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第220节

  即便是分割之后,负责的田地,也非常大,不能一口气儿割完,都是分陇,慢慢割。

  这样分配,干活既快,也能节省时间。

  每个人各三陇,左手抓住豆秆儿的上端,多抓几株,然后,稍微倾斜,给镰刀腾出空间。

  镰刀都已经磨得非常锋利,右手握着镰刀,贴着地表,使劲儿一拉,豆秆儿就断了。

  前面的人,把豆秆割下来之后,就整齐的放在一旁。

  后面的人用三股叉,装在牛车上。

  牛车的四周,加了木栅栏,防止豆秆掉下来,也是为了能够多装一些豆子。

  三股叉轻轻一挑,就能把成堆成堆的豆秆儿装到车上。

  老黄牛拉着一车车的大豆,来到夯土地等农场。

  这些夯土地,已经非常结实,专门用来晾晒粮食作物。

  齐王府是不允许在沥青公路上,晾晒粮食的,首先,是因为沥青公路,属于官道,不是私人的地盘。

  其次,是因为沥青在高温下会产生一些融化,如果农作物沾上沥青,这粮食就白瞎了。吃到肚子里,搞不好还会生病。

  所以,都是通过传统的农场,晾晒粮食。

  一车一车的大豆秸秆,被拉回来之后,卸在晾晒的农场内。

  然后,有专门的人用棍子敲打,把豆荚里面的大豆敲打出来。

  一粒粒黄色的豆子,从里面蹦出来。

  一大群人敲打豆秆的场面,非常震撼,再加上那不断跳动的豆粒,宛若有律动的音乐一般。

  最后,把豆秆清理掉。

  再用专门的筛子,筛一遍,就可以得到干净的大豆。

  彻底晾干之后,直接送到榨油作坊,榨成豆油。

  豆油这玩意儿便于携带,而且价格也高。

  目前,属于暴利产品,比单纯直接贩卖黄豆,要多赚很多钱。

  不仅仅是齐王府的农庄,大多数的农庄,都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只不过普通的老百姓,都没有专门的榨油设备,需要把大豆拉到榨油作坊。

  缴纳一定的费用或者是用大豆抵消费用,才能榨取到大豆油。

  无数马车、牛车,拉着一车车的大豆,这些大豆都用麻袋装着,在车上摞的很高,饶是秦洲的牛体型很大,也累得吭哧吭哧喘着粗气。

  一辆辆牛车,马车,拉着一麻袋一麻袋的大豆,慢悠悠走在沥青公路上,宛若长龙一般。

  大丰收的百姓,彼此吆喝着,笑着,脸上都是丰收的喜悦。

  一座座榨油作坊,飘荡着豆油的香气,闻到这股子味,老百姓都是忍不住的喜气洋洋。

  “成了!”

  这些豆油,刚榨取出来,是用木桶或者是竹桶盛放。

  在进行简单的过滤之后,就变得黄橙橙的,非常透亮,在阳光下,绽放着晶莹的光泽。

  这豆油,看着就非常漂亮,养眼,简直就如同艺术品一般。

  一桶桶的大豆油,由马车或者牛车,拉到港口,然后,装到商船里面。

  然后,一船船的豆油送回大明王朝。

  有的船只,则是朝着欧洲的方向航行,在那边卖的价格,还要更高一些。

  豆油被运送回去之后,会有一些精明的商人进行再一次的过滤。然后,用瓷瓶装起来。

  这种高档次的大豆油,一般是宫里使用,以及达官权贵的圈子里使用,寻常老百姓都是买一些普通品质的大豆油。

  实际上,都是差不多的玩意儿,就是在包装上升级了一下而已。

  现在,齐王府所使用的石油,也大部分都是豆油。

  炒出来的菜,香醇可口。

  这种大豆油,刚进入市场,就饱受好评,比之前的香油之类的植物油,要便宜的多,而且,可以直接用来炒菜,寻常老百姓一年也吃不了多少油水,很多人都是不舍得买猪肉之类的肉食品,而这豆油,就可以解解馋。

  即便是寻常老百姓家,也是争相购买,市场上的大豆油,供不应求!

  而今年种植大豆的老百姓,基本上都发了。

  消息传回大明王朝,不少老百姓都非常心动,因为大明王朝的土地,是有严格限制的,主要以种植传粮食作物为主,对于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范围,都有严格的规划。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主动往秦洲迁移。

  随着豆油慢慢普及,皇宫中也渐渐流行开来,到最后,基本上都是使用豆油炒菜。

  朱元璋和马皇后坐在餐桌旁,满满一桌子菜,全都是用豆油炒的,闻起来香气扑鼻,令人心情都好了不少。

  这些日子,因为李善长的案子,导致朝堂之上的气氛非常压抑,朱元璋的心情也一直不好。

  这次吃饭,本来还想把太子朱标叫过来,结果,这货又耍起小性子,只把朱允炆派了过来。

  朱元璋抄起筷子,迫不及待的尝着一道道菜,赞不绝口,差点把筷子都吞了!

  马皇后笑着说道:“这些都是从秦洲那边送来的豆油,炒制的菜,感觉口感都好了许多。”

  马皇后吃的也是非常过瘾。

  朱元璋忍不住笑道:“老七这小子,就是讲究。吃个饭,都能吃出花来!”

  马皇后也是忍不住笑了。

  朱允炆瞪大眼珠子:“皇爷爷,这豆油现在价格可不便宜呢,七叔那边,应该没少赚吧?”

  朱元璋一边吃,一边哼哼道:“这大豆油一船一船地往这儿送,能少赚才怪了。论赚钱,你爹都不是他的对手!”

  朱允炆颇有些向往的说道:“真想到七叔那去瞧一瞧!”

  朱元璋瞟了他一眼:“你是太孙,哪都不能去!”

  朱元璋心里补充了一句,老子还想去呢,老子也去不了!

  马皇后笑着说道:“这豆油的价格,现在虽然依旧不便宜,不过,明年怕是会有更多的人种植大豆。

  到时候,价格也就慢慢降下来了,寻常的老百姓,也是能吃得起的。”

  朱元璋频频点头。

  “小时候,咱做梦都不敢想能吃上这么好的油。这老百姓肚子里有了油水,干活也有劲儿了!”

  柴米油盐,是所有老百姓都离不开的。

  这些年,用来填饱肚子的粮食作物,已经越来越充沛。

  闹饥荒的地区,越来越少,不少老百姓家里,都储备了很多粮食。

  而齐王府大肆贩卖食盐,咸菜等等,也把盐的价格打了下来,不再像之前那么暴利,老百姓家里,也不再那么缺盐。

  但是炒菜用的这种油,依旧是比较昂贵和稀缺的,现在有了豆油,随着大豆的产量越来越高,秦洲那边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豆油的价格,想必也会慢慢降下来。

  到时候,寻常老百姓也就吃得起油了。

  朱元璋越想越是开心,老百姓过得好,那说明他这个皇帝当的好呀!

  老百姓吃饱喝好,就没人会造反,老朱家的天下,就可以坐得稳稳当当!!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寸.

第253章 驸马爷,要不种点烟草吧!

  吃完饭,朱元璋和马皇后就在花园里溜达。

  这时节,天气已经凉了,也没什么景色可赏,主要就是消化消化食儿。

  朱允炆吃完饭,下午还有功课,而且,还要到东宫跟着朱标学习处理政务。

  东宫之中,经常会有大臣聚集在一起,商量各种国家大事,太子朱标也是要帮朱元璋分担一部分奏章的。

  马皇后陪着朱元璋走了一会儿,趁机说道:“陛下,老七来了封信。”

  这豆油,就是朱榑派人送到宫中的,同时,带过来的,还有一封书信。

  朱元璋一听是朱榑来的书信,顿时起了兴趣:“老七信里又说什么了?”

  马皇后笑着说道:“他那边正在加紧给临安修建公主府。”

  朱元璋轻哼了一声,什么话也没说。

  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李祺和临安公主这一家子,身上是有罪的,应该跟着其他囚犯一起,到地里干活才对,不过,临安公主毕竟是朱榑的姐姐,她怎么可能真让临安公主和李祺下地干活呢。

  马皇后接着说道:“太师酒后,不幸坠落海中,这李家的船,也出了事,临安那边儿,就算了吧。”

  马皇后再次给临安公主求情,其实,朱元璋也是存了这个心思的。

  马皇后只是给他这个台阶。

  果然,朱元璋沉思片刻之后,便冷着脸答应下来。

  毕竟,是自己的女儿,李善长的案子,完全是被株连进来的,他们跟胡惟庸造反的事情,压根儿就不搭边儿,没有必要往死里整。

  老七这小子,果然是懂咱的心思啊。

  朱元璋不由的有些怀念朱榑了。

  再想想跟前的老大,动不动就跟他意见不合,动不动就跟他吵,吵的他脑仁都疼。

  朱榑小的时候,并不出彩,朱元璋也没有过多关注,随着他渐渐长大,尤其是到青州城就藩之后,表现就越来越亮眼。

  如今,在秦洲那边,更是独当一面,做的风生水起,就连他也是非常惊讶。朱榑的表现,远超预期啊!

  临安公主的事情,也办得非常妥当,他提前猜到了朱元璋的心思,把临安公主接到了齐王府安顿下来,还在加急建造公主府,没让临安公主受太大的委屈。

  而东宫之中,此刻,也正好提到了朱榑。

  现在,李善长的案子,已经过去一段时间,算是尘埃落定。

  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该关的关,该流放的流放,事情到这儿,已经差不多了。

  而随着这件案子彻底结束,做局的人有序退场,整个事件,也渐渐的显现出一些轮廓。

首节 上一节 220/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这个土匪是个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