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第176节

谓之窑变观音,梁间曾悬《胜果妙因图》一轴。

寺内还有嘉庆六年《五彩天尊仙女》一轴,现寺中仍保存成化二年御制碑文。

在如此神圣宝阁处。

魏代指挥使所寻之人皆在此处。

弘源寺方丈云溪、琅琊寺方丈宏碁、飞仙寺方丈灵眸等七位得道高僧,朝廷敕封的大法师。

面对杀气腾腾的锦衣卫缇骑和西厂番子,没有半点恐惧。

“阿弥陀佛,听闻慧深自焚于城门口,贫僧等人就已预见了果报,故在此等候,所做之事,皆属个人妄为,罪名刑罚皆认,惟望指挥使大人勿牵连寺中。”

云溪大法师宣了声佛号,代七大法师宣布认罪。

一啄一饮,皆是天定。

动了贪念,愿赌服输。

“抗旨不遵,妖术蛊惑人心,两行大罪,非大法师们能担下的,弟子唯一能做的,是保住诸寺中的僧人性命!”

魏代指挥使上前来,以佛手礼还之,如实道。

国朝,讲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反之。

在连坐上,也从不心慈手软。

似弘源寺、琅琊寺、飞仙寺等七座大寺庙,绝对会遭受毁寺、遣散僧众之祸。

且,七寺中较为重要人物,会因此连坐获刑。

“指挥使大人,大慈悲啊!”

云溪大法师叹了口气,没有过多强求,一生修因果,自知因果报应的恐怖。

毁寺散众,时也命也。

七座寺中。

僧众过万,能保住命,已是不错了。

佛祖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万人。

七万级浮屠。

大慈悲也。

在云溪大法师身后,宏碁大法师和灵眸大法师带头念起了《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为魏代指挥使祈福。

此场景。

彻底震撼了雨督主。

当上西厂督主,也有十数年了,抓捕过无数人,从未见过这么和谐的。

不禁有些怀疑,七位大法师是否意识到魏代指挥使此行是将他们挫骨扬灰的。

“报国寺中长寿大法师为贫僧等人,准备了圆寂台,请指挥使大人宽恕同意!”

云溪大法师念完一段经文,看到有小沙弥跑来,在不远处站住脚,顿时心头上明悟,请求道。

死。

不可怕。

但不愿在诏狱中死去。

在这报国寺。

虽不是自家寺中,勉强也能用了。

“大法师所请,弟子自不敢阻止,愿亲送大法师们登临极乐。”

魏代指挥使颔首道。

七位大法师能如此通晓世事,可省了锦衣卫不少功夫。

毕竟。

大法师是朝廷登记在册享正二品官秩的存在。

走程序是很麻烦的。

“阿弥陀佛,多谢指挥使大人能来观礼!”

七位大法师异口同声道。

圆寂。

于佛门高僧而言。

非是苦难。

而是盛大之礼。

“云溪大法师、宏碁大法师、灵眸大法师…,请随弟子来。”

小沙弥得到召唤,盯着锦衣卫缇骑和西厂番子冰冷目光,颤颤巍巍在前引路道。

寺中演武场。

出现七座简陋且粗糙的高台。

全部由易燃的松木搭建。

只是在底部,添加了些猛火油,为助燃所用,只有这样,才能烧的干净。

“多谢指挥使大人成全!”

以云溪大法师为先,宏碁大法师、灵眸大法师紧随其后,各登上一座高台。

而后。

在高台上以佛门姿势落座。

报国寺方丈长寿大法师,召集了寺中所有僧众,以及从国朝各地赶来参与论道大会的高僧,共同前来观礼。

“吉时已到!”

长寿大法师身披袈裟,神情庄重,亲自手持着火把,走到高台下。

依次点燃来猛火油。

汹涌火焰升腾。

寺中僧众和高僧不约而同地念起了往生经。

连魏代指挥使都加入了其中。

佛音回荡。

这一幕。

雨督主越发尴尬,总觉得格格不入,心里,也有点百爪挠心。

很是好奇,以“刽子手”身份观礼的魏代指挥使,到底是什么心性?

柴木烬。

七位大法师圆寂。

往生之音缓缓消失。

长寿大法师走到高台前,用禅杖拨弄着余烬。

驾轻就熟找出了几颗未在火焰中化为灰烬的石制物。

或许以佛门之言更合适的,称之为“舍利子”。

“阿弥陀佛,云溪、宏碁、灵眸等人圆寂时,仍在为指挥使大人诵经祈福,心诚所致化为的舍利,自该归指挥使大人所有,愿指挥使大人能得七大法师福泽庇佑。”

长寿大法师不顾寺中僧众和高僧们的期望眼神,将舍利子送到了魏代指挥使面前,慈悲道。

入手微烫。

显然是火焰余威没有散尽。

不知怎的。

魏代指挥使长久不安的心,莫名安分了些。

“多谢七位大法师和长寿大法师赐宝!”

魏代指挥使躬身行礼道。

高僧舍利。

具体作用说不清道不明。

但在外总是一颗难求的。

不能以价值论。

但绝对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宝物。

雨督主瞪大了眼睛,呆滞看着。

他不明白啊!

这魏忠,真较真起来,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以佛门的论断,绝对是业力缠身的大恶人。

这种人。

是怎么配得到七颗高僧舍利子的?

他不能理解啊!

他不能接受啊!

……

首节 上一节 176/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下一篇:特种兵:摊牌了,我不是童子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