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75节

“你俩人好大的胆子!赈灾不利也就算了,还惹出了民变,吴王钦差都来了,谁能保得住你们?”

“袁藩司!”同知李泰上前几步,懊恼地说道,“谁知道这灾情来的如此之大,如此之急。再说,这大明这么大,哪年没点天灾人祸?下官等也是措手不及呀?”

“凭你说这个话,这个官就不该让你当!”袁文庆大怒,“什么叫哪年都有天灾人祸?那别的地方怎么就没出事,偏偏你抚州出事了?”

说着,袁文庆的表情变得咬牙切齿,“出了事你们不解决,还要故意隐瞒,层层遮盖。把本官都给带进来了,让本官保你们,谁来保本官?”

“大人,大人!”通判张文义也上前,苦苦哀求道,“大人,看在往日下官等尽心巴结的份上,您务必要救我们一救。”说着,一个五品官员,居然哭出声来,“罢官免职下官等都认了,千万别让锦衣卫拿了我们!”

“本官以前真是瞎了眼,竟然看上你们两个蠢材!”袁文庆看着身前跪着的二人,像是两条狗一样屁股高高翘起,冷声笑骂。

又贪,又蠢,又无能。

不出事的时候胆子奇大,出了事就知道哭,就知道求。一点担当和用处都没有。

这两人都是袁文庆在地方上的心腹,这些年无论要钱,还是要物,这两人都是尽心尽力,丝毫不敢怠慢。

平日袁文庆对他们也是多有袒护,可是现在袁文庆却恨不得马上杀了他们,以泄心头之愤。

不过,稍微冷静下,袁文庆知道现在不是杀人的时候,杀了他们抚州现在就没人办事了。

吴王都忍着心中怒气,就是因为灾情第一,先处理灾民再处理官员。

处理官员?

袁文庆脑中忽然浮现出刚才朱允熥,那似笑非笑却又让人胆战心惊的脸。吴王从京城来,肯定是要杀一批的。

那么杀谁呢?

自己是三品的大明一省布政司,在朝中不是没有跟脚的人。听说皇爷有心立吴王为储君,吴王地位尊贵,但想必夹代里现在还缺乏可用之人。

那么自己若是有投效之心,吴王肯定会保自己一下,不让自己这个布政司太难堪。

而一旦灾情有了好转,自己再上折子给老皇爷,把吴王好好夸上一番。搭上吴王这条线,这次的坏事兴许就变成好事。

吴王最看重什么?灾民!

稍微一琢磨,袁文庆心中有了计较,看着脚下的两位官员,面色忽然变得柔和起来,“你们起来吧!”

“藩司大人!”

“起来吧!”袁文庆叹气道,“你二人这些年跟着本官,鞍前马后的伺候,现在出了事,本官自然是要保你们!”

李泰张文义二人,顿时狂喜。

“吴王看重的是灾民,当务之急,你俩要好好办差,他说什么,倾尽全力去做。”袁文庆继续开口说道。

“下官一定!”二人连忙答应。

他二人虽然官不大,但是在本地盘根错节,能爆发出莫大的能量。不说别的,要是没他二人人的首肯,在乡下征民夫都是大问题。

“不过,有一事本官要问清楚!”

“您说!”

袁文庆看看外边,再次压低声音,“灾民赈济粮中的沙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二人对视一眼,说不出话。

袁文庆眼中的杀意转瞬即逝,“掺了沙子的粮食,赶紧处理。”

“大人,做这事的是下官的心腹之人,府衙的粮仓司库。”同知李泰小声道,“要不要?”

“闭嘴!”袁文庆呵斥一句,“你们怎么做是你们的事,本官什么都不知道。”说着,顿了顿,“朝廷发下来的赈灾银子,你们是不是也动了?”

二人又对视一眼,低下头。

真是什么钱都敢动,袁文庆心里恨不得现在就动手。但是生生忍住,缓缓说道,“动了的,补回去,一文钱都不能少,账目要清清楚楚!”

“是!”同知李泰赶紧说道,“下官,马上就去办!”

袁文庆点点头,似乎有些心累,“去吧,把吴王殿下交代的事,办好!”

“是!”二人躬身,缓缓退去。

等他们出了门,袁文庆的脸上满是冷笑。

吴王说的对,抚州出事,他这个藩司难逃责任,但是责任也可大可小。

对于一位藩司布政司来说,即使察觉地方官贪腐残民,中饱私囊。然后及时拨乱反正,那最多就是识人不明。

只要靠上了吴王,再让朝中的后台使使劲,这事也就轻飘飘的过去了。

为官之道就是当断必断,反正他们二人死罪难逃。现在当务之急是撇清关系,然后再踩他们一脚。让吴王觉得,赈灾不力,自己也是被这些蠢材蒙蔽。

想到此处,袁文庆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吴王殿下去哪里了?”

他的话音落下,一个师爷从侧门中出来,“藩司大人,听说是去了粮库!”

“来人!”袁文庆又说了一声,几个长随进来。

“给老爷我更衣!”袁文庆说道,“找旧一点的衣服!”

此刻,朱允熥正在粮库中巡查,武昌调拨的第一批储备军粮已经到位,整整齐齐的码放在仓库里。

军粮,是国家的根本。大明朝从天子到朝中大臣,都是从乱世战火中走出来的豪杰。别的事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军粮却丝毫不敢马虎。

谁敢动军粮必须死!

“殿下,武昌送来的第一批粮食十五万石都在这里了!”

朱允熥背着手,在粮库中边走边看,身后抚州衙的粮库司库,谦卑的跟在后头。

他只是个卑微的吏员,算不得朝廷命官。如果不是朱允熥突然前来,他一辈子也见不到大明的亲王。

不知是忐忑还是心中有其他的情绪,此刻这司库的头上,脸上,背上都是冷汗。

“查验一下!”朱允熥对身边吩咐。

话音落下,噗嗤一声。

廖镛拿着一柄带槽子的利器插入了一个装粮食的麻包,慢慢抽出来,槽子里都是晶莹剔透的白米。

没沙子?朱允熥心中冷笑,抚州的官还没蠢到家,还知道遮掩。

下一秒,朱允熥从廖镛手里抢过家伙,蹲在地上直接插在了最下面一包粮食的麻包中。

铁器插进大米和插进沙子的感觉是不同的,阻力大摩擦力更大。

朱允熥慢慢的抽出来,眼中全是杀机。

铁器的槽子里,一半米一半沙。

“殿下饶命!”司库小吏当场跪下,惊恐的大喊,“这些粮食从运来就放在这里,没人动过!”

“见了棺材还不落泪?”朱允熥冷笑两声,“还要狡辩,难不成这些军粮在武昌的时候,就掺了沙子?”

“殿下!”司库小吏瑟瑟发抖,“小人真的不知,真的不知!”

这时,粮库外一个侍卫大步进来,“殿下,袁藩司求见。”

“让他进来!”朱允熥冷着脸,“看看他治下的官做的好事!”

“殿下!”袁文庆恭敬的行礼,一进来就开始请罪,“请殿下治臣,失察之罪!”

“抚河决口之后,臣连夜到了受灾严重的建昌府,抚州这边臣还没来得及看。臣本以为地方官员会尽心,哪想到他们都黑了心。”

“抚州同知李泰还有通判张文义,私下给灾民的粮食做了手脚,以次充好中饱私囊,甚至还动用了朝廷发放的赈灾银子。”

“殿下,臣请殿下动用皇命旗牌,将两人就地正法,以安民心!”

听袁文庆说话时,朱允熥的眼神一直落在那满是沙子的粮食上。

等他说完,朱允熥的脸上露出嘲笑,“哦?失察?”随后,把目光落在袁文庆的脸上,“袁布政,你以为孤是傻子吗?你比孤早来抚州,为何现在才知道失察?刚才孤给过你机会,你不但不反省,反而现在一个劲的撇清,这就是一省藩司的为官之道。”

说着, 朱允熥直接把手里的粮食甩在地上,“孤错 了,孤还是低估了人心,低估了贪性,高估了你们的良心!”

这时,粮库外有人朗声说道,“启禀殿下,赣州卫指挥使薛继祖,抚州知府张善求见。”

第97章 吴王要杀人

“臣,赣州卫指挥使薛继祖。”

“臣,抚州知府张善。”

“参见吴王千岁。”

一文一武两位官员大步进来,跪在朱允熥的面前。

赣州卫指挥使薛继祖是典型的武人,五大三粗满脸横肉。他出身已故永国公薛显之家,是薛显的侄孙。

薛显死于洪武二十年,生前也是大明的一员悍将,曾隶属于朱文正帐下,面对陈友谅数十万大军,坚守九江三个月,是常遇春都要佩服的狠人。

朱允熥的目光在他身上一扫而过,落在抚州知府张善的身上。

如果是这不是一位知府,而是一个老农都有人相信。张善须发半黑半白,五十出头的年纪,脸上都是沧桑的皱纹。脊背有些佝偻,身材很是瘦弱。没有穿官服,是一件袖口都磨破,溅满了泥水的粗布衣裳。

而且,似乎是因为缺少睡眠,张善的眼中都是血丝,双手的关节纹路指甲里,都是黑色的泥沙。

“你刚从河堤上来?”张善的这个样子,让朱允熥心中对他的好感上升一些,开口问道。

张善拱手道,“抚河决堤当日,臣就组织民夫,去决口处修筑河堤。只是臣手里的人太少,现在百十丈宽的口子,也才堵上不到三成。”说着,再次叩首,“臣有罪,请殿下治臣无能之罪。”

“身为一府父母官,治下百姓都归你调遣,怎么会人手不够?就算人手不够,也完全可以从灾民中选出青壮。你倒是拎得清自己,知道自己无能!”朱允熥冷哼一声。

张善面上凄然一笑,先是看了一边忐忑的江西布政司,然后再次重重的叩首,开口说道,“抚州灾情如此,臣有责任,臣绝不推脱。该如何治臣之罪,请殿下定夺,臣绝不争辩。但是,臣死之前有话说。”

其实朱允熥心中一清二楚,其中必有隐情。若张善真的不是一个把百姓死活,记挂在心中的官员,他不会组织人修筑河堤。更不会亲自以身犯险,做这些脏累不讨好的活。

“说吧!”朱允熥开口道,“抚州灾情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张知府,给孤一个交待!”

张善抬起头,声若沉水,“臣是四月调任抚州知府,但是抚州大事小事,其实臣说了不算。抚州同知李泰和通判张文义,都是地方大族出身,这衙门和各县上下,被他们经营得铁桶一般,对臣阳奉阴违。”

“灾情出现之后,臣让他们筹集粮食,他们说府库空虚。让他们征集民夫,他们说如今民力疲惫。而且乡下人心惶惶,调不出人手。”

“等朝廷赈济的粮食和官银送达,他们又拿着袁藩司的行文,说赈济灾民掌握粮库是他们的职责。衙门里都是他们的人,水泼不进,臣插不上手。”

“你胡说!”袁文庆被踩了尾巴一般,暴跳如雷,“你是身为知府,指挥不动下官,还想推脱责任?”

“你闭嘴!”朱允熥呵斥一句,“孤让你说话了吗?”

袁文庆顿时呆滞,神情惶恐。

“你是够无能的,居然让下面人架空了!”

首节 上一节 75/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