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第147节

“是何祸端?”

“人王帝主欲立国教,诏天下佛道入京论道,事关道统,佛道必生死相争,大祸也。”

圆悟禅师浓厚白眉微微抖动,悲天悯人道。

历来数次佛道相争。

有佛胜,有道胜。

胜者兴,败者衰。

兴衰时间根据举办论道的皇帝寿命长短而定。

而今皇帝陛下才一十六岁,又是有大德之皇帝,寿命必然绵长。

此次佛道相争,必然超乎寻常的激烈。

佛门又无必胜之心,大祸也!

第105章 道家圣地,度化者谁

“阿弥陀佛!”

海明禅师宣了声佛号,如数家珍道:“从北魏孝明帝,及至元宪帝,七百多年里,共计有过十四次佛道之争。

我佛门赢了七次,道门赢了四次,不分上下有三次。

最后一次辩论上。

在元宪帝的注视下,道门一败涂地,被焚毁“伪经”四十五部,二百三十七座道观,尽归我佛门。

终元一朝,我佛门始终对道门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直至国朝成祖帝时期,人王信仰真武大帝,道门才逐渐恢复了元气。

后崇道之风,至嘉靖帝、万历帝而盛极。

及至今日。

道门又有了与佛门分庭抗礼的底气。

与佛门而言。

此次论道大会,未尝不是件好事,将道门彻底打入尘埃的机会。”

“如海明所言,道门在元时,在掌权者注视下,一步步被分割而食之景,仍记载在我佛门录中,若败,我佛门当如何自处?”

圆悟禅师叹息道。

胜利之象固然迷人。

可世间哪有常胜不败的事物。

佛门鼎盛已逾百年,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也该有个数。

总不能好事皆被佛门所占。

此乃,天数。

“师父所虑,不过是国朝朝廷,包括人王帝主在内,深信道门,而思偏赖。”

海明禅师淡然一笑,平静道:“可我观当今人王帝主,在是非曲直上,不会如此。

论道大会,会聚集天下佛道,也会有万千百姓欣赏。

哪怕是人王为了“圣名”,也不敢公然偏袒道门。

没有偏袒,我佛门,在论道上,不会输给道门。”

“希望如海明之意。”

圆悟禅师想了想,也觉得有理,但冥冥之中,总有种不祥预感,宣了声佛号,勉强道。

“师父,您着相了。”

海明禅师慧眼识心,继续开解道:“我佛门,有云栖袾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和藕益智旭四位高僧。

云栖袾宏高僧,主张净土法门,其佛思佛想,涉及到律、经、教、弹、净等,强调三教融合,重视净合一,有经书传世。

紫柏真可高僧,主张复兴禅宗,对我佛门各宗派思想采取调和态度,重兴梵十五所,编辑了《紫柏尊者全集》。

憨山德清高僧,主张禅教一致、禅净合一,将禅完全地纳入念佛之中,他以祥师的身份大修净土,近些年来,虽日渐迟暮,可夜念佛六万声,深得时人奉。

藕益智旭高僧,佛念丰富全面,融合了禅宗天台教理、律宗教法,以及儒家的重要言论,主张禅宗、净土宗与律宗三者统一,提倡信仰的融会圆通。

四位高僧,于数十年前诞生,毕生大力弘扬神教诸宗,提禅、净、教、戒为一体,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

高僧所做所为,几乎完美符合当今人王帝主举办论道大会。

依我之见,上天提前降下四大高僧,其意,就是为了再次大兴佛门。

凡俗战将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即为四大高僧。

“地利”,元时佛门大兴的论道之地,是昔日的大都,即现在的京城。

“人和”,这普天之下,我佛门的信徒,岂止数倍于道门。

若是如此,我佛门依然输了,那就是天命道门大兴。

非吾等之罪也。”

“是为师着相了!”

圆悟禅师顿悟道。

佛门兴盛至此,未战先言败,着实不该。

“海明的悟性,世间少有,不愧有“小释迦”。”

圆悟禅师稍作调整,含笑道:“此次论道,海明随为师同行吧,京师之地,贵人颇多,独为师一人,怕是无法将佛法传于所有贵人之心。”

佛门。

讲究悟性和缘法。

很显然。

弟子海明的这些,明显高于自己。

“兴佛兴寺,理当如此。”

海明禅师颔首道。

虽说不喜热闹之地,不喜与人打交道。

但这种圣会,实在不容错过。

“此次入世,海明除了论道大会外,可有别的所思所想?”

圆悟禅师敏锐察觉到弟子淡然气势的变化,笑道:“不妨提前告诉为师,为师和寺内也能早作准备。”

“师父,我意欲度化几人。”

“都有谁?”

“沈炼、雨化田和曹正淳!”

……

终南山。

历来为皇帝所倚仗,在此社祭坛,供奉神明,也因为其风光旖旎,所以终南山历代都被视为皇室禁地,上林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但这里,也是道教的圣地。

无数道家真人在此立祠。

道门天神教祖老子、天子之师王九思、赐福镇宅圣君钟馗等等。

诸多道门大能在此隐居。

于是。

在道门接下圣旨后,立刻派出弟子走遍终南之地的大山大川,来找寻“隐士”。

“隐士”彼此之间,有互通有无或是谈道的,知晓其隐居之地,就能告知一二。

极大减少弟子们找寻的难度。

而这日。

正同行寻找道门前辈真人马真一踪迹的武当道人李常更和青山白云洞紫气道人李基,也被弟子找到叫住。

“论道大会?”

“确立国教?”

李常更和李基打开书信,是武当、龙虎等道门真人亲手写下的落款。

看完之后,忍不住皱起眉头。

道门较之佛门,势弱,这是不争的事实。

近些年来,只能说有中兴之象。

但在此时与佛门论道,一决高下,绝不能算是好时机。

可是。

圣旨降临。

不论道门如何想,都不能违逆,更不能放弃论道。

难怪道门大真人急了,连终南山隐居的大能都来找寻。

估计也是怕元宪帝时期的景象再现。

“紫云道友,您怎么想?”

李常更看向同行道友,询问道。

此次入终南山。

是为了找寻一百多岁的道门前辈马真一,现在可还什么收获都没有。

首节 上一节 147/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下一篇:特种兵:摊牌了,我不是童子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