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第413节

  [有此权力,吾不必位于王绾之下!姜商,此人到底是何人……]

  始皇帝坐回王位。

  “先生只教了朕车同轨,还未说行同伦。”

  十年阔别咸阳殿,重回第一日再登顶点的吕不韦沉声言说。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都是以让天下皆为秦土,其人皆为秦人也。三者措施不一,理却唯一,皆当不可不实行之策也。”

  始皇帝看了一眼群臣,一只手扶着膝盖,身子微微前倾。

  沉声道:“可朕观殿内诸君脸色皆有不满,似对此举不看好。一人计短,众人计长,违背诸君意愿之策怎能是对的?”

  还没等群臣心中希望升腾,吕不韦转身看了一眼身后群臣,发出了蔑视的轻笑。

  群臣安坐。

  怒目而视。

  老将蒙骜小声骂了一句笑个鸟,为内史孙儿捂嘴。

  “诸君皆视吾为仇寇,却无一人敢起身辩驳。烛不吹不灭,理不辩不明。此般情景,足以说明诸君理亏。”

  群臣心中愤愤难平,若是生在现代,非要说上一句不讲武德。

  吕不韦回身。

  时隔了十年的相邦之音响彻咸阳殿,在秦国最高权力殿堂独领风骚。

  “乐毅一人领军报强齐伐燕之仇,豪取齐国七十城几灭齐国。田单火牛破燕,以即墨一城收复七十城复齐。武安君白起破楚伐赵,以人屠之名让天下无强国。

  “由此可见,能够改变时势者不是芸芸众生,而是如陛下这般有见识有眼光的王者。若因他人讲不出理一味反对而自我怀疑,这实在不是一位王者做的事。”

  “臣附议!陛下乃王者,所做出的所有决定无不是正确决定,陛下不会出错!”

  一人立刻站起,大声言说。

  观其起处乃是博士区域,其人正是为朝臣视为奸臣的大秦博士周青臣。

  始皇帝赞许一笑。

  “今殿诸公所论,唯周青臣之言最悦耳。”

  周青臣大喜,立刻跪在地上,五体投地。

  “能让陛下一笑,乃青臣之万幸也!”

  群臣大多咒骂。

  “佞臣!”

  “贼子!”

  “不知廉耻!”

  “有辱斯文!”

  “……”

  对吕不韦的敌视是利益所致,对周青臣的鄙夷纯是被其人恶心到了。

  始皇帝听不到下面群臣窃窃自语,但他看群臣脸色,联想也知道群臣什么心思。

  “赏十金!”

  始皇帝大手一挥,周青臣再拜大喜谢恩。

  这十金对朝臣来说都不算多,实际价值并不大,但是象征意义极大。

  吕不韦能得相邦是为始皇帝考虑,这也就罢了,周青臣这种佞臣凭什么也能得赏赐?

  群臣犹如吞了一颗死蝇虫般难受。

  始皇帝内心冷笑。

  [因尔等逼走成蟜,朕也很难受。]

第303章 朕当诸君为肱骨,诸君以朕为金库

  “齐地一斤为楚地一斤二两,楚地一斤为赵地九两。陛下一统四海,天下归秦,此等参差当杜绝也。既统一,便当万世统一,姜商奏请陛下,统一度量衡!”

  善国事更善商事的吕不韦高声请命,曾经走遍大江南北行商的老人对各地斤数再熟悉不过了。

  度,量,衡的不一除了和文字,道路,风俗面貌一样影响之前国家独立,还会影响各地之间的经济发展。

  “先生倒是不忘本。”

  始皇帝从探子那里知晓了韩地发生的一切,清楚吕氏商会的存在。

  以为吕不韦是想捞钱做生意才谏言,就像嬴成蟜一样发展外财。

  从明面上看,这件事受益最大的就是商人,于是饶有深意地说了一句。

  而并不知悉吕不韦真实身份的群臣就不会如始皇帝一般,将事情往经商方面想。他们率先想到的,就是自身利益。

  他们看吕不韦的目光更加仇视,坐着世家贵族的那个区域,立刻有人便起身反驳。

  起身者还不是小贵族,乃是魏家家主魏章,这位青瘦的中年人刚刚才呵斥过李斯一介书生,看上去是李斯丢掉廷尉的主要推手。

  “于战场上,冒进抢功者易中埋伏,杀敌不成自身却殒命当场。国事亦如此,不可一蹴而就也。相邦所言乃是中肯之语,但不应于此时实施,可三年后行也。”

  相比于对李斯的呵斥,不清楚吕不韦底细的魏章,这次说话就显得很有礼貌。

  能做到这个位置的没有愣头青,哪怕心中对吕不韦恨之入骨,魏章在没有正式敌对前也不想贸然树一个不明强敌。

  然而,吕不韦不这么想,他这次来上朝不是交朋友,也不是来做数十年前权倾秦国,引领秦国文臣的文信侯。

  他这次回来,是变法!

  老人永远记得,昨夜嬴成蟜与他在房中说过的话。

  “变法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变法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回忆着昨夜小秦王的告诫,那份与先王酷似的霸道让吕不韦原本严肃的老脸不自觉露出微笑。

  其面向魏章,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让魏章立刻回以微笑并微微颔首。

  [这姜商还是可以沟通的。]

  心中对吕不韦仍旧有些微成见的始皇帝,不想什么事都依着吕不韦,不想给吕不韦发福利,于是冲着青瘦的魏章也点点头。

  “老子曾言:治大国,若烹小鲜。魏章之言与老子之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此事是当暂时搁置也。”

  群臣松了口气,想着还好还好,这姜商终还是有人性的。

  正当时,一脸温情笑容的吕不韦,坚定地摇了摇头。

  “不可,此举当立刻实行也。”

  魏章面色一沉。

  群臣面色一沉。

  [这是铁了心要致我们于死地!此人该死!]

  王绾内心缓缓摇头。

  [长安君失了分寸,吕不韦怎么也失了分寸,便是当真想做事,也要考虑周全。]

  李斯闭目掩盖住闪烁的精光。

  [一往无前,不留退路,这便是斯日后当做之事乎?如此方能入君上,陛下之眼乎?]

  “三年后施行,让尔等再拿三年国库金钱乎?尔等打的算盘,真是比商人还要精!”

  商人在这个时代是低贱的代名词,籍贯是贱籍,地位比奴隶高,比平民低。

  哪怕秦国出了一个商人相邦,也改变不了商人地位低的现实。

  吕不韦将群臣与商人做对比,群臣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有些好事者已是跳起来要让吕不韦看看秦剑利不利了。

  若不是入殿不可携带兵器,此刻早就是数十把秦剑向吕不韦砍过来了。

  始皇帝听吕不韦说话毫不客气,见群臣反应如此激烈,压下心中那细如发丝的恨意。

  沉声道:“此话怎讲?”

  “俸禄,赋税。”

  吕不韦率先吐出两个词。

  刚刚一头雾水的始皇帝瞬间茅塞顿开,看着底下咋咋呼呼的群臣,眼中带有毫不掩饰的恚怒。

  [竟想欺瞒朕!]

  群臣纷纷收敛行为,似是畏惧始皇帝威势,一脸不知道陛下怎么又生气了的懵懂表情重新坐回席位上,心中大骂吕不韦不为人子。

  秦国俸禄,赋税是以粮食发放,粮食计量是以重量来计量。比如秦国最高俸禄两千石,这个石就是重量单位。

  实际上在整个春秋战国,基本上国家都是如此。这是因为在生产力不足的古代,粮食就是最靠谱的硬通货。

  “吾不知此人俸禄几何,想来能登朝堂者且敢如此言语者,年俸应不少于两千石。陛下居咸阳,发予此人的两千石是秦两千石,没有异议。

  “函谷关以内尽行秦量,俸禄,赋税亦不会出现问题。然他地呢?赵地假若征粮五万石,是按秦量,还是赵量?楚地官员发放俸禄,是按秦量,还是楚量?

  “度,量,衡若不尽快统一,臣敢断言,朝堂主诸君必在俸禄,赋税中上下其手。楚量一石,抵秦量一石半。假若楚地征粮五万石,当地必以楚量征而以秦量交。

  “陛下得秦量五万石,诸君则得秦量两万五石也。赵量不足秦量,秦一石抵赵一石半。则假若赵地秦官千人,每人应发放俸禄应秦两百石,则总俸禄为二十万石。

  “则出了函谷关,俸禄只余赵二十万石也,赵地秦官每人只得赵两百石。将有赵量十万石留在函谷关内,留在诸君家中粮仓也。陛下认为,此事还当缓乎?”

  吕不韦言语就好像是控制群臣脸色的开关,说的越多开的幅度越大,群臣脸色就越黑。

  吕不韦所说只是最粗糙的合理捞钱方式,实际操作上,群臣做的会比吕不韦所说漂亮许多。

  但事情本质上是不变的,就是利用度,量,衡差异合乎秦律捞钱。

  “朕当诸君为肱骨,诸君以朕为金库。”

  始皇帝勃然大怒,眼神冰冷地看着当先站出来的魏章。

  “魏章降爵五等。”

第304章 贵族的反击,秦律

首节 上一节 413/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下一篇:亮剑:从土匪到美械王牌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