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第62节

张越安慰道:“不必在意,匈奴人这次跑掉了,下次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何况敌众我寡,本就需谨慎行事!”

“此次吾等能够全取山国已经非常不错了。有了这么多人口和这么好的地盘,吾等很快就可以壮大起来!”

李肆惭愧的道:“肆果然与主公相差甚远啊!”

张越道:“李公谦虚了,出谋划策,组织谋划,吾可比公差远了!”

“咱们现在先不说这个了,李公对山国可有想法!”

李肆沉吟道:“山国此地,虽耕地狭小,但却绝不可弃。”

“此地的铁矿极其难得,所产之铁质量颇高。吾等如能妥善经营,非但可以满足我西域所需,还可以供给河西!”

“某在占据铁矿之时,已经仔细探查过了,此地铁矿开采极易,山国人真是暴殄天物啊!”

张越欣喜的道:“这倒是意外之喜,吾正打算此战之后,即派人寻找铁矿。没想到此地竟然就有。”

李肆道:“此地非但有铁矿,而且也是控制天山东部的要地。”

李肆这时让卫兵取来了一副地图,“主公请看,这是吾行军之时新绘的地图。”

“我们现在在此地,通过这个谷道,就可以直接穿过天山,随时进攻匈奴右部。”

“非但如此,往西有一个巨大的盆地,虽然干旱少雨,但每年天山上的冰雪融化之后,足以提够足够水源进行耕种。”

张越仔细看着地图,猛然意识到,这个谷地其实就是后世的吐鲁番盆地。

这是这个时代的西域比后世更湿润一些,导致外貌看起来与后世大大不同。

后世的吐鲁番盆地虽然是中国最干旱少雨的地方,但依靠天山融雪和坎儿井的灌溉,最后也发展成了著名的瓜果之乡。

张越现在还记得后世的自己上小学之时,学过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后世的吐鲁番可比现在干旱多了,在如此条件下都可以发展成瓜果之乡。这个时代自然不在话下。

张越想到这里,抚掌大笑道:“好好好,此战之后吾就上书给贰师将军,请求在此屯田!”

张越搓了搓手,已经在心中计划着如何在此地大干一场了。

可惜李肆马上就给他泼了一瓢冷水。“主公,吾担心恐怕难以如愿啊!”

张越一愣,随即道:“李公所言不错,此战之后吾等都要退回轮台,就算要再此驻兵也轮不到吾等啊!”

李肆摇了摇头:“某所言不是此事,而是明公恐怕要回长安了!”

“回长安,某不过一个小小的别部司马,如何会被调回长安?”张越皱着眉道

李肆道:“此战之后,主公就不是别部司马了,如果吾所料不错的话,主公当要封侯了!”

“封侯!”张越一下子站了起来,他完全没有想过这一点啊,在他心中封侯还是很遥远的事。

“李公,说笑了吧!”张越摇着头

“主公某可没有说笑,汉家制度破国杀王,即可封侯。主公现在可是有楼兰王和山国王,两颗首级啊!”

张越苦笑一声:“李公恐怕是忘记了楼兰王与咱们哪位殿下可是关系匪浅啊……”

第90章 天山决战

李肆笑道:“明公多虑了,楼兰王在登上王位前,一直在匈奴为质,登上王位后也一直没有到过长安,岂会与太子殿下有关系!”

张越疑惑的道:“既然如此,殿下怎会如此偏袒楼兰王,而不顾吾汉家将士的死活。”

李肆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不过是殿下身边的人收了贿赂罢了!”

张越思忖片刻,恍然大悟,大汉如今的利益集团主要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关东豪强,一派是关西军事贵族。

关东豪强一直是反对战争的,认为只需要每年给予匈奴人一点点钱财美女就可以避免战争,何必与匈奴人死磕到底呢。他们典型的做法就是“不如和亲便!”

另外一派就是关西与各边郡了,因为他们是直面匈奴人的,知道胡人的本性是什么,所以一直支持战争,想要彻底解决匈奴。

当今皇帝幼时就见到过甘泉宫的烽火,见到过匈奴入侵的惨状,是以在即位之后,就一直对匈奴采取强力的态度。

但这样一来,关西与边郡之人往往能通过军功而进入朝堂,而关东这些自称为贤良方士之辈的进身之路就窄了许多。

这群贤良方士原本也寄希望于改变皇帝的想法,但在发现无能为力之后,先是聚集在了淮南王刘安身边。

淮南王谋反自杀之后,他们又聚集到了太子殿下身边,寄希望于太子殿下登基后能改变皇帝的政策。

不过可能是文人们的通病吧,他们做事情从来只看自己的利益。只要对自己的利益有好处的就是正确的,一旦触犯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竭力反对。

如今太子身边的这群人也是同样的情况,基本上只要是战争他们就全部反对。

不过好在他们如今还没有真正掌握大权,是以还无法动摇根本。

在张越看来儒生真正掌握国家大权只有三个时期,一个是西晋、一个是宋朝,一个是明末。这三个时期也是后世历史上最悲剧的三个时期。

太子殿下之所以偏袒楼兰王,应该是受身边的贤良方正们的影响在打击帝国内的强硬势力而已。

但如今真正掌握中央大权的是强硬的皇帝和军功贵族们,所以李肆才会劝张越不用担心。

这时李肆又继续道:“即使楼兰王之事有争议,但吾大汉还有另外一个封侯标准,那就是斩首两千级。”

“即使不算楼兰王的首级,明公如今斩首也足够两千级了,何况还有匈奴王子与山国国王的首级。”

“肆以为,明公此战之后封侯是必定的,可虑的是能否成为千户侯!”

汉朝的列侯其实也是有等级的,千户以下的列侯,实际上权力并不算大,但到了千户以上就不一样了。

千户以下的列侯必须要担任两千石以上的职位才能上殿议事,而千户以上的列侯则不然,他们即使什么职务都没有,也拥有上殿议事的资格。

张越了然的点头道:“原来如此,看来吾还真得准备往长安走一趟啊!”

其实张越心中对长安的朝堂是有所抵触的,或许是因为受后世史书的影响,在他眼中朝堂之上就是不停的玩弄阴谋诡计。

在内心中他还是希望做一名纯粹的军人,可是他也明白,这只是痴心妄想而已,任何一名军人当他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政治都是避不开的。

张越叹了口气,“虽然如此,但山国的建设不能放弃,李公先做一个规划吧,咱们先在这里建立一个据点再说。”

“即使吾被调回长安,吾也会竭力上书,争取在此地建立一个塞障!”

……

张越与欧脱王在山国交战之时,李广利率领的汉军主力也在天山北麓与匈奴右贤王所部展开了大战。

这一代的右贤王也是一位枭雄,在他统治匈奴右部的这些年,匈奴右部的实力急剧扩张。

如今在匈奴内,右贤王的实力已然仅次于单于。

右贤王直属力量就有八万控弦之士,再加上听命于他的诸小王。

右贤王能够调动的兵力达到了十五万骑。

就连西域第一大国,号称拥有十八万骑兵的乌孙人也不得不在他面前低头,年年向匈奴进贡。

这一次右贤王足足调动了十万骑兵与李广利决战,就是想打破汉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同时也为自己将来争夺单于之位,争取一些加分。

为了这一次决战,右贤王做了很多铺垫工作。

不但在汉军刚刚出塞时就不断骚扰汉军。

而且不惜大价钱买通了汉国太子周围的贤良方正,让他们在汉军的粮草补给上做做手脚。

而且在楼兰和山国也布下了伏兵。

为了疲惫汉军,更是从蒲类地区开始就不断的派出各小王的军队,与汉军不断进行小规模的战斗。

应该说右贤王的这些布置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历史上这一战,汉军就是先胜后败。

最后因为粮草断绝不得不仓促退兵,从而落入了匈奴人的重围之中。

如果不是危急关头,军侯赵充国突然爆发,汉军这一战恐怕会全军覆没。

即使如此,汉军在这一战也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士卒。两万多名汉军精锐埋骨天山。

最让人心痛的是,这些死去的士卒真正战死的不到三千人,其余都是因为缺粮而被活活饿死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已经大大不同,楼兰和山国的匈奴人都已经被张越解决了。

虽然贤良方正们仍然在后方拖后腿,使绊子。但即使汉军还是如历史上一样需要退兵的话,也多了一条选择。

天汉二年八月,历史上著名的天山之战终于正式开始了。

第一个与汉军交锋的是匈奴日灼王所部。

日灼王在匈奴内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他原本才是匈奴单于的继承人。

只是在前任单于死后,他自己感觉实力不足,所以主动放弃了单于之位。

最后为了避免被猜忌,还选择了离开王庭,来到了匈奴右部。

日灼王所部的装备和战斗力在匈奴右部之中也是最强的。

在与汉军前锋接触后,日灼王亲领万骑主动向汉军发起了进攻……

第91章 李陵出塞

日灼王也确实了得,在与汉军前锋进行的三轮交锋中都未落下风,最后还在汉军主力面前从容撤退。

这可是匈奴人在龙城之战后第一次在野战中与汉军主力打成平手。

这一战也激起了匈奴人的信心,让其余的匈奴人看到了击败汉军的希望。

也正是日灼王这一战让右贤王决意与汉军来一场正面对决。

天汉二年八月十二,右贤王率领主力与李广利部会猎于天山。

拥有更好的训练和装备的汉军在此战中大破右贤王所部,斩首万余级。

获得大胜的李广利原本计划乘胜追击,哪知后方粮草忽然不济。

此时获知天山之战的张越,在山国和渠犁地区收集了八千石粮草,艰难的翻越了天山,及时把粮草送到了已经开始杀马为食的李广利军中。

获得粮草补给的李广利大喜,张越乘机向李广利进言在原山国地区,修筑塞障屯田的建议。

李广利在经过一番思虑之后,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任命李肆为假塞障尉。

汉军在经过一番修整之后,战力也获得了恢复。而此时皇帝也发现了汉军后勤补给中出现的猫腻。

故意拖延粮草转运的一系列官吏全部被夷三族。

虽然太子殿下极力为这些官吏开脱,但最终还是没有能改变皇帝的决定。

首节 上一节 62/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有我在,何人敢言灭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