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第76节

好在百姓都知道韩景略,也都纷纷避让,这才让他们在两刻钟内,回到了扬州衙门。

“四郎!”

一到衙门,韩绍的声音就传了出|来。

他快步走出正厅,将手中韩当的书信递出:

“韩当的加急,朝廷想|要征你入京!说是给你封伯!”

“封伯?”听到这个赏赐,韩景略下意识就觉得不妙,而且要他前往南京,也有问题。

他快速拆开了韩当的信,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信中说明了一切,并且还说明了,朝廷传唤他的官员,已经到了镇江,顶多三天就到扬州。

末尾、韩当还劝韩景略,如果没有必要,最好不要来扬州。

至于这次事情的起因,起始人物,韩当也做了分析,大概率是阮大铖和高弘图所做。

因为事情是钱谦益私底下让人找到韩当,将事情提前给韩当说了,韩当才能及时提醒的。

不然等韩当知道的时候,或许朝廷的使者已经到了扬州了小说群⑥⒐⑧9⒉5⑧50

第83章 新的官吏体系·

“将军!这南京不能去!”

一听说要韩景略入南京,戚云虽然只是一个亲军游击将军,但也及时站出|来想|要制止。

不过他的话刚说出|来,韩景略就抬手示意他别说了。

“南京的官员,我明白他们秉性,他们不敢对我动手。”

“至于马士英,他更不希望我去南京。”

“这次征召我入南京,确实有蹊跷。”

“但现在还不是和南京朝廷翻脸的时候。”

韩景略他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局势是什么局势。

是!

他是有能力直接推翻南明朝廷,但是这需要时间。

现在他手中还有900万两,可以兑换雄师九万。

但是九万大军南伐南明,换来的是什么?

攻打江南,又会引起什么?

他可以把江南的士绅杀个一干二净,但是他会很快陷入战争的泥潭中。

他领九万大军南下的一瞬间,他就敢保证,清廷会立马组织大军南下。

阿济格、尼堪、多铎、谭泰、何会洛、孔有德……

这群家伙手里可是还有五十多万大军呢。

他们从西边东进、从北边南下,而自己还要进攻江南。

哪怕他一边抄家暴兵,一边收拾南明。

但是面对这|种夹击,他能有多少胜算?

打仗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说他能暴兵,就能推翻世界。

世界是有地理的,韩景略承认戚家军和白杆军很勇猛。

但是面对关隘、他手中的火炮也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攻下。

哪怕他能从江南抄家抄到一亿两白银,暴兵“四二三”一百万。

但是这|种滥杀之下,引起的会是更大规模的抵抗,甚至百姓也会揭竿而起。

因此他目前还需要忍耐一番,直到他将清军率先收拾了,再调转方向,把南边的这群势力一一拔出!

当然,这个战略的前提是,南明这群家伙的脑袋不会被驴踢了,直接针对自己。

这个时候,韩绍也能明显察觉,韩景略在顾虑什么,他提议道:

“不如这样,由戚云将军先领两千白杆军前往南京城。”

“等朝廷的使臣来了,我们再答应,然后领一百亲卫南下?”

“不行!我必须守在将军身边,拱卫将军!”韩绍一开口,戚云就否决了。

在他看来、他是韩景略的亲军将军,必须时刻跟着韩景略才行。

韩景略也不太想让戚云离开,倒不是他害【资;源'群】:9?8;0;2?/0'。5!8"5。;6怕什么。

主要是他好不容易才把戚云用习惯了,戚云突然一消失,他怕他不习惯。

他将手中的信折了起来:

“这样吧、戚云、你让亲军千户带两千人南下南京,记住,分批从各个城门进城。”

“每天进城的人数不要太多。”

“末将领命!”听到自己不用离开,戚云也平复了心情。

韩景略转头看向了韩绍:“大兄、我不在的这些日子,便由你统筹江北政务了。”

“放心吧,四郎!”韩绍点了点头,只觉得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

韩景略看着韩绍沉重的表情,笑了笑,有些无奈。

倒不是因为他要去南京,而是因为手下没有理政人才的苦笑。

现在他只希望,早早去往江南的白杆兵们,能将张煌言、阎应元和夏允彝请来。

若是他们三人能来,他眼下的局面能瞬间变得宽松。

一席话说完,整个扬州城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三天的时间转瞬而过,北方的韩五四和西边的戚山都收到了韩景略要前往南京的消息。

韩五四有些不想让韩景略去,戚山倒是很支持韩景略,毕竟眼下他们必须要在南北寻找一个平衡。

南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总不可能去和清廷玩平衡吧?

时间过去的很快,来人还是韩景略的老熟人,黄道周。

比起几个月前的黄道周,此时的黄道周精神好了很多。

当他一下官船,便对韩景略乐呵呵的拱手道:

“昭武将军神威,退胡虏千里,老夫佩服不已……”

“呵呵~先生谬赞了。”看着黄道周似乎焕发了第二春的模样,韩景略没想到自己能让黄道周这么吹捧。

实际上,韩景略还是低估自己打赢江淮之战的影响力了。

尽管从战术和战略来说,江淮之战,完全就是淮扬军凭借着强大的军事素养和火炮打赢的一场大战。

但这其中,韩景略扫荡城乡,包围天长的战术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江南之中,实际上有很多不愿意侍奉明朝的士子。

韩景略的崭露头角,无疑让他进一步刷了一波名声。

尽管这|种事情,他就算知道,也不过一笑而之。

但是从政治意义上来说,眼下他和南明的关系却更为紧密了。

至少在清虏的威胁彻底褪去前,他和南明君臣还属于蜜月期。

黄道周与韩景略并排,朝着扬州府的驿馆走去。

戚云等人警惕的看着四周游|走的百姓。

不得不说、作为名满天下的苏、扬二州,扬州尽管经历了清军的屠刀,但韩景略挽救的及时。

扬州的百姓在经历了几个月的短暂不安后,终于还是恢复了清军南下前的平静。

作为三个月前才来过扬州的当事人,黄道周对于扬州三个月前后的变化,可以说十分有发言权。

路过的百姓们,见到韩景略时,都会远远的拱手,表示礼仪。

韩景略只要不在说话,基本上也会点头回应。

青砖石路,白墙绿瓦……

人来人往在长河街上行走,小商小贩叫嚷贩卖。

讨价还价的声音络绎不绝,书店门口租书的人,端着一个个小竹椅,坐成一排看书。

说真的,此时的扬州,似乎看起来比南京还繁华。

只不过从黄道周的角度来看,似乎还缺少了像南京一样的一些娱乐产业。

他对韩景略说道:“听闻扬州青楼繁多,不知一路走来,却为何不曾看到?”

“这……”黄道周突然问起青楼行业,这让韩景略有些窘迫。

他哪里会在意这些东西,因此将目光放到了韩绍身|上。

韩绍见状,也连忙解围:

“由于江北取缔了所有人头税和杂税,只收取商税和农业税。”

“因此所有做生意的人,都要登记造册,并且领取官府发放的木渎,才能正常做生意。”

“青楼行业人员复杂,本来很多姑娘都是不愿意做这一行的,只是被家里人被迫贩卖青楼。”

“早前我与将军讨论过,将军的意思是,青楼需要整治一段时间,才能营业。”

东城区是娱乐繁华的城区,因此没有了青楼,自然就少了许多欢乐。

黄道周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理解,又对韩景略说道:

“将军收这么高的税,不怕百姓发怒吗?”

江北商税十税一的事情,早就在江南传开了。

首节 上一节 76/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