虎,才打了个盹儿,就以为我们是家猫了?”

“早先秦王二叔在时,每年秋天结合边关各塞王兵马,巡视塞上,震慑草原各部,让其不敢轻举妄动。不过才一两年没给他们眼色看,他们就猖狂至此!”说着,朱允熥环视群臣,“传旨,晋王棡乃诸皇子亲王之中最长,更是孤的亲叔,担前秦王之责,总领各藩兵马,连年巡视塞上不得有误,辽王副之!”

“另,令宁王权整军备马,来年开春奔袭鞑靼部。犯我大明者,血债血偿!”

“喏!”五军都督府众将,自徐辉祖一下纷纷应答。

此时文臣们也听出些言外之意来,此战之后晋王朱棡和辽王朱植将成为边疆塞王之中风头,权柄最盛者。

对于这个结果,文臣们是十分赞同甚至满意的。辽王朱植历来对朝廷中枢恭顺,晋王更不用说,皇太孙的亲叔。

“还有件事!”朱允熥的目光看向文臣之中,对户部尚书傅友文开口道,“战死将士的抚恤,一分都不能少。”

傅友文微微一笑,“殿下,若是别的事儿,臣定然要说没钱,要说户部还有窟窿。可涉及到将士们的抚恤,户部就算刮地三尺也要凑出来!”说着,目光看向徐辉祖等人,“不过,臣等文官,只是负责散财,具体的发放还要看五军都督府的各位大人,到底能不能全到将士们的手中”

这话,别有意味。

而且猝不及防之下,让徐辉祖等武人顿感错愕。

“傅尚书啥意思?”武臣之中,靠后位置的长兴侯耿炳文不悦开口,“您的意思是,我们这些人喝兵血喽!”说着,对朱允熥开口道,“殿下,五军都督府历来的账目都有据可查,一斤米一匹布都是册录在案的。我等武人虽然不大通礼,可不像有些黑心官,什么钱都敢伸手?”

此刻,武人们都反应过来,对着文官们怒目而视。

吏部尚书凌汉开口道,“诸位稍安勿躁,傅尚书不是说你们喝兵血。而是说,此等事户部不过是过路财神,要多少发多少都是你们做主,别人只能看着说不上话!”

说着,笑道,“按理说这等事应该是兵部会同户部协同办理,清点伤亡发放抚恤。”

“遭瘟的书生对咱们开炮了!”

武人们瞬间明白了这些文官的用意,文官们已经不满足屈居武人之下,开始对武人的权力指手画脚了。

宝座上的朱允熥,则是若无其事的喝茶,似乎什么都没听到。

这不是他的授意,自他执政以来,文官集团的话语权大增,但武人集团因为和他亲厚,由他撑腰也越发的恣意。越发的不把文官集团放在眼里,傅友文和凌汉之所以当场含沙射影,正是因为他们对武人集团的不满。

开国勋贵已老,文官们以为压在他们头上的大山终于可以滚蛋了,却愕然发现,这些走上前台的二代武人们比他们的前辈,更加的难对付,甚至更加激进。

文和武总是要相争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五军都督府是国朝初年就定下的,几位大人若是不满,何不对皇爷说!”长兴侯耿炳文冷声开口,“若是不敢对皇爷说,那我把那些老军侯们都叫来,诸位和他们讲?”

124 凯旋(2)

闻言,文官们的气势为之一滞。

跟那些老杀才讲?那不是等着挨喷吗?

那帮人是能说理的人吗?是能说得通的人吗?

早些年太子朱标在世的时候亲近文臣,都跟踩了他们尾巴似的,不住的在太子耳边说什么,大明朝都是武人打下来的,殿下莫听那些遭瘟的书生瞎糊弄。

更何况现在?

文官们只是气不顺,没傻到跟那些老杀才硬顶的地步。

“够了,成何体统?”朱允熥开口呵斥,“在孤面前唇枪舌剑,你们还真是出息?”

“臣等不敢!”众人赶紧请罪。

大明的五军都督府是文官们的心头大患,但对朱允熥来说却不是。五军都督府看似庞大,其实其中分化的十分细致,根本没办法对皇权造成威胁。

“说抚恤的事,你们拐哪里去了?大明朝才多少年,就要当着孤的面来一场文武之争吗?”

其实事情的根子朱允熥心知肚明,这场对兀良哈的大胜是他这个皇太孙真正 执政之后,第一场大规模对外战争的胜利。

这种胜利让刚刚似乎看到曙光的文臣们,再次感到了危机。

因为功劳都是武人们的,和他们没关系。

“大明有两条腿,一条是文,一条是武,两条腿走路,大明才能走得稳当!”朱允熥继续开口道,“没有武人保家卫国,谈什么国泰民安。没有文官们治理天下,哪来的钱粮给武人打仗?”

说着,朱允熥叹口气,“在孤心中,你们就好像两条腿,两只手缺一不可。这次饶了你们,下次再在孤的面前如此互相讥讽,罢官治罪,不管是谁!”

“臣等遵旨!”

这样的事,其实就算以前在老爷子面前也经常发生。大明朝武人桀骜,文官头铁。双方只要稍后不合,就是互相针锋相对。

“抚恤的事是其一!”朱允熥继续道,“所有战死将士的名字,刻于石碑上,供奉英烈祠享受千秋香火!”

“殿下厚恩!”武臣们闻言,齐齐行礼称颂。

这时,太监王八耻躬身,踩着小碎步,捧着一份文书进来,“殿下,八百里加急!”

朱允熥接过,脸上顿时满是笑意,开口道,“李景隆的折子,再有两天就到京师了!”说着,朱允熥想想,“大胜之后班师回朝,孤当亲迎!”随后,放下折子,郑重道,“传孤的旨意,开大明门,三军将士从大明门进城!”

~~~~

“没这规矩呀,国朝以来得胜还朝,走的都是德胜门呀!”

“大明门那是皇上走的呀,这不是”

这份口谕一出,又是引爆京城。

街头巷尾都是议论纷纷,只要人们凑到一起说的就是这样的话。

尤其是临近年尾,街面上买年货的爷们本就多,走累了坐在茶楼里,便三五成群的开始议论。

首节 上一节 519/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