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第175节

毕竟。

这锦衣卫指挥使之位,随时都可能结束,到时候回到宫里继续当司礼监秉笔,太监宫女们又不会提起。

而民间对锦衣卫风言风语,和魏秉笔大监有什么关系?

“指挥使大人,城西传来消息,有石佛从地下长出,百姓们发觉后议论纷纷,有流言在传“佛祖显灵,佛道当兴”。”

锦衣卫千户面色凝重,赶来汇报道。

自从道士僧人入京后,离奇事件越来越多了。

“神迹频现啊!”

魏代指挥使饶有兴致,看向盯着火鼎灰烬琢磨的雨督主,不禁笑道:“化田,可想去看看城西“神迹”?”

“故君之所愿不敢请耳!”

雨督主点点头道。

西厂中人。

多是太监,偶尔招收些江湖高手,大多也是名门正派,对江湖技俩知之不详。

能有机会了解下,是很愿意的。

……

城西。

大批百姓聚集。

朝着在土地“长出”的半身佛像跪拜。

魏代指挥使、雨督主,率着锦衣卫缇骑和西厂番子赶到。

“对石佛附近一丈处,进行封锁!”

魏代指挥使翻身下马,并下令道。

锦衣卫缇骑立刻上前。

对石佛四周信徒进行驱赶。

信徒愤慨不已。

可看那锦绣的飞鱼服,从心骂骂咧咧往后退。

看到进程缓慢,雨督主皱了皱眉头,打了个手势。

西厂番子立刻加入封锁的队伍,迅速完成了驱赶。

“化田,随我去看看石佛。”

魏代指挥使发出邀请道。

雨督主欣然同意。

两人联袂走至石佛近处,蹲下对石佛进行查看。

“化田,看出来什么?”

魏代指挥使询问道。

既然想了解,就了解彻底点。

“这石佛,全身高约半丈左右,三尺像身已露在地上,根据周围土地的表现,不像是挖出坑,放入石佛再掩埋的!”

雨督主仔细观察后,回答道。

说完。

眉头皱的更紧了。

难不成。

这石佛真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摸摸石佛边缘的土!”

魏代指挥使笑了笑,继续提点道。

地长万物。

但绝对长不出石佛。

只要深信这种想法,就很容易揭穿背后隐藏的东西。

“有点湿润。”

雨督主在两指间捻着土,若有所感道。

石佛是石头质地,不可能有水。

而且。

京城冰雪消融后,始终是晴天,所以,除开石佛边缘的土地,一眼看去就是干燥的。

难不成。

石佛像草木那般,需要水才能从土地中生长出来?

“挖吧!”

魏代指挥使见雨督主逐渐琢磨出门道,准备揭晓谜底,下令道。

锦衣卫缇骑拿来铁锹,没有犹豫沿着湿润土地就是开挖。

神佛?

锦衣卫上下,就没有相信的。

西山七十万的杀戮,心底再无对鬼神佛妖的敬畏。

唯一信仰的,是手中的快刀。

“不能挖啊!”

“不能挖,会遭报应的!”

“佛祖发怒,会降下灾祸的!”

“……”

被驱赶的百姓,见此情形立刻骚乱起来。

有些虔诚的信徒,对锦衣卫和西厂的封锁线进行冲击。

不过并不能阻止什么。

一铲铲土抛出。

石佛整个裸露了出来。

“把石佛抬出来吧!”

魏代指挥使叫停了挖掘,唤来几名力气大的缇骑,将石佛搬到了土地上。

谜底。

瞬间揭露。

“是豆芽?”

雨督主恍然道。

扑面而来的豆腥味和露出真面目横七竖八长的黄豆芽,全明白了。

“放开封锁,大家伙儿都来看看吧!”

魏代指挥使点点头,示意锦衣卫和西厂放开封锁线。

霎那间。

激动且愤怒的信徒冲了过来。

一个个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在看到坑中景象后,硬生生给憋回去了。

傻眼了。

这。

是怎么回事?

“都看见了吧?”

魏代指挥使等到民声寂静,缓声道:“这是先挖个坑,倒上几十斤黄豆,把佛像轻轻摆在上面,倒上一圈浮土,夜夜趁着没人的时候,给豆子浇水,豆子涨了,滋出芽儿来了,就把这石佛给顶起来了,明白了吧?”

“明白了!”

百姓们纷纷咬牙切齿道。

倒不是恨魏代指挥使,而是恨搞出这名堂的幕后之人。

豆子发芽,这种生活小道,竟被歹人利用把他们给蒙骗了。

“这些豆芽也别浪费,谁愿意拿回去炒了吧!”

魏代指挥使半开玩笑道。

言罢。

转身离开。

雨督主连忙跟上。

“魏代指挥使,现在去干什么?”

“抓妖僧!”

第一百二十九章 圆寂观礼,七颗舍利

报国寺。

有殿七进,后有毗卢阁,高三十六级。

阁下有瓷观音像高尺余,宝冠绿帔,手捧一梵字轮,系神宗时景德镇瓷窑所贡献,为京八宝之一。

首节 上一节 175/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下一篇:特种兵:摊牌了,我不是童子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