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第177节

不久后。

魏代指挥使、雨督主率领锦衣卫缇骑和西厂番子离开报国寺。

之前的七颗高僧舍利子,被长寿大法师配上金玉佛珠,串成了串,开光后,戴到魏代指挥使手腕上。

路上。

雨督主一直盯着舍利佛手链在看。

对此。

魏代指挥使淡然一笑。

“指挥使大人,您是怎么做到不见血杀完人,还能让人在临死还感激您的呢?”

雨督主终于忍不住道。

不得不说。

魏代指挥使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

至少这手死人感激。

实不相瞒,他很想学!

第一百三十章 贪念一起,因果报应

“七位大法师,虽非我亲手所杀,但是因我而死,其寺之庙,也会由我捣毁,其寺之僧,也会由我遣散,怎会感激我呢?”

魏代指挥使眼神明亮清澈,摇摇头道。

毁寺散僧之仇。

不共戴天。

怎会谈得上感激?

“那七位大法师为魏代指挥使大人您诵经祈福,以及这死后舍利子的馈赠?”

雨督主懵然道。

不感激?

能在死前死时为您祈福?

能在死后赠您高僧舍利子?

这越听越迷糊。

“一事归一事而已!”

魏代指挥使拨弄着佛手链,通透道:“为我诵经祈福,是对我庇佑七寺僧众性命的感念!

赠我高僧舍利子,是对我庇佑七寺僧众性命的果报!

有虚有实,皆是我庇佑七寺僧众性命的补偿!

在七位大法师心中,我依然是十恶不赦的大恶人!

这就是因果之事!”

因果之事。

一个因对一个果。

承诺庇佑七寺僧众性命是因。

得到诵经祈福和高僧舍利子是果。

仅此而已。

“魏代指挥使若是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想必,能成为一代高僧!”

雨督主似懂非懂道。

云里雾里的。

自然是没有完全听懂。

却非常符合道士僧人的说话方式。

姑且不谈了。

“哈哈哈!”

魏代指挥使放声大笑,点点头,又摇摇头,没有继续解释。

没有手染鲜血之前,是顺天府沧州肃宁县街头的泼皮无赖。

似这般人,如何会入空门?

手染鲜血之后,无数业力缠身,日日夜夜睡不得安稳。

似这般人,又怎配入空门?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妄言尔!

“魏代指挥使大人,七位大法师为何会在西城施展妖术?”

雨督主转移话题道。

被找上门时。

七位大法师表现无比坦然。

哪怕在猛火焚身中,剧痛之下,都没有发出凄厉哀嚎,到死只有些许闷哼。

种种表现。

与佛门高僧身份是匹配的。

矛盾的是。

高僧怎么会干出蛊惑人心,愚弄百姓的事?

“动了贪念,做出任何事,都是可能的!”

“大法师们动了什么贪念?”

“在石佛由豆芽拱出土后,城中流传的是什么谣言?”

“佛祖显灵,佛道当兴!”

“论道大会前,传出这样的谣言,是想干什么?”

“造势!”

雨督主灵光一闪道。

慧深大法师的“佛光普照”、云溪等七位大法师的“佛祖显灵”,不仅能为佛道招揽信徒。

更重要的是,在不久之后的论道大会上,可得到更多百姓支持。

以此来铺垫佛道成为国朝国教之梯。

“云溪大法师、宏碁大法师、灵眸大法师等七位大法师,根据锦衣卫调查,从小就由佛门师父带领进入了空门,而今皆已过了八旬,为僧超过七十载。”

魏代指挥使轻描淡写说出七位大法师的过往,叹了口气道:“七十年前,国朝是哪位帝皇在位,其政道又是什么?”

八旬老人。

在民间绝对是高寿了。

而在寺庙道观中。

是较为常见的。

不得不说。

活得久。

见得事物就是多。

同样。

所思所想也多。

“七十年前,是嘉靖三十七年,在位帝皇,当然是嘉靖帝,那时朝廷,有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内阁阁老,可谓是众正盈朝!

而在道法上,由于嘉靖帝信道,总体而言,道门大兴!”

雨督主认真回忆道。

多年前。

在内书堂学的东西。

现在。

勉强没有全部还给大儒老师。

“是啊,道门大兴!”

魏代指挥使笑了笑,解释道:“那时的嘉靖帝,已过知天命的年纪,在位已三十七年,据宫中秘录记载,“帝时感老迈无力,遂愈求仙丹”。

一枚枚仙丹,由道门大真人炼制,随后送入宫中,嘉靖帝龙心大悦。

帝心下。

道门光芒四射。

佛门几乎如过街老鼠般无处遁形。

而云溪、宏碁、灵眸等七位大法师正是那时入的空门,所见所闻,皆是佛门被压迫、被欺凌之景。

化田你觉得,一心向佛之人,在幼时接受到这些,等成长为大和尚、老和尚,以及高僧时,会想什么?”

“振兴佛门!”

雨督主沉吟道。

话只是半句。

换位思考。

首节 上一节 177/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下一篇:特种兵:摊牌了,我不是童子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