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爹别造反了,跟我一起养生

大明:爹别造反了,跟我一起养生 第37节

朱棣已经在心里默默安排了,土豆多一些,玉米少一些,这样的分配比例,当然还要吃吃那红薯。

朱棣刚吃一半,那朱高炽就已经把一颗玉米棒子啃完了,又是意犹未尽。

这玉米甜甜的,朱高炽就喜欢吃甜食。

“好吃,这玉米好吃!”朱高炽夸赞连连,完全已经把自己为什么来到这里的事情给忘记了。

“哼!”朱棣看着那朱高炽一脸肥猪样子,有些没好气。

他不由有些感慨,这胖猪真的是我生出来的吗?

“爹,咱开始吃这红薯吧?”朱高炽乐呵呵的说道。

“吃吃吃,你看你都胖成啥样了。”

朱棣有些无奈。

自己这个当爹的,总不可能拦着儿子不让他吃东西吧。

“嘿嘿嘿……”朱高炽见老爷子心情好起来,也是乐呵呵的,没脸没皮的样子,不怕挨骂。

见朱棣拿起红薯,朱高炽也立马拿了起来。

红薯外焦里嫩,外面冒着油光,里面是橙色的,让人食欲大开,一口咬下去,甜!

也许是系统发放的种子缘故,这红薯的品质出奇的好,非常甜!

朱高炽是十分喜欢甜食的,可惜这时候大明的科技,不能造出高纯度白糖,只能做出低甜味的红糖。

朱高炽仿佛吃上了自己最喜欢的似乎,当即兴奋的喊道:“好甜啊!太好吃了!”

朱棣咬了一口,发现果真如此,确实甜,这样一来,行军打仗又多了一种食物!

将士们以往打仗,是吃不到什么菜肴的。因为粮草运送不便,时间一长,菜品都会变质,只能吃米饭充饥。

有了这红薯,将士们简直是能一饱口福了。

见到两人的表情,朱瞻壑知道,红薯彻底把他们征服了!

这时代,因为糖不够甜,这红薯就是最好的糖!

吃完这三样,朱棣心情彻底阴转晴,露出喜色。

“不错!真不错,这三样东西赈灾再好不过了,壑儿,这些东西你有多少?足够赈灾所用吗?”

“要知道,这次灾民可是有三十万之巨,每日就算每人消耗一斤,就是三十万斤,你有这么多吗?”

第43章 变卖家产

“要知道,这次灾民可是有三十万之巨,每日就算每人消耗一斤,就是三十万斤,你有这么多吗?”

“这次赈灾,先是治水灾,工部已经派人去办了,预计三个月的时间,灾民重建家园,预计三个月的时间,前前后后半年,算起来需要五千四百万斤的土豆!”

朱棣这话可是问在了点子上了。

就算这些作物产量高,可你现在不可能拿的出来。若是在京都有人种出这么大面积的土豆,朱棣怎么可能会察觉不出来?

“回爷爷话,孙儿拿不出这么多。别说五千四百万斤,就是一万斤拿不出来。”朱瞻壑道。

其实,若是朱瞻壑用乾坤界的神妙,自然是能拿得出来这五千四百万斤的土豆。

而且用不了多长时间,顶多一个星期就能做到。

但是……

若是自己真的拿出来这么多土豆,到时候自己可就要出大问题了,凭空变出这么多粮食,该怎么解释呢?

所以朱瞻壑实话实说。

“既然你拿不出来,这次赈灾你怎么做?难不成现种?”朱棣耐着性子问道,他大概知道这孙子应该不会空口白话,而是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却见朱瞻壑点头道:“没错爷爷,我打算现种!”

“这不是开玩笑吗?”朱棣没想到孙儿真的说现种,等他种出来,那些灾民岂不是要饿死?

“不开玩笑爷爷。”

朱瞻壑神色笃定道:“我来跟你分析一下。”

朱棣:“说……”

“我拿不出来这么多粮食,但是还是有一点的。虽然前段时间我还在生病,但还是吩咐了下人们种了三亩的试验田。”

“这三亩种的都是土豆,亩产八千斤,三亩就是两万四千斤土豆,这些土豆全部播种下去,可以种五千亩地,这两千亩地,每亩产八千斤,一共是四千万斤的土豆。足以应付这次饥荒问题。”

朱瞻壑这帐一算完,朱棣完全惊呆了。

五千亩地并不多,却能产出四千万斤的土豆?

“可是,就算你说的是真的,灾民等不了,等你种出来,他们都得饿死啊。”朱棣道。

“两个月时间。”朱瞻壑解释道:“土豆两个月就能结果,所以撑过这两个月,粮食就能种出来,爷爷孙子希望您能派人,去种这五千亩的土豆。”

“两个月就能成熟?结果?”

朱棣本来按照惯性思想,作物成熟最少要四个月的时间,没想到这土豆竟然只需要两个月!!

简直是不可思议,这东西简直是天生为赈灾所用一样,哪里发生了灾荒,先调拨一批粮食过去,然后现种都来得及。

朱棣哈哈一笑道:“好!不错,这土豆两个月就能成熟,产量如此之高,简直是祥瑞之物,朱瞻壑,找到此物,你这次算是立了大功。”

“谢爷爷夸赞。”朱瞻壑忙一拱手:“还需爷爷请人种粮食。”

“你这小子,还说你一人就能解决,不过没花朝廷银子倒是真的。即使如此,你把土豆种子拿出来,朕派一个营的屯田兵,去种植土豆去。”

“谢爷爷,如此,灾荒可除。”

“可是,就算两个月能种出粮食,你这前两个月不还是需要粮食?这前两个月的粮食从何而来?”

朱棣再次问道。

他又一皱眉道:“你可是说过,不会让朝廷出一分银子,不会不算话吧?”

朱瞻壑道:“自然算话,这前两个月的粮食,定然是孙儿来出。”

“你出?”朱棣愣了愣,“你哪来这么多的银钱?”

前两个月赈灾的粮食至少需要一千八百万斤粮食,也就是九万石粮食。

若是按照原本的粮价格,一两银子一石大米。也需要九万两白银。

可现在闹了水患,河南本来是产粮大户,这下周边的粮价疯涨,都上涨到五两银子一石大米。

这些奸商屯粮大户坐地起价,灾民们没有办法,只能吃高价粮。如今想要赈灾确实要多花五倍的银钱,也就是原本九万两白银能解决的事情,现在需要四十五万两!!

“爷爷,孙儿打算变卖汉王府全部家产,用来赈灾,度过灾期的前两个月。”

朱瞻壑正色说道。

没错,他做出了这个决定,没有经过任何人商量,反正只要皇上应许,家里人谁敢反对自己?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朱瞻壑昨晚也是想了不短的时间,足足想了半个时辰,后来怕想的太晚影响睡眠质量,就直接决定了。

朱瞻壑是这样想的,他的目的,是让老爹去就藩,去藩地养生。

但这次因为老爹朱高煦造反的事情,朱瞻壑估计朱棣对朱高煦可能会极度的不放心,能不能放他回藩地,都是一个大问题。

但如何自己把家产挥之一炬,让朱高煦完完全全变成一个穷光蛋,加上朱高煦的封地在云南,一个穷苦的地方,这样放他回去,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朱棣听到这番言论,颇感意外,不知朱棣何等聪明,只是稍稍一想,就明白许多。

“你要变卖所有家产,你能做这个主吗?”

“我爹不在,家里我说的算。”

朱棣点点头,又笑了笑:“你不仅仅是想戴替父罪立功吧……你还想让朕放你爹回封地,是吧。”

“爷爷……什么都瞒不过您老人家啊,孙儿一点小心思被您看的透透的。”朱瞻壑恭维道。

“哼!”

朱棣冷哼一声,“我还不知道你的小心思,怎么,你想带着你爹离开?不想跟爷爷在一块了是吧?”

朱瞻壑道:“孙儿不敢,只是我爹这家伙不太安分,还是让他去云南那穷苦之地,当个穷王爷,这样对大家都好。”

云南的地理位置,是大明版图的最西南的方位,远离南京,当地又极其贫苦,鸣凤彪悍不说,听闻还有很多村落是未开化的,朱高煦若是真变卖了全部家产,去了云南,造反是永远不肯能了。

朱棣思忖了片刻,觉得尚可,又想到了什么,皱眉问道:“可就算你变卖全部家产,能有多少银钱?”

朱瞻壑回道:“回爷爷,我昨夜估算了一下,差不多是十万白银。”

朱棣道:“十万白银以前是够的……可如今那些可恶的粮商坐地起价,粮价已经涨了数倍不止,你可能还不知晓。”

朱瞻壑嘿嘿一笑,极为自信的道:“爷爷,我怎会不知道此事,所以这次孙儿打算亲自赴往河南,好好惩治这些奸商!!”

第44章 再出妙计

“惩治奸商?”

朱棣听闻这些话,对朱瞻壑有喜爱又多了几分。

朱棣和他老爹朱元璋一样,从小耳濡目染之下,都是讨厌商人,因为商人逐利,不管国家,不管道义,只管赚钱。

但朱棣又和朱元璋不一样,他虽然不喜欢商人,但他却没有抑制商业的发展,甚至还让郑和下西洋,开启了海外贸易!

朱元璋本人还安排了纺织局,创造了无数就业,让大明的丝绸远销海外,为朝廷添收。

其实朱棣掌控下的大明时期还是挺有钱的。

若不是这些年修永乐大典、攻打北元耗费颇多,眼下的朝廷也不至于连赈灾的银子都拿不出来。

“惩治商人是很简单,朕只需一道圣旨就能把这些坐地起价的商人都给抓起来。”

“可事情不是这么办的,商人虽然逐利,但是对推动经济发展还是有帮助的。若是这般惩治商人便少了,货物堵塞,大明税收收入就会不够。”

“还有一点,若是这次受灾抑制了商人,可下次再次受灾,商人便不出现了,他们不卖粮,届时朝廷有钱却买不到粮食赈灾,又当如何?”

朱棣一番话,说的条条在理,连朱瞻壑都不由得有些吃惊。作为几百年前的人,居然能懂得这么多关于经济的道理,成祖朱棣不愧是雄才伟略!

朱瞻壑道:“爷爷,我可没说让你直接下令抓拿那些奸商,孙儿有一计,可以让那些奸商们吃个大闷亏,原价卖粮。”

“原价卖粮?”

“没错!”

首节 上一节 37/1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