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第25节

  一旦成功,很可能抵得上一辈子的努力。

  但有些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

  这一辆辆载着粮食的马车,很快就被饥肠辘辘的灾民盯上。

  行驶了大约几公里的路程,终于有一名灾民忍不住动手,朝着一辆马车扑了上去。

  随后,更多的人蜂拥而上,宛若饿了几天的群狼,迅速把几车粮食全部抢光。

  护送商队的人,或者被打跑或者被打死,或者被打晕,逃出生天的商人悲痛欲绝,昏倒在炽热的大地之上。

  而在太原等各州县,早已经展开赈灾。

  但是大明王朝是从元朝手中接过来的天下,本身基础就比较薄弱,甚至朝廷在建国之初都没什么钱财,百姓更无存粮。

  这些年一直休养生息,但是内忧外患,也没少打仗,百姓手中的余粮,并不多。

  这一年,大旱,颗粒无收。

  百姓或变卖子女,或变卖田产,艰难度日。

  有的人,虽然变卖了子女,或者田产,但好歹还能撑得住,但最底层的百姓,已经彻底破产了。

  有的人开始乞讨,有的人不舍得变卖田产,拖家带口想到其他区域寻一条生路,等到灾情过后,再带着妻儿老小回到家中,重新种地。

  三晋之地,有300多万百姓。流离失所,成为灾民的越来越多。

  从刚开始的几千人,迅速扩大到几万人,几十万人。

  在这个以农耕为主的时代,几十万人每天张嘴吃饭,却无法产出价值,对于三晋之地而言,是无比巨大的负担。

  朝廷调集的粮食,一车接着一车送过来,但根本填不饱这几十万的灾民。

  而且,灾情还在持续扩大,如果控制不住,甚至有可能延续到冬天。

  到时候,灾民甚至可能达到百万规模!

  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因为一旦控制不好,很有可能会引发起义、造反。

  老百姓是非常淳朴的,要求也不高,只求吃饱饭,但如果长期吃不上饭,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死去,他们将没有退路。

  朝廷调集的粮食,也不知道经过多少层的剥削,最终真正用来赈灾的,已然不足一半。

  三晋之地,已经无法承受这巨大的灾民数量。

  不愿意等死的,纷纷拖家带口,向四周扩散,成为流民。

  其中大部分人,都一路往东,直奔齐地,因为在印象中,齐地良田无数,盛产粮食,去那里,应该能够吃上一口饱饭吧。

  朝廷不停的调集粮食,送往晋地,而晋地不停传回灾情扩大的消息,以及死亡人数越来越多的消息,继续索要赈灾钱粮。

  三晋之地,数百万人口,就如同一个无底洞一般,要将大明的家底儿掏空。

  与此同时,粮价飙涨,以三晋之地为中心,越靠近晋地,粮食价格越高,并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敢到晋地贩卖粮食的。

  不是他们不爱财,也不是他们害怕被朝廷查到杀头,巨大的利益面前,有些风险是值得冒的,但是,三晋之地的流民太多了,自己的粮食能不能送到市场上卖掉,都是未知之数。

  很可能还没到达目的地,粮食就已经被抢光了,甚至,护送粮食的商队,都有可能被灾民杀死。

  在生死面前,什么律法,什么廉耻,什么道义,所有的束缚,都将不复存在,生存才是第一要素。

  有的灾民为了活下去,甚至易子而食,其场景,惨绝人寰!

  朝堂之上,朱元璋勃然大怒,斥责六部,严查贪污赈灾粮草之人。

  凡牵扯其中者,杀无赦!!

  PS:感谢彦祖的鲜花、评价、票票^_^

第43章 前面,就是青州城!

  赈灾这个事情,朱元璋是亲自盯着的,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动小动作,这让朱元璋十分愤怒。

  历朝历代,每逢发生天灾,这种事情总是免不了的,朝廷的赈灾粮款只要下去,必然会被官员重重剥削,官官相护,调查起来也是非常麻烦。

  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朱元璋就有心理准备,但他没想到,自己手底下也有这么多的魑魅魍魉。

  别让自己揪出来,只要揪出来,就一个字,杀!

  另外,朱元璋还有一个特别注意的方向,那就是商人哄抬物价。

  现在,三晋之地的粮食价格简直到了天价,即便是周边地区,比如齐地的粮食,价格也是一路飙升,压都压不下来。

  在三晋之地,胆敢囤货居奇的商人,一律押入大牢,秋后问斩。

  所有的粮食,一律充公,用来赈灾。

  但这一波动作很快就过去了,因为三晋之地粮食价格的飙涨,其本质,是由供需关系引起的。

  那么庞大的需求量,而粮食供应根本不足,价格飙升,根本无法控制。

  不让卖高价,粮商们索性藏起来,宁愿不卖,更加加剧了市场供应问题。

  即便是把几个囤货居奇的大商人抓入牢狱之中,也解决不了问题,价格依旧是居高不下。

  而朱元璋又把目光盯向外地哄抬物价的粮商,这些跑到三晋之地发灾难财的粮商,也需要重罚。但这一次他失算了,三晋之地灾情的爆发,没有给粮商们充足的准备时间。

  等到大家反应过来的时候,灾情已经扩散了,大量的流民遍地都是,只要是有经验的粮商,在这个时间段,根本就不敢进入三晋之地。

  因为他们的粮车,一旦进入三晋之地,那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有去无回,别说赚钱了,命可能都保不住。

  只有一些没经验的楞头青,才会冒险一试,但其结果可想而知,粮食很难真的卖到市场上,把银子赚到手,半路上,就被灾民们给哄抢一光。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自从朱榑进入青州之后,他对于贸易可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在自己的地盘,他的话语权极重。

  从刚进入青州,让商队到处卖盐开始,他的生意就开始往各个行业发展,让整个齐地的商贸环境非常融洽,最关键的是,朱榑还搞了几个大工程,一个就是齐王府的建造,另一个就是修建沥青公路,还有一个就是在青州城大规模盖六层小楼,这些,都大大带动了周边行业!

  这里面充斥着各种生意的机会和大量的利润,商人们的目光,一直聚焦在这片区域,至于三晋之地,压根就没怎么关注。

  现在,灾情已经彻底爆发,甚至,流民都已经接近齐地州县,哪有粮商,敢把粮食暴露在大众视野之下?!

  济南府布政使铁铉要求各州县,随时准备迎接大量灾民的到来,搭建粥棚,准备住所。

  同时,严禁灾民进入城池之内,各州县做好瘟疫爆发的准备。

  虽然灾情发生在三晋之地,但是济南府布政使铁铉的腿肚子,已经开始打哆嗦了。

  今年的灾情超乎想象,根据消息,已经有数十万灾民,自西往东而来,用不了多久,就会陆陆续续抵达齐地。

  数十万人,每天张开嘴,就要吃饭!

  拿什么喂饱他们呀?!

  像如此灾情,分明就是一个无底洞,但是也只能熬,熬到明年,田地里产出新的农作物,才能彻底消除这一波灾情的影响。

  而实际上,齐地今年的收成也不怎么样,虽然旱情没有三晋之地那么严重,但是手里握有大量土地的地主,种植了不少土豆,而现在,土豆已经销毁的销毁,送往青州的送往青州。

  至于普通老百姓手里的存粮,也不算多呀。

  现在,齐地的粮食价格,也已经出现明显的涨幅,一天一个价。

  齐地也有赈灾运粮的任务,已经打开粮仓,送了一些到晋地,还有一些是从市面上采购的,但是粮食价格越来越高,他这个济南府布政使,无法力挽狂澜。

  一车车粮食,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除这次灾情。

  很快,第一批流民涌入齐地的消息,就传到济南府布政使铁铉的耳中。

  毫无意外的,没有任何一个州县,能够收容这么庞大的流民大军。

  吃不饱的流民,继续一路东进。

  每个城池的城门,都紧紧关闭,他们根本进不去,只能吃在粥棚的食物。

  但每个州县粮仓的储备粮,都是相对有限的。

  虽说大明王朝一直主张休养生息的政策,但说实在的,也一直没闲着,动不动就打仗,每次打仗,还不是要靠各地上缴粮草吗?

  何况,之前,就已经抽调了一些粮食,前往三晋之地救灾了。

  于是,吃不饱的灾民,继续自西往东,一路东进。

  前面,就是青州城了。

  PS:感谢彦祖的鲜花、评价、票票^_^

第44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青州知府,站在青州城城墙之上,远远眺望,只是距离稍微有些远,隐约能看到一大团一大团的黑影。

  他心里咯噔一声:这些,不会都是从三晋之地,逃亡过来的流民吧!

  等到了近前,青州知府显些被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这些流民,从官道以及官道两侧,缓缓逼近青州城。

  在这一刻,颇有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

  他们来了,他们要来吃垮青州城了!

  青州知府在这炎热的天气,竟然有些不寒而栗。

  只不过,他们并不是军队,而是可怜的灾民。

  但他们的规模,却比军队更加恐怖。

  “天啊,这得多少人呀!”

  “咱们青州城,能撑得住吗?”

  “齐王殿下准备了很多粮食,但是,会有更多流民来到这里。”

  守卫城门的士兵们,小声交谈着。

  粗略计算,视野之中,至少得有上万人之多。

  而这还不包括后面持续一路东进的逃难流民。

  估计,在明天天亮之前,会有数万人,抵达这里。

  “快!快去禀告齐王殿下!”

首节 上一节 25/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这个土匪是个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