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第146节

是朝廷组织的。

谁赢。

是朝廷说的算。

除了大法师、大真人,全是朝廷的人。

朝廷持一颗熬鹰的心,不给结果,就熬“神佛”们。

“神佛”一向以“修心养性”为口头禅,这次,就看看其心性,是否像说的那么坚定。

只要不影响“清丈田亩,还地于民”国策就行。

典型的空手套白狼。

“朕准允了!”

朱由检听得嘴角抽搐,点点头道:“具体旨意,由内阁拟呈,加盖玉玺,组织论道大会的事,找个领头的。”

“回陛下,臣以为,魏代指挥使就很合适。”

刘阁老没有犹豫道。

寺庙道观,本就是锦衣卫负责的,这大会,也应由锦衣卫组织。

“魏忠!”

“老奴在。”

“佛门大法师、道门大真人,想必是有几分本身傍身的,待其入京论道途中,严禁散播教义的举动。

入京后,除论道时间外,只能待在驿站内,或者报国寺,严禁出入其他地方。

论道时,朕允许百姓看热闹,但不允许僧人道士向百姓私下传道。

以上三条,如有世外之人违反,杀无赦!”

朱由检杀意凛然道。

约法三章。

论道大会的前中后。

自然不能没有民众参与。

但为了百姓们不被妖僧妖道蛊惑。

尽可能减少“神佛”们接触到百姓。

“老奴遵旨。”

魏代指挥使躬身领命。

接受刘阁老开解后。

就对“神佛”们没什么想法了,夜里睡不着就睡不着吧。

那些“死鬼”,在活着的时候都不怕,何况是死了来找寻。

一念至此。

双目清明,心宽气轻。

“关于内阁拟呈的六部增补名单,朕也看过了。”

朱由检将加盖玉玺后的奏折取出,颔首道:“内阁做的不错。”

六部。

六尚书十二侍郎。

共计十八人。

无一人有朋党。

浙楚齐等乡党官员,被全面摒弃。

换句话说。

此次六部主要官员调整,在某种程度上,基本解决了朝廷内部党争不断的乱象。

若能保持下去,将是国之大幸。

“臣代内阁谢过陛下夸赞。”

刘阁老躬身谢道。

心底长舒一口气,增补名单费了大心血,陛下能满意,再好不过了。

“拿回去吧,回到内阁,对名单上官员宣布任命即可!”

朱由检将名单递出,魏代指挥使下意识地走到御案前双手接过,转交给刘阁老。

“臣遵旨!”

……

江浙。

宁波府。

天童山上。

天童寺。

佛教禅宗五大名刹之一,人称“东南佛国”。

寺院坐落在层峦叠嶂的太白山下,“群峰抱一寺,一寺镇群峰”,东、西、北三方有六峰簇拥。

背枕巍巍主峰太白峰,左依东峰、中峰、乳峰,右靠钵盂峰,圆秀突起,状如覆钵,聿旗峰,陡惊峻险,似旌展扬。

唯独南面天阔山远,一条郁郁葱葱万松道路恭迎宾客朝山进香。

“踢踏~”

“踢踏~”

疾驰中的马蹄声,打破了寺前的清静。

沿途香客闻声皱眉,意欲对冒犯佛祖的人进行呵斥。

可见到快马上的“金牌”后,默契低下了头。

随即。

道路上烟尘滚滚。

但却无人敢阻。

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

根本没有道理可言。

寺门前。

马停人下。

小沙弥见此情形,连忙跑进庙里,去找大和尚去了。

一柱香后。

方丈圆悟禅师携数位大和尚前来。

“阿弥陀佛,“天使”降临,贫僧未曾远迎,还望恕罪。”

圆悟禅师左手拨弄着佛珠,右手竖起佛掌,略微欠身道。

言辞中,虽歉意满满,可姿态上,轻松自然。

“天童寺方丈圆悟禅师接旨!”

御使眼睛微眯,没有太过计较,取出圣旨,威声道:“奉天承命皇帝,诏曰

朕初登大宝,察觉天下妖孽无数,为祸民间。

特请大法师入京,与佛门、道门,共襄论道圣会,除灭妖孽最多者,立为国教。

钦此!”

“贫僧领旨。”

圆悟禅师本就愁苦的面相,变得更加愁苦了,躬身领旨意道。

周围香客不约而同地探头望来,对圣旨内容议论纷纷。

见此。

御使没有过多停留,收起圣旨,翻身上马,赶往下一寺庙。

人影消失。

圆悟禅师没理会香客们的好奇,朝着香客们念了声佛号,入寺了。

后山竹林深处。

双桂堂。

圆悟禅师见到了爱徒海明。

后者忙不迭见礼。

“阿弥陀佛,师父,今日怎得空来我清修之地?”

海明禅师温和笑道。

无事不登三宝殿。

自传道之后,师父少有来双桂堂的时候。

勉强是稀客了。

不过。

绝大多时候,此地,连沙弥都很少来。

即便是来,也是在门口撂下些米面,就自离去了。

“有祸端自北方来。”

首节 上一节 146/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下一篇:特种兵:摊牌了,我不是童子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