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30节

经过连续数天的讨论后,许远与管家赵金德等人,定下了一个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发展方略:

「一开始我们步子不能迈得太大,不必贪大求全,可以先从我们十一座的庄园开始,在许家庄总庄建一座总行,在十座分庄园各建一座的庄庄通支行,运营一段的时间,等取得了庄内百姓信任,人们纷纷愿意往内存钱,再吸引周边村民和地主士绅往内存钱,扩大银行的影响力和规模。」

「庄庄通银行成功后,就可以去各个布政司(省)的省府,去京城、南京、扬州、广州、成都这些大城,都设有我们的银行机构,从而实现了‘省省通",等影响力再扩大,客户数量再增多,业务需求也增加后,就可以在大明的每个州、每个县,都设立至少一座支行,从而达到终极的‘天下通银行"形态。」

「至于信用货币,我们不能在没有取得百姓信任的前提下,一开始就发行纸币,这是完全不可行的,要先发行成色充足的硬通货,如价值1两银子的本位银元,价值1/100两银子的大铜元,价值1/500两银子的小铜元,以及最小的价值1/1000两银子的小铝元,金属货币就能覆盖绝大部分的交易场景,因为价值、成色充足,百姓不会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金属货币推广成功后,就可以开始发行大面额的汇票,方便商人们进行异地存取。随后推出支票业务,只要在我们银行拥有大量存款的用户,不必随身携带大量金银,只要口袋里放一沓纸质支票,带支签字笔,就能完成大额消费,不失潇洒气派风度。等支票流行开来,为主流所接受,就可以正式推出图案精美,防伪技术高超的纸币,逐步代替笨重的金属货币,走完信用体系建设的最后一步。」

「总而言之,我们要像搭建一座高楼一样,一砖一瓦,步步为营,循序渐进,切不可空中楼阁,一蹴而就,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一年左右,我们实现‘庄庄通"左右,我们争取实现‘省省通";十年内,我们实现‘天下通",并顺利的推出纸币,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纸币。」

除此之外。

就算是最初级的庄庄通银行,为了建立坚实稳固的信用。

许远宣布拿出1000万块银元、500吨精铜料、10万石的精米,存放到银行仓库里,作为货币价值的保证金,为即将发行的金属货币面值托底!

「庄主,我们一共就11座庄园而已,这么多保证金,足够取信于民,足够让客户感到踏实了。」管家赵金德兴奋道。

「这是不是太多了,抽出这么多的钱粮,会不会影响庄园的运转?」

「不会,我们许家庄每月进账数百万两,这点保证金不算多,何况我们展示了如此强大的实力,更容易取得百姓信任。」

「不错,这些物资放哪不是放,存银行仓库,跟放在普通仓库,几无任何区别。」

「对了!」

会议最后,许远补充一句:「在银行的金库、柜台、账房等区域,监控摄像头系统要先搭建起来,派守正之人日夜监督,我许家庄的银行,是所有人的财富堡垒,绝不允许任何硕鼠出现!」

监控摄像头?

这个词汇让包括管家赵金德在内的所有高层,都忍不住眼角抽搐,露出无奈之色,乃至隐隐有些不满,暗暗抱怨庄主对他们太不信任了。

极个别人心里刚升起的那点小心思,也被立刻打落无形。

没错,许家庄建立快三年了,每个月都有如山似海的金银进账,却从未发生过大的贪腐事件,只有几只贪小便宜的小苍蝇,被无情的驱赶出许家庄,大老虎一个也无。

大家怎会如此清廉,乃至清廉到跟这个遍地污浊腐败的明末世界格格不入?

一方面是许远开出的待遇很高,足够过上富足安逸的日子。

其次就是分布在许家庄各个角落的监控摄像头所发挥出的作用了,天天有个摄像头在头顶盯着,随手偷拿点不值钱的物什都会开革出庄,谁还敢做出硕鼠之举?

最清廉的环境就这么形成了,毕竟许远从来不相信什么人性,因为人性本贪,没有私心的只是极少数,人可以忍受诱惑一万次,但沦陷一次就彻底输了,故而与其寄托于某些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还不如多布置点监控摄像头,实行零容忍的政策。

……

十月十八日。

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

此刻在布满霜雪的道路上,一辆自西而来的马车,正在官道上缓缓前进。

马车内。

「密之兄,你也太心急了,天气甚寒,何不等开春再去许家庄?」

「内兄,许家庄的新奇之处虽令人神往,但冬日远行,若遇大雪封路,我等恐回不了家过年了。」

寒风劲吹,方以智紧了紧自己的外套,对他们道:「澄之兄,妹夫,我在桐城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只想去许家庄寻得那个拯救苍生的答案。我等已进入了兴化县境内,许家庄很快就到了,我保证你们会不虚此行。」

第四十二章 方以智的痛苦

下午。

马车驶上了水泥路后,速度陡然加快了不少。

终于在天色变暗之前,抵达了许家庄总庄。

……

得知方以智再度来访。

许远非常的高兴,当即放下手头事务,出门亲自迎接。

「密之贤弟,如此寒冷天气你居然还是来了,欢迎之至,欢迎之至啊。」

许远走上前,拍拍方以智的肩膀,十分热情的招呼,上下打量了一番他道:「半年多不见,贤弟你似乎清瘦了许多。」

「哎许兄,数月前我去了京城一趟,一路上所见所听,所观所闻,当真是一言难尽,感触极深啊!」

见到许远,方以智就按捺不住倾诉的欲望,开始感叹起来。

「进屋说,先进屋,外面天冷,我等进屋相谈,边吃火锅边谈。」

许远让丫鬟去厨房吩咐一番,晚上就吃牛肉火锅,多准备些配菜,他要招待几位朋友。

而说到朋友,跟着方以智前来的两个年龄只有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一个面目俊朗,身形高瘦;一个体格壮硕,面容刚毅,但也带着几分书生气,许远便询问了下他们的身份。

「这位是钱澄之,字幻光,是我的同窗好友,自幼一起读书,关系极好,是最知我懂我的知己,澄之兄博学多才,善诗文,才学不在我方密之之下。澄之兄比我小一岁,许兄叫他澄之弟即可。」

「这位是孙临,字克咸,今年二十岁,家族世代武官出身,也是多年的同窗同学,能文善武,识兵法兵事,精于骑射,常思报国,在乡间有‘飞将军"之名,为人豪爽,亦是我的妹夫,许兄叫他克咸即可。」

方以智做了一番介绍。

而对于鼎鼎有名,富可敌国的许家庄主许远,钱澄之、孙临二人,当然早就听说过,虽谈不上多么崇敬,但这样的一位知名人物就在眼前,又被方以智洗脑般宣传了好一段时间,自然不敢有任何倨傲,纷纷拱手作揖致礼,道:「钱澄之(孙临)见过许庄主。」

「不用多礼。」

许远拱手回了一礼,然后也稍微自我介绍了番,跟这二人算是有了点头之交。

实际上。

如果许远对明末历史足够了解,或者回现代社会查电脑资料的话,会发现方以智的这两个朋友,也都算是在史书上留了名的人。

钱澄之履历平庸,没有做出过什么值得一说的功绩,但终生忠于大明,即便大清坐稳了江山,他也是削发为僧,避世归隐。

孙临在明亡后加入义军,在明知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坚决抵抗清兵,最后在浦城与小妾一起壮烈战死,算得上是一位英雄好汉。

加上方以智自己,可见他周围的朋友圈子,为人都是相当不错的,极少人品低劣之辈。

……

进入天枢院。

坐在接待厅的餐桌上。

一边吃热腾腾的火锅,一边听方以智此番去京城一路上的见闻。

「遭遇兵灾的京城周边情况极惨,百姓死伤无数,粮食牲畜被抢夺无数,整村被屠杀掠夺殆尽的比比皆是,后金***寇掠之害,惨绝人寰,罄竹难书啊,若不想办法灭绝这帮禽兽之辈,我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啊。」

「可鞑虏之害,只是其一,去京城的路上,我见到了许多从山、陕逃难而来的饥民,他们个个骨瘦如柴,目泛幽光,如游魂般走动,看见什么都想啃一口,随时可能倒毙于道路,我想丢点粮食救济他们,却被同伴制止,说只要我扔了一块面饼,所有吃食都会被饥民抢光,闻风而来的饥民会把我们淹没,甚至将我们杀死吃肉,越是饥饿,越是不择手段,帮他们就是害了自己,明智之举是什么都不帮,吃饭都不能被他们看到。」

「如此之多的饥民,是高迎祥、王嘉胤等流寇造的孽啊,不诛灭这些流寇,百姓们就会遭到他们裹挟,就算没有天灾,百姓们也无法安心耕作,只能逃离家乡,沦为难民,不知会饿死冻死多少。」

「还有朝廷各地的勤王军队,他们畏敌如虎,无法赶跑击败***,反而大肆蹂躏掠夺百姓,多次杀良冒功,诸多屠戮之事,不是***干的,却是他们干的,叫他们去打***不行,祸害百姓却有一手,不想办法整顿这些贼寇般的军队,百姓定会受更多的苦。」

「到了京城,虽然名曰天下首善之地,但难民饥民至少有十几万之多,充塞街道,但朝廷拿不出钱来赈济,百官勋贵与商人们,除少数几个心善摆了粥棚,多数的官员勋贵,不思如何救人,反而大肆买卖人口,尤其是容貌标志的妇人少女,有的被买去当了丫鬟,有的被买去当了小妾,更多的是卖入青楼,沦为风尘之女,这天灾人祸如此之多,百官勋贵不思救民,反而落井下石,无耻卑劣至极!」

「我实在看不过去,想着带了30万两银子入京,便想着能不能放弃帮牧斋先生复起,先拿这些银子去救饥民百姓,这些银子虽救不了所有人,但10万百姓当是能救的,只要帮他们熬到夏收即可,只是钱牧斋的幕僚,制止了我的做法,说我是书生之仁,唯有拿银子去帮牧斋先生复起,才能拯救天下苍生,救区区几十万饥民,根本不再话下,只是钱牧斋真有这样的能力么?」

「30万两银子终究是花出去了,收买多个朝中大臣,他们全都收下了银子,没有一个不收的,只有嫌送的银子少的,没有觉得多的,包括那几位名声不错的清官,也包括那几位刚直的言官,他们都收了银子,都答应帮忙说好话。」

「可最后我们的目的还是失败了,或是陛下不喜,或是害怕得罪首辅周延儒,结果足足30万两的银子花出去了,帮忙说话的却没有几个,最后钱牧斋复起失败,只落了个南京留都礼部尚书。」

「许兄,我大明,是不是将要完了?以我之亲眼所见,鞑虏残暴,流寇肆虐,朝廷大军良莠不齐,根本没有阻止形势败坏下去的能力,而朝堂腐败,百官勋贵麻木贪婪,毫无半点爱民之心,只知沉溺于争权夺利醉生梦死,这趟京城之行,我没有看到任何光明景象,只有大厦将倾之象,王朝末日之象。」

「我方密之欲匡君报国,只是这等黑暗世道,百姓们那等的凄惨景象,只有浑身无力、回天乏术之感,我区区一介书生,连一两个饥民都救不了,谈何匡君报国?」

「许兄,你说说,这大明,还有救么?」

喝了口低度米酒,用筷子夹了块牛肚放入口中,被辣味呛的连连咳嗽,眼泪都流了出来,年轻的尚有一腔热血的方以智,却满脸苦涩的,说出他的迷茫、痛苦与困惑。

他自己是真找不到任何的方向与办法,即便提出一些看起来不错的办法,也会立刻被周围人制止乃至责骂。

只能带着满腔痛苦与疑惑,来到许家庄,希望从许兄许大哥这里,得到一套可行的方案,解决他所看到的一切难题。

第四十三章 以众为本,以人为宝

大明有救么?

面对方以智提出的这个问题,许远想给出的答复是:没救了。

不另起一套的炉灶。

不在制度、文化、思想等方面进行彻底的变革,就算是强行给大明的国运延长了几十年,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终究还是会崩溃灭亡的。

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更是不可对抗的规律。

毕竟大明内部的问题和BUG太多了,早就千疮百孔,处处都是漏洞,堵得住一个两个,但不可能堵住所有。

不管多么杰出的改革家去做出变革,乃至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复生,也只有重新造反这条路。

当然许远不想过度的打击方以智,只是对他道:「贤弟你在我这里多看看,多参观参观,会找到如何救大明的答案的。」

故而吃完火锅后。

许远让人将方以智、钱澄之、孙临三人安顿了下来,住进了贵宾招待所。

接下来的几天。

作为东道主的许远亲自作陪,带着方以智等三人,又参观了许家庄的不少地方。

比如在沼气池,看到沼气源源不断的产出,日产气数千方,可满足全庄的烧水做饭之需,不用去砍一斤材。

比如最多可容纳10万石(等于六千吨)粮食的新型粮仓,且有两排十座之多,防腐防虫防鼠,粮食最多能存。

比如参观了养猪场与配套的屠宰场,见到了每家每户过来领猪肉,每人免费分肉三斤的场面。

还在罐头厂的流水线上,看到一个个的薄铁皮罐头,被机器压制成型,装入食材,再经高温蒸熟,哪怕是最容易腐坏的食物,也能保存一年以上,口味不会发生改变。

在副食品厂,见到有大量的土豆和红薯,经人工洗净后被机器粉碎,再加水沉淀,变成了大约25%的粉,最后加工成一捆捆的粉条,最多能保存数年之久。

甚至还去了警训处,见到里面的三百多肌肉大汉,正光着膀子在雪地里训练,按捺不住的孙临,提出要跟这些护庄队员切磋一番,结果哪怕是最普通瘦弱的队员,在力气方面,都能跟他比开,甚至能看出留有余力的样子,毕竟不能太扫庄主贵客的面子。

这么一圈的参观下来。

大开眼界的同时。

又给方以智,给他的朋友钱澄之、孙临二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钱澄之觉得沼气池非常不错,因为上山砍柴是种相当辛苦且危险的劳动,经常出现被蛇虫咬伤,被树枝砸伤,不小心摔伤的情况,而且对环境的破坏非常大,许多人口众多的城镇,周边柴山都被砍的光秃秃的,连一颗十年期的树都看不到,甚至做棺材的寿料都得高价从他处购买,如果沼气池能大量推广,大大节约木材的使用,生态环境也能得到恢复,而经过沼气池发酵后的沼液沼渣,又是极好的肥料,可带来增产增收,简直一举多得!

「难啊。」

首节 上一节 30/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奖励十架五代战斗机

下一篇: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