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第219节

第251章 柴米油盐不再愁!

  李善长意外落水而亡。

  这艘大船,在航行途中,又在某天晚上,发生了意外。

  李家的重要成员,全部溺水而亡,只有少数女眷被救了上来。

  出海嘛,自古以来,就存在风险,这是命。

  在朱元璋和众多官员眼中,一代可与张良、萧何媲美的名臣,就此陨落。

  消息传回应天府,无数人唏嘘不已。

  太子朱标郁郁寡欢,日渐消瘦。

  刘基刘伯温,得知消息之后,在京城待了这么多年,一直等待复用的他,终于吩咐家人,收拾行囊,返回故里。

  朱榑得知消息之后,也是一阵唏嘘,他虽然想给太师李善长一个教训,但并没想真把他弄死。

  没想到,他这边起了个头,背后无数人推波助澜。

  这可真是墙倒众人推啊。

  而根据事后查到的消息,才知道,这背后最大的一股力量,居然是以蓝玉为首的淮西少壮派。

  而锦衣卫的原班人马出力也不少,目的不用猜,无非就是想让朱元璋重启锦衣卫机构。

  朝堂之上的格局,再次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首先是大量官员被牵连,很多位置,空了出来,其次,是朱元璋大刀阔斧进行官员的调动,有升迁的也有被贬的。

  还有的人,职位平移,比如三法司,本来在这座衙门口上班,被朱元璋调到了另一个衙门口。另一个衙门口的负责人,则填充原有的空位。

  在职位上,发生了很多互换的现象。

  而以蓝玉为首的淮西少壮派,也就此崛起,成为朝堂上一087股新的蓬勃力量。

  不久之后,蓝玉被朱元璋封为太子太傅。

  仪式举行完之后,蓝玉在返回途中,还有些不满意的对太子朱标说道:“太子殿下,难道以我的能力,还不能封个太师吗?”

  太子朱标宅心仁厚,并没当回事儿,加上他与蓝玉之间的关系本来就非常密切,蓝玉与太子朱标之间说话,也经常比较随意。

  但蓝玉却不知道,这句话却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当中,又被朱元璋暗暗记在心里。

  李善长案,就此落下帷幕。一些重要的官员,要么被斩杀,要么还关在牢狱之中。

  他们的家属仆从,全都流放到秦洲。

  朱榑亲自负责接收。

  得知李善长在途中意外落水而亡,再看到李祺和临安公主乘坐一条船,李家的其他重要成员,乘坐另一条船。

  他怎么还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怕,李善长并非意外落水而亡那么简单。

  不过,朱榑也自然不会点破。

  皇帝能留下李家这一支血脉,已经非常难得,算得上网开一面。

  这还是看在临安公主的面子上!

  是马皇后和太子朱标等人拼命求情,才留下这么一支血脉。

  朱元璋对临安公主还是非常宠爱的,因为他之前生的都是儿子,临安公主,是第一个女儿,对她一直是宠爱有加。

  另外,就是临安公主是孙贵妃所生,孙贵妃又十分得宠。所以,临安公主的童年生活,还是非常幸福的,最终在17岁的时候,嫁给了李祺。

  当初,朱元璋给她选了李善长这一家当婆家,也是不想让临安公主受委屈。只是世事无常,谁也没有料到,会发生这么多事情。

  朱榑亲自负责接待,自然也是不敢怠慢。

  朱榑也没提李善长的事儿,只对临安公主说道:“姐,这事情紧急,我也没来得及安排住所,先到我府上住两天,我让人这些日子抓紧时间,打造一座公主府。”

  临安公主面容憔悴,对朱榑勉强笑着说道:“辛苦你了。”

  旁边的李祺无比感激的说道:“多谢齐王殿下!”

  如今李家彻底没落,能够仰仗的,也就只剩下临安公主一人,齐王殿下非但没有怠慢,反而直接将他们迎入齐王府暂住,还要给他们打造一座新的公主府,李祺怎么能不感恩戴德?

  朱榑随意的挥挥手说道:“姐夫,就别跟我客气了!姐,姐夫,那咱们上马车吧!”

  众人陆陆续续上了马车,一路返回齐王府。

  马车上,李祺不由得的感慨道:“齐王殿下,真是个好人啊!”

  临安公主和李祺这一支脉,就暂时在齐王府安定下来。

  朱榑令人在附近选了一块儿风水宝地,让人加紧搭建一座公主府。

  现在,李祺和临安公主身上,依旧背着株连的罪名,但是,朱榑很清楚,父皇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赦免他们。

  这边安定下来之后,朱榑又让人给李家死去的人,立了衣冠冢,因为尸体都已经沉入大海,没有带回来。

  李善长,更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当下,也就只能给李祺和临安公主立一些衣冠冢,让他们有所慰藉。

  李祺对此,更是感激涕零。

  “齐王殿下,真乃仁义无双!”

  李祺代表李善长、李存义等等一大家子,对朱榑表示了感谢。

  朱榑微微哆嗦了一下,强颜欢笑道:“姐夫别客气,姐夫别客气!都是应该的,都是应该的!”

  至于其他人,就没那么好运了,他们要充当10年的劳力,才能赎回自由之身。

  正好赶上大豆收获的季节,朱榑便把他们分配下去,一起收割黄豆。

  秦洲这边的土地,种植什么作物,是不做具体要求的,只要能把土地开垦出来,种植上农作物,就是大功一件。

  所以,普通老百姓都是什么赚钱种什么。

  现在,水果玉米已经不吃香了,因为大明王朝那边已经有一些达官权贵,私底下从秦洲这边买了种子回去,种植了不少水果玉米。

  现在,水果玉米等市场,仅仅停留在达官权贵这个小圈子里,市场比较狭窄,而从秦洲运过去,又费用昂贵,失去了竞争力,所以,现在这边主要种植普通的玉米为主。

  但是大豆成为新的宠儿!

  之前,秦洲这边种植大豆的不算太多。如今,大豆的价值凸显出来,已经有不少老百姓在自己的农场内,大范围种植大豆,齐王府也不例外。

  这种大豆,是黄豆,而且是格物学院改良过多新品种,豆子更大,产量更高。

  黄豆好处多多,首先它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清热解毒,健脾益气,宽中利水等等。

  而朱榑还知道,这玩意儿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为人体补充必须的氨基酸,经常食用的话,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而且,还有一些纤维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等等。

  当然,普通老百姓是不怎么管这些的,普通老百姓只管大豆的具体做法,比如说可以做成小吃,椒盐黄豆。

  或者是磨成黄豆粉,做成豆腐,豆浆,豆皮儿,黄豆酱等等。

  而现在,最流行的一种做法,是用黄豆来榨油,没错,就是榨豆油!

  在最早的时候,人们使用的油,主要来自于动物的油脂。

  不需要压榨,也不需要精炼,提取难度相对比较小,就是不耐高温,遇到高温容易糊,而且,气味比较难闻一些。

  所以,那时候古人做菜,一般都是采用蒸煮和烧烤的方式为主。

  一直到了汉朝,榨油技术才诞生,那个时候有了素油,但是不能吃,是涂抹在纺织品上,或者是用来点灯照明,或者是作为战争中的燃烧物使用。

  一直到西汉时期,引进芝麻之后,人们才开始吃到了珍贵的植物油,但众所周知,芝麻的产量是非常低的,所以,这玩意儿就比较昂贵稀缺。

  而在明朝这个时期,由于现在的压榨技术还不成熟,压榨出来的大豆油质量非常次,而且,出油率很低,味道也不好,所以一直没有普及开来。

  而在秦洲,格物学院研发了一款新型的压榨机,用来压榨大豆油,非常合适!

  这款压榨机,通体是由金属打造而成,里面有密密麻麻的齿轮,外面有一个摇杆连接着风车。

  风车提供强大的动能,带动压榨机工作,将黄豆榨出香醇的豆油,而豆粕又可以用来喂猪。小猪仔吃了之后,长得白白胖胖的,肉质特别好!

  通过这种技术,炼制出来的豆油,香醇无比,晶莹剔透,杂质比之前明显要少很多,看着就非常漂亮。

  而且,非常利于保存,只要是放在阴凉处就可以。

  与动物油脂不同,只要没开封,放个一年半载,绝对没有问题。

  现在,这种豆油已经在秦洲府流行开来,在大明王朝那边,也打开了一点市场,非常受欢迎。

  于是,老百姓等农场,包括齐王府,就开始大范围种植大豆。

  此时,正是大豆收获的季节,这些刚刚从大明王朝那边送过来的一名名囚犯,也就被驱赶着来到田间地头,开始收割大豆。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

第252章 晚上都别走了!

  朱元璋给朱榑在秦洲封了大片的田产,而实际上,朱榑的田产远比其他人想象的要多。

  偌大无比的农庄内,入眼所见,全都是齐王殿下的田地!

  一眼,都望不到头!

  只要是齐王府开垦出来的土地,那都是齐王府的。

  一名名囚犯来到田间,分了镰刀、叉子之类的工具,后面还有-一辆辆牛车跟着。

  这些囚犯,有一些是寻常的老百姓,也有一些,之前的身份算是比较高的,这辈子就-从来没下过地。

  此刻,不论是何种身份的囚犯,望着如同王阳一般的大豆田地,只觉得无比震撼。

  这里与大明王朝寻常百姓家那10亩8亩的田地,截然不同,而是成片成片的,一眼望不到头。

  眼前,纯纯就是一副金黄的丰收景象!

  成熟的大豆,如同无数的士兵,站立在大地之上,铺展开来,浩浩荡荡,画面无比壮丽。

  “动手吧,都别愣着啦!”

  齐王府的人催促道。

  一些囚犯顿时拎着手里的工具,走上前去。

  田地实在是太大了,若干囚犯分割成一个个队伍,每人都分了一块地。

首节 上一节 219/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这个土匪是个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