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第275节

金日磾虽然没有说话,但从他的动作也可以看出他的态度。

鄂邑长公主,见三位大臣皆是同样言行,冷哼一声,心不甘情不愿的带人离去。

不过此事却也让她对三人怀恨在心,尤其是对霍光此人,鄂邑长公主却是动了心思……

上官桀与望着离去的鄂邑长公主却是陷入了沉思。

小皇帝安坐于榻上,同样在不断观察着众人的反应,脸上露出思索的表情。

鄂邑长公主离开后,霍光三人再度返回殿内。

“陛下恕罪!”

霍光首先向小皇帝请罪,车千秋与金日磾也相继请罪。

“无妨,诸公请安坐,朕欲闻诸公高论!”

小皇帝年纪虽小,但举手投足之间,已然隐隐有先帝的风范。

这也让车千秋等人感觉甚为满意。

三人坐定后,霍光首先抛出了张越的奏书。

小皇帝也适时的道,“望诸公教朕!”

霍光等待四人看完奏书后,询问,“诸公以为云阳侯所请之事如何?”

车千秋不自觉的抚了抚自己的长须,““丁税合一”看似是一道良策,只是诸郡国反对之人恐怕亦将如过江之鲫啊!”

桑弘羊虽是商人出生,家族原本亦是关东豪强,不过这一次却是极力支持。

“云阳侯所言乃百年之计也,非但西域,天下亦当行之!”

上官桀此时却是支持车千秋,“若行此策,吾恐天下沸腾,届时怕是难以收场!”

四人中已有三人表态,只剩一个金日磾,他的态度就极为关键了。

霍光还没有说话,小皇帝先忍不住了。

小皇帝询问道,“车骑将军,以为此策如何?”

金日磾起身道,“陛下与诸公以为地方豪强如何?”

车千秋对地方最为熟悉,因此不假思索的道,“自高皇帝以来,各地,尤其是齐、楚二地,一直欲摆脱中央控制……”

小皇帝闻言道,“此非云阳侯所言,皇权不下县乎?”

车千秋躬身道,“正是如此!”

小皇帝道,“诸贤良文学,亦是鼓吹地方自治,朕亦多有所闻!如今云阳侯却是与之相反,诸公以为孰优孰劣?”

霍光起身道,“陛下愿为皇帝还是东周天子?”

小皇帝没有轻易回答,而是反问道,“大将军,此两者有何区别?”

霍光道,“为皇帝,大权在握,鞭挞四海,为周天子,徒为傀儡为天下笑!”

小皇帝道,“如此,莫非贤良文学皆欲害朕?”

霍光道,“云阳侯奏书上已有名言!”

小皇帝憋红了脸道,“可是“屁股决定脑袋”之言?”

霍光道,“正是,此句虽粗鄙,却一言道出了关键,云阳侯不愧有智将之称!”

金日磾此时也进眼道,“正是如此,先皇帝才会交待,儒家可用但不可大用,若皇权不下县陛下和大汉何来兵士粮饷!”

小皇帝闻言不禁皱着眉,陷入了沉思。

霍光此时转身向众人道,“诸公以为如何?”

桑弘羊道,“国家欲强,却不可失去对乡里的控制!”

车千秋与上官桀也同样出言表示反对“皇权不下县”!

不过车千秋还是反对立即效仿西域行“丁税合一”之策!

上官桀在经过一番思量后道,“不若先以西域和河西四郡为试点,若行之有效再推广至关中乃至天下!”

“若行之有碍,则亦限于河西与西域……”

上官桀说完,桑弘羊表示赞同道,“善、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可急于一时!”

两人表态后,金日磾和车千秋也表示赞同。

既然四位大臣皆表示赞同,霍光自然是从善如流。

这时小皇帝却问道,“关中亦有豪强乎?”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金日磾首先出言道,“天下皆然,只是关中多为宗室!”

小皇帝道,“朕姊盖主可是豪强?”

车千秋躬身道,“是亦不是!”

小皇帝闻言,点头道,“如此朕明白了!”

随后他又道,“若是如此,何不在五陵同时试行此策?”

霍光闻言拜道,“陛下高见……陛下当为千古一帝!”

小皇帝闻言兴奋的涨红了脸,“大将军可是当真?”

霍光道,“臣岂敢欺君!”

小皇帝豁然而起,“如此,下诏,西域、河西四郡、五陵同时试行摊丁入亩……”

第309章 一人计短

始元三年三月初一,大朝会上,大汉正式宣布河西四郡、五陵县以及西域都护府试行“摊丁入亩”。

皇帝的诏命刚刚颁布,诸贤良文学就集体跳脚了。

每日皆有大量的博士文学,上奏痛斥霍光、张越等人。

不过此时的大汉还是古典主义国家,贤良文学虽然跳脚,但却并不能动摇大汉的统治。

与贤良文学们相反,关中百姓却是大力支持。

大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虽然有着中央政府的强力压制,实际上即使是最为富庶的关中地区,贫富差距也是越来越大。

土地兼并问题也是日趋严重,只是比起关东郡国来说要好一些。

“丁税合一”之后,帝国的根基自耕农的负担就减轻很多。

至于军功贵族之家,本身最看中的亦非田地,而且在诏命中也对受到影响的功臣列侯进行了一些补偿。

至于受到影响的关东豪强们,在经过先皇帝移陵和刚刚发生的王氏之乱后,力量已经下降到了极点。

因此实际上此时大汉实施“丁税合一”之策,正是最好的时刻。

皇帝的诏命正式传达到西域已经是始元三年四月。

“臣谨奉诏,陛下万年!”

张越欣喜的接过长安送来的诏命。

“杜公辛苦,请入内饮茶!”

这次负责颁布诏命的却是老熟人杜陵。

此时杜陵已经担任中常侍一职,并与贤良文学渐行渐远。

杜陵闻言笑道,“云阳侯之茶,当是天下一绝,下吏可算是一满饕餮之欲了!”

张越哈哈一笑,“杜公若是喜欢,越随时欢迎!”

杜陵跟随张越到了客厅,两人一边饮茶一边交流着对长安之政的看法。

渐渐的两人的话题转向了“丁税合一”之事上。

“君侯是如何想到如此妙策的?”杜陵问道。

张越一边煮茶一边道,“杜公可知王氏是如何拥有如此力量的?”

杜陵道,“王氏有如此力量,一事与匈奴贸易;二乃依靠瞒报人丁……”

张越问道,“杜公所言甚是,若王氏无法隐瞒人丁,可能聚起如此之势?”

杜陵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闻言道,“自然是万万不能!”

他看了看手中的茶杯,“云阳侯行此举是为了防止地方隐瞒人丁?”

张越叹息一声道,“是,也不是!”

杜陵也不矫情,直言问道,“此是为何?”

张越叹息一声道,“杜公以为如今的大汉如何?”

杜陵闻言,自然知道张越不是想听什么歌功颂德之语。

他思忖一番后道,“现今大汉虽看似繁花似锦,但实际已经是隐患重重……”

张越满意的点头道,“杜公不愧智者之称,王氏之乱实际上就已经表明大汉对地方尤其是关东郡国的控制力不足……”

杜陵慢慢的饮尽杯中之茶,“君侯行此举,就不怕被关东豪强惦记?”

张越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继续饮茶。

杜陵见状却是忽然想到了长安一直流传的张越遇刺的流言。

杜陵这时再度把话题转入正题。

“君侯可是以为“丁税合一”之策可以抑制地方豪强?”

张越道,“这个自然,若此策能成……地方官吏就不用整天盯着哪家哪户添了新丁。”

“非但如此此策若能成功,户籍管控亦可放松,贫穷百姓亦可迁徙至地多人少之地!”

按照后世的说法农民摆脱了人丁徭役的负担,不用再将自己捆绑在土地上,民间社会流动人口也将随之增加,这又将进一步促进了商品市场的繁荣。

后世之人曾经点评“摊丁入户”,说此举卸下了穷人身上的枷锁。

同时也斩断了地方官员的生财之道,各种巧立名目的罪行都会被严厉查处,对地主和贪官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在张越想来,此时的大汉推行“丁税合一”所受到的阻碍应该比后世要小的多。

首节 上一节 275/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有我在,何人敢言灭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