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第47节

俱文珍掌握的神策军有多少,郭戎果断的摇了摇头,这他怎么可能知道。

“取义,你来说吧,这些一直都是你来暗中调查的!”

“神策军在京畿及蓝田、临潼、三元等地总兵力大约十万人上下,基本取代了原十六卫的位置,驻扎也以原南衙十六卫军营为主,俱文珍及其党羽掌握的神策军,保守估计三万人,但是应该不超过五万。”

张取义的声音落下,李诵点了点头。

“北衙六军人数虽然不少,但是我想你应该不会想要,如果想要也可以给你。如果你不想要,那么三千龙武卫新军,两千金吾卫新军,再加上城外的两百骑兵,这就是朕现在能提供给你的全部力量。怎么样,如果让你来指挥,有几分胜算?”

北衙六军的废物点心,郭戎在从回鹘到长安的路上听李锐吐槽了整整两个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们还不如没有。

5000对阵三万到五万,郭戎感觉自己又进坑了,五千以边军组成的新军战斗力确实不错。但是他们对阵的不是吐蕃人更不是回鹘人。

对面也是正经的唐军,还是现在大唐无论从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排名第一的神策军。

更坑爹的是,五千新军要么放在了大明宫和太极宫,要么放在了城北禁苑。

李诵这太上皇的思路很简单、很明确。一旦出现意外,李诵在自己和儿子李纯直接果断选择了保李纯,至于自己显然就是听天由命了!

郭戎可以看得出李诵是怎的怕死,但是怕死到了极点,还弄出了这么一副场景,给郭戎来了一个现实版的,什么TM的叫TM的惊喜……

“如果现在,朕将兴庆宫托付给你,你敢接下吗?”

说是李诵的激将法也好,说是李诵信任郭戎也好,本就没有选择的郭戎义无反顾地接下了李诵赋予的使命。

包括张取义、吴勇男两位禁军郎将在内五千精锐的唐军成了郭戎的临时下属。

以宣节校尉统帅五千唐军精锐,啧,啧,啧,这该死的低职高配,郭戎感觉自己再一次开创了唐军的一个记录,就是这记录好像没什么用。

从李诵那里领命之后,郭戎立刻开始进入状态!

率领兵马主动出击进行野战,郭戎只有第八团的惨痛经历。

但是若说守城,在龟兹坚守三年,又到了一众老兵油子指导的郭戎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专家。

所以郭戎领命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来了兴庆宫的平面图。

有了腹桉之后的郭戎进驻广兴宫的十几名骑兵召集而来,准备带着李诵的两名亲信将领和自己手下这十几个家伙,巡视完兴庆宫确定防御重点。

结果这把人刚到,太上皇却对这些以少年郎为主的骑兵产生了兴趣,直接让郭戎给挨个介绍一下,无奈之下,郭戎干脆让这些家伙个头从小到大排列好,从矮胖的德刚开始。

“德刚,年十九,弓马娴熟,目光敏锐,善于捕捉战机……在契必牧场与吐蕃一战,正是德刚率先判断出了吐蕃人逃窜的方向!”

“于谦,年二十三,弓马娴熟,性情沉稳,自然从容,能攻善守,善于砸挂……”

“沙周,年十九,弓马娴熟,善于追踪……”

“何海洋,年十九,弓马娴熟,熟悉战马牲畜……”

“莫灵均,年二十,祖籍河北,骑术不俗……”

……

“李庶安,年二十一,祖籍陇右,广德元年(763年)避祸遁入草原……擅长奇淫巧技……”

“洪平安,年二十七,原为天德军伍长,擅长步战,擅使步槊,因不愿与原天德军判官任迪简勾连,被放逐沦落草原,为吐蕃人所掳,后在契必一战被解救!”

“王铮,年十七,其父原为骑术、臂力惊人,善骑射,契必牧场与吐蕃一战连射16箭,全部命中,斩首十一级,为此战首功!”

“郭戎,你麾下的骑兵总共有多少人?”

“陛下,现在骑兵所属,共有长公主选拔少年郎两百名,另有解救的如同洪平安一般的壮男十八人,再加上阎卿和古丽娜共二百二十人,臣与他们同行两月有余。虽然不是每个人都熟悉,但是至少可以知道名字。”

“听名字,这都是我汉家儿?”

“陛下,燕国大长公主所选,虽并非全部为我华夏苗裔,但皆以认汉字,识唐音,行汉家之仪为荣,皆为我华夏儿郎!”

“好!好!好!都是忠勇干练之士,都是我大唐未来的栋梁,从现在开始朕也归属你的调遣!”

“请陛下,回宫休息!”

“……”原本还想跟着郭戎一同巡城的李诵一脸愕然,愣了一会之后抱拳行礼。

“李诵,谨遵将领!”

花了整整两个时辰,带着一行人完成了对于整个广兴宫巡查时候,郭戎心中的底气突然就足了很多。

作为长安城内「三大内」之一的「南内」的广兴宫,坚固的程度超出了郭戎的预期。

兴庆宫宫墙东西长超过二里,南北接近三里,周长接近十里,高接近六米。

使用的全部是相对坚实的夯筑宫墙,西、北两侧内墙约五米宽,东侧宽约六米。至于南侧因为有勤政务本楼的关系,更是双层宫墙。

四向,八座宫门的坚固程度也和长安城的城门大致相当。

整体的防御程度虽然不能和长安城相比,但已经绝对碾压只有夯土城墙的龟兹了,龟兹如果有这城墙……

长安作为大唐的帝都,是绝对不会长期储存大型攻城设备的,进攻一方能使用的无非就是八牛弩和梯子,如果只靠这两种器械,只要给郭戎一千人,哪怕是面对强悍的神策军,郭戎也有信心至少坚守三天!

而三天的时间就已经足够了!

叛乱这东西讲求的就是一个突然性,这里是大唐的帝都长安,而且城北是三天都拿不下兴庆宫,乱军必然自溃!

但是现在有了底气之后,郭戎的心已经不仅于此了,稳守反击,稳守已经有了,至于反击点郭戎也隐隐有了方向。

第82章 破局点,陌刀兵

站在宽阔的兴庆宫宫墙之上,看着外面款宽阔的长安街道,郭戎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从李诵那里看到的那张长安城舆图。

仔细回忆着长安城内重要的市坊、宫殿、武库、城门的位置,许久之后郭戎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都囔了一句

“关门打狗,好像是教员他老人家最喜欢的!”

很快郭戎脑海中的思路,渐渐的形成了一个计划。只不过这个计划的执行还需要一柄足够大,足够硬的锤子!

随即,郭戎将目光从宫城之外投向了身旁。

“取义兄、勇男兄,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弄到两百柄陌刀,两百套玄甲、明光铠或者文山铠?”

张取义和郑勇男明显一愣,显然没想到郭戎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虽然李诵说了无条件服从郭戎的指令,但是这个他们两个真的没这本事。

“郭戎,甲胃这东西好说,这里是长安,不是藩镇和边军,甲胃别说一百套,就是一千套都好说,光金吾卫的武库里面就不下千套,但是这陌刀就不好说了!”

“??”想法刚刚萌生,郭戎直接就挨了当头一棒。

根据郭戎从安西老兵油子那里听来的情况,安西军巅峰的时候陌刀兵的比例曾经达到过20%,其余唐军中虽然没这么夸张,但是比例大概是10%。

按照这个比例长安十几万驻军,少说也得有一万把陌刀。更何况长安城还是将作监所在,唐帝国最大的武库,连龟兹城内的陌刀就不止500之数量,偌大的长安怎么可能连两百柄陌刀都凑不出来!

“郭戎,陌刀这东西虽然好用,但是工艺复杂、制造繁琐,造价又高,天宝之后产量本身就少,连陪葬都不允许陪葬,根本就不存在库存一说,往往打造出来一把就会被提走一把,想要搜集就只能从军中搜集。”

“虢国公战死之后,陌刀兵虽然还有,但是成建制的陌刀队却非常罕见了,零散的陌刀兵被分散到了各军,能有一队便已经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了,各镇、各军之中都是宝贝,想要在短时间内凑齐绝非易事!”

听到这里,郭戎也反应过来自己陷入了一个习惯性的误区,龟兹的陌刀数量确实很多,甚至多到会有库存的程度,但龟兹绝对属于特例。

一来,这些都是安西军的积累,二来,你能指望一帮五六十的老兵油子挥舞陌刀长时间作战么?

而放在整个大唐,安史之乱后大唐的国力下滑非常严重,长安三度被攻陷,将作监的技术损失也非常很严重,现在的大唐显然已经支撑不起陌刀兵这种威力过剩的兵种了。

现在军中还保有的陌刀,应该基本都是早年大唐国力昌盛的时候的遗留。

道理,郭戎想通了,但是现在没有陌刀他的计划就无从谈起。

“郭戎,这个我们真的无能力了,我麾下陌刀兵总共也不过五十,勇男兄稍微多一些也绝对不超过百人。”

“没有那么多,只有一队,外加一什作为我的亲兵!”

“而且,就算能凑齐两百把陌刀,你也找不到这么多会使用陌刀的锐士,用长矛或者步槊不行吗?”

“用陌刀的人我自然能找得到,不过陌刀二位能不能帮我凑齐,二位比郭戎年长太多。如今的局势也非常明朗,守住兴庆宫不难。但是要破长安之局非陌刀不可,否则乱军一起,我怕长安会生灵涂炭!”

三人都是行伍,谁不知道精锐的神策军如果在长安成为溃兵会带来多大的损失。

“郭戎,我不知道你准备怎么用,但是为今之计,只能去找陛下了!”

重新绕回兴庆宫南边的城墙,正在宫墙上瞭望长安的李诵听到郭戎的要求也是明显一愣,似乎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以团为规模组成的陌刀兵了。

“两百陌刀?郭戎你想干什么?难不成你有新的想法了?”

“陛下,仔细检查过兴庆宫之后防御设施之后,只要能有一千新军,臣有六成以上的把握可以守住兴庆宫三日!”

“三日?”

郭戎可以清晰地看到李诵脸上挂上的笑容,六成把握就已经让眼前的太上皇笑的合不拢嘴了,幸亏自己长了个心眼,没说太满。

要是说十成把握,还不得直接赏自己一个斩立决么。

“陛下,死守兴庆宫确实可能让叛逆自溃。但是几万乱军一旦在长安城自行溃败,整个长安恐怕将生灵涂炭!”

“如果朕给你这两百陌刀,你有几分把握能守住兴庆宫,有几分把握保住整个长安城不会生灵涂炭,当然朕知道要做到这一点,两百陌刀兵是肯定不够的,还有什么需要的,都说出来,只要有可能朕都会应允。”

自己说的是擒贼擒王,但是李诵最后提出要求的是保住长安,这个难度属实大了点,然而,这也并不是没有机会。

机会就是将自己最初的计划彻底执行到底,借助兴庆宫、太极宫、大明宫的宫城和「三大内」的特殊位置,稳守反击。

在俱文珍感觉到绝望之前,或者说是在他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利用陌刀队作为核心发动突袭。

对俱文珍完成斩首、打掉了铁了心跟随俱文珍的铁杆叛军、对叛军顺利实现关门,三者实现一个,迅速进行心理、政策、军事三重打击,瓦解其他附庸和被裹挟的叛军的抵抗意志。

而在这皇权至上的年代,这一套心理攻势其核心就是新皇亲李纯亲自向叛军发布的特赦令!

这一套连拉带打外加心理攻势的战术。可是教员总结出来的标准模板,打秃子的时候屡试不爽。

不过这样也有一个弊端,「三大内」要承受精锐的神策军的疯狂进攻,看着眼前对自己充满期待的李诵,郭戎对于李诵却没有那么大的信心。

原因很简单,似乎除了李二之外,李唐所有的皇帝都有一个怕死和跑路的通病。

安禄山、史思明来了,玄宗跑了……

吐蕃人来了,代宗李豫跑了……

泾原兵变,德宗李适跑了……

这其中还穿插了一个更丢人的,唯一一个被宦官吓死的皇帝肃宗李亨……

“陛下,臣能有多大把握保住长安,并不看臣本身的行为,而是看陛下为保住可以付出多大勇气和决心!”

第83章 君王在,长安在

“朕可以与长安共存亡!”

明明腿肚子都在转筋,身体也在微微发抖。但是与长安共存亡的话说的确铿锵有力,而且从李诵做出的安排来看,这位太上皇也确实没有给自己留退路。

看李诵这见势不妙就要把儿子送出长安跑路,自己却要留在长安和叛军死磕,和长安共存亡的架势,郭戎是既无语又钦佩……

首节 上一节 47/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孙大圣,誓不成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